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玉溪东风水库饮用水源地水环境风险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普靖茜 祁云宽 +5 位作者 刘宇 刘绍俊 杨晓楠 翟竟余 周丽莹 徐臻 《环境科学导刊》 2020年第3期73-78,共6页
通过对云南玉溪东风水库多年常规监测资料分析,结合调研成果,评估流域水环境风险及影响因子,并提出对策措施。结果表明,东风水库面临较大水质污染、水生态破坏等风险影响,主要风险来源于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且发展方式粗放,各类污染源... 通过对云南玉溪东风水库多年常规监测资料分析,结合调研成果,评估流域水环境风险及影响因子,并提出对策措施。结果表明,东风水库面临较大水质污染、水生态破坏等风险影响,主要风险来源于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且发展方式粗放,各类污染源排放量持续增加,水库水源补给单一,库区水质难以稳定达标,入库河流水质状况较差,流域生态破坏突出。主要对策措施为强化水资源保护,提升水污染防治力度,实施流域生态修复,完善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风水库 水环境 风险 对策 玉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市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的特点及对策
2
作者 方建华 《生态经济》 1999年第3期31-36,共6页
根据矿区考察研究,分析了玉溪市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的现状、特点。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环境影响 资源开发 玉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市城镇生活垃圾填埋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
3
作者 吉正元 靳澍清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z1期65-68,共4页
为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许多地方均结合本地的经济条件建设了自己的垃圾填埋场 ,但在建设垃圾填埋场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尤其在选扯和如何建设规范的垃圾填埋场方面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 ,在垃圾填埋场建设中应注意 :... 为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许多地方均结合本地的经济条件建设了自己的垃圾填埋场 ,但在建设垃圾填埋场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尤其在选扯和如何建设规范的垃圾填埋场方面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 ,在垃圾填埋场建设中应注意 :选择合理的填埋场址 ;建设规范的垃圾填埋场 ;对已建成但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的填埋场要求进行工程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填埋场 环境保护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市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的特点及对策
4
作者 方建华 《云南环境科学》 2000年第2期19-21,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玉溪市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现状、特点和潜在的危害 ,提出防治对策。只有处理好开采与保护 ,破坏与恢复 ,污染与治理的关系 。
关键词 矿产资源 资源开发 环境影响 玉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林 唐金焰 +1 位作者 刘宇 刘家忠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968-2970,2975,共4页
为了稳定保护抚仙湖优良的生态环境,防止人为过度干扰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抚仙湖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据30年的水文资料及水质实测资料研究分析表明,抚仙湖由于自然因素的敏感性属结构型脆弱性;同时又受湖盆区人类活动外... 为了稳定保护抚仙湖优良的生态环境,防止人为过度干扰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抚仙湖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据30年的水文资料及水质实测资料研究分析表明,抚仙湖由于自然因素的敏感性属结构型脆弱性;同时又受湖盆区人类活动外部驱动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了人类活动胁迫型脆弱性。近年来抚仙湖水体有机营养物质逐年升高,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了7~10倍,透明度下降了2.7 m,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上升了2.1倍,这是湖泊自然因素敏感性和人类活动影响叠加的结果。因此,面对目前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要维护抚仙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对抚仙湖的资源开发利用应当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 生态系统 脆弱性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市红塔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控制对策
6
作者 吉正元 靳澍清 《云南农业科技》 2006年第B10期179-184,共6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也随之迅速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处理好城区、乡镇和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系统工程。若处理和控制不当,必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以玉溪市红塔区生活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也随之迅速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处理好城区、乡镇和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系统工程。若处理和控制不当,必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以玉溪市红塔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为例,分析其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存在问题 控制对策 玉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柑桔品种幼树抗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绍俊 牛英 +3 位作者 陈国平 刘冰浩 刘萍 范七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59,94,共4页
1月上中旬,以广西柑桔研究所试验地(桂林)3个5年生柑桔品种为试材,测定不同胁迫时间和低温下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计算各胁迫条件下Logistic方程的拟合度及低温半致死温度;同时,设置合理的胁迫时间和温度梯度,测定21个广西主栽柑桔品种3... 1月上中旬,以广西柑桔研究所试验地(桂林)3个5年生柑桔品种为试材,测定不同胁迫时间和低温下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计算各胁迫条件下Logistic方程的拟合度及低温半致死温度;同时,设置合理的胁迫时间和温度梯度,测定21个广西主栽柑桔品种3年生树叶片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低温胁迫2~10小时,0^-12℃范围内温度与电解质外渗率拟合的Logistic方程拟合度均较好,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都能较好地反映3个品种的抗寒性强弱。根据低温半致死温度大小,21个柑桔品种幼树按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为早温8-1温州蜜柑>山下红温州蜜柑>山川温州蜜柑>宫川温州蜜柑>79-2椪柑>宫本温州蜜柑>椪柑260>南柑20温州蜜柑>桂橙1号>红肉脐橙>沙糖桔>兴津温州蜜柑>明柳甜桔>少核默科特>日南1号温州蜜柑>资源纽荷尔脐橙>默科特(茂谷柑)>庆远纽荷尔脐橙>南丰蜜桔>冰糖橙>贡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LOGISTIC方程 低温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流域水土流失与入湖污染负荷量调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林 刘家忠 +1 位作者 刘宇 李梅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157-2158,2375,共3页
对抚仙湖流域水土流失进行调查,对流失泥沙的营养元素进行测试,结果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146.01 km2,土壤侵蚀量54.7×104t/a,入湖泥沙量21.2×104t/a。随泥沙携带入湖中的各种营养元素:有机质4 793 t/a、全氮256.1 t/a、有效氮24... 对抚仙湖流域水土流失进行调查,对流失泥沙的营养元素进行测试,结果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146.01 km2,土壤侵蚀量54.7×104t/a,入湖泥沙量21.2×104t/a。随泥沙携带入湖中的各种营养元素:有机质4 793 t/a、全氮256.1 t/a、有效氮24 t/a、全磷352.5 t/a、有效磷10.69 t/a、全钾4 442 t/a、有效钾49.41 t/a。长期年复输入加重了湖泊的淤积及入湖污染负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流域 土壤侵蚀量 入湖负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环境现状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吴献花 李荫玺 侯长定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6-68,共3页
抚仙湖径流区人类活动强度大 ,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脆弱 ,并正由贫营养湖泊向贫一中营养型湖泊过渡 ,其主要原因是沿岸生活污水和旅游业管理不善及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所致。
关键词 抚仙湖 环境污染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生态脆弱性特征分析与改善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戴丽 李荫玺 祁云宽 《环境科学导刊》 2012年第4期48-52,共5页
从水生态系统、湖滨带、陆域生态系统、水质状况、水资源状况等方面对抚仙湖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抚仙湖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改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水生态系统 蓝藻 改善对策 抚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杞麓湖主要污染物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生伟 杨文龙 +1 位作者 方建华 王建云 《云南环境科学》 1999年第1期20-22,共3页
以1997年杞麓湖水质监测结果为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双因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杞麓湖主要污染物(BOD5、TP、TN)动态变化(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主要污染物的空间(垂向、平面)分布较为均匀;... 以1997年杞麓湖水质监测结果为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双因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杞麓湖主要污染物(BOD5、TP、TN)动态变化(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主要污染物的空间(垂向、平面)分布较为均匀;BOD5和TN都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污染 动态变化特征 杞麓湖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林 刘宇 +1 位作者 祁云宽 唐金焰 《环境科学导刊》 2011年第5期30-32,共3页
对抚仙湖流域近20a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人均GDP增长了近20倍,人口密度比重增长6.9个百分点,城镇用地比重增加1.6个百分点,耕地比重减少了1.41个百分点,化肥用量增加了近1倍。揭示出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区域环境承载... 对抚仙湖流域近20a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人均GDP增长了近20倍,人口密度比重增长6.9个百分点,城镇用地比重增加1.6个百分点,耕地比重减少了1.41个百分点,化肥用量增加了近1倍。揭示出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区域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抚仙湖面临极大的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压力 调查 分析 抚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云湖湖滨带生态建设与水生植被恢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长定 李文明 +1 位作者 胡耀辉 潘继征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0-62,共3页
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星云湖的生态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是导致其污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加速的主要内在因素。本文在2000年3月对星云湖湖泊水生生态演替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生态学的原理,提出了星云湖湖滨带生... 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星云湖的生态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是导致其污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加速的主要内在因素。本文在2000年3月对星云湖湖泊水生生态演替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生态学的原理,提出了星云湖湖滨带生态建设与水生植被恢复的建设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湖 湖滨带 生态建设 水生植被恢复 水生生态 水生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人工湿地净化抚仙湖入湖河水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长定 柯凡 侯易辰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5期99-104,共6页
通过构建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抚仙湖窑泥沟入湖河水,对其净化效果进行了一周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窑泥沟复合人工湿地利用各类型湿地的特点进行有机组合,年清除漂浮垃圾869.7 t,年清淤600 m3,年净化入湖河水118.9万m3,对河水中SS、BOD5、COD... 通过构建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抚仙湖窑泥沟入湖河水,对其净化效果进行了一周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窑泥沟复合人工湿地利用各类型湿地的特点进行有机组合,年清除漂浮垃圾869.7 t,年清淤600 m3,年净化入湖河水118.9万m3,对河水中SS、BOD5、COD、TN、TP的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5%、83.8%、82.1%、36.4%、45.6%。生物氧化塘没有进行及时清淤,形成了湿地系统最大的内源释放库,是影响复合人工湿地去除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研究可为高原湖泊应用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入湖河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湿地 净化效果 入湖河水 抚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矿开发对星云湖总磷污染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星 王林 +2 位作者 祁云宽 刘宇 陆娅 《环境科学导刊》 2011年第6期78-80,共3页
通过对星云湖流域磷矿开发污染历史的分析,并将星云湖与杞麓湖各污染源入湖污染负荷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磷矿开发是造成星云湖TP污染负荷较大的重要原因。磷矿开发对星云湖TP输入量为58.66t/a,占总入湖污染负荷的28.2%。
关键词 磷矿开发 星云湖 总磷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湖泊山区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长定 柯凡 侯易辰 《环境科学导刊》 2021年第1期12-16,共5页
云南高原湖泊山区小流域是湖泊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主要的清洁水源涵养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水环境呈现日益恶化趋势。以抚仙湖山区小流域的典型代表尖山河为例,在对其水环境现状及其污染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从林业生态建设、水土流失防... 云南高原湖泊山区小流域是湖泊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主要的清洁水源涵养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水环境呈现日益恶化趋势。以抚仙湖山区小流域的典型代表尖山河为例,在对其水环境现状及其污染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从林业生态建设、水土流失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河道入湖河水净化等方面探讨了小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小流域 水环境治理 高原湖泊 抚仙湖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平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俊 陈红 《云南环境科学》 2001年第2期18-20,共3页
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平县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根据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特点 ,综合相关自然和社会因素 ,确定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率、土地垦植率、人口密度等九项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评价表明 ,新平县域的生态... 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平县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根据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特点 ,综合相关自然和社会因素 ,确定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率、土地垦植率、人口密度等九项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评价表明 ,新平县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为良 ,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坡地面积过大、人口密度偏高、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环境评价 新平县 环境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云湖藻类发展趋势及其资源化利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祁云宽 刘绍俊 +1 位作者 刘宇 李荫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4期184-186,共3页
对星云湖多年表层湖水中藻类的第一手监测资料及大型仿生式除藻船蓝藻控制效果研究资料做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旨在揭示星云湖藻类发展趋势,分析藻类资源量,研究藻浆资源化利用。结果表明,星云湖藻类生物量多年呈增长趋势;湖区藻类主要分... 对星云湖多年表层湖水中藻类的第一手监测资料及大型仿生式除藻船蓝藻控制效果研究资料做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旨在揭示星云湖藻类发展趋势,分析藻类资源量,研究藻浆资源化利用。结果表明,星云湖藻类生物量多年呈增长趋势;湖区藻类主要分布于西北湖湾,藻浆量共48 150 m3,鲜重7 704 t,除藻船年平均打捞量共1 684 m3,鲜重269.44 t;星云湖流域藻浆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可行性,主要表现为藻浆营养成分明显,无显著生态安全风险,湖区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消化利用藻浆,藻浆在星云湖区具有很好的资源化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湖 藻量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星云湖周边磷化工对湖面大气干、湿沉降总磷入湖量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星 陆娅 +2 位作者 靳澍清 刘红 李荫玺 《环境科学导刊》 2010年第6期39-42,共4页
对抚仙湖、星云湖湖面大气干、湿沉降TP量进行了布点监测,通过监测的结果,计算两湖通过湖面大气沉降方式向湖泊输入的总磷量。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两湖周边磷化工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通过湖面沉降对星云湖总磷污染负... 对抚仙湖、星云湖湖面大气干、湿沉降TP量进行了布点监测,通过监测的结果,计算两湖通过湖面大气沉降方式向湖泊输入的总磷量。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两湖周边磷化工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通过湖面沉降对星云湖总磷污染负荷贡献是明显的,而对抚仙湖总磷污染负荷贡献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工 干湿沉降 总磷入湖量 影响 抚仙湖 星云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云湖藻量昼夜变化节律及垂直分布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绍俊 艾德平 +3 位作者 祁云宽 刘宇 刘红 李荫玺 《环境科学导刊》 2015年第5期1-4,共4页
星云湖是典型的蓝藻型富营养化湖泊,为了解星云湖藻量昼夜变化节律及垂直分布情况,2013年8月29日—30日,每隔2h对星云湖藻类进行分层采样,分析了各样品叶绿素a含量和藻类密度。结果表明:同一时间点下,各层藻量参差不齐,24h内各层藻量随... 星云湖是典型的蓝藻型富营养化湖泊,为了解星云湖藻量昼夜变化节律及垂直分布情况,2013年8月29日—30日,每隔2h对星云湖藻类进行分层采样,分析了各样品叶绿素a含量和藻类密度。结果表明:同一时间点下,各层藻量参差不齐,24h内各层藻量随时间推移起伏变化,上层藻量昼夜变化曲线呈典型的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4时和2时左右;上层藻量变化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白天藻类主要分布于水体上层(叶绿素a含量和藻类密度分别为180.43±24.38mg/m3和46670.2±6631.9×104cells/L),夜晚上层藻量明显下降(叶绿素a含量和藻类密度分别为156.81±14.67mg/m3和40154.4±7694.6×104cells/L);夜晚,各层水体藻量虽然起伏变化,但总体上,方差分析表明各层藻量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湖 藻类 昼夜变化节律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