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预后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俊彪 梁家新 +2 位作者 莫振科 陈涛 林世荣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治疗中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后。方法采用复合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病史、生活习惯、实验室指标、手术中出血量的特点等,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复合麻醉... 目的探讨复合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治疗中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后。方法采用复合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病史、生活习惯、实验室指标、手术中出血量的特点等,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复合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治疗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预后。结果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平时血压水平、术中出血量、术前血糖水平是复合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与预后相关,其中术前的血糖水平与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合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治疗中患者有无高血压、血压控制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前血糖水平是相关危险因素,与手术预后相关,提示临床手术治疗前应该关注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积极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麻醉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 危险因素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神经阻滞麻醉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广华 梁家新 +1 位作者 李德剑 禹倩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FNB)麻醉方案对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院行TKA的21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7例。对照组术前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EA),观察组给予FNB麻醉。比较两组术后6、12、24、36、48、60...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FNB)麻醉方案对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院行TKA的21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7例。对照组术前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EA),观察组给予FNB麻醉。比较两组术后6、12、24、36、48、60、72、84h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情况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术后1、2、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日常生活沽动量表(ADD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36 h静态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60、72、84 h动态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膝关节主动屈曲≥90°时间、直腿抬高≥10 cm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3个月HSS及ADL评分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不同时点HSS、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2%(15/107),与对照组的15.89%(17/10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TKA患者实施FNB麻醉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静态、动态VAS评分,有利于患者术后行膝关节训练,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外科 神经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对肩胛骨手术患者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吕广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4期85-85,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肩胛骨手术患者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肩胛骨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目的:探讨分析对肩胛骨手术患者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肩胛骨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阻滞范围和阻滞深度均符合手术需要,患者对麻醉效果均表示满意。在手术过程中,有部分患者出现精神紧张等情况,为其注射度氟合剂2mL后,其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肩胛骨手术患者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上神经阻滞 肩胛骨手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髋部骨折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昌隆 黎余常 +1 位作者 马天勇 蒙政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30-33,共4页
针对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髋部骨折术中预防性使用小剂量多巴胺的效果进行探究,并分析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60 例(2021年01月~2023年01月)髋部骨折术的老年患者,结合各患者入院顺序奇数划分在试验组,而偶数划分在参照组,均选择腰硬联... 针对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髋部骨折术中预防性使用小剂量多巴胺的效果进行探究,并分析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60 例(2021年01月~2023年01月)髋部骨折术的老年患者,结合各患者入院顺序奇数划分在试验组,而偶数划分在参照组,均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前者在硬腰联合麻醉穿刺后立即预防性予以小剂量多巴胺,后者在患者出现血压不稳时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对不同治疗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总优良率为试验组(86.67%),高于参照组的麻醉总优良率(60.00%)(P<0.05);各维度(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有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的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状况在10 min内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出现呼吸抑制2例、心慌胸闷1例、恶心呕吐1例,参照组出现呼吸抑制4例、心慌胸闷2例、恶心呕吐5例,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67%(P<0.05)。讨论 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髋部骨折术中预防性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对麻醉效果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同时也能改善麻醉状况,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 腰硬联合麻醉 多巴胺 小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预后影响的进展分析
5
作者 李昌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176-178,共3页
在老年疾病中,髋部骨折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在治疗中,常选择手术方式治疗,但因老年患者存在年龄偏高、身体机能下降以及代偿能力降低等基础病,应用手术治疗会存在一定风险,而且术中的麻醉方式的不同选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 在老年疾病中,髋部骨折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在治疗中,常选择手术方式治疗,但因老年患者存在年龄偏高、身体机能下降以及代偿能力降低等基础病,应用手术治疗会存在一定风险,而且术中的麻醉方式的不同选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因此,在本文中,综述了在老年髋部骨折中应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预后效果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预后影响 不同麻醉方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对小儿股骨骨折术后复苏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梁家新 吕广华 +2 位作者 叶贵光 莫振科 罗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4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在小儿股骨骨折术后复苏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高小儿股骨骨折术中麻醉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在小儿股骨骨折术后复苏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高小儿股骨骨折术中麻醉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瑞芬太尼喉罩全身麻醉)和研究组(35例,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瑞芬太尼喉罩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拔管后1 min、5 min及10 min Riker镇静-躁动评分,术前30 min与术后10 min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指标水平,以及术后30 min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儿术中丙泊酚用量更少,苏醒时间、拔除喉管时间、改良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比,拔管后1 min、5 min及10 min研究组患儿R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更低;与术前30 min比,术后10 min两组患儿血清皮质醇及心率、平均动脉压均升高,但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儿术前30 min与术后10 min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在小儿股骨骨折手术中,可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缩短患儿苏醒时间,加强镇静效果,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缓解机体应激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股骨骨折 髂筋膜阻滞 麻醉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脊椎骨折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7
作者 杨敏加 《大医生》 2023年第13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脊椎骨折手术中采用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5例行脊椎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 目的 探讨脊椎骨折手术中采用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5例行脊椎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35例,术中采用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镇痛)和对照组(30例,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波动情况较小,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均有波动,但研究组患者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3 d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在脊椎骨折手术中应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折 咪达唑仑 瑞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下肢手术患者止血带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叶贵光 梁家新 +2 位作者 莫振科 罗乔木 陈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8期5578-5581,5547,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下肢手术患者因止血带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观...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下肢手术患者因止血带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在穿刺成功15 min内静脉输注1μg/kg的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0.5μg/kg·h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止血带前(T0)、止血带充气30 min(T1)、止血带充气1 h(T2)、止血带释放后30 min(T3)、止血带释放后1 h(T4)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3、T4时点观察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T4时点观察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4时点IL-6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观察组MAP、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止血带疼痛、高血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抑制下肢手术患者止血带诱发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进而降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止血带 缺血一再灌注 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