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制造业全产业链部门结构演化与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郑涛 李思瑶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1,共6页
我国制造业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但在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为实现制造业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文章以制造业全产业链部门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依据贪心算法改进的平均波及步数(APL)模... 我国制造业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但在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为实现制造业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文章以制造业全产业链部门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依据贪心算法改进的平均波及步数(APL)模型,构建2005年、2010年、2015年及2020年的制造业全产业链部门结构图,并进行演化趋势分析;进一步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探究我国制造业全产业链各部门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制造业全产业链上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广泛和复杂,整个演化过程具有延链、稳链、强链特征,并呈现向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全产业链 投入产出 APL模型 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E框架的区域创新能力时空探索:一项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动态QCA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敬伟 张梦瑞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1-89,共9页
基于TOE框架选取技术创新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创新支撑、政策支持、创新供给与创新需求6个条件变量,以中国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R语言进行QCA分析,从组态视角出发,探索区域创新能力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研究发现:(1)高创新供给是... 基于TOE框架选取技术创新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创新支撑、政策支持、创新供给与创新需求6个条件变量,以中国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R语言进行QCA分析,从组态视角出发,探索区域创新能力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研究发现:(1)高创新供给是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低技术创新能力是低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2)存在两条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路径:T驱动-OE互补型创新和E驱动-TO互补型创新;(3)两条路径在时间演变上存在一致性,在空间解释力上存在差异,即T驱动-OE互补型创新倾向于解释东部地区,E驱动-TO互补型创新倾向于解释中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E框架 区域创新能力 面板数据 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