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姜文元 蔡学辉 +2 位作者 曲更庆 柳勇 潘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5期93-94,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皮肾镜组与输尿管镜组,各75例。其中皮肾镜组患者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而... 目的对比分析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皮肾镜组与输尿管镜组,各75例。其中皮肾镜组患者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而输尿管镜组患者采取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与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皮肾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虽然稍高于输尿管镜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肾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于输尿管镜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肾镜组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明显优于输尿管镜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结石清除率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镜碎石术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症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姜文元 蔡学辉 +2 位作者 潘勇 曲更庆 吴永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皆进行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总结分析临床检查结果。结果 200例患者经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可知有膀胱出口梗阻(BOO)142例、可疑BOO者3例、...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皆进行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总结分析临床检查结果。结果 200例患者经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可知有膀胱出口梗阻(BOO)142例、可疑BOO者3例、无BOO者55例,其中合并膀胱逼尿肌功能轻微损害者或者基本正常者术后效果理想,而合并逼尿肌收缩功能障碍(IDC)患者大部分术后1个月就恢复,而且症状消失;术后效果不佳患者有41例,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显示有8例逼尿肌不稳定(DI)、11例逼尿肌低顺应性、17例逼尿肌活动低下(DUA)、5例膀胱出口梗阻。结论对BPH患者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是否有BOO情况,并能评估逼尿肌功能,对于手术方法与治疗时机选择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术前 尿动力学检查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71例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潘勇 柳勇 +2 位作者 吴永进 蔡学辉 曲更庆 《中外医疗》 2014年第4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71例,其中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结石7例(4%),输尿管下段结石117例(68%),输尿管中段结石47例(28%)...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71例,其中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结石7例(4%),输尿管下段结石117例(68%),输尿管中段结石47例(28%)。结果171例手术时间15~120min,平均45min,碎石成功率97%(166例),其余1例结石漂移至肾盂内,未能完成手术,4例碎石后,部分结石漂移至肾盂内(〉3mm)。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多于术后2—3d内消失。171例患者均无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组织损伤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作为保守治疗无效后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在早期男性尿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勇 姜文元 +2 位作者 柳勇 蔡学辉 曲更庆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应用输尿管镜行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1次性会师成功,术后4-8周拔除导尿管,均可正常...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应用输尿管镜行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1次性会师成功,术后4-8周拔除导尿管,均可正常排尿。随访6~12个月,均排尿通畅,无勃起功能障碍及尿瘘、尿失禁发生。结论应用输尿管镜下行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其为合理使用的腔镜微创方法,这种方法会让手术的时间缩短,对患者的创伤更小,不仅能够对尿道的连续性进行恢复,而且引流尿液的效果也值得肯定,符合手术治疗目的,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尿道损伤 尿道会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逼尿肌功率分析在尿动力学检查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柳勇 蔡学辉 曲庚庆 《当代医学》 2017年第6期78-79,共2页
目的探析逼尿肌功率分析在尿动力学检查中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下尿路症状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比不同患者排尿能耗、排尿功率、排尿做功、PIP(投射等容收缩压)、Qmax、Pdet Qmax等指标。结果结果显示,99例下尿路症状的... 目的探析逼尿肌功率分析在尿动力学检查中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下尿路症状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比不同患者排尿能耗、排尿功率、排尿做功、PIP(投射等容收缩压)、Qmax、Pdet Qmax等指标。结果结果显示,99例下尿路症状的男性患者中,8例升高组,48例正常组,43例降低组。升高组、正常组、降低组的排尿做工分别为:(2.1±1.2)J、(1.7±0.7)J、(1.1±0.5)J,排尿所需消耗的能量为:(6.2±3.2)J/L、(5.2±1.9)J/L、(3.9±1.2)J/L;排尿功率分别为:(42.5±21.1)m W、(31.9±12.6)m W、(15.3±7.3)m W;PIP分别为:(158.5±9.8)、(121.9±14.7)、(79.6±14.2);Qmax分别为:(15.8±5.1)m L/s、(11.9±4.6)m L/s、(7.3±2.6)m L/s。逼尿肌收缩压数值的升高,患者的排尿能耗、排尿功率、排尿做功、PIP、Qmax、Pdet Qmax等指标也逐渐升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正常组患者来说,升高组排尿能耗、Pdet Qmax等数值较高(P<0.05);排尿功率、Qmax等数值较低(P<0.05)。结论逼尿肌功率分析,可以作为尿动力学检测中的分析指标,其对膀胱功能代偿能力全面评估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逼尿肌功率分析 尿动力学 做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患者舒适改变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春景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8期2845-2846,共2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是一种无切口,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的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最佳方法。但手术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源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对患者...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是一种无切口,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的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最佳方法。但手术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源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对患者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了解影响患者术后舒适的相关因素和影响程度,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通过舒适护理让患者的痛苦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增进患者康复。现将我院对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舒适护理 术后患者 护理对策 经尿道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症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文元 吴永进 +3 位作者 蔡学辉 潘勇 柳勇 王健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4期499-500,共2页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45例TURP术后排尿困难病人,分别采用尿道扩张,尿道内切开,再次TURP,膀胱颈切开,腔内碎石及药物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排尿困难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尿失禁等严...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45例TURP术后排尿困难病人,分别采用尿道扩张,尿道内切开,再次TURP,膀胱颈切开,腔内碎石及药物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排尿困难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排尿困难是TURP术后常见并发症,但可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合理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电切术 排尿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联合下腹小切口行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
8
作者 姜文元 蔡学辉 +2 位作者 曲更庆 柳勇 吴永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8期94-95,共2页
目的分析输尿管癌患者采取后腹腔镜联合下腹小切口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采取后腹腔镜联合下腹小切口根治术治疗输尿管癌患者,总结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结果 30例患者经根治术治疗均手术成功,并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手术时间... 目的分析输尿管癌患者采取后腹腔镜联合下腹小切口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采取后腹腔镜联合下腹小切口根治术治疗输尿管癌患者,总结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结果 30例患者经根治术治疗均手术成功,并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手术时间(117.17±30.92)min,术中出血量(101.96±18.31)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96±0.52)d,围术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9.74±1.08)d,出院后皆予以≥1年随访,结果显示2例发生远处转移、1例新发肿瘤(膀胱内),皆及时处理后好转,此外有1例患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结论输尿管癌患者采取后腹腔镜联合下腹小切口根治术治疗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同时远期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癌 后腹腔镜 下腹小切口 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柳勇 吴永进 蔡学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8期1196-1196,共1页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是外科的急症,若延误诊治.不但可以造成肾功能损害,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但这类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常常是可逆性的,若能及时解除梗阻,大多数患者损害的肾功能可获得挽救。我院2001~2008年收治此种患者26例.现...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是外科的急症,若延误诊治.不但可以造成肾功能损害,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但这类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常常是可逆性的,若能及时解除梗阻,大多数患者损害的肾功能可获得挽救。我院2001~2008年收治此种患者26例.现将其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 临床分析 肾功能损害 延误诊治 解除梗阻 可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因子XAF-1和XIAP的表达及与膀胱癌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庆德 蔡学辉 +4 位作者 潘勇 姜文元 柳勇 吴永进 王健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6期24-2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XIAP相关因子1(XAF-1)的表达及与膀胱癌复发的相关性。方法以第一次复发的20例膀胱癌患者(复发组)和其对应的20例初发的膀胱癌患者(初发组)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例复发的膀胱癌患者的正常膀胱组织。采用免...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XIAP相关因子1(XAF-1)的表达及与膀胱癌复发的相关性。方法以第一次复发的20例膀胱癌患者(复发组)和其对应的20例初发的膀胱癌患者(初发组)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例复发的膀胱癌患者的正常膀胱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检测XIAP和XAF-1在初发组、复发组、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与膀胱癌进展和复发的关系,同时分析XIAP和XAF-1与肿瘤数目、是否肌层浸润、临床分期及恶性程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在初发组与复发组中XIAP的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恶性程度分级呈正相关(P<0.05);即XIAP在不同的临床分期、恶性程度分级的表达强度不同,分期越高,表达强度越强。在初发组与复发组中XAF-1的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恶性程度分级呈负相关(P<0.05),即XAF-1在不同的临床分期、恶性程度分级的表达强度不同,分期越高,表达强度越低。XIAP、XAF-1的表达强度在肿瘤数目、是否肌层浸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对照组、初发组、复发组XIAP指标与XAF-1指标相关(P<0.01),呈负相关,XIAP指标越高,XAF-1指标相对低。结论 XIAP异常高表达和XAF-1异常低表达可能在膀胱癌发病和病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为膀胱癌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P XAF-1 膀胱癌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与奈达铂联合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柳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3期137-138,共2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与奈达铂联合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实施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结合尿流改道术,5例患者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后行吉西他...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与奈达铂联合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实施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结合尿流改道术,5例患者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后行吉西他滨与奈达铂联合辅助化疗。观察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平均化疗2.4个周期,全部患者均可评价疗效。随访期12个月,其中完全缓解2例,占11.8%;部分缓解6例,占35.3%;稳定3例,占17.6%;疾病进展6例,占35.3%,总有效率为64.7%。中位缓解期为28周。患者的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为主,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等,其骨髓抑制主要为血小板降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等表现;患者的肝肾功能损害、皮疹以及脱发等毒副反应较轻,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患者死亡事件。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结合奈达铂化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毒副反应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可加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临床疗效 奈达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质性膀胱炎与细菌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柳勇 潘勇 张庆德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3期71-71,共1页
目的:研究间质性膀胱炎与细菌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方法,进而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率,避免误诊。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15例、细菌性膀胱炎患者15例为对象,从微生物学、临床症状学及其治疗等角度对这两种疾病的诊治方法进行研... 目的:研究间质性膀胱炎与细菌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方法,进而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率,避免误诊。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15例、细菌性膀胱炎患者15例为对象,从微生物学、临床症状学及其治疗等角度对这两种疾病的诊治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结果:间质性膀胱炎与细菌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均会表现出尿频、尿急、盆底及腹部疼痛或不适等特点,其中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表现为膀胱容量减少,随着憋尿时间的延长会加重上述症状,排尿后症状缓解,可采取麻下膀胱水扩张并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细菌性膀胱炎患者尿液细菌培养及尿液常规检查结果为阴性,可采用敏感抗菌素并银花泌炎灵片进行治疗。结论:间质性膀胱炎与细菌性膀胱炎临床诊断难于区分,常会发生误诊,但可根据两者的发病部位及发病原因的不同以及临床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并联合化验检查、询问病史的方法进行有效区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炎 间质性 膀胱炎细菌性 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安通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文元 吴永进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0期1526-1527,共2页
我院在2005年6月~2006年6月期间.应用前列安通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并设前列安通片治疗组97例,前列康胶囊对照组43例,现将临床观察指标总结如下。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安通片 临床观察 治疗组 疗效分析 前列康胶囊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睾结核18例诊断和治疗分析
14
作者 柳勇 吴永进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3期3558-3558,共1页
我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诊治附睾结核患者18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16-75(平均35.6)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26.9个月。1.2临床症状:附睾结核左侧13例,右侧5例.16例以阴囊胀... 我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诊治附睾结核患者18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16-75(平均35.6)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26.9个月。1.2临床症状:附睾结核左侧13例,右侧5例.16例以阴囊胀痛不适附睾包块为主诉就诊,其中8例阴囊红肿疼痛剧烈2例以阴囊窦道就诊,其中有9例伴有低热。3例伴有高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结核 治疗 诊断 阴囊红肿 病理证实 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囊性肾癌的诊治分析
15
作者 吴永进 柳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1期1695-1695,共1页
我院10年来收治经病理确诊的囊性肾肿瘤患者11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9~68岁。B超检查偶然发现7例,腰酸胀4例,10例无明显阳性体征,
关键词 囊性肾癌 诊治分析 肿瘤患者 病理确诊 B超检查 阳性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孙卫兵 刘志宇 +17 位作者 李泉林 宋希双 孔祥波 王春喜 张奇夫 祝清国 李长福 徐万海 于广海 张诚 杨进益 宋天家 赵积烨 付启忠 王立新 丁全忠 蔡学辉 孔垂泽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 探讨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效果,以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辅助BCG膀胱灌注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东北三省18家医院应用BCG膀胱灌注(诱导... 目的 探讨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效果,以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辅助BCG膀胱灌注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东北三省18家医院应用BCG膀胱灌注(诱导期持续6周,每周1次,120 mg/次,有或没有维持灌注)治疗的中、高危NMI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共106例中、高危NMIBC患者,男83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66.7岁。初发肿瘤73例(68.9%),复发肿瘤33例(31.1%)。病理分期T1期86例(81.1%),Ta期20例(18.9%);合并原位癌6例(5.7%)。均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辅助BCG膀胱灌注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观察患者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分析无复发生存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患者基础上增加了被第一部分研究剔除,但符合BCG治疗标准且接受BCG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共276例因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应用BCG膀胱灌注治疗,男211例,女65例。平均年龄68.3岁。中、高危NMIBC 263例,肾盂/输尿管癌术后膀胱内再发中、高危NMIBC 8例,肾盂/输尿管癌同时合并中、高危NMIBC 5例。记录患者BCG灌注过程中停药原因及并发症情况。根据WHO药物毒副作用及分级标准,将BCG膀胱灌注后并发症分为4级。 结果 第1部分106例,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9例(8.5%)出现膀胱肿瘤复发,其中2例(1.9%)出现进展;97例无复发,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1.5%。BCG灌注治疗后,73例初发肿瘤者中4例(5.4%)复发,33例复发肿瘤者中5例(15.1%)再次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复发病史(OR=3.214,95%CI0.804~12.845,P=0.099)是患者BCG膀胱灌注治疗后肿瘤再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第2部分276例,177例(64.1%)发生并发症,其中11例(4.0%)为Ⅲ/Ⅳ级并发症,经过对症及抗结核治疗获得满意效果。36例(13.0%)中途停药,主要原因为:原发疾病复发或进展更换治疗方案12例(4.4%),出现Ⅲ/Ⅳ级并发症11例(4.0%),经济原因9例(3.3 %)。 结论 NMIBC术后应用BCG膀胱灌注治疗可获得较高的1年无复发生存率,灌注相关的Ⅲ/Ⅳ级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肿瘤复发病史是影响患者BCG膀胱灌注治疗后肿瘤再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卡介苗 复发 并发症
原文传递
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体会(附31例报告)
17
作者 江彬 于广海 +3 位作者 杜浩 王伟 侯旭 姜文元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8年第9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与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应用MPCNL技术治疗肾结石患者31例,单发肾结石17例,多发肾结石14例,均合并轻或重度肾盂积水,其中肾铸形结石或鹿角形结石13例,孤立。肾肾结石4例。结果31... 目的探讨与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应用MPCNL技术治疗肾结石患者31例,单发肾结石17例,多发肾结石14例,均合并轻或重度肾盂积水,其中肾铸形结石或鹿角形结石13例,孤立。肾肾结石4例。结果31例中有25例均行一期取石;6例行二期取石,8例术后辅用ESWL治疗,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88.2%。平均手术时间102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6d。结论微创经皮内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高效、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 临床分析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