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P的PFN触发时序控制系统设计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福才 赵晓娟 何锁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78-1783,共6页
为了缩小电磁发射系统电源的体积并更加准确地控制放电波形,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的脉冲成型网络(PFN)触发时序控制系统。该系统的电路主要由时序控制、脉冲产生、高压触发和能量续流4部分组成,并采取了抗干... 为了缩小电磁发射系统电源的体积并更加准确地控制放电波形,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的脉冲成型网络(PFN)触发时序控制系统。该系统的电路主要由时序控制、脉冲产生、高压触发和能量续流4部分组成,并采取了抗干扰措施。系统能输出多路控制脉冲信号,且各个脉冲信号间的时延可通过上位机进行设置。给出了该PFN在各个放电时序下的放电电流仿真及实验波形图,比较发现实验波形同仿真波形几乎相同,表明所提出的触发时序控制系统具有实用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脉冲成型网络 数字信号处理器 触发时序 控制系统 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双目立体视觉伺服控制模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惠光 康振波 +2 位作者 冷春辉 金梅 邹立颖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15-222,共8页
针对目前手眼视觉伺服系统模型中普遍存在深度信息估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双目视觉伺服控制的模型,该模型避免了深度值的测量与估计,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从而解决了未知物点的深度信息估计的问题。本文应用此模型,单独考虑机器人... 针对目前手眼视觉伺服系统模型中普遍存在深度信息估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双目视觉伺服控制的模型,该模型避免了深度值的测量与估计,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从而解决了未知物点的深度信息估计的问题。本文应用此模型,单独考虑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设计了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进行定位控制的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与控制算法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出了模型使用的改进算法,使该模型更具有宽泛的实用性;并且,进行了基于MOTOMAN UP6型机器人的双目视觉伺服控制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在实际控制工程中的有效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眼系统 深度信息 双目视觉伺服 机器人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状态受限和一致性的微电网二次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忠强 程洪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8,共6页
为解决交流微电网下垂控制产生的偏差问题,本文采用二次控制对分布式电源输出电压和频率进行调节.将微电网看成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智能体间通过稀疏网络进行通信,运用多智能体一致性协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障碍Lyapunov函数和自适应模... 为解决交流微电网下垂控制产生的偏差问题,本文采用二次控制对分布式电源输出电压和频率进行调节.将微电网看成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智能体间通过稀疏网络进行通信,运用多智能体一致性协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障碍Lyapunov函数和自适应模糊系统的二次电压和频率控制器.采用障碍Lyapunov函数设计控制器,不但能保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使输出的电压和频率限制在预设的范围内.采用自适应模糊系统可对系统中的一些参变量的变化进行估计,提高了控制器的鲁棒性.本文给出了严格的稳定性证明.通过对负载变化,以及拓扑结构改变等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多智能体系统 自适应模糊系统 障碍Lyapunov函数 BACKSTE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旋转倒立摆智能控制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贺占武 贺敏佳 刘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7-119,共3页
应用欧拉-拉格朗日原理建立旋转倒立摆系统非线性、多变量耦合的动力学方程,采用梯度下降和最小二乘混合学习算法将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相结合,得到一种具有自适应、自学习能力的模糊神经网络智能控制器,该控制器在SRV02-Series旋转倒立... 应用欧拉-拉格朗日原理建立旋转倒立摆系统非线性、多变量耦合的动力学方程,采用梯度下降和最小二乘混合学习算法将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相结合,得到一种具有自适应、自学习能力的模糊神经网络智能控制器,该控制器在SRV02-Series旋转倒立摆实验平台上取得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倒立摆 模糊神经网络 混合学习算法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弱耦合并联髋关节康复机构设计及运动控制
5
作者 邢济湲 徐继龙 刘福才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9,共9页
针对髋关节功能障碍人群,提出了一种新型弱耦合并联髋关节康复机构,该机构与人体下肢组成封闭运动链,使其具有3个转动自由度,且其转动中心与人体髋关节中心重合,可满足髋关节康复运动需求。采用封闭矢量法建立了人-机逆运动学模型;采用... 针对髋关节功能障碍人群,提出了一种新型弱耦合并联髋关节康复机构,该机构与人体下肢组成封闭运动链,使其具有3个转动自由度,且其转动中心与人体髋关节中心重合,可满足髋关节康复运动需求。采用封闭矢量法建立了人-机逆运动学模型;采用数值法建立了人-机正运动学模型;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模糊自适应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erivative,PD)控制器,利用跟踪误差及其导数构建控制律,采用模糊算法进行控制参数在线自适应调整。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自适应PD控制器响应速度快且跟踪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弱耦合 髋关节康复 轨迹跟踪 模糊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机械臂末端力/位置控制
6
作者 郑宏伟 刘福才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2-650,共9页
针对机械臂末端力/位置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间接力/位置混合阻抗控制方案,将间接力/位置混合控制与阻抗控制相结合,在机械臂未与环境接触时采用位置控制,在与环境接触后切换为间接力控制,并体现出阻抗特性。该方案... 针对机械臂末端力/位置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间接力/位置混合阻抗控制方案,将间接力/位置混合控制与阻抗控制相结合,在机械臂未与环境接触时采用位置控制,在与环境接触后切换为间接力控制,并体现出阻抗特性。该方案将混合阻抗控制与ADRC相结合,根据机械臂与环境接触时的阻抗模型建立ADRC控制器,并将阻抗参数视为系统总扰动的一部分,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估计补偿,实现在无需计算阻抗参数的情况下使间接力/位置混合阻抗控制器在面对扰动时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完成二自由度机械臂模型的仿真,并与传统阻抗控制器进行了比较,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ADRC的间接力/位置混合阻抗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间接力/位置混合控制 自抗扰控制(ADRC) 阻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补偿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模型辅助自抗扰控制
7
作者 王立新 王赫 +2 位作者 赵丁选 刘福才 贾拓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168,共12页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非链式积分器模型阻碍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实施,非线性摩擦和测量噪声影响液压缸伺服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具有摩擦补偿功能的模型辅助自抗扰控制器,建立包含非线性库伦摩擦的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通过坐标转换,获得等效...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非链式积分器模型阻碍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实施,非线性摩擦和测量噪声影响液压缸伺服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具有摩擦补偿功能的模型辅助自抗扰控制器,建立包含非线性库伦摩擦的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通过坐标转换,获得等效链式积分结构,阐明影响系统输出的总扰动,使自抗扰控制器可以顺利实施。通过试验辨识,获得系统参数估计值,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升摩擦模型精度,建立摩擦补偿通道,将预知模型信息融入扩张状态观测器,以达到减小观测器带宽、降低测量噪声敏感性的双重目的。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模型辅助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自抗扰控制 非线性摩擦 模型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动机转速自适应模糊Backstepping控制 被引量:31
8
作者 方一鸣 任少冲 +1 位作者 王志杰 焦晓红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02,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参数摄动和负载干扰情况下的转速跟踪控制系统,采用自适应算法估计负载扰动、粘性摩擦系数和转动惯量,利用自适应模糊系统逼近定子电阻和电枢电感等参数摄动造成的总的不确定性,并设计一种基于Backstepping的...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参数摄动和负载干扰情况下的转速跟踪控制系统,采用自适应算法估计负载扰动、粘性摩擦系数和转动惯量,利用自适应模糊系统逼近定子电阻和电枢电感等参数摄动造成的总的不确定性,并设计一种基于Backstepping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验证所设计系统的稳定性。对PMSM转速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控制相比,该控制方法能够在参数摄动和负载干扰下更好地跟踪转速给定值,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转速控制 自适应算法 自适应模糊系统 BACKSTE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机液压伺服位置系统的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 被引量:29
9
作者 方一鸣 焦宗夏 +1 位作者 王文宾 邵彭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100,共6页
针对轧机液压伺服位置系统存在非线性特性、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控制输入前具有不确定系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非线性模型的等价变换和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有效解决了由于控制输入前具有不确定系数导... 针对轧机液压伺服位置系统存在非线性特性、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控制输入前具有不确定系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非线性模型的等价变换和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有效解决了由于控制输入前具有不确定系数导致的所设计的控制量与自适应律互相嵌套的难题。把自适应反步法和滑模控制方法相结合,有效克服了系统非线性与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在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设计时,给出了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律,并对系统跟踪误差的收敛性进行了证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能实现快速准确的跟踪,并且对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与PID控制器相比,系统跟踪误差小,响应速度快,跟踪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反步控制 轧机液压伺服系统 滑模控制 不确定系数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在锅炉过热汽温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牛培峰 张密哲 +3 位作者 陈贵林 王怀宝 张君 窦春霞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常规的模糊控制系统不能自动地将专家知识经验转化为推理规则库,缺乏有效的方法来改进隶属度函数,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将模糊逻辑和神经元相结合,采用反向传播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的混合算法来调整前提参数和结论参数,并能自... 常规的模糊控制系统不能自动地将专家知识经验转化为推理规则库,缺乏有效的方法来改进隶属度函数,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将模糊逻辑和神经元相结合,采用反向传播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的混合算法来调整前提参数和结论参数,并能自动产生模糊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火电厂锅炉过热汽温控制中.结果表明:与常规的PID控制相比,该方法提高了锅炉汽温控制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过热汽温 控制系统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作用下的摩擦对空间机械臂运动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福才 刘彩凤 +2 位作者 秦利 刘峰 王文魁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71,共7页
针对空间机械臂在太空处于微重力环境,在地面装调时需要考虑重力及由重力引起的摩擦的影响的问题,以平面运动的二自由度机械臂为例研究了摩擦补偿控制,提出了一种主动补偿控制方法,用来减小甚至消除由地面重力作用产生的摩擦的影响。该... 针对空间机械臂在太空处于微重力环境,在地面装调时需要考虑重力及由重力引起的摩擦的影响的问题,以平面运动的二自由度机械臂为例研究了摩擦补偿控制,提出了一种主动补偿控制方法,用来减小甚至消除由地面重力作用产生的摩擦的影响。该方法首先采用几何方法求解运动学逆解,根据力矩平衡计算摩擦力矩,再结合Kane方程推导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最后运用PD控制算法分别在考虑摩擦和不考虑摩擦两种情况下对机械臂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并在不同关节质量的条件下进行轨迹跟踪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摩擦对控制机械臂运动的驱动力以及轨迹跟踪精度所产生的影响与重力密切相关,重力越小,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重力 摩擦 驱动力矩 力矩平衡 PD控制 KANE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并网逆变器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忠强 庄述燕 +1 位作者 马宝明 肖常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7,共7页
风电系统三相PWM并网逆变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控制输出电流并保证直流侧电容电压的恒定。针对现有的三相PWM并网逆变器系统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等特点,采用开关函数法建立其开关周期平均模型,在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使用... 风电系统三相PWM并网逆变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控制输出电流并保证直流侧电容电压的恒定。针对现有的三相PWM并网逆变器系统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等特点,采用开关函数法建立其开关周期平均模型,在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使用非线性逆系统方法,推导出并网逆变器的逆系统模型,构造出伪线性系统,实现了反馈线性化和解耦。对伪线性系统设计滑模控制器,考虑实际中存在建模误差,利用自适应模糊方法进行调整,解决了建模误差未知或变化的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该控制策略能保证直流侧电压恒定且能控制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逆系统 滑模控制 自适应 模糊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重力环境下空间机械臂神经自适应鲁棒控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福才 高娟娟 王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3-510,共8页
针对空间机械臂从地面装调到空间应用过程中重力项的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鲁棒补偿控制策略用于空间机械臂的末端控制,从而实现在地面重力环境下装调好的空间机械臂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实现在轨操控任务。通过神经网络在线... 针对空间机械臂从地面装调到空间应用过程中重力项的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鲁棒补偿控制策略用于空间机械臂的末端控制,从而实现在地面重力环境下装调好的空间机械臂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实现在轨操控任务。通过神经网络在线建模来逼近系统模型中变化的重力项,逼近误差及系统的不确定性通过自适应鲁棒控制器来补偿。该控制策略不依赖于系统的模型,避免了回归矩阵的复杂计算及未知参数的估计,降低了计算量。基于李亚普诺夫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不同重力环境下空间机械臂的末端控制均能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神经网络 自适应鲁棒 重力项 地面装调 空间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伺服位置系统的神经网络backstepping控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方一鸣 李叶红 +1 位作者 石胜利 李建雄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115,共8页
针对液压伺服位置系统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backstepping控制算法。设计了神经网络辅助状态观测系统,并根据辅助状态观测误差来调节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而实现对系统复合干扰的在线观测。把... 针对液压伺服位置系统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backstepping控制算法。设计了神经网络辅助状态观测系统,并根据辅助状态观测误差来调节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而实现对系统复合干扰的在线观测。把该复合干扰的观测值引入到backstepping控制设计中,使得控制器能够对系统的复合干扰进行有效补偿;在backstepping设计过程中采用二阶滑模滤波器以避免微分项爆炸问题,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所有信号一致最终有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地削弱参数不确定性、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对系统的影响,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实现了系统输出对期望位置的准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系统 神经网络 干扰观测器 BACKSTEPPING控制 输入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解耦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自适应模糊控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牛培峰 高龙 +2 位作者 孟凡东 陈贵林 张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1-1025,共5页
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正常运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使其在实现自动控制方面遇到困难。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将自适应理论与模糊控制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解耦的具有参数在线自调整功能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并应用于循... 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正常运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使其在实现自动控制方面遇到困难。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将自适应理论与模糊控制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解耦的具有参数在线自调整功能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并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中。该控制器不但可以适应被控对象的变参数运行工况,而且可以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主汽压力与床层温度的解耦控制。仿真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证明,本控制器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解耦 自调整 自适应模糊 流化床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输入饱和的电液伺服位置系统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方一鸣 许衍泽 李建雄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1-518,共8页
针对具有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及输入饱和问题的电液伺服位置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面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饱和特性,利用双曲正切函数和辅助控制信号对系统非线性模型进行等价变换,进而采用动态面方法设计抗饱和控制器... 针对具有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及输入饱和问题的电液伺服位置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面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饱和特性,利用双曲正切函数和辅助控制信号对系统非线性模型进行等价变换,进而采用动态面方法设计抗饱和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引入Nussbaum函数,以补偿输入饱和引起的非线性项.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证明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一致最终有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跟踪效果,并有效地削弱了输入饱和对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位置系统 饱和 动态面控制 NUSSBAUM函数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终端滑模负载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系统反步控制 被引量:28
17
作者 方一鸣 李智 +1 位作者 吴洋羊 于晓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111,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位置控制系统存在负载扰动情况下的控制精度低,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终端滑模负载观测器的反步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的负载观测器,使观测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并将观测值动态补偿到控制器中...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位置控制系统存在负载扰动情况下的控制精度低,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终端滑模负载观测器的反步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的负载观测器,使观测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并将观测值动态补偿到控制器中,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和反步法设计位置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状态的收敛速度,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通过Lyapunov稳定性判定法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终端滑模负载观测器能够快速、准确地估计出负载转矩,位置控制器能有效实现系统位置的渐近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位置控制系统 反步控制 终端滑模 负载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泵控缸系统建模及自适应反推滑模控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洪斌 张永顺 +1 位作者 冯少婵 高殿荣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98,共7页
针对电机泵驱动的泵控缸伺服系统随工况变化而存在参数摄动和负载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自适应反推滑模控制策略。由于该泵控缸数学模型中控制量前具有在零点非连续不可导函数sgn(u),通过等效变换实现了对系统模型化简,有效解决了控... 针对电机泵驱动的泵控缸伺服系统随工况变化而存在参数摄动和负载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自适应反推滑模控制策略。由于该泵控缸数学模型中控制量前具有在零点非连续不可导函数sgn(u),通过等效变换实现了对系统模型化简,有效解决了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部分函数不可导的难题。采用积分滑模与反推法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有效地削弱参数慢时变和负载力扰动的不良影响,并通过选取合适的Lyapunov函数,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缸 轴向柱塞电机泵 反推法 滑模控制 参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电机驱动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滑模控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乐 李智 +1 位作者 方一鸣 李建雄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108,共8页
针对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中存在减速器齿轮间隙和偏心轴机械零位偏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反步滑模控制方法。首先,针对减速器齿轮间隙和偏心轴机械零位偏移等扰动不确定项以及负载扰动,采用干扰观测器... 针对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中存在减速器齿轮间隙和偏心轴机械零位偏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反步滑模控制方法。首先,针对减速器齿轮间隙和偏心轴机械零位偏移等扰动不确定项以及负载扰动,采用干扰观测器对其构成的复合干扰进行逼近估计,使观测误差在有限时间收敛,并将观测值动态补偿到控制器中,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确度;其次,基于反步法完成位移系统动态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提高了系统状态的收敛速度,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干扰观测器能够准确、快速的估计出系统存在的干扰及负载转矩,且位移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位移的渐近跟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电机 连铸结晶器 干扰观测器 反步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自抗扰控制器在挠性航天器振动抑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福才 陈鑫 +1 位作者 贾亚飞 刘彩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4,共6页
针对挠性航天器在轨运动过程中挠性结构的持续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方法,实现对挠性航天器的振动抑制。通过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快速地抑制挠性航天器的低频振动,并结合模糊控制实现自抗扰控制器(Auto Di... 针对挠性航天器在轨运动过程中挠性结构的持续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方法,实现对挠性航天器的振动抑制。通过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快速地抑制挠性航天器的低频振动,并结合模糊控制实现自抗扰控制器(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ADRC)参数的自整定,提高自抗扰控制器的性能。将仿真结果与PD控制和非线性自抗扰控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更加快速有效地抑制挠性航天器的振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器 模糊控制 振动抑制 挠性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