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镀钛超硬材料微粉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臧建兵 王艳辉 王明智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0年第2期6-7,共2页
本文报道了采用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进行工业化超硬材料微粉镀覆生产。镀覆钛和钛合金的超硬材料(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微粉主要技术指标为:镀覆微粉的粒度最细达5μ(W5),镀后无颗粒粘连,镀层均匀并且与超硬颗粒强力冶金结合,镀... 本文报道了采用真空微蒸发镀覆技术进行工业化超硬材料微粉镀覆生产。镀覆钛和钛合金的超硬材料(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微粉主要技术指标为:镀覆微粉的粒度最细达5μ(W5),镀后无颗粒粘连,镀层均匀并且与超硬颗粒强力冶金结合,镀层光亮闪烁金属光泽。镀覆钛和钛合金的超硬材料微粉在各类精细超硬工具制造和超硬聚晶材料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材料 微粉 钛镀层 金刚石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钢和焊接材料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庆祥 廖波 +1 位作者 崔占全 姚枚 《燕山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3-17,共5页
介绍了稀土元素在钢中的净化、变质和合金 化作用的新进展以及对其使用性能的改善。在此基础 上。介绍了稀土元素在焊接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稀土氧化物 焊接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Al_2O_3质陶瓷轧辊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振君 关长斌 +1 位作者 杨雪梅 高云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39,共3页
以氧氯化锆、氯化钇和氯化铝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高纯超细的ZrO2-Al2O3微粉。选用无压烧结制出ZrO2-Al2O3陶瓷。分析了Al2O3掺杂量对ZrO2陶瓷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维氏硬度和弹性模量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氧化锆 氧化铝陶瓷 轧辊材料 轧机 冷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材料的摩擦及磨损 被引量:1
4
作者 邢广忠 张丽颖 C.A.Brobes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3-368,共6页
研究了金刚石单晶,以钻和碳化硅作粘结剂的金刚石聚晶及CVD金刚石薄膜被软磨头摩擦和磨损时的行为在正压力和摩擦产生的拉应力联合作用下,单道次摩擦时,TiB2磨头可以使金刚石单晶表面产生“八字形”裂纹多道欢摩擦时。
关键词 金刚石 软磨头 摩擦 磨损 耐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支承辊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乐欣 胡怡 +2 位作者 赵席春 陈春云 郭峰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4-36,共3页
研制了新型支承辊用4 Cr Ni Mo V 钢,测定了该钢的 C C T 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抗回火稳定性。
关键词 热处理 支承辊 材料 CCT曲线 承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重力材料科学进展
6
作者 王文魁 景勤 +1 位作者 刘日平 廖波 《燕山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4-12,共9页
微重力材料科学是微重大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与流体相关联的材料科学,微重力条件下重力引起的浮力对流、沉降及静压梯度被消除,流体中热组织和性能,并有机会发现新现象和验证经典理论.从60年代末开始,经过三十多年... 微重力材料科学是微重大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与流体相关联的材料科学,微重力条件下重力引起的浮力对流、沉降及静压梯度被消除,流体中热组织和性能,并有机会发现新现象和验证经典理论.从60年代末开始,经过三十多年的曲折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科学成果.本文从微重力材料科学发展的任务及其研究内容、微重大材料科学主要的研究领域、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等方面对微重力材料科学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材料科学 微重力科学 材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材料学科教育的基本状况
7
《教学研究》 1998年第1期10-13,共4页
材料、能源、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在处于教育体系调整、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今天,全面地了解我国材料教育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认识差距,是实施改革的极为必要的基础工作。1 材料教育的学科和专业概况... 材料、能源、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在处于教育体系调整、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今天,全面地了解我国材料教育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认识差距,是实施改革的极为必要的基础工作。1 材料教育的学科和专业概况1.1 学科、专业的范围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分析,材料作为一个大的学科,虽然从名称和内容上均有所改变,但是按苏联教育模式将学科由大至小详细划分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教育 材料教育 材料学科 无机非金属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 发展趋势 本科生教育 学科专业 专业设置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剪刃堆焊焊条的研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庆祥 王爱荣 +1 位作者 任学军 姚枚 《焊接》 1997年第10期5-7,18,共4页
采用添加稀土氧化物的堆焊焊条对3Cr2W8V热剪刃进行了堆焊修复.由于稀土氧化物能明显变质熔敷金属中的夹杂物,细化一次结晶组织,并提高其热塑性,可使堆焊修复的剪刃性能明显优于原3Cr2W8V整体热剪刃,使用寿命可提高3~8倍.
关键词 热剪刃 稀土 氧化物 堆焊 焊条 连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Mn、Ni对ZA27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逯允海 赵品 沈焕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60-1967,共8页
研究了添加Mn、Ni对ZA27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Mn、Ni的添加在不明显降低室温强度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合金的高温性能;同时添加质量分数为0.5%Mn和0.5%Ni使铸态ZA27合金非平衡网状三相共晶中出现大量富镍相粒子,在250℃... 研究了添加Mn、Ni对ZA27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Mn、Ni的添加在不明显降低室温强度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合金的高温性能;同时添加质量分数为0.5%Mn和0.5%Ni使铸态ZA27合金非平衡网状三相共晶中出现大量富镍相粒子,在250℃、拉伸机横梁移动速率为100 mm/min条件下的瞬时抗拉强度27.2 MPa比未加Mn、Ni的合金提高46%;Mn、Ni的添加使280℃、初始应变速率6.67×10-2s-1条件下的超塑性拉伸的稳态流变应力由12.4 MPa提高到24.6 MPa,比未加Mn、Ni的合金提高98%。扫描电镜观察与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Mn、Ni显著提高超塑性拉伸的稳态流变应力的主要原因与“离位析出”富含Cu、Ni、Mn的粒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27合金 Mn—Ni合金化 超塑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和钛对奥氏体中锰钢的变质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瑞富 朝志强 +3 位作者 李士同 吕宇鹏 王世清 张福成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4-238,共5页
通过热力学计算、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及微观成分分析证明:RE(Ce)可加剧奥氏体中锰钢凝固时的成分过冷现象,促进树枝晶的发展、熔断、游离和增殖,提高结晶形核率,有效地细化奥氏体晶粒;Ti和C... 通过热力学计算、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及微观成分分析证明:RE(Ce)可加剧奥氏体中锰钢凝固时的成分过冷现象,促进树枝晶的发展、熔断、游离和增殖,提高结晶形核率,有效地细化奥氏体晶粒;Ti和C可以直接在液相中反应形成TiC,并可作为渗碳体的结晶核心,使一次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发生粒化和细化,从而避免连续网状碳化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作用 奥氏体 锰钢 稀土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60CrMnMo热轧辊钢塑性的影响及低周疲劳寿命的估算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庆祥 廖波 姚枚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研究了稀土对60CrMnMo热轧辊钢在其工作温度下塑性的影响,同时对其在500℃时的低周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稀土元素能提高60CrMnMo的延伸率,采用拉伸性能估算疲劳寿命是可行的。
关键词 热轧辊钢 稀土 60CRMNMO钢 拉伸性能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82铝合金双轴肩FSW接头组织及腐蚀性能 被引量:15
12
作者 董春林 董继红 +2 位作者 赵华夏 栾国红 付瑞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9,113,共5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动电位极化曲线技术,研究了12 mm厚6082-T6铝合金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主轴转速600 r/min,焊接速度为300 mm/min,搅拌头倾角为0°的焊缝组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焊合区组织发生了动...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动电位极化曲线技术,研究了12 mm厚6082-T6铝合金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主轴转速600 r/min,焊接速度为300 mm/min,搅拌头倾角为0°的焊缝组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焊合区组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形成细小的等轴晶结构;母材的腐蚀形貌比较粗糙,表面有较深的点蚀坑,而接头焊核区表面腐蚀形貌均一,点蚀现象较轻;动电位极化测试表明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焊核区的腐蚀电压比母材高,耐腐蚀性能比母材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铝合金 双轴肩搅拌摩擦焊 金相组织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型高抗开裂堆焊焊条的研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庆祥 吴浩泉 +3 位作者 王爱荣 任学军 廖波 姚枚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9-30,共2页
介绍了稀土型抗开裂堆焊焊条的成分优化设计和抗开裂性能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表明稀土氧化物能明显提高熔敷金属的抗开裂性能,在与镍的共同作用下,可对热轧辊钢和热模具钢进行免预热、免热处理的堆焊修复。
关键词 堆焊 焊条 抗开裂 稀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对GH4169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荣斌 姚枚 +1 位作者 刘文昌 何贤昶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15,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冷轧变形道次及不同变形量对GH416 9合金中金属间化合物γ″相和δ相的分布、形貌、数量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 ,析出相由晶内和晶界析出逐渐转变到形变带及位错墙处析出 ...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冷轧变形道次及不同变形量对GH416 9合金中金属间化合物γ″相和δ相的分布、形貌、数量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 ,析出相由晶内和晶界析出逐渐转变到形变带及位错墙处析出 ,γ″相的尺寸逐渐减小 ,γ″、δ相的析出含量以及材料的强度逐渐增加。双道次冷轧变形提高了δ相的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GH4169合金 组织 性能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镀层金刚石界面结合强度与界面产物显微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臧建兵 王艳辉 王明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30-334,共5页
本文测定了磁控溅射Ti镀层与金刚石界面反应形成TiC层的厚度,镀层与金刚石界面结合强度随热处理时间的变化关系;用SEM观察了界面反应形成的TiC在金刚石表面上的分布特征;讨论了镀层金刚石界面结合强度与TiC显微结构... 本文测定了磁控溅射Ti镀层与金刚石界面反应形成TiC层的厚度,镀层与金刚石界面结合强度随热处理时间的变化关系;用SEM观察了界面反应形成的TiC在金刚石表面上的分布特征;讨论了镀层金刚石界面结合强度与TiC显微结构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镀层与金刚石界面反应首先在金刚石表面外延生成点状TiC,点状TiC沿镀层与金刚石界面生长,最后形成连续的TiC薄膜,从而达到Ti镀层与金刚石界面最大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层 金刚石 强度 镀层 磁控溅射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形状记忆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制备及其工艺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桂荣 卢立红 +3 位作者 沈德久 张静武 吴来磊 刘凯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7,共4页
通过微弧氧化的方法在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制备陶瓷层。在微弧氧化之前,用常温王水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去镍选择性腐蚀,并与工业纯钛和未经王水腐蚀的合金试样进行对比,研究了其表面形貌、相组成和微弧氧化的工艺性。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微弧氧化的方法在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制备陶瓷层。在微弧氧化之前,用常温王水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去镍选择性腐蚀,并与工业纯钛和未经王水腐蚀的合金试样进行对比,研究了其表面形貌、相组成和微弧氧化的工艺性。研究结果表明:王水腐蚀10min的NiTi形状记忆合金试样,微弧氧化工艺性及陶瓷层表面形貌与工业纯钛同一条件下微弧氧化最为接近,陶瓷层表面形貌最为理想;腐蚀前后试样的微弧氧化陶瓷层,相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NiTi相和锐钛矿相组成,随着王水腐蚀时间的延长,锐钛矿相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微弧氧化 表面形貌 相组成 工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镀覆Ti-Ni金刚石的钎焊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艳辉 臧建兵 王明智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1年第1期6-7,共2页
镀覆技术的研究进展表明:经过真空微蒸发镀钛、钨的金刚石单晶或聚晶,可以采用化学镀或电镀的方法在钛或钨镀层上进一步镀覆镍、钴、铬等金属,这种复合镀层与金刚石界面强力冶金结合,并且可以采用各种钎焊方法实现金刚石与多种金属... 镀覆技术的研究进展表明:经过真空微蒸发镀钛、钨的金刚石单晶或聚晶,可以采用化学镀或电镀的方法在钛或钨镀层上进一步镀覆镍、钴、铬等金属,这种复合镀层与金刚石界面强力冶金结合,并且可以采用各种钎焊方法实现金刚石与多种金属基体的焊接。复合镀覆的金刚石可用于各类表镶工具的制造,获得高出刃、高磨粒结合强度,使金刚石表镶工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效率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镀层 钎焊 金刚石 表镶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变形对Inconel 718合金δ相析出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文昌 陈宗霖 +3 位作者 肖福仁 姚枚 王少刚 刘润广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049-1054,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冷轧Inconel718合金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δ相含量,研究了冷轧变形对δ相析出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δ相析出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符合Avrami方程,在加热温度为960℃时,冷轧变形量对时间指数(n)和δ相析出... 采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冷轧Inconel718合金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δ相含量,研究了冷轧变形对δ相析出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δ相析出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符合Avrami方程,在加热温度为960℃时,冷轧变形量对时间指数(n)和δ相析出速率(α)的影响不大;低于910℃,随冷轧变形量的增加和加热温度的提高,n值减小而α值增加.δ相的析出速率与加热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随冷轧变形量增加,δ相析出激活能降低,冷轧变形促进γ"→δ转变,给出了冷轧Inconel718合金δ相等温析出动力学曲线(PTT),随冷轧变形量增加,C曲线向左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718合金 冷轧 Δ相 析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真空微蒸发镀钛技术新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艳辉 王明智 臧建兵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1998年第3期2-6,共5页
本文介绍了真空微蒸发镀钛及钛合金技术的最新进展:这一进展主要体现在镀钛温度可以低至65O℃,目前按照用户需要可在650~780℃范国内任选温度进行镀钛及钛合金,这一温度范围既使镀层与金刚石强力结合,又避免了金刚石高温受热损伤... 本文介绍了真空微蒸发镀钛及钛合金技术的最新进展:这一进展主要体现在镀钛温度可以低至65O℃,目前按照用户需要可在650~780℃范国内任选温度进行镀钛及钛合金,这一温度范围既使镀层与金刚石强力结合,又避免了金刚石高温受热损伤,这是区别于其它镀钛技术的重要特征。大量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这一新进展使镀钛金刚石应用效果更显著,扩大了适于镀钛的金刚石品级范围,锯片的性能价格比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镀钛 钛合金 金刚石工具 结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Y_2O_3)增韧SiC中介结合的金刚石聚晶烧结体的相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臧建兵 王明智 王艳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6-159,共4页
本文采用恒沸腾水解法制备了颗粒度均一的亚微米晶ZrO2(Y2O3)粉体,并以其为增韧相,在高温(1350℃)超高压(5GPa)条件下制备ZrO2(Y2O3)+SiC+金刚石的聚晶烧结体(PCD)。用XRD、SEM背散... 本文采用恒沸腾水解法制备了颗粒度均一的亚微米晶ZrO2(Y2O3)粉体,并以其为增韧相,在高温(1350℃)超高压(5GPa)条件下制备ZrO2(Y2O3)+SiC+金刚石的聚晶烧结体(PCD)。用XRD、SEM背散射分析、冲击韧性测定和磨耗比测定研究了不同含量Y2O3稳定的ZrO2粉体对SiC-金刚石聚晶烧结体结构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Y2O3)粉体中Y2O3含量<2.2mol%时,ZrO2以四方t相+单斜m相的混合相形式存在于烧结体的结合剂基体上,t相量随Y2O3含量增加而增加,对SiC-金刚石聚晶烧结体的增韧来源于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的叠加,当Y2O3含量>2.2mol%时,ZrO2以100%t相存在,增韧机制为相变增韧。在2.0mol%~2.2mol%Y2O3含量范围内,PCD可获得较高的磨耗比和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聚晶 烧结体 超高压 二氧化锆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