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奈唑胺联合腰穿引流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王永 辛艳超 王衍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联合腰穿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02月-2024年02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共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传统抗生素联合腰穿治疗)和观察组(40例,利奈唑胺联合...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联合腰穿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02月-2024年02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共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传统抗生素联合腰穿治疗)和观察组(40例,利奈唑胺联合腰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脊液实验室指标[脑脊液有核细胞数(TC-BF)、脑脊液葡萄糖(GLU)、脑脊液总蛋白(TPC3)]、药物治疗时间、抗菌药物总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BF、TPC3水平降低,GLU水平升高,且观察组TC-BF、TPC3水平低于对照组,GLU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利奈唑胺配合腰椎穿刺术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后的颅内感染患者,其疗效显著且高效,能够大幅度降低脑脊液的相关指标,同时该治疗方案成本相对较低,安全性有保障,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颅内感染 利奈唑胺 腰穿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
2
作者 姬馨彤 赵峻波 +1 位作者 马小二 薛俊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52-353,共2页
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损伤常常导致患者昏迷、运动障碍以及住院、卧床时间延长,故而神经外科病房容易发生医院感染[1].为了更好的预防、控制、和管理神经外科病房的医院感染,本研究总结了我院神经外科病房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 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损伤常常导致患者昏迷、运动障碍以及住院、卧床时间延长,故而神经外科病房容易发生医院感染[1].为了更好的预防、控制、和管理神经外科病房的医院感染,本研究总结了我院神经外科病房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患者病历资料,统计分析了其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并结合临床实际给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为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病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和单纯神经外科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东 崔建军 +1 位作者 李东飞 崔艳魁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4期463-464,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治疗颅脑损伤过程中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 120例颅脑损伤患者,依照神经外科治疗过程中是否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分为两组,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恢复情况间差异。结果高压氧组53例重度...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治疗颅脑损伤过程中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 120例颅脑损伤患者,依照神经外科治疗过程中是否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分为两组,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恢复情况间差异。结果高压氧组53例重度患者已呈清醒状态,总有效率88.3%(53/60)高于对照组73.3%(44/60),高压氧组GCS评分(14.23±1.41)高于对照组(7.36±1.13),而且平均清醒时间(56.2±8.3)小时,较对照组(224.6±7.5)小时长,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效果显著,此方法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使患者提前恢复清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 高压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舒适护理的保护性约束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海花 屈辉 +1 位作者 张娟 卢明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5期677-678,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舒适护理的保护性约束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0例躁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约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舒适护理的保护性约束。比较两组患者的躁... 目的探讨基于舒适护理的保护性约束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0例躁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约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舒适护理的保护性约束。比较两组患者的躁动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躁动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3.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基于舒适护理的保护性约束可有效减轻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的躁动程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躁动 保护性约束 舒适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33例采用气压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东 崔建军 +1 位作者 李东飞 崔艳魁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采用气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33例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气压治疗仪进行干预,将同期行手术治疗的35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采用气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33例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气压治疗仪进行干预,将同期行手术治疗的35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33例患者中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35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6例,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气压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术后 气压治疗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春霞 张利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8期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ICU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ICU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总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营养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崔建军 李东 +1 位作者 王占峰 夏国庆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胃肠道营养 神经外科 全胃肠外营养 长时间昏迷 治疗过程 营养支持 热量摄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霉素氨丁三醇用于神经外科术后尿路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付兵舰 《北方药学》 2017年第8期28-29,共2页
目的:以84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尿路感染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 目的:以84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尿路感染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磷霉素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10%(37/42),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81%(31/42),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5/42),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给予磷霉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氨丁三醇 神经外科手术 尿路感染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9
作者 李东 崔建军 +1 位作者 李东飞 崔艳魁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8期91-91,9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AHH组)和B组(对照组),比较诱导前(TBase),机械通气后(To)及输液30min后(T30)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全麻诱导后,两组患...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AHH组)和B组(对照组),比较诱导前(TBase),机械通气后(To)及输液30min后(T30)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全麻诱导后,两组患者的cI明显降低(P<0.05);AHH后,A组患者cI与CVP明显升高(P<0.05),SVRI与SVV明显下降(P<0.05),CERO2与SjvO2在AHH前后以及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不干扰患者脑氧供需平衡,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神经外科手术 可行性与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etatrophin、YKL-40预测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的价值
10
作者 韩东 夏国庆 +1 位作者 王东晓 张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17-352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胎球蛋白(FA)、血管生成素样蛋白betatrophin、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预测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9例高血压深部脑出血患者,均成功... 目的探讨血清胎球蛋白(FA)、血管生成素样蛋白betatrophin、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预测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9例高血压深部脑出血患者,均成功实施神经内镜术,根据术后48 h内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无再出血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术前、术后即刻血清FA、betatrophin、YKL-40及三者手术前后差值,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再出血组血肿量、抗凝药物应用、脑疝患者多于无再出血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低于无再出血组(P<0.05);再出血组术前、术后即刻血清FA、betatrophin、YKL-40高于无再出血组(P<0.05);血肿量、应用抗凝药物、脑疝、入院时GCS评分、血清FA、betatrophin与YKL-40手术前后差值均与术后再出血有关(P<0.05);血清FA、betatrophin与YKL-40手术前后差值预测再出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8、0.779、0.788,三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血清FA、betatrophin与YKL-40手术前后差值≥对应最佳截断值者再出血的危险度分别为小于对应截断值的4.412、7.464、6.033倍。结论血清FA、betatrophin、YKL-40与高血压深部脑出血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有关,监测术前、术后即刻各指标变化有助于预测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球蛋白 betatrophin 甲壳质酶蛋白-40 高血压深部脑出血 神经内镜术 再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硬膜外入路手术切除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
11
作者 李俊卿 马小二 +1 位作者 薛俊锋 杨孔宾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颞下硬膜外入路的手术解剖、手术技巧及治疗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的效果。方法取8具10%甲醛溶液处理的成人尸头标本,经颞下硬膜外入路暴露Meckel腔、海绵窦区及三叉神经根部,对相关解剖标志进行测量。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20年颞... 目的探讨颞下硬膜外入路的手术解剖、手术技巧及治疗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的效果。方法取8具10%甲醛溶液处理的成人尸头标本,经颞下硬膜外入路暴露Meckel腔、海绵窦区及三叉神经根部,对相关解剖标志进行测量。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20年颞下硬膜外入路手术治疗的15例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结果尸头解剖研究显示,颞下硬膜外入路能够充分暴露三叉神经根部,前内侧三角和滑车上三角的面积分别为(52.4±13.1)mm~2、(27.4±6.3)mm~2。15例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术后复查MRI显示肿瘤全切除13例,全切率为87%;次全切除2例(13%);术后随访6个月,11例(73.3%)症状缓解或保持原状,4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后5例出现多种并发症,都存在颅神经损伤。结论颞下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需要进一步优化手术技巧,平衡肿瘤切除程度与神经功能保护,以改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 颞下硬膜外入路 显微手术 尸头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彦魁 王卿峰 +3 位作者 王东晓 夏国庆 宋伟 张彦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外科治疗 疗效分析 临床 占位性病变 继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附8例报告)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五中 黄楹 +2 位作者 焦德让 陈悦达 周忆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7岁,肿瘤位于大脑半球6例,脑干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癫,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显微手术全切5例,大部切除3例...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7岁,肿瘤位于大脑半球6例,脑干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癫,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显微手术全切5例,大部切除3例,放、化疗4例。随访3个月~5年,7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复发。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呈相对良性过程,癫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应手术全切;对有术后残留或间变者可给予放、化疗,预后相对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临床特征 影像学检查 显微神经外科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眶上锁孔神经内镜下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手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窦以河 胥建 +6 位作者 王衍刚 王建鹏 吴泽玉 李照建 孟庆海 孙鹏 杨新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神经内镜下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前循环动脉瘤病人经眉弓小切口眶上锁孔入路进行夹闭手术,全程应用神经内镜。13例病人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43~71岁。13例病人共14个动脉瘤,3... 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神经内镜下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前循环动脉瘤病人经眉弓小切口眶上锁孔入路进行夹闭手术,全程应用神经内镜。13例病人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43~71岁。13例病人共14个动脉瘤,3个后交通动脉瘤,7个前交通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瘤。3个未破裂动脉瘤,11个破裂动脉瘤。根据病人手术前的临床表现进行Hess-Hunt分级:1级2例;2级10例,3级1例。结果手术中均能广视角显露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周围的走行血管,无误夹闭、载瘤动脉狭窄及夹闭不全情况发生。结论眶上锁孔入路可以提供充分的手术空间,神经内镜下夹闭前循环动脉瘤,可以广视角观察动脉瘤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锁孔入路 前循环动脉瘤 神经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东晓 夏国庆 +1 位作者 韩东 王卿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3期2397-2401,共5页
目的 比较全程神经内镜下血管减压术(NVD)与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介质、氧化应激、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42例PTN患者,根据手... 目的 比较全程神经内镜下血管减压术(NVD)与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介质、氧化应激、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42例PTN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神经内镜组和显微镜组,各71例。显微镜组接受MVD术治疗,神经内镜组接受NVD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疼痛缓解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前后疼痛介质[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P物质(SP)]、氧化应激反应[髓过氧化物酶(MPO)、去甲肾上腺素(N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4周,神经内镜组总有效率(97.18%)高于显微镜组(87.32%)(P<0.05)。神经内镜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显微镜组,血清CGRP、5-HT水平高于显微镜组,VAS评分和VIP、NPY、SP、MPO、NE水平低于显微镜组,GSH-Px、BDNF水平高于显微镜组(P<0.05)。神经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4%)、随访1 a复发率(4.23%)低于显微镜组(19.72%、14.08%)(P<0.05)。结论 与MVD术比较,NVD治疗PTN效果更好,可减轻手术创伤氧化应激反应,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血管减压术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疼痛介质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骨嵴脑膜瘤35例显微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姬馨彤 赵峻波 +2 位作者 赵伟 马小二 薛俊峰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2期65-66,共2页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属于脑外肿瘤,起源于蛛网膜,可发生于任何存在蛛网膜细胞的部位。蝶骨嵴位于前颅窝和中颅窝交界处,由蝶骨大翼和蝶骨小翼构成,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之一。根据Cushing对脑膜瘤的分类,按肿瘤在蝶骨嵴...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属于脑外肿瘤,起源于蛛网膜,可发生于任何存在蛛网膜细胞的部位。蝶骨嵴位于前颅窝和中颅窝交界处,由蝶骨大翼和蝶骨小翼构成,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之一。根据Cushing对脑膜瘤的分类,按肿瘤在蝶骨嵴不同部位分为三大类:蝶骨嵴内侧1/3(称床突型)、中侧1/3(称小翼型)和外侧1/3(称大翼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骨嵴脑膜瘤 显微外科治疗 临床分析 CUSHING 蛛网膜细胞 良性肿瘤 蝶骨嵴内侧 生长缓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与感觉根部分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崔艳魁 程鹏 +3 位作者 刘玉川 齐卫涛 邵明辰 王庆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1-18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与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本课题选取的9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均来自于本院,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实验组45例病人采取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与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本课题选取的9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均来自于本院,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实验组45例病人采取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治疗,对照组45例病人采取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手术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病人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在术后,两组病人VAS、SF-36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病人VAS、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效果明显优于微血管减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复发率低的特点,能有效减轻三叉神经痛,保障病人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术后并发症要稍高于微血管减压术,但总体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 三叉神经痛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顺利 张俊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5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4例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三组:A组:3 h^1 d,12例;B组:1~3 d,7例;C组:3~7 ... 目的探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4例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三组:A组:3 h^1 d,12例;B组:1~3 d,7例;C组:3~7 d,5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比较分析三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A组12例中有效10例;B组7例中有效3例;C组5例中有效1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手术时机最好在外伤后3 d内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 手术时机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志俊 张俊杰 朱保国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11期97-98,共2页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常见的脑神经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无征兆的突发性、剧烈性疼痛。文献报道称,TN患病率约182/10万人,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微血管压迫导致三叉神经痛是得到医学界...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常见的脑神经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无征兆的突发性、剧烈性疼痛。文献报道称,TN患病率约182/10万人,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微血管压迫导致三叉神经痛是得到医学界一致认可的一种假说。微血管减压手术(MVD)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三叉神经痛手术疗法.90%左右的患者术后可在长期缓解或消除疼痛的基础上,保留面部正常感觉,但其引起的面部麻木、复视等并发症同样明显。本研究旨在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压迫程度、手术减压疗效等因素进一步展开分析,以更好地明确手术适应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临床观察 并发症发生率 神经功能性疾病 微血管减压手术 治疗 面部麻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纳美芬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东 宋伟 +3 位作者 夏国庆 王东晓 王卿峰 祝启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8期165-165,共1页
目的分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纳美芬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传统治疗方案上行盐酸纳美芬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纳美芬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传统治疗方案上行盐酸纳美芬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治疗临床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在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节苷脂 纳美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