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科门诊实施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勇 牛连君 +2 位作者 刘玉玲 李二红 杜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期178-179,182,共3页
目的研究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外科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科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收治的120例牙髓牙体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四手... 目的研究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外科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科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收治的120例牙髓牙体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对照组采用非四手操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满意度、医护人员操作时锐器伤害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锐器伤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在口腔外科治疗过程中,采用四手操作技术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意外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在口腔外科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科 实施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正畸矫治牙槽突植骨术后唇腭裂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勇 牛连君 +2 位作者 刘玉玲 李二红 杜军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10期1276-1277,1280,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矫治在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50例牙槽突植骨术唇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12.1±2.4)岁。左侧完全性唇腭...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矫治在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50例牙槽突植骨术唇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12.1±2.4)岁。左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27例,右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18例,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5例。安氏分类:Ⅰ类错合18例,Ⅱ类错合20例,Ⅲ类错合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磨牙均达到Ⅰ类,或者过矫正Ⅱ类关系,替牙期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恒牙期效果。矫治疗前后SNA角、SNB角和ANB角以及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P<0.05),具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中口腔正畸矫治在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地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治疗 唇腭裂 牙槽突植骨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预后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常粲然 杜军 +1 位作者 李二红 杨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讨microRNA-2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9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标本,同时,选取50例非肿瘤患者黏膜组织,分别提取标本中总RNA,利用RT-PCR检测microRNA-2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及正... 目的:探讨microRNA-2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9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标本,同时,选取50例非肿瘤患者黏膜组织,分别提取标本中总RNA,利用RT-PCR检测microRNA-2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microRNA-2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2.37±1.01),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中的(0.97±0.08)和非肿瘤患者黏膜组织中的(0.94±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RNA-2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无关,而与分化程度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将microRNA-21相对表达量的中位值2.41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期38个月,低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期44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roRNA-2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呈高表达,且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并可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RNA-21 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8
4
作者 侯丽萍 李二红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4年第4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62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治疗方法是传统的义齿修复,实验组治疗方法是口腔种植牙修复,对两组患者进行两年随访...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62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治疗方法是传统的义齿修复,实验组治疗方法是口腔种植牙修复,对两组患者进行两年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94%,93.55%,因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在舒适程度、美观程度、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五项中,对照组的得分明显低于实验组,由此可见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既美观又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牙 修复 牙列缺损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靳勇勇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17-18,共2页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经过临床调查,这种病的病发率非常的高,而且,一旦感染就会连续发病,现代医学中,还未对本病有确切的发病解释原因,由于导...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经过临床调查,这种病的病发率非常的高,而且,一旦感染就会连续发病,现代医学中,还未对本病有确切的发病解释原因,由于导致其感染的原因复杂多样。虽有各方研究人员提出多种治疗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制出根治的药物。本文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了ROU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并且比较了中西结的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病发原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涡轮牙钻与常规骨凿辅助拔除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金泽高 程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4期62-64,共3页
目的:比较高速涡轮牙钻与常规骨凿辅助拔除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本院口腔科进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微创组(n=96)和传统组(n=96),微创组采取高速涡轮牙钻去除骨阻力和牙... 目的:比较高速涡轮牙钻与常规骨凿辅助拔除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本院口腔科进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微创组(n=96)和传统组(n=96),微创组采取高速涡轮牙钻去除骨阻力和牙体组织辅助拔除,传统组采取骨凿去骨劈冠辅助拔除,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张口受限、面部肿胀和干槽症等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为(29.4±6.8)h,短于传统组的(41.2±9.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干槽症发生率为2.1%,低于传统组的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疼痛、张口受限、面部肿胀严重程度远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骨凿辅助拔除,高速涡轮牙钻辅助拔除阻生第三磨牙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干槽症的发生,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磨牙阻生 高速涡轮牙钻 骨凿辅助 干槽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位方式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泽高 程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6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复位方式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87例(104侧),根据患者手术复位方法的不同,分为游离复位组和髁状突解剖复位组,游离复位组采取游离复... 目的:探讨不同复位方式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87例(104侧),根据患者手术复位方法的不同,分为游离复位组和髁状突解剖复位组,游离复位组采取游离复位术,髁状突解剖复位组采取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术后1年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情况。结果髁状突解剖复位组的显效率为67.2%,显著高于游离复位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髁状突解剖复位组患者张口型正常、张口度正常和咀嚼正常的比例均高于游离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状突解剖复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结构和口腔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髁状突解剖复位 游离复位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牙区单颗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对唇侧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靳勇勇 杜军 +1 位作者 李二红 侯丽萍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5年第4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单颗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对唇侧骨量的影响。方法:52例行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种植修复的患者分为延期种植组(n=26)和即刻种植组(n=26),所有患者于植入术后即刻(T0)和术后12个月(T1),利用锥体束CT对上下颌全牙弓进行扫描...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单颗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对唇侧骨量的影响。方法:52例行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种植修复的患者分为延期种植组(n=26)和即刻种植组(n=26),所有患者于植入术后即刻(T0)和术后12个月(T1),利用锥体束CT对上下颌全牙弓进行扫描,通过影像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对重建图像进行三维定位后对唇侧骨量水平和垂直方向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患者在T1时冠方(B)和中段(M)均较T0时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组患者在T1时唇侧骨高度(C)较T0时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延期种植组患者则无差异(P>0.05);在水平方向骨改建中,T1时即刻种植组患者种植体中段(M)改变量为(0.65±0.35)mm,显著大于延期种植组,T1时即刻种植组患者唇侧牙槽嵴高度减少(1.75±0.63)mm,显著大于延期种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应用于上颌前牙区单颗修复可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但不能阻止唇侧骨量自然吸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区 即刻种植 延期种植 唇侧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勇 李二红 侯丽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8期26-28,共3页
目的:评价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本院口腔科存在不同程度咬合创伤要求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23例(29颗患牙),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对两种方式治疗... 目的:评价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本院口腔科存在不同程度咬合创伤要求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23例(29颗患牙),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对两种方式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情况分别进行记录。结果所有患者再生性手术和正畸治疗的平均疗程为(27.3±1.7)个月,再生性手术治疗后患牙角形骨吸收侧的CAL、PPD分别为(3.41±1.43)、(2.84±0.87)mm,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垂直缺损侧的CAL和PPD分别为(3.79±1.60)、(3.12±1.11)mm,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后患牙缺损侧和垂直骨缺损侧的CAL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牙骨缺损侧和垂直骨缺损侧的PPD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对牙周炎患者的治疗行之有效,有助于改善牙周健康状况,解决咬合创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牙齿功能和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组织 再生术 正畸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二红 薛彬 +1 位作者 杨勇 牛连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2期53-55,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386例单颗牙缺失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患者,采取同期非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可吸收膜组(196例)和不可吸收膜组(190例),利用CT三维扫描重建的方法获得两组患者术后植骨厚度和... 目的评价不同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386例单颗牙缺失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患者,采取同期非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可吸收膜组(196例)和不可吸收膜组(190例),利用CT三维扫描重建的方法获得两组患者术后植骨厚度和成骨厚度;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成功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可吸收膜组患者植骨厚度和成骨厚度分别为(2.34±0.47)mm和(2.61±0.49)mm,均大于不可吸收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吸收膜组修复成功率为96.9%,高于不可吸收膜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吸收膜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6%,低于不可吸收膜组的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海奥口腔修复膜有助于引导骨再生,提高牙种植修复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海奥口腔修复膜 不可吸收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全瓷冠应用于前牙修复中的美学效果及对牙龈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二红 薛彬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0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冠应用于前牙修复中的美学效果以及对牙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在本院口腔科就诊需进行前牙全瓷冠修复患者114例(共174颗),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氧化锆组和铸造组,其中,氧化锆组60例(92颗),铸造组5...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冠应用于前牙修复中的美学效果以及对牙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在本院口腔科就诊需进行前牙全瓷冠修复患者114例(共174颗),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氧化锆组和铸造组,其中,氧化锆组60例(92颗),铸造组54例(82颗),氧化锆组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铸造组采用铸造全瓷冠修复,术后随访12个月对修复体情况进行评价,分别于修复后1 d、6个月和12个月对牙龈健康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修复体外形合格率、边缘完整性合格率和边缘着色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锆组患者修复体颜色与邻牙匹配合格率高于铸造组(P〈0.05);术后1 d、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的牙龈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锆全瓷冠应用于前牙修复近期和远期对牙龈健康影响较小,临床效果与铸造全瓷冠相当,且美学效果优于铸造全瓷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氧化锆全瓷冠 铸造全瓷冠 美学 牙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连接激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靳勇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4-767,共4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59例SACC患者和42例非肿瘤患者正常涎腺组织,利用qRT-PCR技术检测ILK和MMP-9在SACC组织中表达。结果:SACC组织中ILK mRNA和MMP-...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59例SACC患者和42例非肿瘤患者正常涎腺组织,利用qRT-PCR技术检测ILK和MMP-9在SACC组织中表达。结果:SACC组织中ILK mRNA和MMP-9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K和MMP-9在SACC组织中表达均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实体型和管状型SACC组织中ILK mRNA和MMP-9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筛状型(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ACC组织中ILK mRNA相对表达量与MMP-9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586,P=0.000)。结论:ILK和MMP-9在SACC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共同协同参与了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整合素连接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精密修整法对烤瓷冠边缘密合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丽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189-1190,1193,共3页
目的:探讨边缘精密修整法对烤瓷冠边缘密合度影响。方法:收集各种原因拔除且牙冠完整的离体牙92颗,制作单冠修复模型,随机分成精密组和传统组,精密组在医用放大镜下完成修复体的制作过程,传统组按照常规修复体制作过程完成。分别采用探... 目的:探讨边缘精密修整法对烤瓷冠边缘密合度影响。方法:收集各种原因拔除且牙冠完整的离体牙92颗,制作单冠修复模型,随机分成精密组和传统组,精密组在医用放大镜下完成修复体的制作过程,传统组按照常规修复体制作过程完成。分别采用探针检查法和10倍牙科实体显微镜检查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结果:利用探针法对两组模型进行检查,精密组探针平均深度为(1.36±0.42)mm,低于传统组的(1.44±0.57)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10倍牙科实体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精密组边缘密合度为(32.41±5.82)μm显著少于传统组的(43.72±6.46)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边缘精密修整法应用于义齿修复体制作过程中,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极大提高修复体边缘密合程度,减少修复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体 烤瓷冠桥 边缘精密修整法 边缘密合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例人工种植牙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勇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4年第2期90-91,95,共3页
目的:对120例患者实施了262枚人工种植牙修复治疗,观察远期的效果。方法:应用纯钛种植体等多种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结果:经追随访观察11~16年,对120例患者共植牙262枚,其中成功240枚,失败22枚,成功率达91.6%。结论:种植体... 目的:对120例患者实施了262枚人工种植牙修复治疗,观察远期的效果。方法:应用纯钛种植体等多种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结果:经追随访观察11~16年,对120例患者共植牙262枚,其中成功240枚,失败22枚,成功率达91.6%。结论:种植体选择得当、适用症选择得当、修复技术操作规范、可获得良好的种植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牙缺失 纯钛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双颌前突正畸中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静 张俊峰 常粲然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双颌前突正畸中应用效果。方法:115例行矫治的成人双颌前突患者据矫治方法不同分为种植体支抗组(n=59)和传统支抗组(n=56),种植体支抗组采取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传统支抗组采取传统方式支抗,所有患者均拔...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双颌前突正畸中应用效果。方法:115例行矫治的成人双颌前突患者据矫治方法不同分为种植体支抗组(n=59)和传统支抗组(n=56),种植体支抗组采取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传统支抗组采取传统方式支抗,所有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利用MBT金属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记录两组患者主动矫治的时间,利用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对矫治前后效果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矫治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种植体支抗组患者矫治时间为(19.9±3.2)m,显著短于传统支抗组的(21.3±3.7)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患者SNA角较矫治前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上中切牙角和下中切牙角均较矫治前减少,而上下中切牙长轴交角则较矫治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支抗组患者矫治后上中切牙角和下中切牙角均小于传统支抗组,而上下中切牙长轴交角则大于传统支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矫治,未出现局部感染、肿胀等并发症,未发生矫治器松动和脱落等。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应用于成人双颌前突正畸可有效缩短患者主动矫治时间,达到前牙内收、双颌前突矫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双颌前突 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钉联合光固化树脂对老年残冠残根的修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靳勇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1期120-121,共2页
目的分析根管钉联合光固化树脂对老年残冠残根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188例残冠残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根管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桩联合烤瓷修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观... 目的分析根管钉联合光固化树脂对老年残冠残根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188例残冠残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根管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桩联合烤瓷修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老年残冠残根成功率高,并发症低,依从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钉 光固化树脂 老年 残冠残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烤瓷全冠修复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二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三种烤瓷全冠修复方法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为临床烤瓷全冠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将120例进行烤瓷全冠修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金合金、镍铬合金、氧化铝烤瓷进行全冠修复,临床观察三组患者出现牙龈炎、牙龈变色、牙周炎等... 目的探讨三种烤瓷全冠修复方法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为临床烤瓷全冠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将120例进行烤瓷全冠修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金合金、镍铬合金、氧化铝烤瓷进行全冠修复,临床观察三组患者出现牙龈炎、牙龈变色、牙周炎等的临床症状的情况,总结不同烤瓷全冠修复方法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结果修复一年后镍铬合金组出现牙龈变色的8例,牙龈炎4例,牙周炎3例。金合金组修复一年后出现牙龈变色的2例,牙龈炎2例,牙周炎1例。氧化铝组修复一年后出现牙龈变色0例,牙龈炎2例,牙周炎1例。金合金组和氧化铝组患者修复一年后出现牙龈变色、牙龈炎、牙周炎的患者少于镍铬合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铝以及金合金烤瓷全冠修复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小,二者临床应用效果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瓷全冠修复 基牙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过渡义齿在前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8
作者 侯丽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过渡义齿在前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3月在焦作焦煤中央医院进行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84例,根据患者口腔条件,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46),试验组患者接受隐形... 目的:探讨不同过渡义齿在前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3月在焦作焦煤中央医院进行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84例,根据患者口腔条件,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随机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46),试验组患者接受隐形过渡义齿,对照组采用胶连过渡义齿,随访3个月,对两种过渡义齿对种植区组织影响、美观及舒适度,以及固定和咀嚼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牙龈及骨结合优良率89.5%,对照组为93.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过渡义齿美观及舒适性优良率100.0%,远高于对照组的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过渡义齿固位及咀嚼功能优良率为94.8%,对照组为8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胶连过渡义齿,隐形义齿应用于前牙种植修复过渡义齿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美观及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区 种植修复 过渡义齿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塑形钛加强膨胀聚四氟乙烯膜在种植术引导骨再生中应用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杜军 邓刚 +1 位作者 靳勇勇 侯丽萍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可塑形钛加强膨胀聚四氟乙烯膜在种植术引导骨再生中应用效果。方法:86例接受引导骨再生术增骨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5),联合组患者采用可塑形钛加强膨胀聚四氟乙烯膜联合可吸收骨材料用于骨增量,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可塑形钛加强膨胀聚四氟乙烯膜在种植术引导骨再生中应用效果。方法:86例接受引导骨再生术增骨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5),联合组患者采用可塑形钛加强膨胀聚四氟乙烯膜联合可吸收骨材料用于骨增量,对照组患者采用可吸收骨材料用于骨增量。引导骨再生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骨增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过程,引导骨再生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未出现感染、面部肿胀、排斥反应等副反应发生,联合组患者膨胀聚四氟乙烯膜植入良好,未发生膜暴露现象。联合组患者成骨厚度、水平骨生长效果、成骨高度和垂直骨生长效果分别为(2.58±0.13)mm、(93.01±1.93)%、(5.48±0.53)mm和(89.15±2.6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塑形钛加强膨胀聚四氟乙烯膜联合可吸收骨材料应用于种植术引导骨再生中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获得较好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骨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术 种植术 钛加强膨胀聚四氟乙烯膜 可吸收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二红 《医药论坛杂志》 2014年第8期176-176,F0003,共2页
目的评价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患者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Osstem GS种植体共16颗,立即取印模制作临时牙冠,7 d后拆线并戴临时牙冠。根据骨质情况3~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结果 13例患者16颗种植体经12~24个月观... 目的评价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患者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Osstem GS种植体共16颗,立即取印模制作临时牙冠,7 d后拆线并戴临时牙冠。根据骨质情况3~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结果 13例患者16颗种植体经12~24个月观察,全部成功,美学效果好。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配合微创拔牙技术及引导膜骨再生技术在前牙区即刻种植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即刻 前牙 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