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接型IGBT器件短路失效管壳爆炸特性及防护方法
1
作者 周扬 唐新灵 +5 位作者 王亮 张晓伟 代安琪 林仲康 金锐 魏晓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50-2361,I0023,共13页
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作为现有柔性直流输电设备的核心部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承受高电压、大电流的工作环境,容易发生短路过流失效,进而造成的结构爆炸现象。为研究这一爆炸现象的破坏效... 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作为现有柔性直流输电设备的核心部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承受高电压、大电流的工作环境,容易发生短路过流失效,进而造成的结构爆炸现象。为研究这一爆炸现象的破坏效应及其防护,该文结合多组模拟模块化多电平工况实验,得到IGBT器件短路过流失效爆炸后外壳结构的变形特征。结合电气能量特性的分析和实际爆炸失效形貌特点,建立该IGBT器件结构的数值仿真模型,初步确定实际爆炸过程中的等效TNT爆炸当量。在此基础上,从提高结构自身抗爆能力、增加能量外泄通道、替换结构材料等角度开展IGBT器件的结构优化设计,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将管壳的陶瓷材料替换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有效提高结构的防爆性能,降低器件的破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器件 短路失效 爆炸特性 防爆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救生舱抗冲击数值仿真 被引量:12
2
作者 曾一鑫 白春华 +2 位作者 李建平 陈健 王仲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05-1708,共4页
基于辅助设计软件Hypermesh与有限元计算软件LS-DYNA,对某简单钢结构救生舱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数值模拟。舱体单元的最大位移与压力增大时间成存在极小值的负指数衰减规律,并随超压作用时间成存在极大值的指数增长规律,... 基于辅助设计软件Hypermesh与有限元计算软件LS-DYNA,对某简单钢结构救生舱体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数值模拟。舱体单元的最大位移与压力增大时间成存在极小值的负指数衰减规律,并随超压作用时间成存在极大值的指数增长规律,进行数值仿真检测时不能忽略压力载荷时间参数的影响。环向加强筋的厚度从8 mm增大到14 mm时,舱体单元最大位移减小3 mm;轴向加强筋从8 mm增大到14 mm时,舱体单元最大位移仅减小0.9 mm,说明环向加强筋对减小救生舱表面位移、提高救生舱的抗冲击能力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生舱 压力增大时间 超压作用时间 环向加强筋 轴向加强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系统的离散Boltzmann建模与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许爱国 张广财 应阳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1-56,共26页
燃烧系统的诸多模拟依托于流体建模,离散Boltzmann方法(discrete Boltzmann method,DB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流体介观建模方法.本文简要评述DBM发展的两个方向——Navier-Stokes等偏微分方程的数值逼近解法和复杂系统的微介观动... 燃烧系统的诸多模拟依托于流体建模,离散Boltzmann方法(discrete Boltzmann method,DB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流体介观建模方法.本文简要评述DBM发展的两个方向——Navier-Stokes等偏微分方程的数值逼近解法和复杂系统的微介观动理学建模.主要介绍在燃烧系统模拟方面DBM已有的工作、新近的思路、与传统流体建模的异同以及近期的研究成果.本文重点传递的信息为:作为复杂系统微介观动理学建模出现的DBM在模拟过程中同时给出"流动"及其相伴随的、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热动"非平衡效应;它为燃烧等复杂系统中各类非平衡行为的描述、非平衡信息的提取、非平衡程度的度量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它所提供的热动非平衡测量量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比较分布函数和平衡态分布函数的动理学矩关系得到的,一类是来自于Chapman-Enskog多尺度分析给出的热传导和黏性项.基于第二类DBM,可以实现(燃烧等)一大类复杂流体系统的多尺度物理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Boltzmann方法 非平衡效应 燃烧 复杂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生舱板壳结构抗冲击结构安全分析及优化对策 被引量:9
4
作者 赵焕娟 黄平 钱新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5-1100,共6页
为获得强度高、质量小、容积合格的救生舱板壳结构,在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钢制压力容器标准,确定板壳结构的基本尺寸。然后,考虑板壳结构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设计了4种尺寸详细的板壳结构,包括内部焊接扁钢、矩形管、外部焊接扁钢... 为获得强度高、质量小、容积合格的救生舱板壳结构,在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钢制压力容器标准,确定板壳结构的基本尺寸。然后,考虑板壳结构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设计了4种尺寸详细的板壳结构,包括内部焊接扁钢、矩形管、外部焊接扁钢、外矩形。利用动力学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板壳结构抗爆炸载荷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几种板壳结构位移均低于20 mm,最大应力均不超出强度极限,证明均未发生变形失效或破坏失效,结构可靠。薄弱环节出现在中舱段中间位置、端面壳体中间位置及加强筋中间位置及拐角焊接处。根据仿真数据,分析几种加强筋提高壳体强度、刚度的能力,得出小型舱可在壳体外部焊接矩形管,中型舱可在内部焊接纵向起筋的扁钢,大型舱可在外部焊接矩形管加强筋的同时内部焊接扁钢加强筋的结论。模拟结果与文献的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所用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对薄弱环节进行局部加强,提高板壳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救生舱 板壳设计 结构安全分析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速率对爆轰特性的影响研究—基于离散Boltzmann模型
5
作者 张玉东 许爱国 +1 位作者 张广财 祝成民 《凝聚态物理学进展》 2015年第3期85-92,共8页
基于我们课题组以前提出的高速可压LBGK模型[Gan, Xu, Zhang, Yang, EPL 103 (2013) 24003],发展了一个适用于模拟爆轰问题的离散Boltzmann模型。化学反应率模型采用只保留增长项的Lee模型。基于新构建的模型,模拟了不同反应速率的爆轰... 基于我们课题组以前提出的高速可压LBGK模型[Gan, Xu, Zhang, Yang, EPL 103 (2013) 24003],发展了一个适用于模拟爆轰问题的离散Boltzmann模型。化学反应率模型采用只保留增长项的Lee模型。基于新构建的模型,模拟了不同反应速率的爆轰情形,找到了一个临界反应速率。当反应速率等于临界反应速率时,模拟的结果与CJ理论值符合较好。当反应速率低于临界反应速率时,爆轰波的波结构中会出现von-Neumann峰,之后从峰值点过渡到稳态,稳态为CJ爆轰状态。当反应速率高于临界反应速率时,爆轰波会以高于CJ爆轰波速的速度向前传播,稳态为弱爆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玻尔兹曼模型 爆轰 反应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轰问题的一个高效二维离散玻尔兹曼模型
6
作者 林传栋 许爱国 +1 位作者 张广财 李英骏 《凝聚态物理学进展》 2015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本文构建了多松弛时间离散玻尔兹曼模型,并使用该模型模拟爆轰现象。相对于我们之前的一个模型[Xu A., Lin C., Zhang G., Li Y., Phys. Rev. E 91 (2015) 043306],本模型在模拟有化学反应或无化学反应流体系统时的计算效率更高。这是... 本文构建了多松弛时间离散玻尔兹曼模型,并使用该模型模拟爆轰现象。相对于我们之前的一个模型[Xu A., Lin C., Zhang G., Li Y., Phys. Rev. E 91 (2015) 043306],本模型在模拟有化学反应或无化学反应流体系统时的计算效率更高。这是因为前者使用了24个离散速度,而本模型只使用16个。在模拟部分高马赫物理系统时,本模型表现出更高的数值稳定性。使用该模型,本文分四种情况模拟了爆轰波激发的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问题。当爆轰波由反应物传向另一种较轻的不反应的物质时,由于突然失去能量补充,温度急剧下降,在物质界附近将会出现一层高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玻尔兹曼模型 爆轰波 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 非平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储氢材料及其热力学与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立贤 宋莉芳 +8 位作者 姜春红 刘淑生 焦成丽 王爽 司晓亮 张箭 李芬 徐芬 黄风雷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43-1252,共10页
氢能作为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制可以在室温和较低压力下方便、安全、高效地储存氢能的材料是氢能发展的瓶颈.到目前为止,固态储氢材料以能量密度高及安全性好等优势被认为极具应用前景,其中以轻质元... 氢能作为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制可以在室温和较低压力下方便、安全、高效地储存氢能的材料是氢能发展的瓶颈.到目前为止,固态储氢材料以能量密度高及安全性好等优势被认为极具应用前景,其中以轻质元素构成的氢化物(包括硼氢化物/铝氢化物(可用通式A(MH4)n表示,其中A是碱金属(Li,Na,K)或碱土金属(Be,Mg,Ca);M是硼或铝;n=1~4)、氨基氢化物(如LiNH2等))、氨硼烷(NH3BH3)、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新型储氢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将着重就目前这几类储氢材料的研究当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热力学及动力学问题进行总结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氢化物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热力学 动力学
原文传递
含能材料起爆过程“热点”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8
作者 彭亚晶 叶玉清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3-701,共9页
对含能材料起爆机理的深入了解是提高含能材料安全可靠性的根本。"热点"起爆机理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一种理论。本文主要介绍了"热点"理论的产生历史和"热点"模型,以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概括总结实验... 对含能材料起爆机理的深入了解是提高含能材料安全可靠性的根本。"热点"起爆机理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一种理论。本文主要介绍了"热点"理论的产生历史和"热点"模型,以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概括总结实验和理论上对"热点"形成机制的新研究成果。比较分析了"热点"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热点"起爆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分析表明,"热点"起爆机理是一种重要的且比较复杂的理论,它不仅与含能材料分子结构特性有关,还与晶体缺陷类型以及外界能量注入方式有关。同时,它涉及到外界能量向材料内部热能的转化,并在热、力及化学反应耦合作用下发展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因而,从原子分子层次分析微观结构与外界能量的耦合机制是深入理解"热点"理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起爆 热点 形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