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名方中药复方颗粒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钟雨虹 惠玉玉 +4 位作者 田文丽 殷倩倩 张瀛 李佳玮 邓秀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45-751,共7页
经典名方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是当前中药二次开发的热点,促进经典名方向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和转化,对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认可度的提高,中药复方颗粒剂在国内迅速发展,由于其具有剂量准确、疗效确... 经典名方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是当前中药二次开发的热点,促进经典名方向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和转化,对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认可度的提高,中药复方颗粒剂在国内迅速发展,由于其具有剂量准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需求量不断增加。本文以中药复方颗粒剂为载体,对经典名方中药复方颗粒剂制备中涉及的浓缩工艺、干燥工艺、浸膏粉的粉体性质、辅料的选用及制粒工艺进行综述,并对中药颗粒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今后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中药复方颗粒剂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美拉德反应研究进展
2
作者 彭佩瑾 闫媛 +5 位作者 安广涛 吴驿瑶 赵玉 杨亚光 皮佳鑫 祁东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21-129,共9页
富含糖类、氨基酸的中药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普遍伴随着美拉德反应的发生,该反应不仅会影响中药的色泽和气味,而且会产生一些具有生物学活性和毒性的反应产物,从而影响中药的药性和功效。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中药药效,降低其不良反应,该文... 富含糖类、氨基酸的中药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普遍伴随着美拉德反应的发生,该反应不仅会影响中药的色泽和气味,而且会产生一些具有生物学活性和毒性的反应产物,从而影响中药的药性和功效。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中药药效,降低其不良反应,该文对美拉德反应的机制与历程、影响因素、反应物和产物的分析方法、常见产物的药理毒理作用进行了介绍。同时着重对部分代表性中药展开详细分析,介绍了中药在加工过程前后因美拉德反应发生的性状、成分、功效等变化。最后从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因素入手,通过调整加工方式和添加抑制剂两个方面对中药和食品中用于调控美拉德反应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药的加工制造提供方法和思路,从而得到高品质的中药饮片及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中药炮制 药理或毒理 分析与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对缺血性卒中的双重调控及中药对其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彭真 张晗 +4 位作者 李新悦 马耀磊 韦明艳 李霖 李楠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825-833,共9页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氧供不足或缺血性坏死,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并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会引发各种神经功能障碍,想要恢复绝非易事。近年来,通过调节免疫建立有利...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氧供不足或缺血性坏死,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并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会引发各种神经功能障碍,想要恢复绝非易事。近年来,通过调节免疫建立有利于缺血性卒中组织修复的免疫环境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先天免疫细胞,能对缺血性卒中后组织损伤的脑内微环境进行动态监控,并被分别激活为经典激活型(M1表型)和替代激活型(M2表型)两种状态,在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修复中是一把双刃剑。M1和M2表型的小胶质细胞分别呈现促炎以及抗炎的特性,促进小胶质细胞从M1转化为M2极化表型有助于抑制神经炎症,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干预策略。因此文章总结了小胶质细胞在缺血性卒中后的M1/M2表型转换的潜在机制,以及中药对极化过程的调节,为发现和探索潜在的免疫疗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缺血性卒中 M1/M2表型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及其制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于长祥 钟雨虹 +4 位作者 邢斌 贾欣陶 张瀛 张青青 刘志东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48-355,共8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DR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能够对病情发展的多个环节进行干预,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DR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能够对病情发展的多个环节进行干预,并减少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然而,由于眼部结构的特殊性,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低,迫切需要寻求和开发疗效好、毒副作用低的药物以及合适剂型。中药具有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多靶点协同作用等优点,在治疗DR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三七总皂苷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群,目前已被证实具有治疗DR的作用。文章对三七总皂苷治疗DR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于DR的剂型进行分析与归纳,对三七总皂苷的药物剂型开发前景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药 三七总皂苷 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ssing Chamber技术的红景天苷大鼠肠黏膜透过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顾星 姚少姿 +3 位作者 皮佳鑫 刘博缨 韩煦 刘志东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689-693,共5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在大鼠离体肠黏膜中的透过情况。[方法]采用Ussing Chamber技术,考察不同浓度红景天苷于大鼠肠黏膜透过情况,并考察维拉帕米(Ver)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红景天苷大鼠肠黏膜透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在大...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在大鼠离体肠黏膜中的透过情况。[方法]采用Ussing Chamber技术,考察不同浓度红景天苷于大鼠肠黏膜透过情况,并考察维拉帕米(Ver)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红景天苷大鼠肠黏膜透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单位时间转运速率(Flux)随浓度升高而增大,不同肠段表观渗透系数(P_(app))无统计学差异(P>0.05)。Ver加入一定量的SDS后,红景天苷在回肠和结肠的P_(app)显著增加(P<0.01或P<0.05),当SDS浓度为2 g/L时,回肠P_(app)增加为对照组的2.76倍。[结论]红景天苷在大鼠全肠段均有吸收,且吸收具有浓度依赖性,以被动吸收为主,Ver对红景天苷大鼠各肠吸收无影响,SDS促进了红景天苷回肠和结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Ussing Chamber技术 P-糖蛋白 紧密连接 维拉帕米 十二烷基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尤斯灌流室技术的泽泻汤大鼠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蕴 顾星 +3 位作者 张兵 祁东利 刘志东 魏子斌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研究泽泻汤中成分白术内酯Ⅱ和Ⅲ在大鼠不同肠段的跨膜吸收特征。[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Plu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42∶58),流速:0.3 mL/min。质谱电喷雾离子源,阳离子MRM模式,白术内酯Ⅱ和Ⅲ的定量离子分别为m... [目的]研究泽泻汤中成分白术内酯Ⅱ和Ⅲ在大鼠不同肠段的跨膜吸收特征。[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Plu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42∶58),流速:0.3 mL/min。质谱电喷雾离子源,阳离子MRM模式,白术内酯Ⅱ和Ⅲ的定量离子分别为m/z233.2→m/z187,m/z249.15→m/z231。尤斯灌流室法考察泽泻汤在大鼠离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接收侧样品10 000 r/min离心15 min后用液相色谱-质谱色谱法(LC-MS/MS)分析。[结果]白术内酯Ⅱ在大鼠不同肠黏膜的表观渗透系数范围在6.10~25.22×10^(-6) cm/s之间,白术内酯Ⅲ在1.88~5.41×10^(-6)cm/s之间,两者最佳吸收部位是结肠。[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泽泻汤中白术内酯Ⅱ和Ⅲ的大鼠肠吸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汤 尤斯灌流室 LC-MS/MS 白术内酯Ⅱ 白术内酯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防敏润肌唇膏对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宋西卫 夏庆梅 +1 位作者 武昊昀 刘志东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考察中药防敏润肌唇膏对皮肤的刺激及致敏作用,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用皮肤刺激及致敏反应评分表评价中药防敏润肌唇膏对皮肤的刺激、致敏反应。[结果]中药防敏润肌唇膏对家兔正常皮肤及破损皮肤的平均刺激分值均﹤0.50分,即... [目的]考察中药防敏润肌唇膏对皮肤的刺激及致敏作用,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用皮肤刺激及致敏反应评分表评价中药防敏润肌唇膏对皮肤的刺激、致敏反应。[结果]中药防敏润肌唇膏对家兔正常皮肤及破损皮肤的平均刺激分值均﹤0.50分,即家兔单次及多次性涂用此唇膏后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的涂药部位均未见异常改变。在致敏性实验中,中药防敏润肌唇膏对豚鼠未见致敏作用,而阳性药2,4-二硝基氯苯见有极强致敏性。[结论]中药防敏润肌唇膏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无致敏性,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外用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防敏润肌唇膏 皮肤刺激性 致敏性 动物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结合,推进我市中药产业快速发展——记天津市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项目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洋 胡利民 +1 位作者 张静 张伯礼 《天津中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81-82,共2页
中药产业是天津市的优势产业之一,天津中药素以品种多、剂型全、疗效确切享誉国内外,年销售额上千万的品种数十个,具备很好的发展潜力。但在全国年销售额过亿的59个中药品种中,天津只有3个。分析多数品种销售额无法实现突破、市场... 中药产业是天津市的优势产业之一,天津中药素以品种多、剂型全、疗效确切享誉国内外,年销售额上千万的品种数十个,具备很好的发展潜力。但在全国年销售额过亿的59个中药品种中,天津只有3个。分析多数品种销售额无法实现突破、市场占有率偏低的原因,与科技含量偏低、现代研究薄弱有关,表现在许多新型实用技术在生产和制剂工艺方面应用不足,质控水平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中药产业 开发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黄芩苷眼用制剂防治硒性白内障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真真 李楠 +2 位作者 郭丽丽 佟玲 陈静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考察黄芩苷眼用固体脂质纳米粒(BA-SLNs)、黄芩苷眼用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BA-SLNsG)抗硒性白内障作用。[方法]采用12日龄Wistar乳鼠制造硒性白内障模型。给药组眼内分别滴入20μL治疗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 [目的]考察黄芩苷眼用固体脂质纳米粒(BA-SLNs)、黄芩苷眼用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BA-SLNsG)抗硒性白内障作用。[方法]采用12日龄Wistar乳鼠制造硒性白内障模型。给药组眼内分别滴入20μL治疗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阳性组给予同体积白内停,每天给药4次,持续8 d,观察每日大鼠晶状体变化。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谷胱甘肽(GSH)含量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初步考察两种黄芩苷眼用制剂对αA-晶状体蛋白(αA-Crystallin)表达的影响。[结果]两给药组大鼠晶状体浑浊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空白组和给药组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各组GSH含量也高于模型组(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模型组晶状体中αA-Crystallin表达量均高于其余各组。[结论]BA-SLNs、BA-SLNsG均能有效提高晶状体抗氧化能力,下调αA-Crystallin表达,延缓白内障发病,可进一步开发成临床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性白内障 黄芩苷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 蛋白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配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0
作者 刘辰翔 谭乐俊 +1 位作者 王萌 朱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4-849,共6页
中药注射剂的联合配伍使用不当引发的稳定性降低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1998年至今78篇中药注射剂联合配伍稳定性研究报道文献进行综述,对其与输液基质、抗生素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以及其他中药、西药注射剂配伍使... 中药注射剂的联合配伍使用不当引发的稳定性降低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1998年至今78篇中药注射剂联合配伍稳定性研究报道文献进行综述,对其与输液基质、抗生素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以及其他中药、西药注射剂配伍使用时出现的稳定性问题和现状进行总结和探讨。中药注射剂配伍稳定性主要问题集中在不溶性微粒超标、澄明度及颜色变化、p H值改变、主要成分含量下降等,直接影响注射剂质量,对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特别是安全性造成隐患。本文以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稳定性的角度总结和提示了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隐患,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配伍 稳定性 安全性 抗生素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杜中药漱口液对牙周病相关菌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宇 王亚静 +3 位作者 赵鑫 王雁雯 王宇 黄赞扬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7,共8页
探究了黄杜中药漱口液对牙周病相关菌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别以牙周病相关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和益生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W. cibaria)为受试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考察黄... 探究了黄杜中药漱口液对牙周病相关菌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别以牙周病相关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和益生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W. cibaria)为受试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考察黄杜中药漱口液对P. gingivalis、W. cibaria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其对致病菌P. gingivalis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稳定期生长率<20%),对益生菌W. cibaria基本无抑制(稳定期生长率>80%)。通过考察细胞壁、细胞膜的完整性及能量代谢酶的活性进一步探究黄杜中药漱口液对受试菌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P. gingivalis胞外碱性磷酸酶(AKP)、K^(+)、核酸、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1),能量代谢酶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显著下降(P<0.01),而对W. cibaria无显著影响(P>0.05)。推断出黄杜中药漱口液通过破坏致病菌P. gingivalis细胞膜、细胞壁完整性,扰乱能量代谢系统发挥抑菌作用,而对益生菌W. cibaria基本无影响,提示其可提高口腔益生菌的相对占比,改善口腔菌群,对牙周病的防治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漱口液 牙周病 抑菌机理 牙龈卟啉单胞菌 食窦魏斯氏菌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电子鼻为例的电子传感技术在现代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秀平 唐诗倩 刘志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4-931,共8页
“气味”是评估中药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方法可以用于评价中药的气味。相较于传统的气味检测技术,电子鼻以其便捷、快速、客观等特点脱颖而出。不断发展的中药制药技术为传统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配方和... “气味”是评估中药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方法可以用于评价中药的气味。相较于传统的气味检测技术,电子鼻以其便捷、快速、客观等特点脱颖而出。不断发展的中药制药技术为传统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配方和剂型,而电子鼻的多功能性,即可以定制配备多种交叉传感器,可以更好地满足中药制剂技术的需求。该研究总结了当前电子鼻的特点、应用情况及具有代表性的电子鼻产品,并结合中药制剂中“气味”评价现状,对电子鼻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旨在为电子鼻在中药制剂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制药工艺中发挥其独特优势提供新的方法技术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 电子鼻 中药制剂 应用与发展
原文传递
基于药材原产地芍药甘草汤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斌 王帆 +3 位作者 张芳芳 邓秀平 宋纹 刘志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芍药甘草汤中没食子酸、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并建立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探究芍药甘草汤中间体关键质量属性,为其药材基源筛选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制备来自不同...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芍药甘草汤中没食子酸、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并建立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探究芍药甘草汤中间体关键质量属性,为其药材基源筛选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制备来自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18批芍药甘草汤冻干粉作为中间体样品;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μL,对指标成分的含量和指纹图谱进行检测,评价多批次芍药甘草汤中间体质量属性差异,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结果5种成分线性关系(R^(2)>0.999)、精密度(RSD≤0.89%,n=6)、重复性(RSD≤1.35%,n=6)、稳定性(RSD≤1.87%,72 h)均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24±1.85)%~(104.88±1.38)%(n=6)。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在不同批次芍药甘草汤中间体中仅没食子酸的含量波动范围较小(4.74~5.92 mg/g),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在不同产地不同批次中的含量均有较大差异,含量范围分别为29.58~38.24、7.21~12.12、0.18~0.89、12.14~42.83 mg/g;建立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并对各峰进行药材归属,其中1、4、5、10号峰来自白芍,2、3、6、7、8、9、11、12、13、14号峰来自炙甘草,炙甘草对共有峰的贡献最大。其中13批芍药甘草汤中间体的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8,第S4、S8、S16、S17、S18批次的相似度大于0.91,说明不同产地批次的药材质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测定芍药甘草汤中5种成分的含量及建立芍药甘草汤的指纹图谱,可为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的质量标准建立及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经典名方 HPLC 质量评价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选中药复方便乃通的提取工艺
14
作者 殷倩倩 邓秀平 +7 位作者 钟雨虹 李鑫 李小英 刘锴 李嘉瑞 付茉莉 刘志东 李亦武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789-794,共6页
[目的]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中药复方便乃通(BNT)的提取工艺。[方法]基于单因素实验优选BNT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及其范围,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构建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方案,以番泻苷B、番泻苷A及橙皮苷的含量作为响... [目的]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中药复方便乃通(BNT)的提取工艺。[方法]基于单因素实验优选BNT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及其范围,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构建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方案,以番泻苷B、番泻苷A及橙皮苷的含量作为响应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中药复方BNT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回流时间30 min,提取次数2次。[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中药复方BNT提取工艺方法稳定,可为BNT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设计 提取工艺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甘草次酸抗肝癌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仲雁 郭雪丽 +3 位作者 吴立娜 李鑫 贾欣陶 郭盼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58-564,共7页
肝癌属难治性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因。化疗是抗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抗癌药物是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疏水性分子,普遍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伴随生物利用率低、毒副作用严重和体内细胞膜以及其他天然生理屏... 肝癌属难治性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因。化疗是抗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抗癌药物是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疏水性分子,普遍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伴随生物利用率低、毒副作用严重和体内细胞膜以及其他天然生理屏障作用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治疗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甘草酸是从中药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也是具备双亲性结构的天然表面活性剂,甘草次酸是它主要水解物。研究表明,甘草酸/甘草次酸能够特异性靶向肝脏,并具有多重抗肿瘤活性。目前甘草酸/甘草次酸已应用于“壳-核”型载药胶束、脂质体、纳米颗粒等多种抗肿瘤纳米载药体系。以甘草酸/甘草次酸修饰的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实现肝靶向治疗,提高抗肝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对人体毒副作用的同时还能发挥自身的协同抗肿瘤效果,最终实现增强抗癌药物体系抗肝癌疗效的目的。文章综述了甘草酸/甘草次酸在抗肝癌载药系统的应用,并详细分析了它们自身的抗肝癌药理作用,以期为肝靶向抗癌药物体系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甘草次酸 靶向载体 肝癌 抗肿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0
16
作者 李佳玮 刘志东 +2 位作者 郝存江 苗戎 张柏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在对目前高校实验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高校实验教学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调动实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熟练掌握现代技术并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的... 在对目前高校实验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高校实验教学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调动实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熟练掌握现代技术并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的实验教师队伍,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师队伍 实验教学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解江纯 刘志东 +1 位作者 田慧 王颖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研究芍药苷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测定芍药苷在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结果]芍药苷在pH=9.0条件下,高于60℃在3h完全降解,在酸性条件下不降解。[结论]芍药苷在酸性条件下稳... [目的]研究芍药苷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测定芍药苷在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结果]芍药苷在pH=9.0条件下,高于60℃在3h完全降解,在酸性条件下不降解。[结论]芍药苷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随温度的升高,降解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温度 PH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加皮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洋 刘虹 +2 位作者 王小莹 张晗 高秀梅 《天津中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筛选香加皮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对香加皮的和60%乙醇回流提取物进行分段处理,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各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70%乙醇洗脱部位对体外肿瘤细胞表现出抑制活性,并在测... [目的]筛选香加皮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对香加皮的和60%乙醇回流提取物进行分段处理,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各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70%乙醇洗脱部位对体外肿瘤细胞表现出抑制活性,并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剂量依赖性。95%乙醇洗脱部位的抑制作用较弱。而水洗脱物和20%乙醇洗脱物则未呈现出抗肿瘤活性。在各提取部位中70%乙醇提取物活性最强。[结论]70%乙醇提取部位是香加皮主要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抗肿瘤活性 四甲基偶氮唑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舒乐新 赵启铎 +3 位作者 武昊昀 刘志东 张欣华 张锦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制备灯盏花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峰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处方进行优化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结果:制备的纳米粒的包封率为52.34%,平均粒径为(128±13)nmz,eta电位为-18.4mV,8h的体外... 目的:制备灯盏花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峰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处方进行优化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结果:制备的纳米粒的包封率为52.34%,平均粒径为(128±13)nmz,eta电位为-18.4mV,8h的体外累积释放为81.98%。结论:所用制备工艺简单,可用于制备灯盏花素固体脂质纳米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乳化超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解江纯 刘志东 +3 位作者 王晓玉 李楠 宋西卫 王涛 《中南药学》 CAS 2010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研究芒果苷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情况及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进行肠吸收实验,利用HPLC法测定灌流流出液中芒果苷的浓度,按重量法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芒果苷在小肠内吸收存在差异,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K... 目的研究芒果苷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情况及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进行肠吸收实验,利用HPLC法测定灌流流出液中芒果苷的浓度,按重量法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芒果苷在小肠内吸收存在差异,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Ka分别为(1.4±0.1)、(1.6±0.2)、(0.9±0.1)、(1.0±0.2)×10-2.min-1;与0.32mg.L-1浓度相比,7.0mg.L-1浓度的Ka和Papp值显著降低。结论芒果苷在小肠内吸收存在高浓度饱和现象,且存在特定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单向灌流法 重量法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