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母细胞瘤4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封琳 靳丹 +1 位作者 潘毅 张连郁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0例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细胞呈小管状、乳头状、肾小球状及基底细胞状排列,并可见幼稚的黏液样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还可...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0例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细胞呈小管状、乳头状、肾小球状及基底细胞状排列,并可见幼稚的黏液样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还可见平滑肌、横纹肌、骨、软骨及脂肪组织。40例中混合细胞性15例,富于间质性10例,囊性部分分化性4例,高分化上皮性1例,有间变成分6例,肉瘤性成分4例。临床分期:I期15例,Ⅱ期20例,Ⅲ期4例,Ⅳ期1例。40例中29例获得随访,10例失访,1例拒访。29例中生存期超过10 a者5例(囊性部分分化性4例,高分化上皮性1例),超过5 a者10例(混合细胞性6例,富于间质性4例),14例复发者中5例(间变成分3例,肉瘤性成分2例)有血行转移而死亡,生存期8~37.5个月,另9例复发后手术切除仍健在。结论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肿瘤复发、血行或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肾母细胞瘤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吕祥瑞 皇甫娟 +1 位作者 王孟丽 赵云龙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4期1451-14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3例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组(n=19)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n=124),NSCLC组患者中腺癌89例,鳞状细胞癌35例。比较治疗前SCLC组和NSCLC...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3例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组(n=19)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n=124),NSCLC组患者中腺癌89例,鳞状细胞癌35例。比较治疗前SCLC组和NSCLC组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比较治疗前NSCLC组中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NSE、ProGRP、CYFRA21-1、CEA、SCC-Ag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SCLC与NSCLC及NSCLC分型的诊断价值,分析各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患者的血清NSE、ProGRP水平均明显低于SCLC组患者,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均明显高于SCL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组和SCLC组患者的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NSCLC组中腺癌患者的血清NSE、ProGRP、CYFRA21-1、CEA水平均明显高于鳞状细胞癌患者(P﹤0.01),NSCLC组中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NSCLC与SCLC分型,NSE、CYFRA21-1、SCC-Ag具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833、0.765、0.794,P﹤0.01),ProGRP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78,P﹤0.01);对于NSCLC中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分型,CYFRA21-1、CEA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64、0.912,P﹤0.01),NSE具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727,P﹤0.01),ProGRP具有较低诊断价值(AUC=0.659,P﹤0.01)。血清肿瘤标志物ProGRP与肺癌病理类型高度相关(r=-0.848,P﹤0.05),NSE与肺癌病理类型中度相关(r=-0.755,P﹤0.05),CYFRA21-1与肺癌病理类型低度相关(r=-0.313,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肺癌病理类型具有明确相关性,可为肺癌的病理类型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病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胃肠道间质瘤病理与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付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标记CD117、CD34、SMA、S-100蛋白4种抗体于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确诊24例间质瘤,对其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24例GIST中CD117阳性...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标记CD117、CD34、SMA、S-100蛋白4种抗体于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确诊24例间质瘤,对其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24例GIST中CD117阳性表达率为87.5%,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79.2%;SMA的阳性表达率为41.7%;S-100的阳性表达率为8.3%。结论CD117、CD34对胃肠间质瘤特异性表达,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GIST多发于中老年,肿瘤细胞形态多样,结构多样;免疫组化CD117和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间质瘤最有诊断价值的依据,但间质瘤良、恶性诊断上仍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病理学 免疫组化 CD117 CD34 S-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伴子宫及腹膜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艳萍 张欢宇 +4 位作者 周胜理 陈小原 聂宝 郭玉琪 孔令非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伴子宫及腹膜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1例ILC伴子宫及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检测及随访结果。结果 患者年龄56岁,行乳腺小叶癌手术(第1次手术),术后5 a发生子...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伴子宫及腹膜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1例ILC伴子宫及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检测及随访结果。结果 患者年龄56岁,行乳腺小叶癌手术(第1次手术),术后5 a发生子宫及腹膜转移;遂进行子宫切除及腹膜清扫手术(第2次手术);子宫手术后标本免疫组化示细胞角蛋白7、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120(细胞质)、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ATA-3均为局灶阳性表达。E-钙黏蛋白、P63、甲状腺转录因子1、P16、PAX-8均阴性表达。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伴子宫及腹膜转移。患者第2次手术后随访5 a,经正规内分泌治疗存活至今。结论 ILC子宫及腹膜转移转移少见,临床诊断困难,容易与女性生殖系统自身肿瘤混淆,明确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非常重要,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查对鉴别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子宫转移 腹膜转移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付刚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7期924-925,共2页
甲状腺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分泌器官,位于颈部气管旁,甲状软骨下,因其形似盾甲,故称为甲状腺[1].甲状腺通过分泌甲状腺素对蛋白质制造、身体激素敏感性、能量使用速度进行调整,若甲状腺功能异常,出现甲状腺肿瘤等疾病,极易影响患者正常... 甲状腺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分泌器官,位于颈部气管旁,甲状软骨下,因其形似盾甲,故称为甲状腺[1].甲状腺通过分泌甲状腺素对蛋白质制造、身体激素敏感性、能量使用速度进行调整,若甲状腺功能异常,出现甲状腺肿瘤等疾病,极易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对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有助于后续治疗的展开[2].冰冻切片是一种利用低温快速冷冻病理组织,待冷冻达到一定硬度后,对其进行切片送检的一种诊断方法.该项方式相比石蜡切片而言,诊断速度更快,诊断方式较为便捷,常用于术中诊断,帮助施术者明确患者病变情况,如范围、性质等,以正确进行手术操作.本研究以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冰冻切片、石蜡切片检查,并将石蜡切片结果作为标准,对照探究甲状腺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切片 甲状腺素 冰冻切片 诊断价值 病理组织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 分泌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激酶-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付刚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腺苷激酶-1(TK-1)的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78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同时测定30例健康对象(健康组)的血清TK-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腺苷激酶-1(TK-1)的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78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同时测定30例健康对象(健康组)的血清TK-1,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血清TK-1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患者的血清TK-1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的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患者的血清TK-1阳性率均与患者的分化程度、TNM分期、病灶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血清TK-1阳性NSCLC患者的3年存活率28.57%显著的低于TK-1阴性患者的51.16%(P<0.05);血清TK-1阳性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显著的短于阴性患者的27个月(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TK-1水平及阳性率显著的升高,并且与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具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腺苷激酶-1 病理学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中乳腺癌病理诊断的价值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巍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3期366-367,共2页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给女性患者正常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危害其生命安全,临床上针对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为手术与化学治疗,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关系到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现阶段手术诊断的主要方式为彩色多普勒超声穿刺活检,该...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给女性患者正常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危害其生命安全,临床上针对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为手术与化学治疗,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关系到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现阶段手术诊断的主要方式为彩色多普勒超声穿刺活检,该检查方法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1,2]。本次研究对乳腺癌诊断中的手术病理检查及针吸细胞病理技术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现,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细胞病理 技术检测 手术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恶性淋巴瘤21例内镜和病理诊断分析
8
作者 刘建民 付刚 +1 位作者 封琳 刘卫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2599-2600,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淋巴瘤/诊断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SOS1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王玉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9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K-ras、SOS1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8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K-ras、SOS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K-ras蛋白... 目的:观察K-ras、SOS1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8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K-ras、SOS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K-ras蛋白阳性率高于女性;TNMⅢ、Ⅳ期患者K-ras蛋白阳性率高于Ⅰ、Ⅱ期患者;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K-ras蛋白阳性率高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SOS1阳性患者18个月生存率低于K-ras、SOS1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ras蛋白与结直肠癌病情进展有关,K-ras、SOS1蛋白均为阳性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K-ras蛋白 SOS1蛋白 临床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祁世方 刘建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90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棘细胞型、角化过度型和色素型占80.0%,51岁以上发病者占71.1%,头面颈等暴光部位发病者占45.6%,临床诊断误诊率34.4%,误诊为色素痣、...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90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棘细胞型、角化过度型和色素型占80.0%,51岁以上发病者占71.1%,头面颈等暴光部位发病者占45.6%,临床诊断误诊率34.4%,误诊为色素痣、寻常疣或扁平疣占误诊病例的67.7%。结论年龄和日光照射可能是脂溢性角化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临床常易误诊为色素痣、寻常疣或扁平疣,误诊原因与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诊断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肺癌的病理结果分析
11
作者 王泽英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818-820,共3页
目的探究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肺癌病理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39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与分析活检前诊断结果、病理组织诊断结果以及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结果,从性别差异上分... 目的探究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肺癌病理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39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与分析活检前诊断结果、病理组织诊断结果以及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结果,从性别差异上分析病理分型诊断结果差异。结果活检中检出80例肺癌患者;病理组织诊断确诊61例腺癌、38例鳞癌、22例小细胞癌、7例不确定癌、11例其他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进行16类肺癌类型诊断;从性别上来看,男性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且男性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其他类型肺癌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可进行准确的肺癌病理诊断,且能够从性别上进行肺癌病理分型,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
12
作者 王泽英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3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对乳腺肿瘤患者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展开研究分析。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中选择102例展开调查研究,于术中进行肿瘤标本的采集,并围绕标本展开冰冻切片以及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对冰冻切片诊断的准... 目的对乳腺肿瘤患者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展开研究分析。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中选择102例展开调查研究,于术中进行肿瘤标本的采集,并围绕标本展开冰冻切片以及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对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探究分析。结果经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可知,入组的102例患者中,67例(65.69%)为良性肿瘤患者,35例(34.31%)为恶性肿瘤患者;经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可知,65例(63.73%)良性肿瘤患者,34例(33.33%)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例(1.96%)患者出现了延迟诊断,1例(0.98%)患者出现了假阴性;对比石蜡切片病理诊断金标准可知,99例(97.06%)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两种诊断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乳腺肿瘤疾病的诊断金标准,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与冰冻切片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说明冰冻切片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等措施的开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胺蓝染色法在DNA倍体分析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建民 王玉文 +1 位作者 宋佳淋 周雅琦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在DNA倍体分析中,甲苯胺蓝代替硫堇进行DNA染色的可能性。方法选取细胞学标本和手术标本各3例,每例制作2张涂/切片,1张用盐酸水解,1张不用盐酸水解,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检测甲苯胺蓝与DNA结合的特异性;选取细胞学标本3例,每例制... 目的探讨在DNA倍体分析中,甲苯胺蓝代替硫堇进行DNA染色的可能性。方法选取细胞学标本和手术标本各3例,每例制作2张涂/切片,1张用盐酸水解,1张不用盐酸水解,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检测甲苯胺蓝与DNA结合的特异性;选取细胞学标本3例,每例制作2张涂片,分别用甲苯胺蓝和硫堇染色液染色,在染色液配制后的第1 d、第2d和第5 d做3批对比实验,对比两种染色液的染色效果,并且用全自动病理细胞分析仪检测玻片IOD值和ID值。结果甲苯胺蓝可以特异性与DNA结合;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效果优于硫堇染色液,有效期更长。结论甲苯胺蓝染色液可以用于DNA倍体分析实验,染色玻片经细胞分析仪检测后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胺蓝 DNA倍体分析 硫堇 FEULGEN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 p65和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建民 封琳 +1 位作者 刘卫梅 付刚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胰腺组织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胰腺癌组织NF-κB p65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关系...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胰腺组织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胰腺癌组织NF-κB p65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关系。结果NF-κB p65和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3.46%和71.15%,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P<0.01、P<0.05),NF-κB p65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P<0.01),NF-κB p65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P<0.01)。结论NF-κB p65可能通过正向调节VEGF的表达,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核因子-KB P65 VEGF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组织VEGF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进展的关系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毅军 刘建民 王保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564-256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与原发性肝细胞癌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1993年~2000年41例病人的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肿瘤组织和肿瘤旁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其中...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与原发性肝细胞癌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1993年~2000年41例病人的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肿瘤组织和肿瘤旁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其中男34例,女7例;年龄35 ̄65岁,平均48.8岁;肿瘤直径≤5cm者13例,>5cm者28例,有包膜者19例,无包膜者22例。细胞学分级:Ⅰ级8例,Ⅱ级18例,Ⅲ级11例,Ⅳ级4例。门静脉或(和)肝静脉有癌栓形成者7例,无癌栓者34例。HbsAg或HBcAb阳性者33例,阴性者8例。结果VEGF表达阳性率为70.7%(29/41)。VEGF的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病灶大小、有无静脉癌栓呈显著相关,肿瘤直径大、病期晚者表达率显著增高(P<0.05或0.01)。有包膜的肿瘤VEGF表达率显著低于无包膜者。VEGF的表达与细胞学分级和是否有肝炎病毒感染无显著性相关。结论肝细胞癌中VEGF的分泌增多可导致微血管数目增加,促进了其进展和转移。肿瘤较大、分期较晚的病例血管生成活性高,提示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MK、VEGF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治国 史飞涛 +3 位作者 周明锴 崔静 付刚 刘占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3517-3520,共4页
目的:研究中期因子(midkine,M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K、VEGF和CD3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MK、VEGF的阳性表达率... 目的:研究中期因子(midkine,M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K、VEGF和CD3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MK、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和79.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15.0%)(P<0.05).MK、VEGF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浸润深度(χ2=7.111,P=0.008;χ2=7.590,P=0.006)、淋巴结转移(χ2=4.814,P=0.028;χ2=6.207,P=0.013)、临床分期(χ2=13.971,P=0.001;χ2=18.554,P=0.000).MK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MVD显著高于MK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31.745±8.592vs24.680±8.938,P<0.01),而且MK、VEGF表达在胃癌中也存在一定相关性(χ2=4.447,P<0.05).结论:MK、VEGF在胃癌的生长、侵袭与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他们之间存在相互诱导或是协同效应,其共同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期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ki-67蛋白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卫梅 刘建民 +1 位作者 封琳 付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期52-53,共2页
目的检测bcl-2和ki-67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结肠癌,38例结肠腺癌,20例正常结肠粘膜,分别进行bcl-2和ki-67蛋白的检测。结果bcl-2阳性表达率在腺癌与腺瘤中基本相同,阳性表达... 目的检测bcl-2和ki-67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结肠癌,38例结肠腺癌,20例正常结肠粘膜,分别进行bcl-2和ki-67蛋白的检测。结果bcl-2阳性表达率在腺癌与腺瘤中基本相同,阳性表达强度腺癌明显高于腺瘤(P<0.01),腺瘤和腺癌的阳性表达强度及表达率与正常大肠结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ki-67在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bcl-2在结肠组织的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ki-67的阳性表达及表达强度对诊断腺癌和监测腺瘤癌变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癌前病变 BCL-2蛋白 KI-67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R及PS_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卫梅 刘建民 +1 位作者 封琳 付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5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68例乳腺癌中ER、PR及PS2进行检测,分析其与ER、PR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S2与ER显著正相关。在ER(+)PR(+)的病例中,PS2阳性表达率为52.0%,... 目的探讨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68例乳腺癌中ER、PR及PS2进行检测,分析其与ER、PR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S2与ER显著正相关。在ER(+)PR(+)的病例中,PS2阳性表达率为52.0%,而在ER(-)PR(-)的病例中,PS2阳性率仅为14.3%,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腋下淋巴结状况有关(P<0.01)。结论在乳腺癌中PS2的表达与ER、PR呈正相关关系,并与腋下淋巴结状况有关。PS2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雌激素调节蛋白PS2 乳腺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G2细胞中CYP3A、SLCO1B1和POR基因型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云龙 杨卫红 张莉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目的:检测Hep G2细胞中CYP3A、SLCO1B1、PO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CYP3A4*1G、CYP3A4*22、CYP3AP1*3、CYP3A5*3、SLCO1B1 T521C、SLCO1B1 A388G、POR*28的基因型。方法:从Hep G2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片段,对PCR扩增产物... 目的:检测Hep G2细胞中CYP3A、SLCO1B1、PO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CYP3A4*1G、CYP3A4*22、CYP3AP1*3、CYP3A5*3、SLCO1B1 T521C、SLCO1B1 A388G、POR*28的基因型。方法:从Hep G2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片段,对PCR扩增产物测序后分析上述7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与结论:CYP3A4*1G、CYP3A4*22、CYP3AP1*3、CYP3A5*3、SLCO1B1 T521C、SLCO1B1 A388G、POR*28的基因型分别为GA、CC、GA、AG、TC、AG、CC。CYP3A4*1G下游596 bp处基因型为CT,SLCO1B1 T521C下游50 bp和76 bp处基因型分别为TC和CT,POR*28下游281 bp处基因型为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 CYP3A SLC0181 POR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径<1 cm肺腺癌浸润进展影响因素及临床预后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新举 侯小花 +3 位作者 谢明红 赵庆 赵云龙 郭金成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5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直径<1cm肺浸润性腺癌发生独立影响因素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直径<1cm肺腺癌患者共364例临床资料,根据胸部影像学特征分组,其中pGGN(A组)122例,mGGN(B组)136例,SN(C组)106例,比较三组... 目的:探讨直径<1cm肺浸润性腺癌发生独立影响因素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直径<1cm肺腺癌患者共364例临床资料,根据胸部影像学特征分组,其中pGGN(A组)122例,mGGN(B组)136例,SN(C组)106例,比较三组基线临床特征和手术相关指标,分析结节直径亚组病理相关指标和分期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直径<1cm肺浸润性腺癌发生独立影响因素。结果①364例患者均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楔形切除,切缘距病灶均<2cm。C组肺叶切除比例显著高于A组、B组(P<0.05);男性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5);②122例pGGN患者中1~5mm病灶术后病理均为原位/微浸润腺癌;A组6~10mm病灶Ia1期比例显著高于1~5mm病灶(P<0.05)。mGGN中6~10mm病灶共92例,包括胸膜侵犯6例,脉管癌栓2例;SN中6~10mm病灶共78例,包括胸膜侵犯10例,脉管癌栓4例,淋巴结转移4例。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IS+MIA和IAC组吸烟史、既往癌症罹患史、病灶影像学特征及病灶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既往癌症罹患史、mGGN、SN及病灶直径>5mm,均是直径<1cm肺浸润性腺癌独立危险因素(P<0.05)。④364例患者中肺叶切除术后住院期间因肺栓塞死亡1例,随访时间为20~8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3.0个月;随访过程中Ia1期患者中1例在术后14个月因肺炎死亡;随访总生存率为99.72%(362/363)。结论直径<1cm肺浸润性腺癌患者中mGGN和SN如病灶直径达6~10mm,更易累及胸膜或淋巴结;吸烟史、既往癌症罹患史、mGGN、SN及病灶直径>5mm均与直径<1cm肺浸润性腺癌发生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腺癌 浸润 影响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