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及MRI诊断纵隔型肺癌的价值观察
1
作者 梁家浩 周园园 +2 位作者 杨东 李土娇 吴明彪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 分析CT及MRI诊断纵隔型肺癌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的86例疑似纵隔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 目的 分析CT及MRI诊断纵隔型肺癌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的86例疑似纵隔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发病位置纵隔型肺癌的检出结果,采用Kappa检验分析CT、MRI诊断纵隔型肺癌的一致性。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发现,阳性74例(86.05%),阴性12例(13.95%)。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病理类型纵隔型肺癌的检出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发病位置纵隔型肺癌的检出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MRI诊断纵隔型肺癌的准确率为91.86%,敏感度为91.89%,特异度为91.67%,阳性预测值为98.55%,阴性预测值为64.71%,Kappa值=0.711;CT诊断纵隔型肺癌的准确率为94.19%,敏感度为94.59%,特异度为91.67%,阳性预测值为98.59%,阴性预测值为73.33%,Kappa值=0.781。结论 CT及MRI诊断纵隔型肺癌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临床诊断时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订检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纵隔型肺癌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半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在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林晓锐 黄胜福 +2 位作者 邝宇良 兰莹 李安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1期58-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颅半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联合头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在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单侧MCAO患者80例,均行头... 目的:探讨头颅半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联合头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在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单侧MCAO患者80例,均行头颈CTA和头颅半脑灌注CTP检查。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CTP定量参数以及CTA侧支循环等级。分析各预后影响因素以及CTP联合CTA对单侧MCAO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单侧MCAO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侧支循环评分、相对达峰时间、相对平均通过时间、相对脑血流量和相对脑血容量均为影响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CTP联合CTA评估单侧MCAO患者预后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特异度为0.941,灵敏度为0.848,均高于CTP各参数以及CTA侧支循环评分单一评估。结论:头颅半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能有效提高对单侧MCAO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大脑中动脉闭塞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联合去金属伪影技术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及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禄丁 张康龙 +1 位作者 贠张玲 杨东 《大医生》 2025年第7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能谱CT联合去金属伪影(MAR)技术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及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能谱CT扫描,将原始未经过... 目的观察能谱CT联合去金属伪影(MAR)技术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及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能谱CT扫描,将原始未经过MAR技术处理的图像作为对照组,将使用MAR技术处理的图像作为MAR组,各63例。比较两组图像骨质结构、周围软组织、膀胱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伪影指数(AI)和信噪比(SNR)。结果在70、90、110、130keV条件下,MAR组图像骨质结构、周围软组织、膀胱的主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70、90、110keV条件下,MAR组图像骨质结构的AI均低于对照组,SN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130keV条件下,两组图像骨质结构的AI、S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70、90、110keV条件下,MAR组图像周围软组织的AI均低于对照组,SN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130keV条件下,两组图像周围软组织的AI、S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70、90、110、130keV条件下,MAR组图像膀胱的AI均低于对照组,SN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能谱CT检查中应用MAR技术,有利于减轻植入物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去金属伪影 髋关节置换术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CT灌注成像联合C反应蛋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贠张玲 贺统军 +3 位作者 李莉 邝宇良 李安连 唐雪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4年1月于广东省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77例,收集患者CT脑灌注成像参数和血液检查CRP指... 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4年1月于广东省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77例,收集患者CT脑灌注成像参数和血液检查CRP指数,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 RS)[8]将数据分为预后良好组(n=103)和预后不良组(n=74)。比较不同预后组临床资料、血清CRP水平以及CT灌注成像参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值和CT灌注成像参数对AIS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和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CRP、MTT和TTP均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CBF、CBV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CT灌注参数联合诊断显示出最佳的预测效能,AUC值为0.998,最佳敏感度为0.973,特异度为0.990,均高于各单独指标。结论:炎症指标CRP和CT灌注参数与AIS患者病情有密切相关性,相比较各单独指标来说,CRP和CT灌注参数联合诊断能够更好地反映AIS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C反应蛋白 脑CT灌注成像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用于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5
作者 李土娇 揭育添 +2 位作者 兰莹 林晓锐 龙成 《大医生》 2024年第7期120-122,共3页
目的研究双能量CT虚拟去钙(VNCa)技术在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BME)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骶髂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伴发BME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8... 目的研究双能量CT虚拟去钙(VNCa)技术在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BME)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骶髂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伴发BME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未发生BME)和观察组(40例,骶髂关节炎BME),患者均接受MRI和双能量CT VNCa技术检查,记录CT值,分析其判断骶髂关节炎BME的价值。结果经MRI证实40例伴发BME,双能量CT VNCa技术检查与MRI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687,P<0.05),双能量CT VNCa技术诊断骶髂关节炎BME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83.33%,准确率为86.21%,阳性预测值为92.11%,阴性预测值为75.00%。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髂骨VNCa CT值判断骶髂关节炎BM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P<0.05),敏感度为0.833,特异度为0.525。结论VNCa技术用于骶髂关节炎BME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髂骨VNCa CT值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 核磁共振 骶髂关节炎 骨髓水肿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CT评价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储备功能的价值
6
作者 兰莹 吴明彪 +1 位作者 唐雪 梁家浩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8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能CT扫描测定肝脏各时相碘基值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肝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和无肝硬化的肝指标正常... 目的探讨双能CT扫描测定肝脏各时相碘基值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肝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和无肝硬化的肝指标正常人群的临床资料,分为肝硬化组(36例)和正常组(32例),根据Child-Turcotte-Pugh(CTP)分期法将肝硬化组患者分为A组(18例)、B组(10例)及C组(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双能CT肝脏常规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使用双能CT图像软件合成处理碘基图。比较正常组和肝硬化组研究对象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触达点时间;比较正常组及A、B、C组研究对象动脉期碘浓度值(Ia)、静脉期碘浓度值(Ip)、肝动脉碘分数(ATF)及门静脉碘浓度(PVIC)。结果在注射对比剂之后,正常组和肝硬化组研究对象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触发点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组研究对象比,A、B、C组患者的Ia、AIF均依次升高,Ip、PVIC均依次降低;且B、C组患者的Ia均高于正常组和A组;B、C组患者的Ip均低于正常组,C组低于B组;A、B、C组患者的AIF均高于正常组,B、C组均高于A组,C组高于B组;A、B、C组患者PVIC均低于正常组,且B、C组均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均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存在明显改变,双能CT能够监测肝动脉、肝静脉时期碘浓度,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肝储备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双能CT 血流动力学 肝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患者MRI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吴明彪 唐雪 +2 位作者 兰莹 龙成 梁家浩 《大医生》 2024年第17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与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66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疾病转归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与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66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疾病转归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未复发或未因脑膜瘤死亡)与预后不良组(17例,复发或因脑膜瘤死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脑膜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5 cm、入院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评分量表(KPS)评分≤80分、有瘤周水肿、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为Ⅱ~Ⅲ级、手术切除程度为部分切除、纵向弛豫时间(T1)增强像不均匀强化、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入院KPS评分≤80分、瘤周水肿、WHO分级为Ⅱ~Ⅲ级、手术切除程度为部分切除、T1增强像不均匀强化、DWI为高信号是影响脑膜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脑膜瘤患者预后与肿瘤直径、入院KPS评分、瘤周水肿、WHO分级、手术切除程度、T1增强像、DWI等有关,临床可对上述指标进行密切关注,尽早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影像学特征 脑膜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口服常用剂量缓释茶碱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姬路鹏 常瑞明 +5 位作者 许倩琼 陈兢兢 陆少范 陈华新 吕诗敏 梁庭都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短时间内(1周)口服常用剂量缓释茶碱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口服常规剂量缓释茶碱且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茶碱血药浓度的老年住院患者... 目的:分析老年人短时间内(1周)口服常用剂量缓释茶碱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口服常规剂量缓释茶碱且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茶碱血药浓度的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收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352例,其中男性290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80.53±8.46)岁,其中血清茶碱浓度水平范围为0.7 mg/L-19.72 mg/L,平均水平为(8.03±3.88)mg/L,小于6 mg/L112例(31.82%),6-15 mg/L有199例(56.53%),大于15 mg/L有41例(11.65%,无血药浓度水平超过20 mg/L者),大多数患者无茶碱不良反应表现,部分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循环、神经系统表现,无严重茶碱中毒反应。结论:老年人短时间(1周内)口服常用剂量缓释茶碱的不良反应轻微,对短期口用茶碱缓释片者,如无茶碱中毒表现,可无须监测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 血药浓度监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增强图像纹理特征预测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 被引量:9
9
作者 黄裕存 曹治 +2 位作者 陆少范 黄胜福 邝宇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CT增强图像纹理特征预测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47)和验证组(n=50)。于术前CT增强门静脉期图像中提取90个病灶三维定量特征,采用组间相关系数(ICC)...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CT增强图像纹理特征预测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47)和验证组(n=50)。于术前CT增强门静脉期图像中提取90个病灶三维定量特征,采用组间相关系数(ICC)从中选择可重复性好者,以LASSO COX回归模型进行降维并筛选出与患者总生存时间(OS)相关特征,建立影像标签,对2组患者进行分类,根据标签分数的中位数值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观察组间OS差异,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纹理特征标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融合纹理特征标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诺莫图,评价其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效能;绘制决策曲线,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经筛选获得2个与患者OS相关的CT纹理特征并以之建立影像标签。训练组(χ^2=9.25)和验证组(χ^2=8.49)中,高危组和低危组患者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影像标签及TNM分期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标签预测训练组和验证组患者3年OS的AUC分别为0.72(P=0.02)和0.67(P=0.07),融合影像标签和TNM分期的诺莫图模型预测3年OS的AUC分别为0.78和0.81(P均<0.01)。阈值为0.13~0.59时,诺莫图模型的净获益高于单独影像标签。结论基于CT增强图像纹理特征建立的影像标签可用于胃癌患者术后危险分层;联合病理特征构建的纹理诺模图模型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纹理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MSCT表现与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对照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揭育添 吴莹 +2 位作者 黄裕存 陆少范 黄胜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三种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MSCT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12月40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MSCT表现特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8例(20%),化脓性阑尾炎25例(62.5... 目的:探讨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三种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MSCT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12月40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MSCT表现特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8例(20%),化脓性阑尾炎25例(62.5%),坏疽性阑尾炎7例(17.5%),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MSCT扫描,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MSCT表现,并与临床特点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计数等相结合,从而综合分析各种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要点。结果:坏疽性阑尾炎组CRP、PCT、WBC计数较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组高(P<0.05),化脓性阑尾炎组CRP、PCT、WBC计数较单纯性阑尾炎组高(P<0.05);在MSCT方面,坏疽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阑尾明显增粗,局部肠壁增厚,周围可见积气影,其中高密度粪石影离开阑尾腔游离于腹腔内有3例;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增粗,边界模糊,局部见斑片状、条索状密度增高影;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轻度肿胀,阑尾周围间隙稍模糊,管腔内见少量液体密度影。结论:MSCT扫描结合CRP、PCT、WBC计数对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间接淋巴造影及增强扫描评估卵巢癌前哨淋巴结方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陆少范 曹治 +2 位作者 黄裕存 邝宇良 黄胜福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螺旋CT间接淋巴造影及增强扫描评估卵巢癌前哨淋巴结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2例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前哨淋巴结影像检查、活检、腹腔镜切除卵巢术等,且均予以螺旋CT间接淋巴造影及多期增强扫描。结果 T4时点... 目的分析螺旋CT间接淋巴造影及增强扫描评估卵巢癌前哨淋巴结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2例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前哨淋巴结影像检查、活检、腹腔镜切除卵巢术等,且均予以螺旋CT间接淋巴造影及多期增强扫描。结果 T4时点多期增强扫描+间接淋巴造影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检出率(P<0.05);N1、N于多期增强扫描、间接淋巴造影、活检及多期增强扫描联合间接淋巴造影方法检出率对比均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卵巢癌前哨淋巴结行螺旋CT间接淋巴造影技术与多期增强扫描进行术前评估,为卵巢癌SLN清扫提供术前、术中参考依据,同时能准确地对卵巢癌分期诊断,判断淋巴结的累及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淋巴造影 螺旋CT 卵巢癌 前哨淋巴结 多期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肝吸虫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揭育添 黄裕存 +2 位作者 陆少范 邝宇良 黄胜福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肝吸虫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肝吸虫病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机制.方法:收集20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肝吸虫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主要包括发病部位、大小及形态、信号特点、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及周围胆管... 目的:探讨MRI对肝吸虫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肝吸虫病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机制.方法:收集20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肝吸虫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主要包括发病部位、大小及形态、信号特点、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及周围胆管扩张的特点.结果:①肿块型8例,主要表现为肝内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T1WI以低信号为主,部分病灶可夹杂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向心性强化;②腔内型5例,病灶局限于胆管内生长,主要表现为息肉状或乳头状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③浸润型7例,肿块沿胆管呈浸润性生长,继发局部胆管壁增厚、远端胆管扩张,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混杂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渐进性强化.结论:肝吸虫感染引起局部胆管慢性炎症,是诱发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重要因素.MRI不仅可显示肿块,还可显示其引发的周围胆管扩张等特征性改变,对肝吸虫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形吸虫 肝内胆管细胞癌 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双能量成像联合肌骨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潇 朱毅 谢丽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CT双能量成像联合肌骨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6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度疑似GA患者59例(240个关节)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双能量成像、肌骨超声检查,比较... 目的:探讨CT双能量成像联合肌骨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6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度疑似GA患者59例(240个关节)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双能量成像、肌骨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在诊断晶体沉积、关节积液、骨侵蚀等指标的差异,并以关节穿刺和镜检尿酸单钠晶体(monosodium urate,MSU)为诊断“金标准”,评估CT双能量成像联合肌骨超声诊断GA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CT双能量成像联合肌骨超声对尿酸盐结晶、关节积液及骨侵蚀的检出率均高于CT双能量成像和肌骨超声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的59例(240个关节)疑似GA患者中,经关节穿刺和镜检尿酸单钠晶体(MSU)检查共检查出196个有临床症状的关节,CT双能量成像联合肌骨超声诊断GA病变关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4.39%、72.73%和90.42%,与诊断金标准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43)。结论:CT双能量成像联合肌骨超声可提高GA关节病变的检出率,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GA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CT双能量成像 肌骨超声 诊断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胸段食管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RRNN)诊断标准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少范 曹治 +3 位作者 黄裕存 邝宇 邝宇良 黄胜福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3期524-526,共3页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RRNN)应用CT的诊断标准和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胸段食管鳞癌1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位患者的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具体位置与大小进行记录,将...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RRNN)应用CT的诊断标准和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胸段食管鳞癌1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位患者的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具体位置与大小进行记录,将其和外院病理结果比较,并以胸骨上切水平和CT片右喉返神经旁的淋巴结最大下缘相对位置作为标准,分为A组(胸骨上切水平上)和B组(胸骨上切水平下),分析其诊断标准和临床价值。结果:在180例患者中,RRNN转移45例,其中A组30例,B组12例,3例无RRNN影像;经ROC曲线可知:2mm、5mm层厚CT特异性、敏感性较高;RRNN转移和肿瘤长度、位置密切相关,和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无关。结论:多数RRNN转移位于患者颈部,经CT诊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且RRNN转移高危因素为胸上段处食管癌的肿瘤长度大于或等于8mm,临床需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鳞癌 CT 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闭合性肠和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胜福 《智慧健康》 2019年第33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方法在闭合性肠和肠系膜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闭合性肠和肠系膜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对照组(常规CT扫描)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方法在闭合性肠和肠系膜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闭合性肠和肠系膜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对照组(常规CT扫描)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相对更高。与CT平扫相比,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腹腔游离气体显示率、腹腔积液显示率、肠壁增厚显示率、肠间积液显示率的显示率相对更高。结论在闭合性肠和肠系膜损伤的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是一种高效、准确的诊断方法,其检查结果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损伤 观察组 诊断符合率 闭合性肠 腹腔游离气体 显示率 CT平扫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耳硬化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光兴 刘军泉 刘国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耳硬化症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间经手术确诊的耳硬化症患者共30例,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30例共54耳显示异常。依据病变部位分为窗型、耳蜗型及混合型。窗型共4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耳硬化症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间经手术确诊的耳硬化症患者共30例,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30例共54耳显示异常。依据病变部位分为窗型、耳蜗型及混合型。窗型共40耳,其中前庭窗受累30耳,前庭窗及蜗窗共同受累10耳;耳蜗型共6耳,仅耳蜗周围骨质受累;混合型共8耳,耳蜗、前庭窗、蜗窗、内耳迷路广泛受累,其中1耳伴有颈静脉球高位。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耳硬化病变部位及范围,对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耳硬化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对腹盆腔肿瘤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少范 黄裕存 +1 位作者 揭育添 谢丽玲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8期982-984,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对腹盆腔肿瘤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抽取本院接收的80例疑似为腹盆腔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80例患者实施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检查,并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观察磁共... 目的分析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对腹盆腔肿瘤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抽取本院接收的80例疑似为腹盆腔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80例患者实施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检查,并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观察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腹盆腔肿瘤诊断的效能。结果经手术病理显示,80例患者共检出60例腹盆腔肿瘤,其中,肝脏肿瘤17例,占比28%;肾脏及肾上腺肿瘤16例,占比27%;盆腔肿瘤27例,占比45%。经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显示,80例患者共有62例腹盆腔肿瘤,其中,肝脏肿瘤18例,占比29%;肾脏及肾上腺肿瘤17例,占比27%;盆腔肿瘤27例,占比44%。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结果的检出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发现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腹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准确率为95%,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85%。结论在腹盆腔肿瘤患者实施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诊断,能有效检出患者的肿瘤类型,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盆腔肿瘤 磁共振成像减影技术 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耦合剂软胶袋垫衬法在睾丸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18
作者 揭育添 郝金华 +2 位作者 黄裕存 陆少范 黄胜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4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寻一种能够提高MRI睾丸成像质量,从而实现睾丸高分辨率扫描,得到图像清晰、数据稳定的成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30名25~60岁男性健康志愿者。A方案:在睾丸周围垫衬超声耦合剂软胶袋;B方案:睾丸周围不垫衬任何物品,进行常规扫描。采... 目的探寻一种能够提高MRI睾丸成像质量,从而实现睾丸高分辨率扫描,得到图像清晰、数据稳定的成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30名25~60岁男性健康志愿者。A方案:在睾丸周围垫衬超声耦合剂软胶袋;B方案:睾丸周围不垫衬任何物品,进行常规扫描。采用A、B两种不同方案对睾丸进行同序列MRI扫描。行轴位T_(1)WI、T_(2)WI、T_(2)WI+FS、矢状和冠状位T_(2)WI+FS高分辨率扫描,高b值DWI扫描,算出目标图像的SNR、CNR值,并用预先设计好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A方案、B方案所得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A方案所得图像质量明显优于B方案。A和B两种方案间:轴位T_(2)WI、T_(2)WI+FS的SNR、CNR、IQS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DWI的CNR、IQ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位T_(1)WI的IQ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NR和CNR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和冠状位T_(2)WI+FS的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NR、IQ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耦合剂软胶袋垫衬法对磁共振睾丸成像质量有明显改善,并得到清晰的高分辨率影像和稳定的扩散加权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耦合剂 睾丸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的胸腹部CT特征性表现及其病理对照
19
作者 陆少范 黄胜福 +2 位作者 曹治 黄裕存 邝宇良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1期2083-2085,共3页
分析探讨白血病的胸腹部CT特征性表现及其病理对照。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胸腹部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胸腹部CT扫描显示,41例患者中,脾... 分析探讨白血病的胸腹部CT特征性表现及其病理对照。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胸腹部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胸腹部CT扫描显示,41例患者中,脾大28例,脾浸润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结节影,其中有少数伴有出血现象,低密度结节影弱化;淋巴结主要呈轻度、中度肿大;胸部病变主要表现为肺部和胸膜浸润。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贫血、继发感染、持续性弛张热等症状,同时存在白血病细胞增生、浸润、高度脾大症状。胸腹部CT检查的应用,对于脾和肺浸润诊断均大有助益,与病理相相结合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可有效促进疾病诊断效率的提升,防止漏诊和误诊现象的发生,具备较为理想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进行更加广泛和普遍的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胸腹部CT 特征性表现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腔性肺癌的MSCT诊断
20
作者 陈光兴 邝宇良 +2 位作者 李安连 张康龙 朱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2期225-227,235,共4页
目的:探讨囊腔性肺癌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8例,经病理诊断或临床证实的囊腔性肺癌的临床和MSCT资料,多平面重组(MPR)图像,有随访的病例,观察病灶的动态变化。结果:病灶位于双肺上叶13例,其中右侧7例、左侧6例,双肺下叶... 目的:探讨囊腔性肺癌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8例,经病理诊断或临床证实的囊腔性肺癌的临床和MSCT资料,多平面重组(MPR)图像,有随访的病例,观察病灶的动态变化。结果:病灶位于双肺上叶13例,其中右侧7例、左侧6例,双肺下叶各2例,右肺中叶1例,单纯囊腔3例,囊腔伴结节状软组织密度6例,囊腔伴磨玻璃密度影5例,囊腔伴分隔4例,囊腔内可见血管穿行和支气管通入腔内5例,囊腔内可见支气管截断或闭塞4例,囊腔内可见血管穿行7例;3例随访病例囊腔消失,实成分明显增多,周围可见分叶和毛刺及胸膜凹陷征,2例表现囊腔扩大。结论:囊腔性肺癌较典型的CT表现征象为囊腔伴实性结节或磨玻璃密度,随访过程中囊壁增厚,实性或磨玻璃成分增大,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腔 肺癌 MS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