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
1
作者 单兴银 《中小学校长》 2006年第6期27-27,共1页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面对部分群众,特别是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是非、善恶、美丑不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还模糊不清的关键时刻,面向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历史任务提出的社...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面对部分群众,特别是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是非、善恶、美丑不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还模糊不清的关键时刻,面向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历史任务提出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突显期”引起了广泛关注。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在社会主义道德观体系中增加了面向全体公民的新标准——荣辱观,使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新的阐述和深化。它与“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建设20字基本方针一脉相承、互相补充、前后照应又与时俱进,旗帜鲜明地从荣辱视角回答了新时期如何坚持改革方向、兴利除弊;如何;争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新人等重大问题,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指针,更是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思想道德建设 荣辱观 公民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观 新农村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 “四有”新人 先进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