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植被长势与保护成效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方正 张建亮 +2 位作者 王亮 杨增武 崔国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82-1590,共9页
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为研究案例,借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结合具体的植被类型和功能区划,分析了2000年到2010年间自然保护区内植被长势趋势的变化。结果发现:(1)11年来各植被类型,尤其是以骆驼刺、芦苇、芨... 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为研究案例,借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结合具体的植被类型和功能区划,分析了2000年到2010年间自然保护区内植被长势趋势的变化。结果发现:(1)11年来各植被类型,尤其是以骆驼刺、芦苇、芨芨草为主的天然草地植被表现出了较好的长势和增长的趋势;(2)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存在退化的植被类型,表明自然保护区基本实现了保护目的;(3)退化的植被位于实验区的布隆吉村、桥子村和双塔村,面积为1319 hm2,占比为0.31%。由此可见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植被保护成效明显。将植被长势趋势分析同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及植被类型相结合,希望有助于识别保护要点,以便为植被保护成效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西自然保护区 南片 植被 保护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山羊生境评估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龙 王亮 +2 位作者 温阿敏 闫世伟 姚晓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932-9940,共9页
明晰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北山羊的分布格局,并阐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北山羊的影响,对今后北山羊生境管理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山羊实测分布点记录和环境变量数据,结合MaxEnt模型和ArcGIS空间分... 明晰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北山羊的分布格局,并阐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北山羊的影响,对今后北山羊生境管理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山羊实测分布点记录和环境变量数据,结合MaxEnt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利用CMIP6的8个气候模式均值预测中度发展路径(SSP2-4.5)下,基准期(1970—2000年)和未来气候(2041—2060年、2081—2100年)变化情景下,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山羊的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及变化,并综合贡献率和置换重要性值对北山羊生境选择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三种气候条件下ROC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Curve)>0.97,且真实技巧统计(TSS,True Skill Statistic)>0.90,模拟结果可靠。(2)影响北山羊生境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气候条件(降水量季节性变异系数和等温性)、海拔和人为干扰(距泉和居名点距离)。水是保护区北山羊生存的最基本要素,气候条件共同控制北山羊生境条件。此外,北山羊习性决定其生境宜选择高海拔和远离人类活动影响地区。(3)基准期保护区北山羊主要分布在北片和南片高海拔山区,面积365.77 km;(占整个保护区的4.31%),北山羊适生区面积北片>南片、中高等适生区主要位于保护区北片。(4)CMIP6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改善和濒危物种保护措施的实施,北山羊潜在适生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但是受北山羊近亲繁殖的影响,整体上北山羊数量和适生区面积增加并不显著且有向南部及高海拔地区转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羊 MaxEnt模型 生境评估 环境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的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晓玲 赵颜创 +3 位作者 田瑞祥 杨玉龙 姚花琴 李海龙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年第5期84-89,共6页
湿地生态系统是荒漠中的宝贵绿洲,与荒漠基质有着密切的生态过程联系,是荒漠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中心。因此明确湿地位置、边界、面积等相关信息,对保护区维持其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遥感和GIS... 湿地生态系统是荒漠中的宝贵绿洲,与荒漠基质有着密切的生态过程联系,是荒漠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中心。因此明确湿地位置、边界、面积等相关信息,对保护区维持其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遥感和GIS技术,调查了保护区内的12个湿地。其中北片区5个,湿地面积由大到小分别为马莲井湿地、黄草滩湿地、大泉湿地、小泉湿地和七个井湿地,其面积分别为9.895km2、2.431km2、1.756km2、0.681km2和0.045km2。南片区7个,湿地面积由大到小分别为双塔水库湿地、疏勒河湿地、葫芦河湿地、榆林水库湿地、桥子东坝湿地、碱泉子湿地和旱峡口湿地,面积分别为24.138km2、11.273km2、0.839km2、0.510km2、0.259km2、0.026km2、0.491km2。在以绿洲为背景的湿地中,主要植被类型是芦苇、并伴耳叶补血草、芨芨草(如疏勒河湿地)和沼针蔺(如桥子乡湿地)等喜水植被,且群落盖度可达70%以上。周边分布的植被类型主要为盐节木等盐生植被,群落盖度低于40%。而荒漠背景下的湿地也出现芦苇,但周边通常生长为典型荒漠植被,如红砂、黑柴、白刺、盐爪爪、霸王、膜果麻黄、锦鸡等。除常见的湿地植被群落外,几个湿地均发现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裸果木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梭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湿地 遥感 GIS 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裸果木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亮 黄海霞 +3 位作者 杨增武 单立山 高天鹏 张旭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0-693,698,共5页
选择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的长山子、磨菇台和北片的西大泉裸果木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从径级结构、冠幅结构、高度结构分析了不同生境下裸果木种群的结构特征,运用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负二项参数、平均拥挤度指... 选择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片的长山子、磨菇台和北片的西大泉裸果木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从径级结构、冠幅结构、高度结构分析了不同生境下裸果木种群的结构特征,运用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负二项参数、平均拥挤度指数、聚块性指数和聚集指数判定裸果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结果表明:裸果木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均近似呈山峰型,冠幅结构近似倒J型;长山子和西大泉种群以中龄个体为主,幼龄个体和老龄个体均较少,蘑菇台种群以幼龄个体为主,中龄个体次之,老龄个体最少;蘑菇台和西大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型,长山子种群分布呈随机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果木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聚集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普氏野马数量及种群变化情况分析
5
作者 李海龙 裴鹏祖 +1 位作者 杨玉龙 张晓玲 《甘肃科技》 2021年第18期187-190,共4页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自1997年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普氏野马回归自然"项目以来,普氏野马经历了圈养驯化—栏养繁育—半自然放...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自1997年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普氏野马回归自然"项目以来,普氏野马经历了圈养驯化—栏养繁育—半自然放归三个阶段,数量由10匹增至51匹,种群由1个引入群扩至6个自然群。通过分析23年来安西保护区内普氏野马数量及种群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掌握了普氏野马的发展规律以及制约野马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与发展建议,从而加快普氏野马回归自然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数量 种群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气东输管道穿越国家级保护区生态恢复治理措施研究——以穿越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6
作者 杨永伟 王亮 +1 位作者 石存海 邵亚平 《甘肃科技》 2014年第8期42-44,36,共4页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需要穿越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片实验区,这一区域分布着中亚典型而具有代表性的荒漠植被类型。为了保护实验区的植被,保护区与建设单位从源头保护开始做起,在施工设计、施工期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恢复上...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需要穿越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片实验区,这一区域分布着中亚典型而具有代表性的荒漠植被类型。为了保护实验区的植被,保护区与建设单位从源头保护开始做起,在施工设计、施工期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恢复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了管道施工对区域生态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控制在预测的范围内,实现了生产和生态保护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气东输管道 保护区 生态恢复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洞子沟区域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初报
7
作者 王亮 裴鹏祖 +2 位作者 任廷锋 田瑞祥 李果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2期94-100,共7页
采用公里网格布设法,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洞子沟区域设置红外触发相机20部,对区域内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监测到兽类4目5科7属7种,鸟类4目7科7属8种,包括北山羊、金雕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 采用公里网格布设法,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洞子沟区域设置红外触发相机20部,对区域内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监测到兽类4目5科7属7种,鸟类4目7科7属8种,包括北山羊、金雕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盘羊、猞猁、狼和短耳鸮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兽类中北山羊和中亚兔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鸟类中石鸡和漠即鸟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物种稀疏曲线显示,兽类在3个月后趋于稳定,鸟类在10个月后趋于稳定,表明调查取样充分。本次初步调查基本上掌握了保护区冰洞子沟区域鸟兽本底信息,总结讨论了红外相机在鸟兽资源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为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地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监测 野生动物 物种多样性 物种稀疏曲线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亮 田瑞祥 +2 位作者 吕祝邦 王香枝 王洪建 《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52-56,共5页
2009年8月~2012年9月间在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10目387种昆虫的昆虫区系特征、区系成分进行全面调查的结果表明:其昆虫区系特征为中亚成分为主体,农区昆虫区系、东方区系成分和广布种类组成。种类以古北分布型为最多... 2009年8月~2012年9月间在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10目387种昆虫的昆虫区系特征、区系成分进行全面调查的结果表明:其昆虫区系特征为中亚成分为主体,农区昆虫区系、东方区系成分和广布种类组成。种类以古北分布型为最多,约占全部种属的53.3%,双区分布型约占总种数的26.7%,东亚分布型即中国-日本-朝鲜和中国特有分布约占17.7%,广布型最少,只1属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区系 自然保护区 极旱荒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气候对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郑凯 袁建立 +3 位作者 王亮 宋晓谕 马强 高天鹏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1-657,共7页
在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植物群落中选取6个平行样方,连续3年调查植物数量、盖度和物种数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气候对植物群落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植物群落物种数量和植株数量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一年生草... 在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植物群落中选取6个平行样方,连续3年调查植物数量、盖度和物种数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气候对植物群落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植物群落物种数量和植株数量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季节变化引起的,而多年生灌木盖度的季节变化是植物群落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植物群落物种数量、植株数量和盖度的年际变化主要源于一年生草本植物物种数量、植株数量和盖度的变化.植物群落物种数量、植株数量和盖度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和气温的变化正相关,而年际变化与降雨量和气温的变化关系不大.因此,降雨和气温仅影响荒漠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而对年际变化影响不大.在气候条件变化较小的范围内,荒漠植物群落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 植物群落 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气候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裸果木分布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亮 包新康 +2 位作者 黄海霞 裴鹏祖 蒋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2期85-88,100,共5页
[目的]调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裸果木分布和生境状况,了解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样地和样方调查对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内唯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裸果木的分布和生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保护区裸果木的平均... [目的]调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裸果木分布和生境状况,了解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样地和样方调查对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内唯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裸果木的分布和生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保护区裸果木的平均密度为0.038株/m^2,平均高度为0.41 m。[结论]该研究为裸果木种群濒危机制的探索、合理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为今后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翔实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果木 极旱荒漠 分布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双塔库区周边植被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亮 邵亚平 +2 位作者 裴鹏祖 方志强 李亚林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年第5期29-33,共5页
本文通过对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双塔库区周边的35个样方的植被进行实地调查,从植被组成、类型、盖度和生物量四个方面进行整理分析显示,区域植物种类丰富,以灌木居多,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骆驼刺(Alhagi maurorum)、大叶白麻... 本文通过对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双塔库区周边的35个样方的植被进行实地调查,从植被组成、类型、盖度和生物量四个方面进行整理分析显示,区域植物种类丰富,以灌木居多,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骆驼刺(Alhagi maurorum)、大叶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等是主要建群种;植被型组以荒漠为主,主要群系为骆驼刺荒漠群系;植被盖度属保护区内较高区域,最高的是芦苇沼泽群落,合头草荒漠群落最低;库区周边生态保护力度加大,上游来水量稳中有增,植被群落整体上趋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塔库区 植被现状 安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亮 杨玉龙 +2 位作者 赵庭伟 谢继全 王鸿毅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文章通过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和林木资源的种类、面积和蓄积量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林地面积77508.82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32%,其中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宜林地分别占0.05%,7.20%和3.07%... 文章通过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和林木资源的种类、面积和蓄积量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林地面积77508.82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32%,其中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宜林地分别占0.05%,7.20%和3.07%;活立木总蓄积35473 m^(3),全部为有林地蓄积。天然林面积占99.52%,胡杨为主要乔木树种,灌木林树种种类多样。森林资源为维护保护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林 调查 活立木蓄积 安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公益林调查与区划
13
作者 王亮 崔建军 +3 位作者 周文燚 张星 吕磊 马强 《甘肃科技》 2020年第18期157-158,142,共3页
通过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地进行调查区划,结果显示,区内公益林地总面积为112.3344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35%,占林地总面积的99.83%。其中:有林地0.4323万亩,灌木林地76.6632万亩,无立木林地0.6626万亩,宜林地34... 通过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地进行调查区划,结果显示,区内公益林地总面积为112.3344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35%,占林地总面积的99.83%。其中:有林地0.4323万亩,灌木林地76.6632万亩,无立木林地0.6626万亩,宜林地34.5763万亩;国有112.297万亩,个人0.0374万亩;国家1级公益林20.0416万亩,2级92.2928万亩;全部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公益林。科学区划界定保护区内公益林,为今后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确定了重点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维护生态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调查 区划 安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触发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亮 杨增武 +2 位作者 田瑞祥 陶金鼎 包新康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5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17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北山羊、岩羊、中亚兔;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红嘴山鸦、岩鸽、石鸡。并分析讨论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保护区监测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优缺点,为红外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触发相机 野生动物 动物监测 荒漠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半放养状态下普氏野马的保护现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丽萍 王亮 +1 位作者 裴鹏祖 邵亚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3期106-108,共3页
2005年4、9月2次在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北片黄草滩一带进行普氏野马在中国的再引入半放养试验。截至目前,半放养期间共繁殖野马42匹,平均生育率44.4%,平均成活率61.1%,年均增长率6.1%。通过对半放养的野马进行日常观测,结果表明:野... 2005年4、9月2次在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北片黄草滩一带进行普氏野马在中国的再引入半放养试验。截至目前,半放养期间共繁殖野马42匹,平均生育率44.4%,平均成活率61.1%,年均增长率6.1%。通过对半放养的野马进行日常观测,结果表明:野马已在野外渡过了食物、水源、天敌防御等生存关,在野生性状恢复、繁殖、家族构成、种群结构、环境质量、生存状态、越冬和防御敌害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生态、行为和营养学方面的适应性,但野马繁殖率较低,存活率更低,狼袭、疾病、争斗受伤是野马死亡的主要因素。另外,保护区野马半放养工作还面临着科研工作滞后,近亲繁殖严重和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等问题,并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极旱荒漠 半放养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昆虫种类及群落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亮 杨增武 +2 位作者 吕祝邦 王香枝 王洪建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5年第1期94-96,共3页
2009年8月~2012年9月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经鉴定属10目95科261属387种,其中包括两个新亚种,10种甘肃新记录,其他珍稀昆虫6种,其中直翅目60种,占总数的15.5%,半翅目46种,占总数的11.89%,鞘翅目113... 2009年8月~2012年9月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经鉴定属10目95科261属387种,其中包括两个新亚种,10种甘肃新记录,其他珍稀昆虫6种,其中直翅目60种,占总数的15.5%,半翅目46种,占总数的11.89%,鞘翅目113种,占总数的29.2%,鳞翅目57种,占总数的14.73%,双翅目41种,占总数的10.6%,膜翅目41种,占总数的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种类 昆虫群落 自然保护区 极旱荒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触发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例
17
作者 王亮 杨增武 +2 位作者 田瑞祥 陶金鼎 包新康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5期7-11,共5页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安西板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安西板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5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17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北山羊、岩羊、中亚兔;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红嘴山鸦、岩鸽、石鸡。分析讨论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保护区监测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监测 红外触发相机 荒漠地区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穿越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成效研究——以连霍国道瓜星高速公路穿越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段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亚平 王亮 +1 位作者 裴鹏祖 杨永伟 《甘肃科技》 2017年第1期21-23,共3页
研究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脆弱区的影响,在安西保护区内以瓜星高速公路为例,设置监测样带,发现公路建设对其影响不大并且已经形成新的生态平衡。同时,提出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影响、生态修复以及长久发展的评价体系以解决生态脆弱区本... 研究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脆弱区的影响,在安西保护区内以瓜星高速公路为例,设置监测样带,发现公路建设对其影响不大并且已经形成新的生态平衡。同时,提出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影响、生态修复以及长久发展的评价体系以解决生态脆弱区本身的植被覆盖率低,使得公路建设影响消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安西自然保护区 脆弱区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19
作者 王亮 裴鹏祖 +3 位作者 周文燚 李海龙 杨永伟 刘方正 《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46-50,共5页
运用样方法,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调查分析了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的类型及种群的密度、频度、盖度和重要值等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依据群落外貌结构和植物种类组成等特征,按照样方中多年生灌木建群种和优势种的重要值,... 运用样方法,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调查分析了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的类型及种群的密度、频度、盖度和重要值等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依据群落外貌结构和植物种类组成等特征,按照样方中多年生灌木建群种和优势种的重要值,可划分为5个典型植物群落,其中合头草+珍珠猪毛菜群落多样性相对较丰富;群落的优势种主要为中亚典型的荒漠植物合头草(49.26)、珍珠猪毛菜(18.04)、红砂(17.27)、泡泡刺(15.18)和裸果木(12.22)等多年生灌木;合头草为主要优势建群种,在整个植物群落中分布极为显著,具有较高的重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群落特征 重要值 安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初探
20
作者 王俊智 裴鹏祖 +2 位作者 杨飞 崔柳 王亮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0期18-21,共4页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需要,是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是自然保护区实现数字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主要途径。根据安西自然保护区资源状况和监测目的,筛选合适的监测指标,结合国内外自然保护区保...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需要,是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是自然保护区实现数字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主要途径。根据安西自然保护区资源状况和监测目的,筛选合适的监测指标,结合国内外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的相关研究案例,初步构建了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包含4类17项40个具体指标。通过规范持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掌握保护区资源现状、物种个体数量的消长情况,阐明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监测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为科学客观评估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提升管理水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生物多样性 监测 指标体系 安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