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2009年珠海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鸽飞 赵艳玲 +6 位作者 董缨 朱兰芳 余洁 吴洪秋 汪国庆 邓玉华 黄明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4-776,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珠海市2001—2009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低)的筛查结果,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重要作用。方法筛查采用干滤纸片法测定全血中的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确诊使用化学发光... 目的调查分析珠海市2001—2009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低)的筛查结果,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重要作用。方法筛查采用干滤纸片法测定全血中的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确诊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游离T3(FT3)、游离T4(FT4)以及TSH。结果9年全市共筛查92 461例新生儿,筛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筛查率65.93%。检出甲低患儿47例,发病率为1/1 967,比全国1/3 009的发病率高(2=8.40,P<0.005)。结论珠海虽为海滨城市,但新生儿先天性甲低患病情况不容乐观。通过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普及,对先天性甲低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有效地控制该出生缺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阮永铭 汪国庆 +1 位作者 朱兰芳 李文典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了解珠海市学龄前儿童的微量元素状况。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106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全血铜、锌、钙、镁、铁、铅的检测。结果:1066名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除铜、镁全部在参考范围内之外,锌、钙、铁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其... 目的:了解珠海市学龄前儿童的微量元素状况。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106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全血铜、锌、钙、镁、铁、铅的检测。结果:1066名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除铜、镁全部在参考范围内之外,锌、钙、铁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中缺钙21%,缺锌28%,缺铁19%,而铅中毒发生率为15%。结论:珠海市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普遍存在,而铅中毒的情况也相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微量元素 铅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双胎妊娠的产前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潘丽 苏文 +1 位作者 林道彬 尹保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830-2833,共4页
目的了解珠海市双胎妊娠的产前诊断情况,同时评估双胎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对就诊的存在产前诊断指征的双胎妊娠产前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213例双胎妊娠存在产前诊断指征,实际产前诊断53例(24.8%)。实际产前诊断胎儿数103个,... 目的了解珠海市双胎妊娠的产前诊断情况,同时评估双胎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对就诊的存在产前诊断指征的双胎妊娠产前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213例双胎妊娠存在产前诊断指征,实际产前诊断53例(24.8%)。实际产前诊断胎儿数103个,结果异常10个,异常检出率9.7%。双胎之一异常(包括产前诊断结果一胎异常以及B超提示一胎发育异常但产前诊断结果正常者)选择性减胎7例,期待疗法8例。避免了1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2例21三体综合征、1例小脑畸形、1例脑积水、1例脊柱裂患儿的出生。结论双胎产前诊断是产前发现异常胎儿的有效手段,结合选择性减胎术,在有效避免缺陷儿出生方面有实用价值。但目前珠海市双胎妊娠的产前诊断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前诊断率,才能降低缺陷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产前诊断 选择性减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学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玉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年第3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遗传学 基因治疗 生物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诱导斑马鱼异源三倍体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吴玉萍 叶玉珍 吴清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5-470,共6页
于 1 997年 5月在广东省珠海市采集斑马鱼和豹纹斑马鱼 ,采用热休克方法研究阻止第二极体排放诱导异源三倍体斑马鱼的适宜条件。按正交实验方案组合诱导参数 ,结果表明 :在卵受精后 2min ,采用 39℃持续处理 2min ,三倍化率可达 53.8% ... 于 1 997年 5月在广东省珠海市采集斑马鱼和豹纹斑马鱼 ,采用热休克方法研究阻止第二极体排放诱导异源三倍体斑马鱼的适宜条件。按正交实验方案组合诱导参数 ,结果表明 :在卵受精后 2min ,采用 39℃持续处理 2min ,三倍化率可达 53.8% ,原肠期相对存活率为91 .0 % ,尾芽期相对存活率为 91 % ,孵化期相对存活率为 91 .1 %。本研究分析了热休克处理的参数与三倍体出现率和胚胎相对存活率的关系 ,并得出诱导参数中起始休克时间为重要因素 ,其次为持续时间和休克温度。本研究为构建人工三倍体模型奠定了基础 ,并对三倍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操作 异源三倍体 斑马鱼 热休克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2010年珠海市地中海贫血大规模人群的遗传筛查和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周玉球 商璇 +5 位作者 尹保民 熊符 肖奇志 周万军 张永良 徐湘民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 分析1998-2010年间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展的地中海贫血(地贫)大规模人群预防控制计划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为主体构建地贫遗传筛查网络,以婚前医学检查对象(1998-2003年)和常规产前检查人群及其配偶(2004-2010年... 目的 分析1998-2010年间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展的地中海贫血(地贫)大规模人群预防控制计划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为主体构建地贫遗传筛查网络,以婚前医学检查对象(1998-2003年)和常规产前检查人群及其配偶(2004-2010年)作为筛查对象,采用地贫杂合子筛查策略,进行α和β地贫特征的筛查.对所有可疑地贫基因携带者进行随访和遗传咨询,并采用基于PCR的基因诊断技术对高风险夫妇进行确诊.在知情同意选择的情况下,对严重类型地贫高风险胎儿实施产前基因诊断并终止妊娠.结果 从199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共筛查了85 522例拟婚育龄青年和41 503例孕妇及其配偶14 141例,婚前医学检查和产前检查地贫筛查覆盖率分别为92.698%(1998-2003年)和27.667%(2004-2010年).在10 726例地贫筛查阳性的病例中,α和β地贫分别为7393例(5.237%,7 393/141 166)和3333例(2.361%,3 333/141 166).总计发现257对有生育严重类型地贫儿可能的高风险夫妇(α地贫190对和β地贫67对),对其中的251对(97.7%,251/257)进行了产前诊断.本预防控制计划实施后共减少了72例严重类型地贫患儿的出生,其中α地贫患儿49例,使珠海市严重类型α地贫患儿出生率年平均下降了32.9%(49/149).结论 本研究通过13年地贫的大规模人群遗传筛查和产前诊断,有效降低了珠海市严重类型地贫围产儿的出生率,所总结出来的地贫预防控制技术方案,可为我国其他地贫高发地区开展类似预防控制计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遗传筛查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53例X染色体异常的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小宝 崔娓 +2 位作者 李文典 叶兹礼 肖鸽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X染色体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其遗传学效应。方法:常规方法对我室1990—2005年共3998例患者行外周血培养,收获制片G显带后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必要时加做C带),收集X染色体异常病例共53例。结果:3998例中检出X染色... 目的:分析X染色体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其遗传学效应。方法:常规方法对我室1990—2005年共3998例患者行外周血培养,收获制片G显带后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必要时加做C带),收集X染色体异常病例共53例。结果:3998例中检出X染色体异常53例,其中X数目异常38例,X结构异常15例。结论:X染色体异常可导致患者原(继)发闭经,身材矮小,性腺发育异常,不孕不育,智力低下等,故对有以上特征患者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查是必要的,能更好的为此类患者提供生育指导,从而提高人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 染色体异常 TURNER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玉萍 郭裕萍 李文典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9年第11期703-704,共2页
为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的有效途径,对1 494 例夫妻血型不合者进行IgG抗A(B)效价测定,对在孕期诊断母婴血型不合可能产生新生儿溶血而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妇女进行系统的治疗,服用作者研制的有益于降解免疫性抗... 为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的有效途径,对1 494 例夫妻血型不合者进行IgG抗A(B)效价测定,对在孕期诊断母婴血型不合可能产生新生儿溶血而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妇女进行系统的治疗,服用作者研制的有益于降解免疫性抗体的中药来防治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取得良好效果。分析了免疫性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溶血病 早期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低覆盖度测序结合传统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在罕见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
9
作者 罗华玉 龙若庭 +3 位作者 赵理平 邱显荣 杨惠琼 肖鸽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5期2199-2202,共4页
目的对1例NT增厚的彩超异常胎儿进行遗传学分析及诊断,探讨多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在遗传病检测中的实际意义。方法采用全基因组低覆盖度测序(WGS)法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及100kb以上的拷贝数微缺失/微重复,同时用常规G显带法对羊水... 目的对1例NT增厚的彩超异常胎儿进行遗传学分析及诊断,探讨多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在遗传病检测中的实际意义。方法采用全基因组低覆盖度测序(WGS)法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及100kb以上的拷贝数微缺失/微重复,同时用常规G显带法对羊水行胎儿脱落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WGS显示胎儿4q末端存在34.16Mb的重复合并18q末端存在19.97Mb的缺失,经结合G显带核型分析最终确定该胎儿核型为46,XN,der(18)t(4;18)(q32.1;q21.3)。结论应用WGS结合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技术,确诊了1例4q部分三体合并18q部分单体衍生的不平衡重排染色体的彩超异常胎儿,证明合理运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方法有助于对染色体异常的遗传学变异病例进行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q部分三体 18q部分单体 产前诊断 核型分析 全基因组低覆盖度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玉球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1年第6期303-308,共6页
在生物中 ,特别是在真核生物中 ,DNA甲基化已成为阐明正常和病理基因表达现象的重要机制 ,因而已成为当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之而产生的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至少已报道了三类 10种此类技术。而近几年迅... 在生物中 ,特别是在真核生物中 ,DNA甲基化已成为阐明正常和病理基因表达现象的重要机制 ,因而已成为当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之而产生的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至少已报道了三类 10种此类技术。而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以 HSO3-转化为基础的各种 DNA甲基化检测技术 ,因其具有简便可行、准确灵敏等诸多优点 ,最令人瞩目。本文仅就这些方法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 DNA甲基化 分析技术 分子生物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例21三体综合征细胞遗传学分型与间期FISH分析
11
作者 李文典 吴玉萍 +4 位作者 叶兹礼 周玉球 刘莉 肖鸽飞 朱兰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1年第3期36-37,48,共3页
目的 :探讨 13/ 2 1α卫星探针细胞间期FISH分析在不同类型的 2 1三体征表达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核型分析后 ,对 3种不同类型的 2 1三体进行间期FISH。结果 :按照核内含 5个荧光杂交信号的细胞比例大于 81.5 %定为 2 1三体诊断标... 目的 :探讨 13/ 2 1α卫星探针细胞间期FISH分析在不同类型的 2 1三体征表达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核型分析后 ,对 3种不同类型的 2 1三体进行间期FISH。结果 :按照核内含 5个荧光杂交信号的细胞比例大于 81.5 %定为 2 1三体诊断标准 ,标准型均可确诊 ,易位型诊断率为 5 0 % ,嵌合型只要三体细胞系的比例大于 5 0 %也可确诊。结论 :13/ 2 1α卫星探针间期FISH诊断 2 1三体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三体综合征 核型分型 间期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12年珠海市侵入性产前诊断情况分析
12
作者 潘丽 苏文 +1 位作者 林道彬 尹保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75-2778,共4页
目的:了解1999—2012年珠海市通过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预防先天性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效果,同时评估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对1999~2012年因各种产前诊断指征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的6049例患者的病例情况、产前诊断结果及... 目的:了解1999—2012年珠海市通过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预防先天性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效果,同时评估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对1999~2012年因各种产前诊断指征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的6049例患者的病例情况、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1999—2012年共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6049例,其中羊膜腔穿刺术4603例,脐静脉穿刺术1446例。发现染色体异常546例,地中海贫血361例,异常检出率为15.0%。因严重遗传病引产218例。结论:侵入性产前诊断是产前发现异常胎儿的有效手段,在有效避免严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方面有实用价值,且对于提高珠海市的人口素质起到了十分积极、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性产前诊断 染色体 地中海贫血
原文传递
轻度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者气道巨噬细胞MMP12与肺神经源性P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许军阳 毛新岚 +5 位作者 周传恩 何梦璋 艾艳 谢建红 江凤霞 吕简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哮喘患者气道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的表达与肺神经源性P物质的相关性,探讨MMP12和P物质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缓解期(缓解期哮喘组)和轻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轻度发作期哮喘组)及健...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哮喘患者气道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的表达与肺神经源性P物质的相关性,探讨MMP12和P物质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缓解期(缓解期哮喘组)和轻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轻度发作期哮喘组)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20名,肺功能测定后进行痰巨噬细胞计数,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n blot检测气道巨噬细胞MMP12表达,用酶免疫测定法测定痰P物质。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哮喘患者FEV1和PEF50明显降低,痰巨噬细胞数明显升高。与缓解期哮喘组相比,轻度急性发作期组患者FEV1和PEF50明显降低;(2)各组哮喘患者气道巨噬细胞MMP12表达水平和P物质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急性发作期患者MMP12和P物质浓度高于缓解期哮喘组患者;(3)各组哮喘患者MMP12 mRNA表达量与P物质的变化和诱导痰巨噬细胞呈正相关,与FEV1和PEF50的变化呈负相关。结论:巨噬细胞MMP12和肺神经源性P物质的调控失衡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可能成为哮喘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基质金属蛋白酶12 巨噬细胞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叠加生物型的基因表达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玉萍 叶玉珍 吴清江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8-113,共6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及特异性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析了鲤、鲫及其基因组叠加的不同组合个体的红细胞SOD. EST和血红蛋白的电泳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基因组组合及不同倍性的个体间存在由基因组差异导致的生化多态性,为不同...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及特异性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析了鲤、鲫及其基因组叠加的不同组合个体的红细胞SOD. EST和血红蛋白的电泳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基因组组合及不同倍性的个体间存在由基因组差异导致的生化多态性,为不同倍性的鱼类的同工酶(SOD)表达存在基因剂量效应提供了依据,证实了不同组合的SOD亚基间有协同表达、累积作用。研究表明每个基因有其独特的调控机制,因而在杂种三倍体内三分之一的基因组亦能够表达产物。应用本研究的遗传学数据有益于构建基因组特异性品系,这不但有助于更有效地鉴别鱼类的不同组合而且为深入研究基因剂量和表达调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叠加 同工酶 基因表达 基因剂量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静脉导管及颈项透明层厚度的超声检测在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孟小军 肖鸽飞 +2 位作者 谢文杰 金正平 陈小薇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及颈项透明层(NT)增厚在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62例孕11~14周的孕妇行常规产前检查,进行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和NT检测,对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或N... 目的探讨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及颈项透明层(NT)增厚在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62例孕11~14周的孕妇行常规产前检查,进行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和NT检测,对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或NT增厚胎儿于孕18~20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诊或除外CHD,对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和NT正常的胎儿于20~24周行胎儿常规系统筛查,对可疑胎儿心脏异常者再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活产儿于出生后1周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引产胎儿进行尸检。结果①3562例胎儿中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胎儿CH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正常的胎儿(P<0.01),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5.22%、96.97%和25.87%;②NT增厚的胎儿CHD发生率明显高于NT正常胎儿(P<0.01),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9.25%、98.03%及32.35%;③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和NT增厚的胎儿CHD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及NT均正常的胎儿(P<0.01),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3.28%、99.46%和60.42%。结论胎儿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频谱异常和NT增厚可作为CHD的早期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颈项透明层 心脏畸形 先天性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H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Th17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心怡 张杰 +3 位作者 周雪清 曾文郸 赵向峰 骆耐香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2-397,415,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hutch,THH)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Th17细胞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THH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免疫学机制。方法 3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 目的通过观察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hutch,THH)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Th17细胞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THH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免疫学机制。方法 3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20只用于制备CIA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THH治疗组,每组9只。通过观测小鼠体质量、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及HE染色了解THH治疗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ELISA观察THH对CIA小鼠Th17细胞及IL-17A的影响,并使用GraphPad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IA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与THH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关节炎指数评分及关节肿胀程度CIA模型组均高于THH治疗组;HE染色显示THH治疗组关节炎的炎症较模型组减轻,骨损伤减少。流式结果显示,脾脏Th17细胞比例CIA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HH治疗组高于CIA模型组(P<0.05)。CIA模型组踝关节及血清中IL-17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HH治疗组中的表达量低于CIA模型组(P<0.05)。结论 THH可通过升高CIA小鼠外周免疫器官Th17细胞比例、降低关节组织及血清IL-17A表达水平,从而减轻关节炎的炎症反应,减少关节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TH17细胞 IL-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1对不良孕产史夫妇外周血染色体分析(附2例世界首报核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兹礼 李文典 肖鸽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自然流产 死胎 畸胎 染色体异常 核型异常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子抗体含量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阮永铭 吴洪秋 +1 位作者 李文典 蔡桂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含量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不孕、不育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进行抗精子抗体含量定量检测。结果不孕、不育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精子抗体是引...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含量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不孕、不育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进行抗精子抗体含量定量检测。结果不孕、不育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精子抗体是引起免疫性不孕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子抗体 不孕症 不育症 含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β地中海贫血误诊为G6PD缺乏症1例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鸽飞 周玉球 +3 位作者 高平 朱兰芳 赵源 李文典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1年第4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原因 重症β地中海贫血 误诊 G6PD缺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例染色体倒位的产前咨询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娓 郭小宝 +3 位作者 李文典 阮永铭 肖鸽飞 叶兹礼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12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倒位的遗传学效应,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糸,并给予产前咨询指导。方法对珠海地区共4032例因各种原因来我院就诊的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共检出染色体倒位69例,其中inv(3)2例,inv(4)3例,inv(10)1例,inv(12)2例,inv(Y)7例,及... 目的探讨染色体倒位的遗传学效应,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糸,并给予产前咨询指导。方法对珠海地区共4032例因各种原因来我院就诊的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共检出染色体倒位69例,其中inv(3)2例,inv(4)3例,inv(10)1例,inv(12)2例,inv(Y)7例,及inv(9)54例。结论染色体倒位是导致流产、早产、畸形儿的原因之一,倒位携带者与生育三体儿的风险及与某些疾病关系密切,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倒位 产前咨询 临床分析 遗传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