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2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汽车塑料零部件超声波穿刺焊接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辉 柴大伟 +4 位作者 陈一哲 刘兆义 杨柳 李建亭 曹敏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42,共8页
塑料由于其密度低、力学性能强、易电镀喷漆等特点,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上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以塑代钢的轻量化技术发展。超声波穿刺焊接作为一种清洁、快速的焊接方法,已经成为装配塑料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之一。从穿刺焊接原理及工... 塑料由于其密度低、力学性能强、易电镀喷漆等特点,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上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以塑代钢的轻量化技术发展。超声波穿刺焊接作为一种清洁、快速的焊接方法,已经成为装配塑料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之一。从穿刺焊接原理及工艺、材料特性、焊接设备和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以期对穿刺焊接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超声波穿刺焊接 焊接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设计及多级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杜常清 孙嘉豪 +1 位作者 李文浩 任卫群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5,共9页
基于热泵技术,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换热器将各独立回路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针对热管理系统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抗饱和积分模糊控制以及多级模糊控制两种优化型模糊控制。基于AMESim搭建了... 基于热泵技术,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换热器将各独立回路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针对热管理系统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抗饱和积分模糊控制以及多级模糊控制两种优化型模糊控制。基于AMESim搭建了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模型,并建立了工作模式切换及各关键部件的Simulink控制策略模型,对整车的热管理控制效果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0℃下,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与各回路相互独立的热管理系统相比驾驶室加热时间缩短约27.8%,能效比平均提升约31.3%,冬季续驶里程提升约9.57%。优化型模糊控制的控制效果显著提升,冬季驾驶室加热时间缩短约18.4%;夏季驾驶室温度的波动与超调减小,电池冷却时间缩短约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集成式热管理 余热利用 热泵空调系统 多级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报废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法规综述 被引量:6
3
作者 许子鸣 胡志力 +2 位作者 郭巍 昝雪松 吴敏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3-159,共7页
再制造是实现节能减排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我国再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有力扶持和规范。通过对国内外再制造,尤其是涉及到报废汽车循环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重点领域的政策法规进行收集整理,对政策法规... 再制造是实现节能减排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我国再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有力扶持和规范。通过对国内外再制造,尤其是涉及到报废汽车循环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重点领域的政策法规进行收集整理,对政策法规、标准规范、针对市场暴露问题的管理条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对比分析,为我国的报废汽车循环利用以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以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部件再制造 报废汽车 政策法规 标准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汽车轮毂轮辐成形缺陷研究
4
作者 武晓龙 兰箭 俎瑞军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5,共6页
采用有限元计算和高筋轮辐成形实验深入研究了轮辐截面成形过程。发现高筋轮辐底部两侧的切应力转变导致了收缩凹陷缺陷发生。定义收缩凹陷发生时的剩余壁厚t为临界壁厚tc,结合正交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研究了临界壁厚tc与轮辐几何工艺参数b... 采用有限元计算和高筋轮辐成形实验深入研究了轮辐截面成形过程。发现高筋轮辐底部两侧的切应力转变导致了收缩凹陷缺陷发生。定义收缩凹陷发生时的剩余壁厚t为临界壁厚tc,结合正交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研究了临界壁厚tc与轮辐几何工艺参数b、R以及θ的关系。发现收缩凹陷深度D随剩余壁厚t的减小而线性增加,结合有限元计算和高筋轮辐成形实验得到的实验临界壁厚tce能够反映实际的临界状态。数值模拟计算的临界壁厚比实验临界壁厚偏小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辐成形 高筋 平面应变 临界壁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等效氢耗最小控制策略研究
5
作者 余川 杜常清 +1 位作者 胡艺凤 张家铭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5期1-7,53,共8页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FCHEV)的能量管理策略(EMS)对提升系统能效、保障系统健康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等效消耗最小策略(ECMS)用于计算最优等效因子,并与动态规划(DP)进行对比,表明ECMS...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FCHEV)的能量管理策略(EMS)对提升系统能效、保障系统健康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等效消耗最小策略(ECMS)用于计算最优等效因子,并与动态规划(DP)进行对比,表明ECMS在大幅缩小计算时间的基础上得到了与DP相似的优化结果。进一步结合再生制动策略,利用MATLAB在几种典型循环工况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值分别提高了7.48%、4.64%、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 能量管理策略 等效消耗最小策略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汽车轻量化应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关键技术 被引量:57
6
作者 宋燕利 杨龙 +1 位作者 郭巍 华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6-25,50,共11页
轻量化技术已成为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汽车轻量化提供了重要材料基础。由于材料特性与制造工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汽车轻量化时需要克服多项关键技术。结合汽车产品特点,从低成本碳纤... 轻量化技术已成为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汽车轻量化提供了重要材料基础。由于材料特性与制造工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汽车轻量化时需要克服多项关键技术。结合汽车产品特点,从低成本碳纤维技术、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技术、高效成型技术、多材料连接技术、循环利用技术几个方面阐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展望了未来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碳纤维复合材料 低成本碳纤维 高效成型 多材料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和3G的汽车远程诊断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颜伏伍 曹恺 +1 位作者 胡杰 杨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7-471,466,共6页
为解决传统汽车诊断资源共享受地理位置限制的问题,构建了汽车远程诊断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和3G的汽车远程诊断数据采集方法。根据数据传输流程,结合网络传输特性,设计了各个阶段的数据传输策略,实现了汽车远程诊断数据采集。... 为解决传统汽车诊断资源共享受地理位置限制的问题,构建了汽车远程诊断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和3G的汽车远程诊断数据采集方法。根据数据传输流程,结合网络传输特性,设计了各个阶段的数据传输策略,实现了汽车远程诊断数据采集。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汽车远程诊断数据采集方法实时性高、数据传输准确,可为远程诊断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故障诊断 远程诊断 因特网 3G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远程监控技术研究及其平台开发 被引量:14
8
作者 杜常清 杜刚 +1 位作者 朱一多 李晃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1-1076,1083,共7页
为提高电动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揭示设计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开发了一套远程监控平台。该平台基于GPS数据,采用投影法和曲线拟合算法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故障诊断为例,提出了基于阈值原则,采用QTouch开发平台... 为提高电动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揭示设计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开发了一套远程监控平台。该平台基于GPS数据,采用投影法和曲线拟合算法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故障诊断为例,提出了基于阈值原则,采用QTouch开发平台软件和Matlab软件进行电池状态和故障监控的方法;选择典型的城市行驶工况,对所开发的平台进行了实车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实现电动汽车远程数据的准确采集与监控,对车辆各总成进行实时故障诊断并作出报警提示,也可对电动汽车进行性能分析与评价,满足电动汽车远程监控与管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远程监控 故障诊断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产业链的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侯献军 唐蜜 +3 位作者 张国方 杨波 颜伏伍 华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据面向汽车全产业链、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发了若干虚拟仿真实验资源与实际实验相互补充深化,有效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对完善实验教...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据面向汽车全产业链、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发了若干虚拟仿真实验资源与实际实验相互补充深化,有效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汽车产业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全产业链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由变形技术的汽车气动减阻优化 被引量:20
10
作者 汪怡平 王涛 黎帅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5-143,共9页
针对目前汽车气动减阻中基于工程师经验的试凑法所存在的盲目性和低效性,以及气动优化设计中车身曲面难于参数化等问题,将自由变形(Free form deformation,FFD)技术引入汽车气动减阻优化设计中,为减阻优化设计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参数... 针对目前汽车气动减阻中基于工程师经验的试凑法所存在的盲目性和低效性,以及气动优化设计中车身曲面难于参数化等问题,将自由变形(Free form deformation,FFD)技术引入汽车气动减阻优化设计中,为减阻优化设计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参数化方法。当前的研究以某款轿车模型为研究对象,根据优化的拉丁方试验设计构建样本空间,并采用FFD方法对各样本点模型进行参数化;通过CFD仿真获得各样本的气动阻力系数;采用Kriging模型构建近似模型;利用多岛遗传算法求解近似模型的最优值;根据优化结果重新构建最优模型并采用CFD计算其气动阻力系数。计算结果显示优化后轿车模型的气动阻力系数减少了4.09%,表明FFD方法在汽车气动减阻优化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减阻 FFD CFD仿真 KRIGI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废旧塑料物理改性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孟正华 许欢 +2 位作者 郭巍 王辉 华林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111,共7页
综述了聚丙烯(PP)、聚乙烯(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氯乙烯(PVC)、聚酰胺(PA)等几种汽车常用塑料在物理改性再生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再生技术在汽车废旧塑料回收上的应用情况,并对目前汽车废旧塑料改性再... 综述了聚丙烯(PP)、聚乙烯(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氯乙烯(PVC)、聚酰胺(PA)等几种汽车常用塑料在物理改性再生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再生技术在汽车废旧塑料回收上的应用情况,并对目前汽车废旧塑料改性再生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塑料 物理改性再生 高价值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成熟度分析的我国汽车电子发展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宇宁 张海波 +1 位作者 刘东升 唐冰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2年第3期336-339,共4页
以我国汽车电子专利为研究对象,运用TRIZ理论,从性能参数、专利数量、专利等级和利润4个方面对我国汽车电子产业进行技术成熟度研究,分析了该产业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总体处于S曲线的成长期,但指标发展不均衡,最后提出... 以我国汽车电子专利为研究对象,运用TRIZ理论,从性能参数、专利数量、专利等级和利润4个方面对我国汽车电子产业进行技术成熟度研究,分析了该产业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总体处于S曲线的成长期,但指标发展不均衡,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电子 TRIZ理论 技术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子前沿技术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10
13
作者 占泽晟 杜晓梅 贾辉 《轻型汽车技术》 2011年第7期3-5,35,共4页
汽车电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车辆当中,并逐渐成为开发新车型、改善汽车性能的关键技术因素。汽车电子化的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对汽车动力控制、行驶姿态控制以及信息传递等电子信息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 汽车电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车辆当中,并逐渐成为开发新车型、改善汽车性能的关键技术因素。汽车电子化的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对汽车动力控制、行驶姿态控制以及信息传递等电子信息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从传感器技术、微处理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等方面对汽车电子新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做出了展望和设想,为未来汽车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电子 信息技术 微处理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磁兼容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成 黄绪鹏 《汽车零部件》 2011年第5期75-77,79,共4页
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电磁干扰的问题,介绍了电磁干扰带来的危害和解决电磁兼容的重要性。从车载系统干扰源和外部环境干扰源两方面对汽车电磁环境进行分析,简介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并提出解决电磁兼容的方法和防止电... 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电磁干扰的问题,介绍了电磁干扰带来的危害和解决电磁兼容的重要性。从车载系统干扰源和外部环境干扰源两方面对汽车电磁环境进行分析,简介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并提出解决电磁兼容的方法和防止电磁干扰一系列措施。讨论了电动汽车的电磁抗干扰问题,最后,分析了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汽车电子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利用政策下的汽车轻量化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训鹏 方洲 王骞 《新材料产业》 2015年第2期8-12,共5页
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了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汽车产销国首位。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也在快速增长,资源、环境以及安全方面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有效降低汽车的燃油消耗量和污... 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了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汽车产销国首位。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也在快速增长,资源、环境以及安全方面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有效降低汽车的燃油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各大整车企业及其零部件供应商纷纷将轻量化技术应用到自身产品之中,以期通过减轻整车质量来实现燃油消耗的降低。同时,在《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等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下,报废汽车循环利用也得到了汽车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业 轻量化技术 循环利用 发展趋势 燃油消耗量 污染物排放量 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的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杰 陈琳 +2 位作者 王志红 卿海华 王浩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9-2067,共9页
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的安排是车主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车主出行的便利度和舒适体验。然而,目前仍然面临充电桩资源不足、充电须提前规划等挑战,为解决车主因车辆电量不足而无法立即用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模... 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的安排是车主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车主出行的便利度和舒适体验。然而,目前仍然面临充电桩资源不足、充电须提前规划等挑战,为解决车主因车辆电量不足而无法立即用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充电时间预测解决方案,帮助车主更好地规划日常行程。为了更好地了解电池性能衰减程度和容量损失情况,采用容量法评估电池健康状态,并分析驾驶人的充电行为,对电池充电行为特征进行构建。使用Savitzky-Golay滤波器对表征电池衰减的特征进行平滑处理,并进行累积变换,使特征能更全面地表征电池信息;再耦合皮尔逊相关系数和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回归算法二次筛选得到最优特征集。最后,利用Transformer模型的超强注意力机制,对充电时间进行预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此方案可以准确且快速地预测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决定系数达到0.999,运行时间为15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时间 数据驱动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_(2)O_(4)//GO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应用仿真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冠伦 王钊昕 +1 位作者 田峰 黄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2,共13页
将制备的NiCo_(2)O_(4)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iCo_(2)O_(4)电极活性材料通过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储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进而使用Simulink仿真模拟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单体的放电过程,并使用AVL CRUISE仿真计算... 将制备的NiCo_(2)O_(4)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iCo_(2)O_(4)电极活性材料通过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储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进而使用Simulink仿真模拟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单体的放电过程,并使用AVL CRUISE仿真计算了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复合储能系统的电动汽车行驶过程.结果表明,汽车在WLTC循环工况下的最大电池功率为38.0 kW,行驶时间为4.9 h,续航里程为224.4 km,相比单独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最大电池功率减小了31.3%,续航里程提高了11.4%.超级电容器对复合储能系统的电动汽车起到了平衡电池功率和提高续航里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钴酸镍 电化学测试 电动汽车 储能 剩余电池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dwadia-Kalaba理论的悬架零部件动态载荷计算方法
18
作者 胡三宝 吴攀 王潮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以轮心六分力作为输入,研究了基于Udwadia-Kalaba理论的悬架零部件动态载荷计算方法.以五连杆后悬架作为建模对象,建立了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系统总约束力进行分解,得到各部件所受动态载荷的解析表达式.与传统拉格朗日建模方法相比... 以轮心六分力作为输入,研究了基于Udwadia-Kalaba理论的悬架零部件动态载荷计算方法.以五连杆后悬架作为建模对象,建立了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系统总约束力进行分解,得到各部件所受动态载荷的解析表达式.与传统拉格朗日建模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借助拉格朗日乘子,降低了建模复杂程度.为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将数值计算结果与传统建模软件Adams/Car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高效,计算所得动态载荷与Adams/Car仿真结果均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实车试验中,进行了某SUV后悬架的动态载荷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零部件 Udwadia-Kalaba理论 六分力 动态载荷 载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智能网汽车技术概论课程建设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哲文 陈志标 魏晓旭 《科技视界》 2022年第4期86-87,共2页
随着国家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社会和企业对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应加强"新工科"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以及课程建设。文章首先对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接着分析了课程的特... 随着国家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社会和企业对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应加强"新工科"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以及课程建设。文章首先对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接着分析了课程的特点,而后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程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安排进行了构建。该课程的建设为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学生后续核心技术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与并育新兴产业发展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智能网联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泄露电流测试技术的研究
20
作者 杨胜兵 徐锋 +1 位作者 李珍珍 熊焱飞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介绍了电动汽车泄漏电流测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电动汽车泄漏电流测试系统。该系统由CPU、测试电源、交流接触器、继电器、模拟人体网络、电压跟随、自动量程切换、交流线性隔离电路等部分组成。该系统符合GB/T18384.3-2001电动汽车安全... 介绍了电动汽车泄漏电流测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电动汽车泄漏电流测试系统。该系统由CPU、测试电源、交流接触器、继电器、模拟人体网络、电压跟随、自动量程切换、交流线性隔离电路等部分组成。该系统符合GB/T18384.3-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人员触电防护标准与IEC61010标准。实验数据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数据重复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泄漏电流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