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平衡与多相复杂系统模拟研究——Lattice Boltzmann动理学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许爱国 张广财 +1 位作者 李英骏 李华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6-167,共32页
在自然界和工程物理领域存在大量的非平衡、多相等复杂系统和复杂行为。Lattice Boltzmann(LB)方法起源于复杂系统复杂行为研究的格子气或元胞自动机模型;其中,现代版的Lattice Boltzmann Kinetic Model(LBKM)植根于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的... 在自然界和工程物理领域存在大量的非平衡、多相等复杂系统和复杂行为。Lattice Boltzmann(LB)方法起源于复杂系统复杂行为研究的格子气或元胞自动机模型;其中,现代版的Lattice Boltzmann Kinetic Model(LBKM)植根于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方程—Boltzmann方程。本文从物理学视角评述LB方法,给出单松弛因子和多松弛因子LBKM构建的统一理论,介绍其在非平衡与多相复杂系统研究方面的应用。简单列举LB在多相流、可压流、材料动理学等方面的进展,重点介绍使用LB研究流体界面不稳定性、燃烧等问题的工作。本文所重点传递的信息为:可以通过宏观量研究系统的非平衡行为、可以提供系统偏离热力学平衡引发的宏观效应是LBKM建模优越于宏观连续介质建模的地方;除了可以从更基本的层面理解相应物理系统的特征、机制和规律外,这类研究结果可以为现有程序或软件中宏观模型的改进(例如修正项的构造)提供物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玻尔兹曼 动理学模型 非平衡效应 复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的唯象学和格点手征延拓研究(英文)
2
作者 郭志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4-501,共8页
首先在有效场论框架下对η和η'唯象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衰变过程:一种是只含有轻味强子的过程;另一种是有J/ψ参与的反应过程.通过拟合大量相关的衰变宽度和形状因子的实验数据,我们确定了有效拉氏量中自由参数... 首先在有效场论框架下对η和η'唯象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衰变过程:一种是只含有轻味强子的过程;另一种是有J/ψ参与的反应过程.通过拟合大量相关的衰变宽度和形状因子的实验数据,我们确定了有效拉氏量中自由参数的取值,同时也给出了双混合角机制下的η-η'混合参数.结合通过实验数据定出的混合参数以及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数值模拟给出的轻赝标介子质量和衰变常数,我们在U(3)手征微扰理论框架下对η-η'混合进行了次次领头阶的分析,并给出了更新的低能耦合常数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征有效场论 η-η’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系统的离散Boltzmann建模与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许爱国 张广财 应阳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1-56,共26页
燃烧系统的诸多模拟依托于流体建模,离散Boltzmann方法(discrete Boltzmann method,DB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流体介观建模方法.本文简要评述DBM发展的两个方向——Navier-Stokes等偏微分方程的数值逼近解法和复杂系统的微介观动... 燃烧系统的诸多模拟依托于流体建模,离散Boltzmann方法(discrete Boltzmann method,DB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流体介观建模方法.本文简要评述DBM发展的两个方向——Navier-Stokes等偏微分方程的数值逼近解法和复杂系统的微介观动理学建模.主要介绍在燃烧系统模拟方面DBM已有的工作、新近的思路、与传统流体建模的异同以及近期的研究成果.本文重点传递的信息为:作为复杂系统微介观动理学建模出现的DBM在模拟过程中同时给出"流动"及其相伴随的、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热动"非平衡效应;它为燃烧等复杂系统中各类非平衡行为的描述、非平衡信息的提取、非平衡程度的度量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它所提供的热动非平衡测量量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比较分布函数和平衡态分布函数的动理学矩关系得到的,一类是来自于Chapman-Enskog多尺度分析给出的热传导和黏性项.基于第二类DBM,可以实现(燃烧等)一大类复杂流体系统的多尺度物理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Boltzmann方法 非平衡效应 燃烧 复杂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研究F_1-ATP合酶对三磷酸腺苷的稳定和定位作用(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伍绍贵 高晓彤 +2 位作者 李权 廖杰 徐成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03-1809,共7页
F1-ATP合酶通过与ATP之间建立广泛的相互作用,实现对ATP的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这些相互作用为ATP的合成/水解创造了稳定的环境.理解这些相互作用是理解ATP的合成/水解机理的基础.我们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这些相互作用,找出在稳... F1-ATP合酶通过与ATP之间建立广泛的相互作用,实现对ATP的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这些相互作用为ATP的合成/水解创造了稳定的环境.理解这些相互作用是理解ATP的合成/水解机理的基础.我们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这些相互作用,找出在稳定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残基.通过检测ATP和F1-ATP合酶之间的非键相互作用,发现残基段158–164所形成的loop区域及残基R189,Y345对ATP存在显著相互作用.其中,该loop区域对ATP的三磷酸部分形成一个半包围结构,封闭活性位点区域,并通过氢键网络约束ATP三磷酸的运动,为ATP合成/水解创造稳定的环境.此外,关键残基Y345通过π–π叠加相互作用对ATP的碱基进行约束,但是ATP的碱基可以在平行于Y345芳香环的平面内进行滑动,我们推断这种滑动运动有利于促进ATP的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ATP合酶 氢键 分子动力学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摆混沌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纪强 周斌 丁益民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513-517,共5页
利用MATLAB软件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使用龙格库塔法严格求解无阻尼单摆和有阻尼单摆的运动方程,研究单摆摆长、阻尼系数和初始摆角对单摆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摆的周期与初始摆角有关,单摆周期随初始摆角的增大而增大;当两种单摆... 利用MATLAB软件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使用龙格库塔法严格求解无阻尼单摆和有阻尼单摆的运动方程,研究单摆摆长、阻尼系数和初始摆角对单摆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摆的周期与初始摆角有关,单摆周期随初始摆角的增大而增大;当两种单摆的参数取值处于某些范围时,均能出现混沌现象;阻尼单摆在正阻尼条件下演化出随机吸引子,在负阻尼条件下演化出随机排斥子.通过计算不同参数值的单摆方程,发现单摆的运动对初始摆角、阻尼系数有很强的依赖性.最后提出了一种衡量混沌系统敏感性的量化指标——敏感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初始摆角、单摆摆长、阻尼系数均能影响单摆的敏感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单摆 龙格库塔法 混沌 吸引子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z)数据对相互作用暗能量模型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潘宇 李力 +3 位作者 曹硕 潘娜娜 张益 胡紫萱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7-325,共9页
结合最新的哈勃参量H(z)观测数据、重子声学振荡(BAO)数据与普朗克卫星观测得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数据,利用马尔柯夫链蒙特卡洛算法(MCMC)对一种相互作用暗能量模型进行了观测限制.这3种数据联合限制得到的各参数的最佳拟合值及1... 结合最新的哈勃参量H(z)观测数据、重子声学振荡(BAO)数据与普朗克卫星观测得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数据,利用马尔柯夫链蒙特卡洛算法(MCMC)对一种相互作用暗能量模型进行了观测限制.这3种数据联合限制得到的各参数的最佳拟合值及1σ误差范围分别为:物质能量密度参数?m=0.266+0.028-0.028,相互作用因子γ=0.090+0.100-0.098,暗能量状态方程参数wX=-1.307+0.263-0.269,哈勃常数H0=74.20+4.66-4.56.相互作用耦合参数γ>0表明能量正在从暗物质转移到暗能量.然而,宇宙学常数模型中的巧合性问题在1σ误差范围内依然可以轻微缓解.为了更好地做出比较,还利用BAO+CMB组合数据及单独的H(z)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考察,得到的结果如下:(1)H(z)数据能对相互作用参数γ给出更好的限制结果;(2)ΛCDM模型仍然是与观测数据符合得最好的模型,耦合参数γ与其它模型参数(?m,H0)相互关联;(3)在考虑了暗能量与暗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之后,超新星局域距离阶梯测量与普朗克观测对H0限制结果的冲突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能量 宇宙学 宇宙学参数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与早期宇宙结构形成 被引量:9
7
作者 龚雪飞 徐生年 +19 位作者 袁业飞 白姗 边星 曹周键 陈葛锐 董鹏 高天舒 高伟 黄双林 李玉龙 刘影 罗子人 邵明学 孙宝三 唐文林 于品 徐鹏 臧云龙 张海鹏 刘润球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83,共25页
空间引力波探测是研究宇宙早期恒星演化和星系形成、黑洞和星系的共同成长等天文学和宇宙学重大问题的一条重要可能途径。经过两期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预研究课题的开展,通过权衡技术的可行性与科学的前瞻性,选择以高红移开始的... 空间引力波探测是研究宇宙早期恒星演化和星系形成、黑洞和星系的共同成长等天文学和宇宙学重大问题的一条重要可能途径。经过两期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预研究课题的开展,通过权衡技术的可行性与科学的前瞻性,选择以高红移开始的中至大质量双黑洞并合系统、星团等稠密动力学环境中涉及中等质量黑洞的双黑洞引力波波源为主要科学目标,给出了我国毫赫兹至赫兹频段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计划的初步设计。以该任务设计建议为依据,简要介绍空间引力波探测及其作为一种新的天文观测手段的科学内涵,以及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设计的科学目标和探测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 冷暗物质等级结构形成模型 中等质量黑洞 双黑洞并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检测DNA凝聚过程中“铰链结构”的氟化物探针
8
作者 刘艳辉 张婧 +2 位作者 陈盈冰 李玉璞 胡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7-161,共5页
Bloomfield很早指出,在DNA凝聚过程中,急剧弯折会导致DNA分子中出现"铰链(kink)"结构,但未见实验证实。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在精胺、亚精胺与DNA凝聚体系中加入氟化物以及氯化物,发现二者虽同为卤族,但对精胺-DNA凝... Bloomfield很早指出,在DNA凝聚过程中,急剧弯折会导致DNA分子中出现"铰链(kink)"结构,但未见实验证实。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在精胺、亚精胺与DNA凝聚体系中加入氟化物以及氯化物,发现二者虽同为卤族,但对精胺-DNA凝聚体系的效应不同。氟离子使精胺-DNA凝聚体系中出现了"蓝移增色"现象,氯离子仅使该体系出现微弱的增色效应,而二者对亚精胺-DNA凝聚体系的效应基本相同,均出现微弱增色效应。基于氟离子特殊性质,设计一种能够有效探测DNA凝聚过程中"铰链(kink)"结构氟化物探针,而且证实,第二类"铰链(kink)"结构出现在精胺-DNA凝聚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凝聚 “铰链(kink)”结构 精胺 亚精胺 氟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基对在DNA双螺旋链上分离的自由能计算(英文)
9
作者 伍绍贵 冯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2-1288,共7页
DNA是大部分生物包括病毒的基因载体。DNA双螺旋链通过A=T和G≡C两种碱基对编码实现对遗传信息的存储。碱基对中的相互作用对DNA双螺旋链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基因的复制和转录。当前研究中,我们构建了四组不同结构的DNA双... DNA是大部分生物包括病毒的基因载体。DNA双螺旋链通过A=T和G≡C两种碱基对编码实现对遗传信息的存储。碱基对中的相互作用对DNA双螺旋链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基因的复制和转录。当前研究中,我们构建了四组不同结构的DNA双螺旋链,进行了总共4.3μ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伞形取样技术计算了DNA双螺旋链中碱基对分离的自由能曲线,并从分子尺度细节和相互作用能对自由能曲线进行解析。在碱基对G≡C的自由能曲线(PMF-PGC)上观察到三个峰,通过监测氢键数目的变化发现分别对应于G≡C三个氢键的断裂;而在A=T的自由能曲线(PMF-PAT)上只出现一个峰,说明A=T的两个氢键在分离过程中几乎同时断裂。PMF-PGC的总能垒比PMF-PAT高,主要是因为G≡C比A=T多一个氢键,更稳定。两条曲线的后段自由能仍然升高,而此时碱基对的氢键已断裂,这是DNA链骨架刚性所导致。我们还研究了碱基对稳定性受相邻碱基对的影响,发现邻近G≡C碱基对会增强A=T的稳定性,C≡G会削弱A=T的稳定性,T=A对A=T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力势 氢键 分子动力学模拟 伞形取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石墨烯中自旋过滤态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英文)
10
作者 徐雷 张军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研究了磁场作用下双层石墨烯中的拓扑相.当考虑内禀自旋轨道耦合时,系统中出现许多拓扑相,通过调节双层石墨烯的层间电压和费米能可以实现拓扑相变.另外,还研究了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自旋霍尔效应的稳定性,发现它对于对称性破缺的... 本文研究了磁场作用下双层石墨烯中的拓扑相.当考虑内禀自旋轨道耦合时,系统中出现许多拓扑相,通过调节双层石墨烯的层间电压和费米能可以实现拓扑相变.另外,还研究了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自旋霍尔效应的稳定性,发现它对于对称性破缺的扰动是非常稳定的.在内禀自旋轨道耦合和塞曼劈裂共同作用下,当塞曼劈裂很强时,自旋霍尔态会被破坏而自旋过滤的霍尔态将依然保持.这些研究结果在自旋电子器件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相 内禀自旋轨道耦合 双层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的一维半满t-J_⊥-J_z-V模型的量子相图研究(英文)
11
作者 林二印 丁汉芹 张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4-261,共8页
借助于变形玻色算符手段、费米-玻色转化技术及重整化技术,研究了在依赖自旋的最近邻磁交换作用下,一维半满t-J扩展模型(t-J⊥-Jz-V)的弱耦合量子相图.相图显示,来自最近邻格点间各向向异性自旋交换作用(J⊥-Jz)和库仑斥力作用(V... 借助于变形玻色算符手段、费米-玻色转化技术及重整化技术,研究了在依赖自旋的最近邻磁交换作用下,一维半满t-J扩展模型(t-J⊥-Jz-V)的弱耦合量子相图.相图显示,来自最近邻格点间各向向异性自旋交换作用(J⊥-Jz)和库仑斥力作用(V)的相互竞争使得此扩展模型基态总呈现绝缘密度波的关联行为,并且此模型量子相图的拓扑结构可通过特征参数(V/tδ^2)c=4/π来刻画,这里参数δ∈(0,1]表征玻色算符形变程度.一旦甩掉作用V(较弱的库仑作用,以致可略去),此模型基态则会呈现绝缘相向金属相间的转变.有望此结果能为理解一维强关联t-J系统及其扩展提供了一种图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t-J⊥-Jz-V模型 玻色化 变形玻色算符 重整化群 量子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赖自旋的一维半满扩展Hubbard模型的基态相图演化(英文)
12
作者 林二印 丁汉芹 张军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4-139,156,共7页
在场论的框架下,利用费米–玻色转化技术及重整化技术,研究了在弱耦合条件下,依赖自旋的最近邻相互作用下的一维半满Hubbard(U-V⊥-V||)扩展模型基态的相图演化行为.结果显示,随着相对偏离参数δ的增大,基态相图中的SDW±关联和SDW... 在场论的框架下,利用费米–玻色转化技术及重整化技术,研究了在弱耦合条件下,依赖自旋的最近邻相互作用下的一维半满Hubbard(U-V⊥-V||)扩展模型基态的相图演化行为.结果显示,随着相对偏离参数δ的增大,基态相图中的SDW±关联和SDWz关联分别增强;然而bd-SDW±关联和CDW关联依次减弱.这意味着,依赖自旋的最近邻相互作用在多电子系统中可能是真实的,它的存在为理解一维强关联系统中绝缘相(CDW,SDW±,z和bdSDW±,z)的竞争提供了一种图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自旋的最近邻斥力 玻色化 重整化群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速率对爆轰特性的影响研究—基于离散Boltzmann模型
13
作者 张玉东 许爱国 +1 位作者 张广财 祝成民 《凝聚态物理学进展》 2015年第3期85-92,共8页
基于我们课题组以前提出的高速可压LBGK模型[Gan, Xu, Zhang, Yang, EPL 103 (2013) 24003],发展了一个适用于模拟爆轰问题的离散Boltzmann模型。化学反应率模型采用只保留增长项的Lee模型。基于新构建的模型,模拟了不同反应速率的爆轰... 基于我们课题组以前提出的高速可压LBGK模型[Gan, Xu, Zhang, Yang, EPL 103 (2013) 24003],发展了一个适用于模拟爆轰问题的离散Boltzmann模型。化学反应率模型采用只保留增长项的Lee模型。基于新构建的模型,模拟了不同反应速率的爆轰情形,找到了一个临界反应速率。当反应速率等于临界反应速率时,模拟的结果与CJ理论值符合较好。当反应速率低于临界反应速率时,爆轰波的波结构中会出现von-Neumann峰,之后从峰值点过渡到稳态,稳态为CJ爆轰状态。当反应速率高于临界反应速率时,爆轰波会以高于CJ爆轰波速的速度向前传播,稳态为弱爆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玻尔兹曼模型 爆轰 反应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轰问题的一个高效二维离散玻尔兹曼模型
14
作者 林传栋 许爱国 +1 位作者 张广财 李英骏 《凝聚态物理学进展》 2015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本文构建了多松弛时间离散玻尔兹曼模型,并使用该模型模拟爆轰现象。相对于我们之前的一个模型[Xu A., Lin C., Zhang G., Li Y., Phys. Rev. E 91 (2015) 043306],本模型在模拟有化学反应或无化学反应流体系统时的计算效率更高。这是... 本文构建了多松弛时间离散玻尔兹曼模型,并使用该模型模拟爆轰现象。相对于我们之前的一个模型[Xu A., Lin C., Zhang G., Li Y., Phys. Rev. E 91 (2015) 043306],本模型在模拟有化学反应或无化学反应流体系统时的计算效率更高。这是因为前者使用了24个离散速度,而本模型只使用16个。在模拟部分高马赫物理系统时,本模型表现出更高的数值稳定性。使用该模型,本文分四种情况模拟了爆轰波激发的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问题。当爆轰波由反应物传向另一种较轻的不反应的物质时,由于突然失去能量补充,温度急剧下降,在物质界附近将会出现一层高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玻尔兹曼模型 爆轰波 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 非平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核性质与合成机制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璐璐 吕炳楠 +6 位作者 王楠 温凯 夏铖君 张振华 赵杰 赵恩广 周善贵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3-272,共20页
探索原子核的电荷与质量极限,合成长寿命超重核是当前原子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我们近几年在超重原子核结构性质与合成机制方面取得的理论研究进展。在结构性质方面,利用处理对关联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基于推转壳模型... 探索原子核的电荷与质量极限,合成长寿命超重核是当前原子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我们近几年在超重原子核结构性质与合成机制方面取得的理论研究进展。在结构性质方面,利用处理对关联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基于推转壳模型,系统研究了锕系核与超镄核低激发谱,发展了多维形状约束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并用于研究锕系核势能面和裂变位垒以及N=150同中子素中的非轴对称八极关联等。在超重核合成机制方面,系统研究了利用重离子熔合反应合成超重核的三步过程,包括俘获过程——提出了一个位垒穿透概率新公式、熔合过程——提出了一个基于动力学形变势能面的双核模型、存活过程——系统研究了激发态超重复合核存活概率等。系统研究了合成超重核的热熔合反应,得到的熔合蒸发截面与实验符合,并预言了合成119和120号超重元素的生成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核 粒子数守恒方法 推转壳模型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重离子熔合反应 双核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混合液晶分子动力学模拟比较液晶分子旋转黏度大小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启东 彭增辉 +3 位作者 刘永刚 姚丽双 任淦 宣丽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7-64,共8页
提高液晶波前校正器的响应速度是增加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带宽的关键,而研究设计低旋转黏度的液晶分子是提高液晶波前校正器响应速度的根本方法.利用原子水平上的分子动力学方法获得了目标分子的液相、向列相以及近晶相,给出了理论... 提高液晶波前校正器的响应速度是增加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带宽的关键,而研究设计低旋转黏度的液晶分子是提高液晶波前校正器响应速度的根本方法.利用原子水平上的分子动力学方法获得了目标分子的液相、向列相以及近晶相,给出了理论计算液晶分子序参数以及旋转黏度的方法.与此同时,结合实验方法,提出利用混合液晶分子动力学模拟来比较液晶分子旋转黏度的大小,通过多次模拟、多起始点数据处理最大限度消除了因边界尺寸效应带来的数据波动,最后给出了两种高性能液晶分子的具体比较结果.这种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能够探查分子结构细微差别对液晶相态以及旋转黏度的影响,为设计低旋转黏度的液晶分子提供了理论支持,必将为快速响应液晶材料的设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响应速度 分子动力学模拟 旋转黏度
原文传递
超Fm原子核转动谱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振华 温凯 +3 位作者 贺晓涛 曾谨言 赵恩广 周善贵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8-277,共10页
简要介绍超Fm原子核谱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并综述本研究组近期在超Fm原子核谱学方面的一些理论研究工作,包括:利用转动谱公式系统研究了超Fm核区偶偶核与奇A核的转动谱。结果表明,在二参数公式中,相较于AB公式和Harris公式,ab公式... 简要介绍超Fm原子核谱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并综述本研究组近期在超Fm原子核谱学方面的一些理论研究工作,包括:利用转动谱公式系统研究了超Fm核区偶偶核与奇A核的转动谱。结果表明,在二参数公式中,相较于AB公式和Harris公式,ab公式能够更好地描述偶偶核基态转动带;通过拟合超Fm核区奇A核的单粒子能级,提出了一组轨道角动量依赖的Nilsson新参数;利用粒子数守恒方法处理对关联,基于推转壳模型,系统研究了超Fm原子核转动谱,计算得到的转动惯量、角动量顺排等与实验符合;通过分析费米面附近Nilsson能级的占据几率以及各条轨道对角动量顺排的贡献,解释了这个质量区原子核的转动带产生回弯(上弯)的原因。进一步,利用这组新Nilsson参数,研究了超重核的单粒子能级结构以及微观壳修正能量。计算表明,这组新Nilsson参数预言的超重岛中心为Z=120和N=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Fm原子核 转动谱 ab公式 粒子数守恒方法 推转壳模型
原文传递
随机派系生长网络模型及其传输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益民 樊京芳 +1 位作者 周斌 陈晓松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9-304,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选择的派系生长网络模型,该网络从一个a-派系模体开始,每个时间步t,在网络中随机选择m个节点构建一个新的a-派系,由此网络生长演化.模拟研究表明:该网络具有高的聚类系数和短的平均路径长度是一个小世界网络,并且...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选择的派系生长网络模型,该网络从一个a-派系模体开始,每个时间步t,在网络中随机选择m个节点构建一个新的a-派系,由此网络生长演化.模拟研究表明:该网络具有高的聚类系数和短的平均路径长度是一个小世界网络,并且比值ρ=m/a越小,聚类系数越大.而度分布则呈指数分布,这些特征与许多交通系统的复杂网络的实证研究结果相符.该网络的聚类系数与节点度呈幂律变化,显示网络具有模块化层次结构的特征,这一特征与近年来人们研究的大多数复杂网络具有模块化层次结构特征的实证研究结果相符.我们还研究了该网络的传输能力,研究表明该网络的传输能力随着比值ρ=m/a的减小而增大.这些研究结果对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派系 层次结构 传输能力
原文传递
随机派系网络的渗流相变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益民 樊京芳 +1 位作者 叶方富 陈晓松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40,共8页
现实的复杂网络往往具有小世界特征和模块化层次结构,随机派系(Clique)网络不仅有高的聚类系数和短的平均路径长度(小世界特征),而且具有模块化层次结构,可以较好地描述现实世界中许多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和临... 现实的复杂网络往往具有小世界特征和模块化层次结构,随机派系(Clique)网络不仅有高的聚类系数和短的平均路径长度(小世界特征),而且具有模块化层次结构,可以较好地描述现实世界中许多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和临界现象有限尺度标度理论对该网络的渗流相变进行了研究.在网络的演化过程中,其最大团簇单时间步的最大尺度跳跃及对应的时间步可以用来确立临界行为和临界点.我们的模拟研究表明:随机派系网络的渗流相变都为连续相变,不同派系大小k的相变点发生的时间步不同,但约化边数相同;网络最大团簇的最大尺度跳跃?与网络大小N呈幂律关系,幂指数对应于渗流相变的序参量临界指数,且不随派系大小k变化;与?相关的另外三个临界指数也不随k值变化,与ER随机网络的临界指数相等.这些结果表明随机派系网络的渗流相变与ER网络渗流相变同属一个普适类.我们的研究加深了对复杂网络模块化层次结构产生机理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复杂网络的渗流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派系 渗流相变 有限尺度标度性
原文传递
超重原子核与超重元素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善贵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17-825,共9页
研究超重原子核和超重元素,探索原子核的电荷和质量极限,是重要的科学前沿领域。超重原子核的存在源于量子效应。上个世纪60年代,理论预言存在一个以质子数114和中子数184为中心的超重稳定岛,这极大地促进了重离子加速器及相关探测设备... 研究超重原子核和超重元素,探索原子核的电荷和质量极限,是重要的科学前沿领域。超重原子核的存在源于量子效应。上个世纪60年代,理论预言存在一个以质子数114和中子数184为中心的超重稳定岛,这极大地促进了重离子加速器及相关探测设备的建造和重离子物理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实验室合成了118号及之前的超重元素。其中116号、114号和113号以下的新元素已被命名。利用重离子熔合反应合成更重的超重元素还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探索超重原子核性质与合成机制,以登上超重稳定岛。文章概要介绍了超重原子核和超重元素的研究背景、实验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原子核 超重元素 量子壳效应 重离子熔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