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和孕妇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哲 周玉球 肖奇志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4期41-42,89,共3页
目的调查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儿童和孕妇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原因。方法采用已建立的技术和方法分析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门诊及体检儿童和孕妇个体的珠蛋白基因型和铁代谢状态及其他血液学指标。结果在所研究的271例... 目的调查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儿童和孕妇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原因。方法采用已建立的技术和方法分析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门诊及体检儿童和孕妇个体的珠蛋白基因型和铁代谢状态及其他血液学指标。结果在所研究的271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和孕妇病例中(其中儿童和孕妇各142和129例),检出α-、β-地中海贫血(地贫)表型阳性和缺铁(ID)病例各为80、93和98例。经基因分析,有115和93例分别被确定了α-和β-地贫基因型(各含124和96个突变等位基因,其中包括有3例β-合并α-地贫)。另外尚有3个和2个分别为α-和β-地贫表型阳性的病例未能确定其基因型。据此得出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和孕妇个体的地贫基因检出率和携带率分别为76.75%和81.18%(未知基因型以杂合子计),α-合并β-地贫的机率为1.11%;ID的发生率为42.44%,其中儿童和孕妇ID的发生率各为43.66%和41.09%。ID病例地贫基因检出率高达45.22%,地贫合并ID个体占25.00%。此外,还发现单纯性小细胞低色素症(MCV和MCH均降低,但不贫血)个体有更高的地贫基因检出率(84.62%)和携带率(85.31%)。结论该研究阐明了地贫是引起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儿童和孕妇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特别是单纯性小细胞低色素症最主要的原因,其次为ID,地贫合并ID位居第三。同时还发现ID个体有不容忽视的地贫基因检出率。由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通常被认为是ID的指征,故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临床针对性和重要的优生优育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细胞低色素性症 儿童 孕妇 病因学 地中海贫血 缺铁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孢子丝菌及暗色真菌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纪青 向耘 +10 位作者 罗清平 蔡宏为 唐喜军 张明菲 韦玉兰 宋家俊 杨勇 姜长友 罗永津 陈载乐 梁结添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了解珠海市金湾区自然环境中申克孢子丝菌及致病性暗色真菌在该地区的分布情况及生态学。方法:分别于2006年4月、7月、10月、2007年1月四季从该区三灶、南水、平沙、红旗四地区自然环境中采集土壤、腐木、树皮、沼泽淤泥、枯枝等标... 目的:了解珠海市金湾区自然环境中申克孢子丝菌及致病性暗色真菌在该地区的分布情况及生态学。方法:分别于2006年4月、7月、10月、2007年1月四季从该区三灶、南水、平沙、红旗四地区自然环境中采集土壤、腐木、树皮、沼泽淤泥、枯枝等标本160份,用含放线菌酮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分离菌株,沙堡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传代培养,通过观察菌落形态、颜色,显微镜下菌丝和孢子的生长形态等方法,鉴定申克孢子丝菌及暗色真菌。结果:分离出申克孢子丝菌24株(分离率为15%)。暗色真菌共89株(分离率为56%),其中外瓶霉属33株(21%),枝孢霉10株(6%),链格孢19株(12%),着色真菌13株(8%),疣状瓶霉6株(4%),待定8株(5%)。除此之外,还分离出镰刀菌、念珠菌、曲霉等多种条件致病菌。结论:在珠海金湾区自然环境中能够分离出申克孢子丝菌及暗色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克孢子丝菌 暗色真菌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金湾区出生缺陷监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曾菊珍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9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关键词 出生缺陷监测 珠海市 出生缺陷发生率 生命质量 人口素质 经济负担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三灶镇中老年农民血脂水平分析
4
作者 刘胜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25期3168-3169,共2页
目的分析珠海市三灶镇45岁以上中老年农民的血脂现况。方法对2007年参加健康体检的1 344例45岁以上农民进行常规体检,抽血检测血脂、血糖及乙肝表面抗原,对血脂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血脂异常率为87.6%,总胆固醇升高者占26.0%,... 目的分析珠海市三灶镇45岁以上中老年农民的血脂现况。方法对2007年参加健康体检的1 344例45岁以上农民进行常规体检,抽血检测血脂、血糖及乙肝表面抗原,对血脂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血脂异常率为87.6%,总胆固醇升高者占26.0%,三酰甘油升高者占2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者占56.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者占1.8%。女性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高于男性。结论本组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提示该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高,应该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农民 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赖诗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9期3745-3747,共3页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62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父母满意度。观察组...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62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父母满意度。观察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以及家属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患儿有着良好的干预作用,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以及家属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护理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丽翠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1期135-136,共2页
目的评价该制度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处方点评工作发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经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和医务科医疗质量小组讨论确认后,先后组织学习宣传,并将点评结果纳入绩效工作考核项目等措施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 目的评价该制度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处方点评工作发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经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和医务科医疗质量小组讨论确认后,先后组织学习宣传,并将点评结果纳入绩效工作考核项目等措施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结果门诊处方点评结果、住院医嘱不合理用药病例、抗菌药物分级用药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处方合格率由85.03%、88.5%升至92.05%,不规范处方由6.08%、4.30%降至2.02%,不适宜处方由8.04%、5.90降至3.70%,超常处方由13.30%、8.30%降至6.11%,不合理用药比例由19.70%、14.80%降至9.50%,合理使用抗生素率由69.30%升至75.40%,无指征预防用药从18.12%降至10.30%。结论建立处方点评制度以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取得了一定效果,并结合处方调配时的审核监管工作,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点评 不合理用药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2株铜绿假单胞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小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1期1319-1320,共2页
目的分析2008年1月到2010年6月本院112株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获得性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方法铜绿假单胞菌培养与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06年版本制... 目的分析2008年1月到2010年6月本院112株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获得性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方法铜绿假单胞菌培养与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06年版本制定的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112株PA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42株,占37.5%、内科30株,占26.8%和外科17株,占15.1%,其他科室9株,占8.0%。PA对14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达48.7%~86.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对于PAE的感染,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永裕 《海峡药学》 2017年第9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根据其服药依从性将患者分为依从性好、依从性差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影响阿司匹林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发现,影响阿司匹林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认知度、药物不良反应、文化水平、家属监督等。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依从性不容乐观,主要受到年龄、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认知度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门诊1800例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永裕 《北方药学》 2016年第6期185-186,共2页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门诊1800例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抽取2015年6~12月1800例门诊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患者的处方,对药物的品种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果:选取的1800例高血压患者中,抗高血压药物最常用...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门诊1800例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抽取2015年6~12月1800例门诊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患者的处方,对药物的品种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果:选取的1800例高血压患者中,抗高血压药物最常用的为钙拮抗剂,其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氨氯地平,其次为厄贝沙坦片;抗高血压口服药物的用药方法中,通常采用二联的方式用药。结论:基层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满足现阶段对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与针对性的给药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门诊 抗高血压药物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师团队模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使用及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梁永裕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2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三师团队模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390例高血压患者,均进行三师团队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阿司匹林使用情况、自我效能及10年发病危险度。结果 353例患者完成干预1年。患者干... 目的探讨三师团队模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390例高血压患者,均进行三师团队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阿司匹林使用情况、自我效能及10年发病危险度。结果 353例患者完成干预1年。患者干预后阿司匹林使用率为45.61%(161/353),高于干预前的17.44%(68/3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中药物治疗、日常生活、健康行为、遵医行为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极高风险与高风险所占比例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师团队模式干预有助于提升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使用率,并且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三师团队 阿司匹林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医院5060例次患者用药咨询分析
11
作者 杨慧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29期942-943,共2页
目的了解乡镇医院患者用药咨询情况,以提高基层医院药房的药学服务水平。方法对我院2007年8月-12月期间2000例患者5060例次的用药咨询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33.4%的患者咨询药物的使用方法,18.4%的患者咨询用药时间及次数,15%的患... 目的了解乡镇医院患者用药咨询情况,以提高基层医院药房的药学服务水平。方法对我院2007年8月-12月期间2000例患者5060例次的用药咨询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33.4%的患者咨询药物的使用方法,18.4%的患者咨询用药时间及次数,15%的患者咨询联合用药。结论合理用药咨询对帮助患者安全、合理、有效地服用药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医院 用药咨询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珠海市某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行为形成及技能掌握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志雄 徐细兰 +1 位作者 石彩花 陈倩玲 《预防医学论坛》 2015年第11期845-846,851,共3页
目的了解珠海市某社区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后续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7月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某镇8 627名18~69岁户籍居民,从中抽取553人开展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及健康技能现况... 目的了解珠海市某社区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后续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7月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某镇8 627名18~69岁户籍居民,从中抽取553人开展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及健康技能现况调查。结果所抽取的553名居民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77.23%,健康行为总形成率为75.01%,健康技能总掌握率为71.43%。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力度,并针对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实施干预,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
原文传递
中国人常见G6PD基因突变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奇志 李哲 +1 位作者 周玉球 郑勤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4期222-226,共5页
目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病。本文探讨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经济实用的G6PD缺乏症分子诊断技术。方法采用DNA测序技术通过双盲法对所建立的... 目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病。本文探讨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经济实用的G6PD缺乏症分子诊断技术。方法采用DNA测序技术通过双盲法对所建立的单管多重PCR结合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所建立的新技术可成功地检出上述中国人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并能清楚区分男性杂合子、女性杂合子或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盲法分析结果显示,该技术对经DNA直接测序确诊的G6PD标本的诊断准确度和重复性均达到100%。结论单管多重PCR结合分子杂交技术可准确、快速地检测中国人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且具有经济和实用的优点,非常适合于G6PD缺乏症的大人群分子筛查和临床样品的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基因突变 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反向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种外用固体和半固体制剂药品说明书调查分析
14
作者 万正兰 李亚男 倪南珍 《中国药事》 CAS 2011年第9期912-913,921,共3页
目的为改进和完善外用固体和半固体制剂药品说明书提供建议,以促进其安全、合理使用。方法搜集某三级医院药房及2家社会连锁药店外用固体和半固体制剂共126个品种的药品说明书,将西药制剂和中成药制剂说明书分别统计,对其完整性、规范... 目的为改进和完善外用固体和半固体制剂药品说明书提供建议,以促进其安全、合理使用。方法搜集某三级医院药房及2家社会连锁药店外用固体和半固体制剂共126个品种的药品说明书,将西药制剂和中成药制剂说明书分别统计,对其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分析。结果在126种西药和中成药说明书中,缺项较多的10个项目分别是:不良反应5.49%和68.57%;禁忌症27.47%和51.43%;注意事项2.20%和17.1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73.62%和100.00%;儿童用药80.22%和100.00%;老人用药83.52%和100.00%;药物相互作用72.53%和97.14%;药物过量89.01%和100.00%;药理/毒理作用65.93%和94.28%;药代动力学80.22%和100.00%。西药药品说明书的标注项目质量优于中成药制剂。结论外用固体和半固体制剂药品说明书的内容标注仍然存在不规范问题,特别是中成药说明书更需要完善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用固体和半固体制剂 说明书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子宫肌腺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5
作者 严红 黄小惠 邓桂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79-581,共3页
目的:探寻针灸治疗子宫肌腺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西药组,各33例。针灸组以针刺腹部中极、水道、天枢、曲骨、子宫穴为主;西药组口服达那唑治疗。观察针灸组治疗前后雌激素(E2)水平、血色素(Hb)和血小板计数(... 目的:探寻针灸治疗子宫肌腺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西药组,各33例。针灸组以针刺腹部中极、水道、天枢、曲骨、子宫穴为主;西药组口服达那唑治疗。观察针灸组治疗前后雌激素(E2)水平、血色素(Hb)和血小板计数(BPC)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7.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2.7%,针灸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针灸组治疗后E2水平下降、Hb和BPC提高,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05)。结论:针灸治疗子宫肌腺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有效调整雌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肌腺病 子宫内膜肿瘤 腺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随机对照试验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严红 黄小惠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70,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灸治疗,以肾俞、次移为主穴,辅以殷门、三阴交治疗;对照组30例,内服外敷中药完带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灸治疗,以肾俞、次移为主穴,辅以殷门、三阴交治疗;对照组30例,内服外敷中药完带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实验室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慢性病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倪南珍 万正兰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8期150-151,共2页
目的研究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临床作用,充分了解中药调剂内涵,强化处方分析作用。方法参照中医药基本理论,查阅相关资料,从多角度出发分析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总结归纳处方分析的主要作用。结果通过参照中医药基本理论和查... 目的研究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临床作用,充分了解中药调剂内涵,强化处方分析作用。方法参照中医药基本理论,查阅相关资料,从多角度出发分析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总结归纳处方分析的主要作用。结果通过参照中医药基本理论和查阅相关资料,总结进行处方分析的主要作用为:可以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进行检查,避免用药重复、书写不清等人为疏忽情况发生;可以对中药配伍禁忌进行再次核查;可以对中药使用剂量、用法错误进行核查;可以为下一步的中药调剂工作做好准备;可以对中药合理性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结论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工作中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可以有效避免人为用药错误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调剂 处方分析 作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严红 黄小惠 邓桂芳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百会、关元治疗,对照组口服妇康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雌二醇(E_2)、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BPC)的变化及患者全身状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百会、关元治疗,对照组口服妇康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雌二醇(E_2)、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BPC)的变化及患者全身状况,并通过妇科检查、B超检查记录子宫大小、形态、出血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针刺治疗后E_2、Hb、BPC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调整雌激素水平,限制子宫内膜的过度增生,调节子宫的舒缩功能,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鲁萍教授运用中医辨治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小群 邹先明 +2 位作者 李勤建 黄景清 严鲁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4期31-32,共2页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小儿血液病,严鲁萍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辨证治疗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小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715-716,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10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SVD组,n=60)和多支病变组(MVD组,n=42)。分别测定各组血清...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10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SVD组,n=60)和多支病变组(MVD组,n=42)。分别测定各组血清hs-CRP、血脂、空腹血糖(FBS)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各指标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VD组和MVD组hs-CRP、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MVD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SVD组显著升高(P<0.05);Pearson's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hs-CRP水平与TG、FBS、IMT之间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48、0.50,P值均小于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s-CRP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冠状动脉疾病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