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nt信号通路在近视发病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泽 颉瑞萍 刘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近视是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基因的相互作用。Wnt信号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以及组织重塑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其在近视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研究表明,Wnt... 近视是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基因的相互作用。Wnt信号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以及组织重塑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其在近视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通过调节视网膜细胞(包括RPE细胞和ipRGCs)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以及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如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进而影响巩膜重塑和眼轴增长,最终影响近视的发生发展。文章总结了不同眼组织(视网膜和巩膜)中Wnt信号通路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Wnt信号通路的近视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近视相关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WNT信号通路 发病机制 巩膜 视网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溴酸樟柳碱治疗眼病的机制及在眼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李斌 颉瑞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9期147-150,共4页
氢溴酸樟柳碱是一种抗胆碱能药物,具有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血管痉挛、眼睑痉挛、斜视、弱视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对氢溴酸樟柳碱治疗眼病的机制及其在眼科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 氢溴酸樟柳碱是一种抗胆碱能药物,具有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血管痉挛、眼睑痉挛、斜视、弱视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对氢溴酸樟柳碱治疗眼病的机制及其在眼科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樟柳碱 眼科疾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眼神经麻痹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金宁 张花治 +4 位作者 曹水清 刘素珍 牛金明 米海舟 徐国惠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5期237-242,共6页
动眼神经麻痹常会导致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功能障碍、复视、眼肌麻痹等疾病。其较常见病因为动脉瘤压迫、高血压、糖尿病、外伤、炎症等及其他不常见疾病。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主要包括,中医治疗(针刺、灸法、推拿、中药方剂和联合治疗)... 动眼神经麻痹常会导致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功能障碍、复视、眼肌麻痹等疾病。其较常见病因为动脉瘤压迫、高血压、糖尿病、外伤、炎症等及其他不常见疾病。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主要包括,中医治疗(针刺、灸法、推拿、中药方剂和联合治疗)与西医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现从动眼神经麻痹的中医、西医病因及治疗等方面综述该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西医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更深层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中医病因 西医病因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视神经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雪 颉瑞萍 周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是致盲性眼病,多发于中青年人群。近年来,ON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眼科常见疾病之一。ON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激素冲击、免疫抑制等;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复方、针灸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缩短O... 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是致盲性眼病,多发于中青年人群。近年来,ON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眼科常见疾病之一。ON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激素冲击、免疫抑制等;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复方、针灸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缩短ON病程,减少不良反应,对于激素冲击失败患者同样有效。本文对中西医治疗ON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ON的临床治疗拓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 目系暴盲 青盲 西医 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视频终端视疲劳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花治 郑雪晶 +5 位作者 曹水清 颉瑞萍 高英 刘雪 罗一 寻馨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视频终端视疲劳(VD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DT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联合雷火灸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西药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针刺联合雷火灸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10 d...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视频终端视疲劳(VD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DT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联合雷火灸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西药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针刺联合雷火灸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10 d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疗效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且针刺联合雷火灸组总有效率为96.66%,西药组为70%,两组患者BUT、SIT、症状积分指标好转,针刺联合雷火灸组明显优于西药组,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VDT视疲劳可明显改善患者眼部不适症状,且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针刺 视频终端 视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疗法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永涛 颉瑞萍 +3 位作者 张花治 于华楠 袁晓彤 张子怡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7-910,共4页
目的:探究物理疗法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10/2019-04期间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70例140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70眼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5例70眼在对照组... 目的:探究物理疗法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10/2019-04期间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70例140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70眼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5例70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刺联合中药电离子导入治疗,1次/d,治疗3wk(治疗6d休息1d)。观察治疗前后泪河高度(TMH)、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I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TMH为0.21(0.15,0.27)、0.21(0.15,0.28)mm,治疗后为0.24(0.21,0.29)、0.23(0.19,0.29)mm。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SⅠt为5.00(3.00,7.00)、6.00(4.00,7.00)mm/5min,治疗后为10.00(8.00,12.00)、7.00(6.00,8.00)mm/5min。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BUT为2.75(1.38,6.15)、3.25(1.38,5.03)s,治疗后为8.90(6.90,12.85)、7.15(5.40,9.53)s。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FL为4.50(3.00,6.00)、5.00(3.00,6.00)分,治疗后为1.00(0.75,2.00)、3.00(2.00,4.00)分。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指标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疗法在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疗法 干眼 蒸发过强型 针刺 中药电离子导入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景丸加减方联合雷火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曹水清 颉瑞萍 刘雪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驻景丸加减方联合雷火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60只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驻景丸加减方联合雷火灸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 目的驻景丸加减方联合雷火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60只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驻景丸加减方联合雷火灸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及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和整体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60.0%(2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7.813,P=0.005),2组治疗后整体症状和OSDI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整体=2.216,P=0.03;tOSDI=3.713,P=0.000),2组治疗后BUT、SIT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BUT=-3.575,P=0.001;tSIT=-3.891,P=0.000)。结论驻景丸加减方联合雷火灸治疗对围绝经期女性干眼患者的BUT、SITⅠ及FL三项客观指标及主观不适症状均有改善,该疗法在延长BUT、促进泪液分泌及减轻主观症状评分方面优于玻璃酸钠滴眼液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干眼 驻景丸 雷火灸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阳酒连散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治疗前葡萄膜炎30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高英 颉瑞萍 +1 位作者 符碧峰 刘莹 《中医研究》 2017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抑阳酒连散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前葡萄膜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给予散瞳合剂球结膜下注射。治疗组30例给予抑阳酒连散(独活、生地黄、黄柏、汉防己、知... 目的:观察抑阳酒连散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前葡萄膜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给予散瞳合剂球结膜下注射。治疗组30例给予抑阳酒连散(独活、生地黄、黄柏、汉防己、知母、蔓荆子、前胡、川羌活、白芷、生甘草、防风、山栀子、酒黄芩、酒黄连)加减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每次3滴,每日3次,滴眼。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5例,未愈0例,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3例,未愈3例,有效率为9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抑阳酒连散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治疗前葡萄膜炎有较好疗效,可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葡萄膜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散瞳合剂/治疗应用 球结膜下注射/治疗 抑阳酒连散/治疗应用 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应用 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儿童弱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潘李斌 颉瑞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年第5期416-419,共4页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期常见的眼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极大可能导致终生视力不佳,因此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变得十分重要。目前眼科临床对于儿童弱视的治疗,常用的西医治疗手段为屈光矫正、遮盖疗法、压抑疗法、视功能训练、药物治疗...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期常见的眼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极大可能导致终生视力不佳,因此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变得十分重要。目前眼科临床对于儿童弱视的治疗,常用的西医治疗手段为屈光矫正、遮盖疗法、压抑疗法、视功能训练、药物治疗等,中医治疗手段有针刺、推拿、艾灸、中药治疗等方法,本文结合儿童弱视相关的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阐述,并学习探讨有无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中西医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P/cAMP/PKA/AQP5信号通路探讨针刺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雪 李影 +4 位作者 沈乎醒 高卫萍 赵楠 黎柳娇 刘成勇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5-1032,共8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水液缺乏型干眼(ATD)豚鼠眼表症状及泪腺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水通道蛋白5(AQP5)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ATD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针刺对水液缺乏型干眼(ATD)豚鼠眼表症状及泪腺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水通道蛋白5(AQP5)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ATD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假针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复制ATD模型。针刺组针刺双侧“睛明”“攒竹”“丝竹空”“太阳”“瞳子髎”,每次15 min,每日1次;假针组每5 min钝针点压上述穴位1次,共3次;西药组双眼滴玻璃酸钠滴眼液,3次/d,每次1滴。以上3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进行酚红棉线泪液分泌量(PRT)实验、测定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FLS)。干预后泪腺称重,计算泪腺指数;HE染色法观察泪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泪腺组织AQP5的表达;ELISA法检测泪腺组织VIP和AQP5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泪腺组织VIP、cAMP、PKA、磷酸化(p)-PKA及AQP5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其余4组PRT减少、BUT缩短(P<0.01,P<0.05),FLS升高(P<0.05,P<0.01)。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RT减少、BUT缩短(P<0.01),FLS升高(P<0.01),泪腺指数降低(P<0.01),泪腺组织VIP含量、AQP5免疫荧光强度及含量降低(P<0.01),VIP、cAMP、PKA、p-PKA和AQP5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PRT增多、BUT延长(P<0.01,P<0.05),FLS降低(P<0.01,P<0.05),泪腺指数升高(P<0.05),泪腺组织VIP含量、AQP5免疫荧光强度及含量升高(P<0.01);针刺组泪腺组织VIP、cAMP、PKA、p-PKA、AQP5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西药组VIP和AQP5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假针组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PRT增多、BUT延长(P<0.01,P<0.05),FLS降低(P<0.01,P<0.05),泪腺组织VIP含量、AQP5免疫荧光强度及含量升高(P<0.05,P<0.01);针刺组泪腺组织VIP、cAMP、PKA、AQP5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西药组AQP5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西药组比较,针刺组PRT增多(P<0.05)。空白组泪腺结构无明显异常;模型组和假针组泪腺上皮细胞明显萎缩,可见淋巴细胞浸润;针刺组和西药组泪腺上皮细胞结构基本正常,部分腺腔扩张,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针刺可减轻干眼眼表损伤,促进泪液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VIP/cAMP/PKA/AQP5信号通路,增强泪腺分泌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水液缺乏型干眼 泪腺 血管活性肠肽/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水通道蛋白5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雪 高卫萍 +2 位作者 赵楠 颉瑞萍 刘成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刺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120只眼)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一次1滴,一天4次,连续14 d;观察组... 目的:比较针刺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120只眼)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一次1滴,一天4次,连续14 d;观察组予针刺治疗,穴取双侧上睛明、攒竹、丝竹空、太阳、瞳子髎,一天1次,每6 d休息1 d,连续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河高度(TMH)、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S)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MH、SⅠT和NIBUT均增高(P<0.01,P<0.05),FLS评分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OSDI评分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TMH、SⅠT高于对照组(P<0.01),OS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针刺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均能有效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在增加TMH、促进基础泪液分泌及减轻患者主观症状方面,针刺治疗有明显优势;针刺治疗干眼操作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液缺乏型干眼 针刺 泪河高度 泪液分泌量 眼表症状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郑氏特技针法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兴兰 张花治 +6 位作者 张婷卓 袁博 田亮 张枫帆 王一心 乔翔 杜小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比较郑氏特技针法与平补平泻针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66例轻度青少年近视(屈光度<–3.00D)患者随机分观察组(郑氏特技针法组)与对照组(平补平泻组),每组83例(166只患眼)。两组均穴取太阳、风池、攒竹、合谷... 目的:比较郑氏特技针法与平补平泻针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66例轻度青少年近视(屈光度<–3.00D)患者随机分观察组(郑氏特技针法组)与对照组(平补平泻组),每组83例(166只患眼)。两组均穴取太阳、风池、攒竹、合谷、光明,观察组太阳穴操作"二龙戏珠"针法,风池穴操作"过眼热"针法,攒竹穴操作"喜鹊登梅"针法,合谷、光明穴行平补平泻针法;对照组取穴均行平补平泻针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 d,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的变化情况,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不能改变眼轴长度(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3%(130/166),优于对照组的57.8%(96/166,P<0.05)。结论:郑氏特技针法能有效提高近视眼视力、纠正屈光不正、延缓近视发展,疗效优于平补平泻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青少年 针刺疗法 针刺手法 二龙戏珠针法 过眼热针法 喜鹊登梅针法 平补平泻法
原文传递
郑氏“过眼热”针法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3
作者 乔翔 杜小正 +4 位作者 刘雪 王一心 张枫帆 张婷卓 李兴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9-852,共4页
目的:观察郑氏"过眼热"针法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4例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保证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郑氏"过眼热"针法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4例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保证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穴取风池、太阳、睛明、攒竹、三阴交、合谷,风池穴用"过眼热"针法操作,太阳穴用"热补法"操作,睛明穴用"压针缓进法"操作,攒竹穴用"喜鹊登梅法"操作,余穴用平补平泻法,每天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 d,治疗4个疗程,并于治疗结束后半年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眼底病理检查结果及视力改善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34例(68只患眼)患者视力、中医症状积分、眼底微血管瘤和出血点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2%(60/68);随访时患者视力、中医症状积分、眼底病理改变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都稳定在治疗结束时的水平(均P>0.05)。结论:郑氏"过眼热"针法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能够改善症状,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眼底出血 针刺疗法 过眼热针法
原文传递
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曹水清 颉瑞萍 +1 位作者 高英 刘雪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60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60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共治疗30天,观察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及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主观症状评分和整体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主观症状和整体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OSDI评分治疗组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BUT、SⅠT明显延长(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可有效延长BUT,促进泪液分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及减轻主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干眼 杞菊地黄丸 香丹注射液 直流电离子导入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霰粒肿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于华楠 颉瑞萍 刘雪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第18期1095-1099,共5页
霰粒肿为眼睑常见病,其发病因素和病程中西医观点不同,治疗方法多样,中医治疗霰粒肿临床疗效显著,安全且复发率低,患者接受程度较高。本研究通过总结近年霰粒肿的相关文献,进一步明确霰粒肿中西医病因病机,对各类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总结,... 霰粒肿为眼睑常见病,其发病因素和病程中西医观点不同,治疗方法多样,中医治疗霰粒肿临床疗效显著,安全且复发率低,患者接受程度较高。本研究通过总结近年霰粒肿的相关文献,进一步明确霰粒肿中西医病因病机,对各类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总结,为后续治疗本病寻求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以"霰粒肿""睑板腺囊肿"和"胞生痰核"等为关键词检索2010-01-01-2019-02-20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0余篇,剔除综述类及部分质量较差的文献,最终29篇文献纳入分析。西医认为,霰粒肿发病可能与睑板腺分泌旺盛、炎症反应和感染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病程发展较缓慢可合并感染;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局部技术注射和手术等。中医认为,霰粒肿的发生发展与脏腑相关,包括脾胃二经蕴热循经上犯于胞睑、痰湿痰热凝结积聚于胞睑和肝经之热达之胞睑等。霰粒肿中医特色治疗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包括内服中药、针灸、中医外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消除硬结,而且可以降低霰粒肿的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患者依从性。但中医治疗缺乏统一的治疗规范及标准,未来研究方向应该致力于筛选出真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霰粒肿 睑板腺囊肿 胞生痰核 中医治疗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郑氏针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子怡 颉瑞萍 +3 位作者 王永涛 于华楠 袁晓彤 张文晶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郑氏针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甲钴胺胶囊0.5 mg,口服,每日3次),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郑氏针法(风池穴施... 目的观察郑氏针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甲钴胺胶囊0.5 mg,口服,每日3次),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郑氏针法(风池穴施以“过眼热”针法,攒竹穴施以“喜鹊登梅”针法,太阳穴施以热补针法,其余穴位均施以平补平泻针法)治疗,对照组联合平补平泻针法治疗。2组均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针刺治疗休息1 d,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眼睑活动度、瞳孔大小、复视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眼睑活动度明显增大,瞳孔明显缩小,复视程度评分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8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氏针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提上睑肌功能及眼睑下垂程度,缩小瞳孔,纠正复视,疗效明显优于平补平泻针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郑氏针法 平补平泻针法 眼睑活动度 瞳孔大小 复视程度评分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近眼三针”联合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颉瑞萍 刘雪 +2 位作者 周勇 曹水清 张文晶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75-79,共5页
目的 观察“近眼三针”联合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NAIO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腺苷钴胺注射液1.5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 目的 观察“近眼三针”联合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NAIO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腺苷钴胺注射液1.5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近眼三针”针刺治疗,穴取双侧上睛明、承泣、上明,每日1次。连续治疗28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状况[包括平均光敏感度(MS)和平均缺损(MD)]、视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2组BCVA、MS数值均明显升高,MD数值均明显降低,治疗组RNFL明显增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在提高患者BCVA、MS及增加RNFL方面,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27/40),治疗组为87.5%(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近眼三针”联合腺苷钴胺注射液可明显提高NAION患者BCVA,改善患者视野状况,增加RNFL,疗效优于单纯腺苷钴胺注射液,且操作简便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近眼三针” 腺苷钴胺注射液 最佳矫正视力 视野状况 视神经纤维层厚度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