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胀石墨对重油和生物体液的吸附—来自中国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3
1
作者 康飞宇 郑永平 +4 位作者 兆恒 王海宁 王鲁宁 沈万慈 稻垣道夫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1-173,共13页
 膨胀石墨(简称EG)是通过将残留石墨层间化合物(简称GIC)快速加热到约1000℃而分解、膨胀制得的。这种材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较强表面活性,因此,EG可以吸附重油和粘稠性有机液体。本文综述了清华大学研究组近年来所进行的膨胀石墨吸...  膨胀石墨(简称EG)是通过将残留石墨层间化合物(简称GIC)快速加热到约1000℃而分解、膨胀制得的。这种材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较强表面活性,因此,EG可以吸附重油和粘稠性有机液体。本文综述了清华大学研究组近年来所进行的膨胀石墨吸附重油和生物体液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重油 生物体液 吸附 中国 比表面积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复合弹性材料的抗热氧化作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明 李幼荣 +3 位作者 邱关明 中北里志 井上真一 冈本弘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7-321,共5页
利用稀土醇盐与PSBR橡胶乳液进行反应获得含稀土复合弹性材料进行抗热氧化研究。发现这种复合弹性材料在热氧化后力学性能的保持率比参照样品有明显的提高。热重量试验表明含稀土复合弹性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大幅度上升。经过氧化机制分析 ... 利用稀土醇盐与PSBR橡胶乳液进行反应获得含稀土复合弹性材料进行抗热氧化研究。发现这种复合弹性材料在热氧化后力学性能的保持率比参照样品有明显的提高。热重量试验表明含稀土复合弹性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大幅度上升。经过氧化机制分析 ,认为抗热氧化效应的原因主要是稀土元素具有中止自动氧化链式反应的作用以及形成的络合结构有阻碍氧化的立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复合弹性材料 抗热氧化 中止氧化 位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复合弹性材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明 张志斌 +3 位作者 邱关明 中北里志 井上真一 冈本弘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3-238,共6页
利用稀土醇盐与季铵盐化的吡啶改性丁苯橡胶 (PSBR)乳液反应 ,制成含稀土PSBR胶片 ,然后与天然橡胶并用 ,获得含稀土复合弹性材料。发现其物理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通过红外光谱 (IR)、差示扫描热量计 (DSC)以及交联密度分析 ,讨论了其... 利用稀土醇盐与季铵盐化的吡啶改性丁苯橡胶 (PSBR)乳液反应 ,制成含稀土PSBR胶片 ,然后与天然橡胶并用 ,获得含稀土复合弹性材料。发现其物理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通过红外光谱 (IR)、差示扫描热量计 (DSC)以及交联密度分析 ,讨论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PSBR乳液 复合弹性材料 力学性 材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接枝丙烯酸稀土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明 陈晓松 +4 位作者 严长浩 陈海燕 周兰香 邱关明 冈本弘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将无机稀土有机化后与聚氯乙烯(PVC)进行接枝共聚。探讨了氧化稀土与丙烯酸反应、PVC接枝丙烯酸稀土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进行定性表征,用微量热天平对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经丙烯... 将无机稀土有机化后与聚氯乙烯(PVC)进行接枝共聚。探讨了氧化稀土与丙烯酸反应、PVC接枝丙烯酸稀土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进行定性表征,用微量热天平对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经丙烯酸稀土接枝共聚后的PVC,其耐热分解性能和韧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丙烯酸稀土 接枝共聚 聚氯乙烯(PVC) 热稳定性 韧性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PMMA包裹硅铝氧烷凝胶填充天然橡胶的抗疲劳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邱关明 高建和 +3 位作者 张明 李幼荣 井上真一 冈本弘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
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对水玻璃、硝酸铝和α 甲基丙烯酸形成的硅铝氧烷溶胶进行包裹 ,得到PMMA包裹的硅铝氧烷凝胶 ,同时在反应过程中用稀土离子进行掺杂 ,得到的稀土掺杂PMMA微囊粉末填充到天然橡胶之中 ,经力学性能分析发现杨氏... 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对水玻璃、硝酸铝和α 甲基丙烯酸形成的硅铝氧烷溶胶进行包裹 ,得到PMMA包裹的硅铝氧烷凝胶 ,同时在反应过程中用稀土离子进行掺杂 ,得到的稀土掺杂PMMA微囊粉末填充到天然橡胶之中 ,经力学性能分析发现杨氏模量普遍提高 ,抗疲劳效果显著 ,一万次伸张疲劳后 ,拉伸强度的保持率比参照样品提高两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硅铝氧烷凝胶 天然橡胶 力学性能 抗疲劳 PMMA 包裹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R季铵盐的原位反应及杂化弹性体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明 李幼荣 +3 位作者 严长浩 中北里志 井上真一 冈本弘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0-313,共4页
利用吡啶改性丁苯橡胶 ( PSBR)乳液与正溴丙烷反应后生成 PSBR季铵盐 ,再与铝酸酯、钛酸酯以及活性硅烷醇反应 ,制得有机 -无机杂化弹性体 PSBR胶片 ( PSBR-Mn Om) .经与天然橡胶并用 ,制成复合硫化胶 .复合硫化胶的力学性能较好 ,并具... 利用吡啶改性丁苯橡胶 ( PSBR)乳液与正溴丙烷反应后生成 PSBR季铵盐 ,再与铝酸酯、钛酸酯以及活性硅烷醇反应 ,制得有机 -无机杂化弹性体 PSBR胶片 ( PSBR-Mn Om) .经与天然橡胶并用 ,制成复合硫化胶 .复合硫化胶的力学性能较好 ,并具有较高的滞后损耗 .其压缩永久变形率与天然橡胶相似 .用 FTIR、高分辨 NMR、DSC和 TG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 ,并认为在含有金属的复合硫化胶中可能存在“介稳巨大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醇盐 杂化弹性体 力学性能 结构分析 正溴丙烷 原位反应 吡啶 改性 丁苯橡胶乳液 PSBR季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芳香二酐的合成及其聚酰亚胺 被引量:4
7
作者 潘英 林保平 +3 位作者 钱鹰 浅井清次 井上真一 冈本弘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5-228,共4页
从4-溴-1,2-二甲苯出发,经过三步反应合成了双-(3,4-苯二甲酸酐)二甲基硅烷单体,总产率为24.7%;由该单体与4,4’-二氨基二苯醚共聚合,经环化脱水反应得含硅聚酰亚胺,并对该共聚物进行了初步表征。
关键词 4-溴-l 2-二甲苯 双-(3 4-苯二甲酸酐)二甲基硅烷 4 4′-二氨基二苯醚 共聚 环化脱水 合成 含硅聚酰亚胺 含硅芳香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初探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幼荣 张明 +2 位作者 中北里志 井上真一 冈本弘 《聚氨酯工业》 2000年第4期18-20,共3页
从酸化的水玻璃中提取活性硅醇 ,然后与聚醚二醇混合 ,再与异氰酸酯反应 ,制得含硅的聚氨酯弹性体。并用固体核磁共振仪和热重分析仪对硅醇与多元醇的混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当硅醇添加量在一定范围内 ,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有... 从酸化的水玻璃中提取活性硅醇 ,然后与聚醚二醇混合 ,再与异氰酸酯反应 ,制得含硅的聚氨酯弹性体。并用固体核磁共振仪和热重分析仪对硅醇与多元醇的混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当硅醇添加量在一定范围内 ,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玻璃 硅醇 聚氨酯弹性体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改性PVC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明 陈晓松 +4 位作者 周兰香 陈海燕 严长浩 邱关明 冈本弘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4-686,共3页
利用硝酸稀土作为改性剂,加入到聚氯乙烯(PVC)的四氢呋喃(THF)溶液中,用流延法制得表观透明均匀的PVC膜。经紫外辐射交联后,测试其力学和物理性能。发现经稀土改性后的PVC薄膜的力学和物理性能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稀土改性 PVC膜 制备 聚氯乙烯 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PVC的紫外及微波交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关明 张明 +3 位作者 周兰香 中北里志 井上真一 冈本弘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3-464,共2页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 (vinyl chloride) film doped with micro rare earth neodymium are improved notably. Its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s from 36 1 to 52 9 MPa, while its flexibility 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 (vinyl chloride) film doped with micro rare earth neodymium are improved notably. Its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s from 36 1 to 52 9 MPa, while its flexibility 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adding active silanol extracted from water glass. Both ultraviolet and microwave crosslinking result in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flexibility of the microwave crosslinked sample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ltraviolet crosslinked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聚氯乙烯 PVC 微波辐射交联 掺杂 改性 紫外辐射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聚酰亚胺/纳米钛酸钡杂化膜的热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保平 钱鹰 +2 位作者 王娟 袁春伟 五本弘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952-2955,共4页
由偏钛酸和氢氧化钡为原料制得纳米钛酸钡粉体.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制备的钛酸钡具有典型的钙钛矿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16.5nm.将纳米钛酸钡粉体分散于聚酰胺酸中经热酰亚胺化制得聚酰亚胺/纳米钛酸钡杂化膜.杂化膜具有比本体聚酰亚胺高... 由偏钛酸和氢氧化钡为原料制得纳米钛酸钡粉体.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制备的钛酸钡具有典型的钙钛矿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16.5nm.将纳米钛酸钡粉体分散于聚酰胺酸中经热酰亚胺化制得聚酰亚胺/纳米钛酸钡杂化膜.杂化膜具有比本体聚酰亚胺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随着钛酸钡含量的增加,杂化膜的储存模量增加,而力学内耗的最大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聚酰亚胺 钛酸钡 杂化膜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包裹硅铝氧烷凝胶的制备及ER效应研究
12
作者 李幼荣 周兰香 +3 位作者 严长浩 张明 井上真一 冈本弘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0-621,624,共3页
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包裹由水玻璃、铝盐和羧酸形成的硅铝氧烷凝胶 ,制备的微囊复合材料用硅油调制成稳定的悬浮液 ,并测试了该悬浮液的电流变效应。结果表明 :这种悬浮液ER效应显著 。
关键词 硅铝氧烷凝胶 制备 电流变效应 漏电流密度 电场强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SiO2杂化材料对天然橡胶的增强作用
13
作者 张明 严长浩 +4 位作者 周兰香 李幼容 邱关明 井上真一 冈本弘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3,共1页
提取了活性硅烷醇,用自由基共聚合法合成了含硅高聚物,分析了SiO2含量对硫化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活性硅醇 自由基共聚合 共混 硫化 天然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硅铝氧烷凝胶的制备及电流变效应
14
作者 邱关明 张明 +3 位作者 李幼荣 周兰香 井上真一 冈本弘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6-122,共7页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以α 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对硅铝氧烷溶胶进行表面覆合 ,将所制得包裹了PMMA的高介电硅铝氧烷凝胶粉末 ,与硅油相充分混合得到了电流变效应非常显著的ER流体。同时 ,通过掺杂稀土化合物得到了一系列掺杂了稀土离子的...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以α 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对硅铝氧烷溶胶进行表面覆合 ,将所制得包裹了PMMA的高介电硅铝氧烷凝胶粉末 ,与硅油相充分混合得到了电流变效应非常显著的ER流体。同时 ,通过掺杂稀土化合物得到了一系列掺杂了稀土离子的PMMA包裹的硅铝氧烷凝胶粉末样品 ,测量了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该ER流体粘度随不同的样品浓度、不同的掺杂离子、温度的改变等影响 ,同时测量了漏电流密度、介电常数等相关的物理量。讨论了乳液聚合原理、电流变效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电流变效应 硅铝氧烷凝胶 粘度 电场强度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铁氧体/聚丙烯酰胺磁性复合微球的响应性研究
15
作者 张明 王志峰 +3 位作者 张红 代少俊 邱关明 冈本弘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6-316,共1页
在W/O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了稀土铁氧体/聚丙烯酰胺磁性复合微型,并利用磁天平法对其磁响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微型的磁响应性与稀土离子磁矩有关,高磁矩稀土离子Dy3+的加入能够较大地改善复合微型的磁响应性;镝铁氧体/聚丙烯酰... 在W/O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了稀土铁氧体/聚丙烯酰胺磁性复合微型,并利用磁天平法对其磁响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微型的磁响应性与稀土离子磁矩有关,高磁矩稀土离子Dy3+的加入能够较大地改善复合微型的磁响应性;镝铁氧体/聚丙烯酰胺磁性复合微球的磁响应性与镝含量有关,当n(Dy3+)∶n(∑Fe)=0.20时微球磁响应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铁氧体 聚丙烯酰胺磁性 复合微球 磁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基硅氧烷稀土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6
作者 邱关明 张明 +3 位作者 陈海燕 陈晓松 严长浩 冈本弘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利用稀土离子与活性硅醇交联聚氨基硅氧烷,得到了聚氨基硅氧烷 稀土复合物;用热重分析仪(TG)分析了其热稳定性,测试了其在电场中的受力状况,推导其相对极化率,发现含不同稀土样品的极化率有较大差异,说明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不同电学性... 利用稀土离子与活性硅醇交联聚氨基硅氧烷,得到了聚氨基硅氧烷 稀土复合物;用热重分析仪(TG)分析了其热稳定性,测试了其在电场中的受力状况,推导其相对极化率,发现含不同稀土样品的极化率有较大差异,说明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不同电学性能的有机硅材料。同时研究了它们的吸收、发射光谱,并与稀土氯化物溶液的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它们的不同并讨论了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聚氨基硅氧烷-稀土复合物 稀土离子交联 物理性能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硅铝氧烷凝胶电流变性能的改性及其表征
17
作者 李幼荣 陆磊 +3 位作者 张明 陈海燕 邱关明 井上真一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合成了镧、镨、钇、钆、铕等稀土离子掺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裹的硅铝氧烷凝胶样品,采用显微照片、FTIR,XRD,XRF,TG等方法表征了样品的特性,研究了稀土对其硅油悬浮液的电流变效应的改性作用。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硅铝氧烷凝胶 电流变 粘度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入法测定药品中新斯的明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勤 酒进忠雄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8年第A12期52-55,共4页
建立了测定药品中新斯的明的流动注入法,在pH=8的条件下,新斯的明与溶解在1,2-二氯乙烷中的四溴酚酞乙酯形成离子缔合物并进入有机相,采用装有双重多孔聚四氟乙烯膜的相分离器分离有机相和水相。测定了1×10-7~5&... 建立了测定药品中新斯的明的流动注入法,在pH=8的条件下,新斯的明与溶解在1,2-二氯乙烷中的四溴酚酞乙酯形成离子缔合物并进入有机相,采用装有双重多孔聚四氟乙烯膜的相分离器分离有机相和水相。测定了1×10-7~5×10-7mol/L范围内的标准曲线,相对标准误差为0.5%,分析频度达24次/h,能实现自动快速且准确可靠,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入 新斯的明 测定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的电致伸缩效应
19
作者 丛羽奇 吴建锋 +3 位作者 黄伟生 林保平 李建清 冈本弘 《聚氨酯工业》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电致伸缩是指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所产生的与场强二次方成正比的应变。近年来对聚氨酯电致伸缩性能的研究发现,聚氨酯弹性体综合了压电聚合物与传统的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片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单介绍了聚氨酯的电致伸... 电致伸缩是指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所产生的与场强二次方成正比的应变。近年来对聚氨酯电致伸缩性能的研究发现,聚氨酯弹性体综合了压电聚合物与传统的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片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单介绍了聚氨酯的电致伸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电致伸缩效应 应用前景 锆钛酸铅 性能 PZT 研究 压电陶瓷片 电介质 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电致伸缩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伟生 丛羽奇 +3 位作者 林保平 吴建锋 李建清 冈本弘 《聚氨酯工业》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以聚(己二酸-丁二醇-新戊二醇)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经聚合得到了一系列聚氨酯弹性体。利用LCR阻抗分析仪研究了所得聚氨酯弹性体的介电性能。在1kHz频率下聚氨酯弹性体的相对介电常数为7左右,相... 以聚(己二酸-丁二醇-新戊二醇)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经聚合得到了一系列聚氨酯弹性体。利用LCR阻抗分析仪研究了所得聚氨酯弹性体的介电性能。在1kHz频率下聚氨酯弹性体的相对介电常数为7左右,相对介电常数随测试频率的增加而降低。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测量方法研究了聚氨酯弹性体在电场诱导下的应变─电致伸缩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在外加高压电场的作用下,随着高压电源的开合,其应变也随之呈现出相应的收缩与回复,其电致伸缩系数随聚氨酯弹性体密度的增加及相对介电常数的减小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电致伸缩 介电常数 电致伸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