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1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构网型双馈风电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能量结构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正龙 郝舒宇 +2 位作者 李明达 潘超 蔡国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1426,共16页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具有主动支撑电网的作用。随着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区间振荡的现象将逐步凸显。针对含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区间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结构的电力系统区间...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具有主动支撑电网的作用。随着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区间振荡的现象将逐步凸显。针对含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区间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结构的电力系统区间振荡分析方法。首先,推导了同步发电机及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的能量结构;其次,根据元件的能量结构,分析了元件动能与端口能量的交互关系,在时域方面,对元件实际动能分解,得到动能增量与模式动能,在特征值方面,通过对动能增量以及模式动能进行分析,阐述了利用动能增量以及模式动能可以分析各机组参与振荡程度及模态的理论基础;再次,利用动能增量及模式动能,建立了复合指标,该指标可用于评估系统区间振荡;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 动能增量 模式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国庆 刘先超 +3 位作者 辛业春 姜涛 闫克非 王拓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5-1181,共17页
作为“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载体,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具有惯量水平低、调频能力差、抗扰性能弱等特征,对频率稳定带来了全新挑战,迫切需要深入认识能源转型背景下的频率稳定形态。该文按照“建模分析—稳定评估—调频控制”的路线... 作为“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载体,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具有惯量水平低、调频能力差、抗扰性能弱等特征,对频率稳定带来了全新挑战,迫切需要深入认识能源转型背景下的频率稳定形态。该文按照“建模分析—稳定评估—调频控制”的路线,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频率稳定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首先,梳理现有频率稳定定义的特点,将其引申为考虑暂态频率安全的广义频率稳定概念,分析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过程;按照系统全局频率和网络节点频率两个视角分析现有特性建模与分析方法,分别总结频率稳定性、频率安全性的评估方法与评估指标,初步建立考虑频率时空分布特性的节点频率安全性指标;列举并归类源网荷储多主体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策略,分析相关频率调控措施的特点;最后,结合现有研究进展,对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在频率响应特性建模、频率稳定机理评估以及频率稳定协调控制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新能源 惯量 频率稳定 调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的电力系统概率可用输电能力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涛 李春晖 +2 位作者 张儒峰 陈厚合 李国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503,I0005,共16页
大规模开发和利用风能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但风电出力的强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区域间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评估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传统用于... 大规模开发和利用风能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但风电出力的强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区域间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评估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传统用于求解计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概率ATC评估模型在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polynomialchaos expansion,PCE)的电力系统概率ATC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基于机会约束的电力系统概率ATC评估模型;然后,根据风电出力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特征,选择对应的正交多项式为基函数以近似风电出力预测误差及电力网络中与之相关联的其他随机变量;进一步,借助Galerkin投影和基于一阶矩、二阶矩的机会约束转化方法,将所构建的机会约束模型的概率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约束,实现基于机会约束的概率ATC评估模型向易于求解的确定性优化模型的转化;进而,将概率ATC评估模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ATC的最优多项式逼近系数的求解问题,根据求得的最优多项式逼近系数和选取的基函数计算电力系统ATC的概率分布特征;最后,通过修改后的PJM-5节点测试系统、IEEE-118节点测试系统及吉林西部电网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的电力系统概率ATC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输电能力 多项式混沌展开 概率模型 机会约束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ω 响应关联特征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判别方法
4
作者 刘铖 李守超 +1 位作者 张宇驰 张艳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902-7916,共15页
基于响应驱动的暂态功角稳定分析方法具有不依赖模型和参数、计算量小、能够实时量测和实时判别等突出优势。首先,该文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挖掘出发电机电流和角速度蕴含的暂态功角稳定信息,建立了故障后电流与角速度的关联关系,揭示了... 基于响应驱动的暂态功角稳定分析方法具有不依赖模型和参数、计算量小、能够实时量测和实时判别等突出优势。首先,该文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挖掘出发电机电流和角速度蕴含的暂态功角稳定信息,建立了故障后电流与角速度的关联关系,揭示了两电气量存在的暂态稳定性特征;其次,利用信息量测技术得到发电机电流与角速度的关系曲线,通过分析关系曲线特性,提取出系统功角稳定和功角失稳关键特征,并探究了风机接入后对关系曲线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暂态功角稳定新判据;最后,通过比较故障清除后机端母线电压相位差变化率的大小识别临界机群,将该文方法应用于多机系统暂态稳定性判别。仿真算例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地判断出暂态功角稳定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功角稳定 稳定判别 响应信息 关键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电碳排放因子的新型电力系统电碳综合需求响应调度方法
5
作者 崔杨 邹新鹏 +2 位作者 赵钰婷 付小标 申永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促进用户侧用电行为低碳化,以动态电碳排放因子为信号、以碳税为手段,结合电价建立一种新的用户侧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根据平均电碳排放因子的度电排放表征特性,提出能够反映不同时段用电碳排放差异的动态电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为进一步促进用户侧用电行为低碳化,以动态电碳排放因子为信号、以碳税为手段,结合电价建立一种新的用户侧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根据平均电碳排放因子的度电排放表征特性,提出能够反映不同时段用电碳排放差异的动态电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在现有发电计划安排能够保证用户碳税利益需求的前提下,将动态电碳排放因子与碳税结合,以碳税作为经济手段引导用户关注各时段用电产生的碳排放差异。将动态电碳排放因子和电价的特点相结合,提出一种考虑动态电碳排放因子的新型电力系统电碳综合需求响应调度方法,用户能够根据各时段电价和电碳排放因子信息调整自身用电行为,以期降低负荷峰谷差、缓解系统调峰压力的同时,加强用户侧用电低碳性。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在降低峰谷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用户侧低碳用电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性和低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调度 电能价格 动态电碳排放因子 碳税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场站调频能力的电力系统最小惯量评估方法
6
作者 王振浩 陈诗伦 +3 位作者 葛津铭 李国庆 王朝斌 刘桄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4-502,共9页
该文提出计及新能源场站调频能力时考虑频率变化率(RoCoF)和频率最低点约束的惯量评估方法。首先在计及RoCoF约束部分,考虑静态负荷电压对频率变化的抑制作用、电流源型虚拟惯量参与调频时对系统不平衡功率的影响和动态频率响应过程中... 该文提出计及新能源场站调频能力时考虑频率变化率(RoCoF)和频率最低点约束的惯量评估方法。首先在计及RoCoF约束部分,考虑静态负荷电压对频率变化的抑制作用、电流源型虚拟惯量参与调频时对系统不平衡功率的影响和动态频率响应过程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在计及频率最低点约束部分,提出基于经典平均系统频率(ASF)模型的考虑新能源场站接入和发电机调速系统的通用ASF模型。利用该模型可预测给定扰动下系统到达频率最低点的时间,并求出频率变化的时域表达式从而进行最小惯量评估。用改进的3机9节点和10机39节点系统设置不同扰动类型和扰动大小对于该文所提方法进行仿真分析,进而证明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量响应 新能源 平均系统频率模型 最小惯量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ω响应特征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切机控制方法
7
作者 李守超 刘铖 +3 位作者 张宇驰 王湘东 徐瑞 李文彪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91-100,共10页
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暂态稳定紧急控制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发电机电流与角频率响应特征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切机控制方法。首先,绘制出系统稳定和系统失稳时电流与角频率的关系曲线,研究电流和角频率与暂态稳定性间的关系,从中提... 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暂态稳定紧急控制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发电机电流与角频率响应特征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切机控制方法。首先,绘制出系统稳定和系统失稳时电流与角频率的关系曲线,研究电流和角频率与暂态稳定性间的关系,从中提取出功角稳定和功角失稳关键特征,构建基于I-ω响应特征的暂态功角稳定性判据;其次,研究I-ω关系曲线的斜率特性,探究不同比例切机控制下关系曲线斜率与暂态稳定性间的关系。基于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推导出关系曲线斜率与切机控制量的关系,得到基于关系曲线斜率的紧急切机控制量计算方法;然后,以功角失稳判据作为紧急控制的启动判据,定义考虑发电机功角和转子蕴含动能影响的切机指标,实现切机控制地点的快速选择,并给出合理的切机控制量分配方法;最后,在经典二阶单机无穷大系统和接入风机的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中,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计算,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响应信息 暂态稳定 紧急控制 切机控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极端冰灾的电力系统多阶段韧性提升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雪 张涵帅 +2 位作者 姜涛 张儒峰 陈厚合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7,共9页
为提升冰灾下电力系统的韧性,降低系统负荷削减量,提高系统恢复速率,提出一种应对极端冰灾的电力系统多阶段韧性提升策略。对冰灾场景以及受冰灾影响的线路故障率进行建模;从线路抗冰能力、系统负荷损失、系统恢复情况、线路受损情况、... 为提升冰灾下电力系统的韧性,降低系统负荷削减量,提高系统恢复速率,提出一种应对极端冰灾的电力系统多阶段韧性提升策略。对冰灾场景以及受冰灾影响的线路故障率进行建模;从线路抗冰能力、系统负荷损失、系统恢复情况、线路受损情况、维修资源充裕度多个角度构建电力系统综合韧性评估指标,以定位冰灾下系统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通过灾前线路故障风险预测、灾中机组出力调整以及除冰线路筛选和主动停运除冰、灾后维修顺序规划等策略提升冰灾下的系统韧性。基于IEEE 39和IEEE 118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韧性评估方法和提升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冰灾 电力系统 韧性评估 韧性提升 负荷削减 线路停运除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响应特征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特性解析与评估
9
作者 张泽栋 刘铖 +2 位作者 姜明磊 周书宇 张宇驰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3-72,共10页
新能源高比例并网导致电力系统惯量降低、电网频率时空分布特性愈加复杂,亟待明晰新场景下电网频率稳定判别。首先,通过对新场景特性的分析,选取能够反映频率时序特征的变量;然后,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特征层次聚类降维,筛选出与频率... 新能源高比例并网导致电力系统惯量降低、电网频率时空分布特性愈加复杂,亟待明晰新场景下电网频率稳定判别。首先,通过对新场景特性的分析,选取能够反映频率时序特征的变量;然后,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特征层次聚类降维,筛选出与频率高度相关且易于测量的变量,作为关键响应特征量;其次,根据这些关键特征量与频率的响应特征关联曲线,研究其在系统稳定和失稳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并构建频率判据。该判据不仅能够判定系统是否稳定,还可以识别故障机组;最后,通过某实际电网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关键特征量 响应特征曲线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能量的新能源并网电力系统失步振荡中心影响因素及迁移特性
10
作者 郝金石 《电气应用》 2024年第7期75-85,共11页
随着新能源的接入,由于新能源出力随机性强,且其通过变流器并网对电力系统惯量贡献很小,新能源接入电网后系统惯量降低,使得系统失稳模式复杂多变,振荡中心发生迁移,传统基于继电保护思维的固定解列方案因此失效,极易引起失步振荡问题,... 随着新能源的接入,由于新能源出力随机性强,且其通过变流器并网对电力系统惯量贡献很小,新能源接入电网后系统惯量降低,使得系统失稳模式复杂多变,振荡中心发生迁移,传统基于继电保护思维的固定解列方案因此失效,极易引起失步振荡问题,将可能导致大停电事故和系统崩溃。因此,由新能源接入引起的电网振荡中心迁移问题变得尤为突出。首先,考虑新能源特性,研究新能源并网对失步振荡特征影响规律;其次,确定新能源参与失步振荡形式,分析新能源并网失稳模式变化规律和特点;最后,基于新能源电网失步振荡能量解析结果,研究新能源电网能量与振荡中心间的相关性,研究影响新能源电网振荡中心迁移的不同因素,揭示新能源电网振荡中心迁移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步振荡 能量函数 失稳模式 振荡中心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数据驱动SDMD的电力系统区域惯量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博 王宇 +1 位作者 张颂 蔡国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6,共9页
准确评估系统惯量对于支持未来低惯量电力系统的系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随机数据驱动下基于机电响应特征的系统惯量评估方法,从随机响应信号中实现了区域有效惯量的评估。首先,通过将随机Koopman理论与随机动态系统相结合... 准确评估系统惯量对于支持未来低惯量电力系统的系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随机数据驱动下基于机电响应特征的系统惯量评估方法,从随机响应信号中实现了区域有效惯量的评估。首先,通过将随机Koopman理论与随机动态系统相结合,推导出了随机Koopman空间上机电特征与系统惯量的耦合关系。然后,利用子空间动态模式分解(SDMD),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提取系统机电响应特征。该算法通过正交投影和奇异值分解,在压缩数据的同时实现了系统状态矩阵的低秩近似,可以有效减弱观测噪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采用IEEE 4机2区系统和IEEE 10机39节点系统的数值模拟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随机Koopman理论 随机响应信号 惯量评估 子空间动态模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全纯嵌入潮流的并行计算
12
作者 李雪 高翔 +2 位作者 姜涛 王长江 李国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839-5854,共16页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基础,全纯嵌入潮流计算方法(HELM)因无需初值且具有全局收敛性,因而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受到极大关注。然而,采用HELM求解大规模电力系统潮流时,高维幂级数系数线性方程组求解和节点电压的幂级数有理的...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基础,全纯嵌入潮流计算方法(HELM)因无需初值且具有全局收敛性,因而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受到极大关注。然而,采用HELM求解大规模电力系统潮流时,高维幂级数系数线性方程组求解和节点电压的幂级数有理的逼近计算量大、耗时久,是制约HELM计算效率提升的关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稳定双正交共轭梯度(BICGSTAB)和Aitken差分的电力系统全纯嵌入潮流并行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近似逆预处理的BICGSTAB法并行迭代求解HELM的高维幂级数系数线性方程组,以快速计算节点电压的各阶幂级数系数;其次,借助Aitken差分法实现所有节点电压幂级数有理逼近值的并行计算;然后,基于CPU-GPU异构平台设计所提算法的并行流程,以实现大规模电力系统潮流的快速求解;最后,通过节点在1 354~13 802的不同规模测试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电力系统潮流全纯嵌入并行计算方法可实现电力系统潮流的准确、快速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纯嵌入法 潮流计算 Aitken差分法 CPU-GPU异构运算平台 预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渗透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考虑变时段控制的火/储/荷日前优化调度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军徽 周家旭 +4 位作者 朱星旭 李翠萍 严干贵 刘芮彤 段方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2,共12页
新能源高渗透电力系统中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具有的不确定性,使得火电机组难以满足调度计划的精度需求。为提高火电机组调度计划的准确性,提出考虑变时段控制的新能源高渗透电力系统中火/储/荷日前优化调度策略:首先使用高斯混... 新能源高渗透电力系统中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具有的不确定性,使得火电机组难以满足调度计划的精度需求。为提高火电机组调度计划的准确性,提出考虑变时段控制的新能源高渗透电力系统中火/储/荷日前优化调度策略:首先使用高斯混合模型将净负荷按时序特性聚类成3种时段类型,然后按各时段特点设计火-储-荷的变时段控制规则以优化日前调度,利用需求响应优化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率;其次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所提策略形成的各类型机组约束建立火-储-荷调度模型,形成火-储-荷的日前调度计划;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抽水蓄能电站 日前调度计划 变时段控制 容量状态恢复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同步压缩变换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
14
作者 姜涛 刘博涵 +2 位作者 李雪 陈厚合 李国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7,I0004,共13页
为实现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的快速、准确定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同步压缩变换(multivariate synchrosqueezingtransform,MSST)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电力系统的广域量测信息构建发电机的多通道量测信息矩阵,采... 为实现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的快速、准确定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同步压缩变换(multivariate synchrosqueezingtransform,MSST)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电力系统的广域量测信息构建发电机的多通道量测信息矩阵,采用MSST对多通道量测信息矩阵同步分解得到对应的三维MSST系数矩阵;然后通过能量权重筛选出表征强迫振荡模式的MSST系数矩阵;进一步,构建基于MSST的发电机强迫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通过筛选出的表征发电机强迫振荡模式的MSST系数矩阵计算各发电机的耗散能量;然后,依据所提的强迫振荡源判据,定位出系统的强迫振荡源;最后,通过WECC-179节点测试系统仿真数据和辽宁电网PMU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强迫振荡 振荡源定位 多元同步压缩变换 耗散能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方法
15
作者 姜涛 叶楠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0-128,共9页
准确定位强迫振荡源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强迫振荡模式的可观性和振荡时变特征,传统方法难以从多通道量测信息中有效提取振荡分量,从而降低了基于耗散能量流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 准确定位强迫振荡源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强迫振荡模式的可观性和振荡时变特征,传统方法难以从多通道量测信息中有效提取振荡分量,从而降低了基于耗散能量流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耗散能量流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时-频域定位方法。首先,根据节点各量测通道间信息相关性,利用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节点多通道量测信息,构建节点统一时-频系数矩阵;然后,根据强迫振荡分量的能量特性,利用时-频域能量筛选并同步提取时-频系数矩阵中的时-频域强迫振荡分量;进一步,根据测量信息的时-频域特性,在传统时域强迫振荡耗散能量流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计算模型,并根据系统强迫振荡期间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能量特性定位强迫振荡源;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WECC 179节点测试系统、WECC 240节点测试系统的仿真振荡场景以及美国New England的实际振荡事件,所得结果表明所提时-频域定位方法可快速、精准定位强迫振荡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强迫振荡 振荡源定位 耗散能量流 耗散能量谱 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外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及提升策略
16
作者 严干贵 岳霖 +3 位作者 张皓程 郭富 杨德健 穆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26-4832,I0004,I0003,共9页
风电外送电力系统功率输出特性由风电变流器及其控制系统主导,大扰动下易导致系统运行状态越限脱网失稳,风电外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面临困境。基于风电变流器运行控制原理,分析了风电外送系统输出功率、并网点电压跌落深度及直流侧... 风电外送电力系统功率输出特性由风电变流器及其控制系统主导,大扰动下易导致系统运行状态越限脱网失稳,风电外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面临困境。基于风电变流器运行控制原理,分析了风电外送系统输出功率、并网点电压跌落深度及直流侧电容电压交互耦合机理,提出故障期间由不平衡功率产生的冲击能量表征方法,提出基于超级电容器抑制直流电容电压越限的风电外送系统暂态稳定性提升策略,并给出了超级电容器容量配置方法;基于仿真算例系统,量化分析了以直流电容电压为状态量的风电外送系统暂态特性,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风电外送系统暂态稳定提升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流器 暂态稳定性 超级电容 不平衡功率 直流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和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17
作者 杨冬锋 左圣宇 +3 位作者 杨晶莹 孙勇 李宝聚 刘晓军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2-571,I0051-I0053,共13页
为深入挖掘绿氢的环境价值,提升新能源汽车参与调度的积极性,提出一种考虑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及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策略。首先,构建以两段式电转气、储氢、氢燃料电池、加氢站及热电掺氢组成的氢能多元化终... 为深入挖掘绿氢的环境价值,提升新能源汽车参与调度的积极性,提出一种考虑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及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策略。首先,构建以两段式电转气、储氢、氢燃料电池、加氢站及热电掺氢组成的氢能多元化终端应用模型,丰富氢能的产用途径;然后,以电力市场中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及绿证交易机制为参考,提出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促进绿电和绿氢的协同运行;其次,提出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碳配额交易机制,在负荷侧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协同优化。最后,基于氢能多元化应用模型,综合考虑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和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交易机制,建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以及新能源车主参与调度的积极性,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率及系统低碳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多元利用 绿色氢能证书 碳配额 新能源汽车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DF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
18
作者 李楠 张家恒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7,共9页
针对现代互联电网扰动后失稳模式不再单一,多摆失稳频频发生的现象,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极限梯度提升-深度森林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利用母线电压轨迹簇构建人工特征集,通过极限梯度提升方法对特征集进行监督特征编码;利用深度森林对监督... 针对现代互联电网扰动后失稳模式不再单一,多摆失稳频频发生的现象,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极限梯度提升-深度森林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利用母线电压轨迹簇构建人工特征集,通过极限梯度提升方法对特征集进行监督特征编码;利用深度森林对监督编码后的稀疏矩阵进行三分类,进而建立起大规模数据集和失稳模式的映射关系;在IEEE 39节点和IEEE 140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分析,所提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和抗噪性能,能有效降低多摆失稳的误判率,并且在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缺失情况下仍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评估 多摆失稳 极限梯度提升 深度森林 稀疏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参与电力系统调频控制策略综述 被引量:71
19
作者 刘洪波 彭晓宇 +1 位作者 张崇 张书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1-92,共12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以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大量并入电网,且渗透率不断提高。一方面,由于惯性时间常数较小的风电机组替代了传统发电机组,系统的总体惯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风能本身所具有的间歇性、随机性,系统的频率特性...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以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大量并入电网,且渗透率不断提高。一方面,由于惯性时间常数较小的风电机组替代了传统发电机组,系统的总体惯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风能本身所具有的间歇性、随机性,系统的频率特性发生改变,调频能力随之减弱。风电参与调频是解决风电上网约束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此,对风电参与调频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以双馈风电机组和永磁直驱风电机组这2类最常用的变速风电机组调频控制策略为例,综述风电机组转子超速控制、桨距角控制、虚拟惯量综合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储能与风电调频以及多控制策略联合的原理、优缺点和发展趋势等;然后针对风电场参与系统调频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本领域未来可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风电场 调频 转子超速控制 桨距角控制 虚拟惯量综合控制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图注意力网络的电力系统脆弱性关键环节辨识
20
作者 王长刚 王先伟 +3 位作者 曹宇 李扬 吕琪 张耀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6-45,共10页
随着电网的扩大与新能源比例的增加,电网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因素增加,危及系统安全运行,寻找出电网中的脆弱性关键环节来保障电网运行时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传统电网脆弱性关键环节辨别方法识别速度慢、难以满足电网实际... 随着电网的扩大与新能源比例的增加,电网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因素增加,危及系统安全运行,寻找出电网中的脆弱性关键环节来保障电网运行时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传统电网脆弱性关键环节辨别方法识别速度慢、难以满足电网实际运行要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图注意力网络算法(improved graph attention network,IGAT)的电网脆弱性关键环节辨识方法。首先,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和电网实际运行数据建立评价指标集。其次,利用IGAT挖掘出电网运行时的各项指标与脆弱性关键环节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脆弱性关键环节辨识模型,并且考虑到训练准确性和效率等需求,对原始的图注意力网络进行优化。再次,通过仿真得到原始数据集,对辨识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最后,利用所述模型应用于改进的IEEE 30节点系统和实际电网中,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可行性,且准确性和速度优于传统方法,有一定的工程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关键环节 复杂网络理论 图注意力神经网络 运行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