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与康复训练不同干预次序对颅脑损伤患者TNF-α、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眺 曾小香 +3 位作者 蒋兆荣 唐喜军 李宏 林蔚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892-895,共4页
目的:探究针刺与康复训练不同干预次序对颅脑损伤(TBI)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TBI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先针刺后康复... 目的:探究针刺与康复训练不同干预次序对颅脑损伤(TBI)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TBI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先针刺后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采用先康复训练后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价2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检测并分析TNF-α、IL-1β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TNF-α、IL-1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TNF-α、IL-1β水平,减少炎性反应因子对脑组织的损伤,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但采取先针刺后康复治疗的顺序,可更快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针刺 康复训练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 被引量:18
2
作者 何庭槐 彭景程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64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64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的肢体康复训练,并给予患者针灸穴位治疗。分别调查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21、28 d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采用相关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和28 d后,发现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3 5,P=0.049 1)。结论: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偏瘫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选穴规律及针刺方法应用特点
3
作者 武玉 张鑫 +1 位作者 邓赣 袁青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02-2608,共7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选穴规律及针刺方法应用特点,为临床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提供选穴依据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选穴规律及针刺方法应用特点,为临床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提供选穴依据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3年6月20日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85篇,300条处方,219个腧穴,总频次为3229次。高频腧穴为足三里、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合谷等。特定穴以五腧穴为主;腧穴部位主要分布在头部和上下肢;经脉(包含针刺疗法)使用频次最高的为督脉、足阳明胃经、靳三针疗法等。支持度最高的腧穴组合是三阴交-足三里、四神聪-百会、曲池-合谷,均以局部配穴为主。“社团分析”共得到3个核心社团。临床治疗痉挛型脑瘫以毫针针刺最常见;针刺方法以平补平泻法为主,头部腧穴多采用平刺,体针采用直刺。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发现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具有一定的特点,以局部选穴为主,同时配合上下配穴,重视针刺各流派特点,注重针刺方法效应特异性,为临床上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痉挛型脑瘫 数据挖掘 腧穴配伍 复杂网络 选穴规律 针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带稳定性训练配合红光理疗对肩袖损伤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4
作者 陈恩飞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947-949,共3页
目的:探讨肩胛带稳定性训练与物理治疗方法配合使用治疗肩袖损伤的价值。方法:9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红光理疗;观察组加用肩胛带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内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并... 目的:探讨肩胛带稳定性训练与物理治疗方法配合使用治疗肩袖损伤的价值。方法:9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红光理疗;观察组加用肩胛带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内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风险。结果: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呈现显著降低趋势,且观察组VAS评分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提升患者上肢运动能力,缓解其患处疼痛程度,且对多类并发症均有较好的预防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带稳定性训练 红光理疗 肩袖损伤 肩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彭凯润 杨红军 +3 位作者 武肖娜 赵富兰 邓兵梅 张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415-418,共4页
目的评估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在X-线的引导下行经皮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射频热凝术,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 目的评估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在X-线的引导下行经皮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射频热凝术,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病人疼痛,用改良MacNab评价病人疗效,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评估临床疗效,观察病人不良反应,并与术前进行对比。结果病人术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优良率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是78.1%、81.3%和87.5%。病人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臭氧 射频热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并发肺水肿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小香 李眺 何瑀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79,共1页
患者,男,74岁,以腰腿痛伴间歇性跛行3年,加重10余天为主诉于2012年9月3日入住我院脊柱骨病科,入院诊断:(1)腰椎管狭窄症;(2)高血压病;(3)2型糖尿病.入院后于9月18日行L3、L4、L5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椎管减压术+椎间盘摘除... 患者,男,74岁,以腰腿痛伴间歇性跛行3年,加重10余天为主诉于2012年9月3日入住我院脊柱骨病科,入院诊断:(1)腰椎管狭窄症;(2)高血压病;(3)2型糖尿病.入院后于9月18日行L3、L4、L5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椎管减压术+椎间盘摘除术+椎旁植骨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肺水肿 椎弓根钉棒系统 并发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盘摘除术 间歇性跛行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太冲、太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病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罗晓舟 金小千 +2 位作者 温小鹏 罗伦 唐纯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1-787,1025,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太冲、太溪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下丘脑HE染色、尼氏染色及两者的半定量等指标。探讨课题前期功能磁共振结果在分子生物学层面的机制。最终,尝试寻求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机制,为阐明针灸降低血压的原理提供...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太冲、太溪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下丘脑HE染色、尼氏染色及两者的半定量等指标。探讨课题前期功能磁共振结果在分子生物学层面的机制。最终,尝试寻求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机制,为阐明针灸降低血压的原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TATA 14.0统计软件以原始血压为分层条件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将SHRs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冲溪组、非穴组,每组12只。WKY大鼠不分组。针灸处方:太冲(双)、太溪(双)、非穴(双)。操作方法:在大鼠清醒状态下行针刺捻转手法,平补平泻,于每天上午8∶30开始进行,左右两侧穴位同时进行针刺,直刺,先左侧穴位行针2.5 min,然后右侧穴位行针2.5 min,每次持续总共时间5 min,针刺每日1次,逢周日休息1 d,连续针刺4周,共针刺24次。捻转频率为(80±5)次/min,捻转幅度(180±5)°。所有针刺操作由固定一人进行。正常组与模型组不给予针刺,抓取固定5 min。采用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下丘脑的一般病理形态结构;采用ImageJ对细胞数量进行半定量计算。结果:各组大鼠下丘脑HE染色及尼氏染色后所得病理结果与同脑区正常组相比较,未观察到明显的病理变化。但相较于正常组,其余各组细胞总数及尼氏体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通过半定量方式进行证实。细胞总数及尼氏体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正常组、冲溪组、非穴组、模型组。结论:针刺太冲、太溪对SHRs降压作用在病理形态学上的可能机制在于减少或阻止下丘脑的细胞减少和凋亡,解除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信号传导的调节,调整下丘脑室旁核肾上腺髓质素含量水平、调节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所参与的促炎细胞因子生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水平而实现下丘脑的保护。最终通过上述多种机制,而使得一系列与下丘脑相关的血压调控途径得到调整,实现降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冲 太溪 下丘脑 病理形态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可视化测量舌骨-下颌骨运动评估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眺 陈卓铭 +6 位作者 金小千 张白雪 周梦媛 邓玲 蔺丽娟 朱甜花 曾小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47-1251,共5页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吞咽障碍患者舌骨-下颌骨的运动相关参数,定量评估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63例随机分为经穴组和非经非穴组,经穴组为经穴针刺法联合吞咽障碍的常规治疗,经穴组取穴方案:舌...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吞咽障碍患者舌骨-下颌骨的运动相关参数,定量评估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63例随机分为经穴组和非经非穴组,经穴组为经穴针刺法联合吞咽障碍的常规治疗,经穴组取穴方案:舌三针、风池(双侧)、翳风(双侧)、完骨(双侧)、金津、玉液、双侧咽后壁,采用得气加电针的真针刺干预模式;非经非穴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非穴位、不得气、针刺加电的假针刺模式。2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所有患者采用吞咽造影进行吞咽障碍诊断,结合FOIS、PAS进行临床评估,并利用超声测量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舌骨到下颌骨的运动相关参数。结果:①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后显效率比较,经穴组优于非经非穴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经穴组FOIS评分高于非经非穴组,且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经穴组稀流质食物PAS评分少于非经非穴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超声检查比较:2组患者分别治疗2周和4周后进行舌骨-下颌骨运动的缩短距离、缩短率、运动速度比较,提示经穴组改善优于非经非穴组,且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吞咽障碍患者存在舌骨-下颌骨运动受损,通过真针刺的干预方式能改善舌骨-下颌骨运动功能,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针刺 脑梗死 吞咽障碍 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述 被引量:181
9
作者 黄乐春 胡惠民 梁宇翔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3期50-53,共4页
综述目前常用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内容和应用,包括Lysholm膝关节评分、奎森功能演算指数、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关节炎影响评估表2、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结果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 综述目前常用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内容和应用,包括Lysholm膝关节评分、奎森功能演算指数、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关节炎影响评估表2、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结果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马克思活动水平量表、日本膝关节骨关节炎功能评估量表。通过了解各评分系统的基本内容、结构和应用,建议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选择评分方法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功能 膝关节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宁 蔺丽娟 +2 位作者 周梦媛 张鑫 李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分析在心肺运动试验下指导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运动处方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珠海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T2DM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运动处方干预;观察组在心肺运... 目的分析在心肺运动试验下指导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运动处方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珠海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T2DM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运动处方干预;观察组在心肺运动试验指导下进行运动处方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后糖代谢(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心肺功能包括最大摄氧量(VO2 max)、公斤体质量摄氧量(公斤体质量VO2)、跑步时消耗能量值(METs)、最大运动功率(WRmax)、无氧阈值(AT值)、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VO2max、公斤体质量VO2、METs、WRmax、AT值、FEV1、FVC、PWV较对照组均更优(P<0.05)。结论对于T2DM患者采取心肺运动试验指导运动处方,可降低患者糖代谢指标,明显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减慢患者PW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肺运动试验 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睿 陆迅 +1 位作者 王俊雯 赵玉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6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后遗症者,按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相关不良事件等。...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后遗症者,按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相关不良事件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评分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遗症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脑卒中后遗症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测量舌骨-甲状软骨运动距离评估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眺 金小千 +5 位作者 张白雪 董媛 邓玲 蔺丽娟 冼婷婷 曾小香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766-772,共7页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吞咽障碍患者舌骨-甲状软骨的运动相关参数,定量评估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的针刺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穴组(n=30)和非经非穴组(n=30),经穴组为经穴针刺法联合吞咽障碍的常规治疗,经穴组取穴...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吞咽障碍患者舌骨-甲状软骨的运动相关参数,定量评估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的针刺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穴组(n=30)和非经非穴组(n=30),经穴组为经穴针刺法联合吞咽障碍的常规治疗,经穴组取穴方案:舌三针、风池、翳风、完骨、金津、玉液、双侧咽后壁,采用得气加电针的真针刺干预模式;非经非穴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非穴位、不得气、针刺加电的假针刺模式。两组患者均治疗1次/d,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所有患者采用吞咽造影(VFSS)进行吞咽障碍诊断,结合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VFSS进行临床评估,并利用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舌骨-甲状软骨的运动相关参数。结果两组患者组内SSA评分比较,治疗4周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4周后,经穴组SSA评分低于非经非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VFSS评分比较,治疗4周后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组间VFSS评分比较:经穴组评分均大于非经非穴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最短距离、运动时间变小,最大距离、缩短距离、缩短率、运动速度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进行组间比较,缩短距离、缩短率、运动时间、运动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距离、最短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的吞咽相关运动参数与临床评估指标SSA、VFSS、PAS做Pearson相关分析:治疗4周后,舌骨-甲状软骨的缩短距离、缩短率、运动速度与VFSS呈正的直线相关(P<0.05),而与SSA、PAS呈负的直线相关(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改善舌骨-甲状软骨的运动功能,从而改善吞咽功能,为针刺疗效提供一定的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针刺 脑梗死 吞咽障碍 舌骨、甲状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在脊髓损伤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蔚楠 刘洁 +1 位作者 陈梅花 李宏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致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应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的效果。方法:收集40例脊髓损伤致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按照不同康复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MOTOmed智能运动训...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致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应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的效果。方法:收集40例脊髓损伤致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按照不同康复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比较2组患者平衡功能(BB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QIF)以及肌张力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BBS、QI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BS评分(17.11±2.08)分高于对照组的(13.26±2.57)分,QIF评分(45.22±3.13)分高于对照组的(33.46±2.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所致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应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可提高患者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平衡功能障碍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陆迅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4期401-402,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7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中药熏洗与牵引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本体感觉训练,疗程均为8周。结果:患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观察组(118.6±18.2...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7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中药熏洗与牵引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本体感觉训练,疗程均为8周。结果:患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观察组(118.6±18.2)°、对照组(99.3±17.6)°,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观察组(92.6±7.2)分、对照组(79.8±6.9)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观察组(52.8±4.5)分、对照组(45.2±3.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有更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关节僵硬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胆心反射1例救治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眺 曾小香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66-167,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以“突发左侧肢体乏力、言语含糊1小时”为主诉于2015年11月25日入住我院神经外科。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机测出血量约为17m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收缩压最高达180mmHg,未规则诊治。入院查体:BP133/... 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以“突发左侧肢体乏力、言语含糊1小时”为主诉于2015年11月25日入住我院神经外科。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机测出血量约为17m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收缩压最高达180mmHg,未规则诊治。入院查体:BP133/78mmHg,神清,言语含糊,对答少部分切题,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左;左侧肢体肌力0~1级,肌张力减低;左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Chaddock征阳性;颈软无抵抗,Kernig征阴性。入院诊断(:1)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2)高血压3级,极高危。患者入院后予以止血、控制血压、脱水等治疗。治疗1个月后,血肿较前明显吸收,病情平稳,于2015年12月25日转入康复科,予以电针、功能性电刺激、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偏瘫肢体训练等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恢复期 急性胆囊炎 胆心反射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瘫患者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盛小雅 《黑龙江中医药》 2019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究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的方法对偏瘫患者的了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偏瘫治疗的患者268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34例。对照组患者通过神经科的基础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的方法对偏瘫患者的了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偏瘫治疗的患者268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34例。对照组患者通过神经科的基础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进行治疗,通过B runnstrom分级评估量表、改良B 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来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 runnstrom分级评估量表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偏瘫患者进行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对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患者 综合性 神经康复治疗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评价肢体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作用
17
作者 蔺丽娟 冼婷婷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7期165-167,共3页
目的评价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康复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肢体... 目的评价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康复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肢体功能训练护理,治疗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ADL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80%,高于对照组的6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作用明显,能有效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功能训练 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
原文传递
不同流派头皮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4
18
作者 武玉 张鑫 袁青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7期834-837,共4页
焦氏头针、靳氏头针、国际标准化头针及朱氏头皮针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应用较多。不同头皮针流派各有所长,其理论基础、取穴标准有异,但亦有共通之处,如选取的某些穴区在大脑皮层对应的位置大多邻近或相同,在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痉挛程度... 焦氏头针、靳氏头针、国际标准化头针及朱氏头皮针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应用较多。不同头皮针流派各有所长,其理论基础、取穴标准有异,但亦有共通之处,如选取的某些穴区在大脑皮层对应的位置大多邻近或相同,在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语言方面疗效均较为明显。单一头皮针或头皮针结合其他疗法均可取得较好疗效。今后还需规范临床治疗方案,比较不同流派疗效,完善随访跟踪,深入基础研究,以促进头皮针在临床治疗脑瘫中的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头针疗法 流派 中医儿科疾病 研究概况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