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睢党臣 张扬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7-227,共11页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发展区域,多年来其经济活动向沿黄中心城市集聚现象明显。因此,探讨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对于理清流域内经济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集聚逻辑进而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发展区域,多年来其经济活动向沿黄中心城市集聚现象明显。因此,探讨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对于理清流域内经济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集聚逻辑进而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逻辑;其次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指数并构建了沿黄60个城市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样本;最后选用空间误差模型(SEM)实证分析了流域内城市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沿线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普遍较低的同时呈现出上、中、下游地区差异明显且依次提升的特点;(2)流域内绿色发展效率和经济集聚水平均呈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依赖性特征,且下游地区以高-高集聚为主,中上游地区则以低-低集聚为主;(3)流域内城市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随着集聚程度的增加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特征,且多数城市经济集聚并未越过拐点;(4)流域内上、中、下游三大地区间经济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经济集聚 绿色发展效率 城市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孟望生 邵芳琴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30,共7页
以黄河流域沿线9省区100个地级市2006—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回归模型,运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探究黄河流域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黄河流域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变化中的高... 以黄河流域沿线9省区100个地级市2006—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回归模型,运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探究黄河流域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黄河流域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变化中的高级化过程都有助于提升全流域的绿色经济增长效率,而产业结构变化中的合理化进程则未表现出明显的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提升效应;黄河流域的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变化中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方面均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提升效应;环境规制在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均显著提升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同时,其分别与产业结构变化中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交互作用也在上、中、下游地区均具有明显的绿色经济增长效率提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 绿色经济 增长效率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要素层面协同集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孟望生 邵芳琴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4期75-85,共11页
产业在要素层面的深度融合是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大产业间要素层面的协同集聚为视角,结合中国24个省份2009—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方法分析产业间协同集聚对绿色经... 产业在要素层面的深度融合是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大产业间要素层面的协同集聚为视角,结合中国24个省份2009—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方法分析产业间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依赖于要素的适配性。总体上,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技术和资本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虽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但目前均处于抑制阶段;将生产性服务业按高端和低端划分后研究发现,只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技术要素密集类型制造业的集聚对绿色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其他情况均为抑制作用。因此,还需进一步推动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间的协同集聚程度,并通过要素集聚优势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以更好地促进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协同集聚 绿色经济增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地级市经济绿色增长效率的测度 被引量:4
4
作者 孟望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对黄河流域地级市经济绿色增长效率的测度及其收敛性分析是准确判断和评价黄河流域内不同地区经济绿色发展绩效的重要依据,对此,文章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DEA方法中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的线性规划模型,构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对黄河流域地级市经济绿色增长效率的测度及其收敛性分析是准确判断和评价黄河流域内不同地区经济绿色发展绩效的重要依据,对此,文章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DEA方法中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的线性规划模型,构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作为衡量指标,测度2006—2019年黄河流域地级市层面的经济绿色增长效率;随后,在测度结果的基础上对黄河流域内不同地区和城市群的绿色增长效率进行收敛性分析。结果发现:从地域维度来看,黄河流域内下游地区的绿色增长效率要普遍高于上游地区;从时间维度来看,黄河流域的绿色增长效率在2014年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14年之前变化不大,2014年后则进入了迅速提升的阶段;黄河流域的经济绿色增长效率呈现收敛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绿色增长效率 收敛性 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禀赋、技术进步方式与绿色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51
5
作者 孟望生 张扬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14-2327,共14页
绿色经济增长的核心要义是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一个普遍事实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面临更为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因此,这些地区在绿色增长方面的表现也相对较差。本文在梳理以往研究文... 绿色经济增长的核心要义是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一个普遍事实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面临更为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因此,这些地区在绿色增长方面的表现也相对较差。本文在梳理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自然资源禀赋—技术进步方式—绿色增长"这一脉络对自然资源禀赋通过技术进步方式影响绿色增长的逻辑进行理论辨析;然后,在数据包络分析框架下,采用全局参比的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方法,构建并测度省级层面绿色增长效率的衡量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面板数据样本;最后,结合样本数据特点和理论逻辑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自然资源禀赋通过不同的技术进步方式影响绿色增长效率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①自然资源禀赋抑制了地区绿色增长效率的提升;②自然资源禀赋对创新这一技术进步方式具有挤出效应的同时,对技术引进具有增进效应;③创新有利于地区绿色增长效率,而技术引进则不利于地区绿色增长效率提升。本文的研究将对自然资源丰富地区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增长 自然资源禀赋 技术创新 技术引进 外商直接投资(FDI) 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NDDF)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