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药理教学 被引量:2
1
作者 付惠 李孟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1年第2期152-152,共1页
为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医学人才,根据药理学学科特点,采用创新思维教学法,如:"科学史话"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常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创新思维 教学法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翟凤国 周福波 +3 位作者 李厚忠 郭素芬 林峰 关利新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9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蒺藜皂苷小剂量组(10 mg·kg-1)、蒺藜皂苷大剂量组(30 mg·kg-1),每...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蒺藜皂苷小剂量组(10 mg·kg-1)、蒺藜皂苷大剂量组(30 mg·kg-1),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分别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缺血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和伊文思蓝(EB)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免疫印记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蒺藜皂苷小、大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减轻(P<0.05),缺血脑组织MPO活性和E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TNF-α含量明显降低[分别为(0.760±0.110),(0.670±0.073)mg·g-1,模型对照组为(0.920±0.128)mg·g-1,P<0.05或P<0.01)],MMP-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770±0.181)%,(1.480±0.146)%,模型对照组为(2.200±0.186)%,P<0.01]。结论蒺藜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含量和下调MMP-9表达,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皂苷 缺血-再灌注 炎症 血脑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水提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proinsuli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孟庆宇 吕秀芳 金秀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地黄水提液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半定量RT-PCR法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别检测胰岛素原(proinsulin)基因转录及翻译水平的表达。同时观察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的含量,计算胰岛素分... 目的:探讨地黄水提液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半定量RT-PCR法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别检测胰岛素原(proinsulin)基因转录及翻译水平的表达。同时观察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的含量,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IS)、β细胞功能指数(HβCI)的变化,来研究不同剂量地黄水提液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与2-DM模型相比,地黄治疗组大鼠proinsuli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FPG显著降低,FINS、IS、HβCI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地黄水提液通过上调2-DM大鼠proinsuli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2-DM大鼠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水提液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PPARγ和NF-κB炎症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翟凤国 李厚忠 +2 位作者 周福波 林峰 关利新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4期4539-4540,4546,共3页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蒺藜皂苷低剂量组和...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蒺藜皂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1.8±0.7)分、(1.3±0.5)分比(2.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NF-κB、TNF-α、IL-1β[(18.4±1.5)μg/mg、(916±128)pg/mg、(169±16)pg/mg]比较,蒺藜皂苷低剂量[(16.4±1.3)μg/mg、(257±110)pg/mg、(148±16)pg/mg]和高剂量组[(15.0±1.2)μg/mg、(665±72)pg/mg、(139±14)pg/mg]缺血脑组织NF-κB、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蒺藜皂苷可能通过激活PPARγ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途径,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蒺藜皂苷 炎症 核因子ΚB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川贝含药血清对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厚忠 刘丽 +4 位作者 黄伟 周福波 翟凤国 杨旭东 张羽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6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川贝含药血清对支气管平滑肌细胞(BSMC)增殖,管道形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卵蛋白(OVA)复制哮喘小鼠模型,制备川贝含药血清。体外培养BSMC,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检测BSMC增殖率... 目的观察中药川贝含药血清对支气管平滑肌细胞(BSMC)增殖,管道形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卵蛋白(OVA)复制哮喘小鼠模型,制备川贝含药血清。体外培养BSMC,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检测BSMC增殖率,管道形成长度,VEGF及VEGF m 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显著降低BSMC增殖,管道形成长度,VEGF和VEGF m RNA的表达(P<0.05)。结论中药川贝含药血清可抑制BSMC增殖,管道形成长度,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 哮喘 支气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翟凤国 周福波 +3 位作者 李厚忠 杨旭芳 林峰 关利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蒺藜皂苷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蒺藜皂苷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及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蒺藜皂苷治疗组可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和脑水肿程度,降低缺血脑组织和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增加缺血脑组织和血清IL-10的含量。结论:蒺藜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IL-10的表达,降低TNF-α和IL-6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大脑神经功能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蒺藜皂苷 炎症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基因蛋白及组织蛋白酶D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广文 赵容杰 +3 位作者 赵正林 金相赞 梁在夏 李宗录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nm23基因蛋白及组织蛋白酶D(Cath-D)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43例乳腺癌组织的nm23基因蛋白及Cath-D的表达.[结果]nm23蛋白和Cath-D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绝... [目的]探讨nm23基因蛋白及组织蛋白酶D(Cath-D)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43例乳腺癌组织的nm23基因蛋白及Cath-D的表达.[结果]nm23蛋白和Cath-D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绝经前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而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复发及转移、生存期有相关性.[结论]检测nm23基因蛋白与Cath-D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研究的重要指标,对乳腺癌的转移与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基因蛋白 组织蛋白酶 乳腺癌转移 关系 breast cancer 乳腺癌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表达 临床病理分期 组织学类型 组织学分级 乳腺癌患者 淋巴结转移 肿瘤大小 预后判定 绝经前后 方法观 NM23蛋白 生存期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衰老小鼠脑Bcl-2、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申梅淑 宋明勋 杨旭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年第11期53-54,共2页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Bcl-2、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的抗衰老机制。方法:建立D-半乳糖衰老小鼠模型,以双歧杆菌脂磷壁酸治疗,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脑海马区Bcl-2、Fa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Bcl-2、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的抗衰老机制。方法:建立D-半乳糖衰老小鼠模型,以双歧杆菌脂磷壁酸治疗,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脑海马区Bcl-2、Fa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降低,Fas蛋白表达增强(p<0.01),治疗组则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Fas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双歧杆菌脂磷壁酸能降低衰老小鼠Fas表达水平,增加Bcl-2表达,具有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 衰老 BCL-2 FAS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致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失衡的机制
9
作者 吴红 金秀东 +3 位作者 白云龙 关立新 吕延杰 杨宝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研究高胆固醇血症(HC)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以及细胞内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和对照组各6只,分别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和普通饲料饲养4wk后,检测血脂;酶解法急性分离大鼠单个心肌细胞... 目的研究高胆固醇血症(HC)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以及细胞内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和对照组各6只,分别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和普通饲料饲养4wk后,检测血脂;酶解法急性分离大鼠单个心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胆固醇血症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Ca-L以及[Ca2+]i的变化。结果喂高胆固醇饲料4wk后,血清总胆固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甘油三脂无明显变化。膜片钳显示: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各实验电压L-型钙电流电流密度均减少。在实验电压为0mV时,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密度从正常对照组(-8·56±1·29)pA/pF减少到高胆固醇血症组(-5·24±0·90)pA/pF。激光共聚焦显示:在静息状态下,[Ca2+]i升高,峰值荧光强度由211·88±9·08增加至458·63±23·50(P<0·01)。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可导致细胞内钙超载,使L-型钙通道电流失衡,可能是诱导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心律失常 细胞浆内钙浓度 L-型钙电流 膜片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siRNA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赵正林 张杰 +5 位作者 袁晓环 崔荣军 王桂云 金相赞 梁在夏 赵容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si-RNA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及层黏连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CTGF-siRNA隐性对照组、CTGF-siRNA实验组。...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si-RNA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及层黏连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CTGF-siRNA隐性对照组、CTGF-siRNA实验组。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建模。特殊转染载体通过尾静脉注射CTGF-siRNA。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RT-PCR方法观察肾皮质中TGF-β1、层黏连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CTGF-siRNA实验组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减少,同时肾皮质中TGF-β1、层黏连蛋白mRNA表达也减少。CTGF-siRNA注射结束后第4周,尿蛋白明显降低。结论:CTGF-siRNA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层黏连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缓解肾组织的纤维化作用,同时对糖尿病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SIRNA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层黏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大鼠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MC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郭素芬 翟凤国 张瑞云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6期2525-2527,共3页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RMECs分为空白对照组、Hcy刺激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分别...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RMECs分为空白对照组、Hcy刺激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MECs表达MCP-1、ICAM-1的能力。结果不同浓度的Hcy刺激后,ICAM-1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尤其在0.1 mmol/L Hcy刺激24~48 h时达高峰。罗格列酮干预后ICAM-1含量显著降低,且随罗格列酮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0.1 mmol/L的罗格列酮干预24h后,ICAM-1的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P-1荧光强度在罗格列酮干预后也减弱。结论罗格列酮能抑制Hcy诱导的RMECs表达MCP-1和ICA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同型半胱氨酸 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