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尿系肿瘤患者手术后联合DC-CIK免疫细胞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永平 潘钰娇 +2 位作者 陶文学 王帆 任晓雯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1期1862-1865,1870,共5页
目的探究泌尿系肿瘤患者手术后联合DC-CIK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就诊的80例泌尿系肿瘤术后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按照治疗差异性进行分... 目的探究泌尿系肿瘤患者手术后联合DC-CIK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就诊的80例泌尿系肿瘤术后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按照治疗差异性进行分组,对照组(n=40)术后给予化疗治疗;治疗组(n=40)术后给予DC-CIK免疫细胞治疗,对比分析其有效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功能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2(白介素-2)、IFN-γ(白介素-γ)、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高于对照组,IL-6(白介素-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两组泌尿系肿瘤术后患者进行DC-CIK免疫细胞治疗可显著提升其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肿瘤 免疫细胞 炎性因子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潘钰娇 肖永平 李柯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0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58例中晚期NSCLC患者开展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行单一化疗,观察组行化疗联合免疫治... 目的分析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58例中晚期NSCLC患者开展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行单一化疗,观察组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D4+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百分率、CD3+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典型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中晚期NSCLC患者免疫联合化疗治疗能有效抑制肿瘤进展,改善免疫反应,减轻病情,加强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片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潘钰娇 肖永平 李柯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3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咖啡酸片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68例因肿瘤化疗引发的CIT患者进行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行GP方案化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分析咖啡酸片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68例因肿瘤化疗引发的CIT患者进行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行GP方案化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咖啡酸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化疗后1w、2w血小板(PLT)数目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后1w、2w中性粒细胞数目、CIT持续时间、PLT输注量、PLT最低值和PLT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肿瘤化疗所致CIT患者咖啡酸片治疗能有效提升血小板水平,降低中性粒细胞含量,促使CIT尽快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片 肿瘤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患者自体NK细胞治疗效果及外周淋巴细胞亚群、miR-122-5p和miR-29a-3p变化
4
作者 肖永平 唐俊天 +1 位作者 王帆 任晓雯 《热带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575-1579,共5页
目的 分析肾细胞癌患者自体自然杀伤(NK)细胞治疗后效果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微小RNA(miR)-122-5p和miR-29a-3p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3年3月-2024年1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肾细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 目的 分析肾细胞癌患者自体自然杀伤(NK)细胞治疗后效果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微小RNA(miR)-122-5p和miR-29a-3p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3年3月-2024年1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肾细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29)。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化疗联合自体NK细胞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miR-122-5p、miR-29a-3p表达;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448、4.794、4.500),CD8^(+)、CEA、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t=4.812、4.129、3.8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miR-122-5p和miR-29a-3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0、3.526,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1,P>0.05)。结论自体NK细胞治疗对肾细胞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表达,其机制可能与miR-122-5p、miR-29a-3p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自然杀伤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 微小RNA-122-5p 微小RNA-29a-3p
原文传递
DC-CIK免疫细胞联合顺铂化疗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永平 潘钰娇 +3 位作者 陶文学 陈威佐 王帆 任晓雯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DC-CIK免疫细胞治疗联合顺铂化疗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70例给予DC-CI...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DC-CIK免疫细胞治疗联合顺铂化疗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70例给予DC-CIK免疫细胞治疗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35例仅给予顺铂化疗。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2.85%(37/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42%(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3.665、5.827、2.942,P均<0.05);CD8^(+)、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3.932、3.889、3.753、6.815、9.169,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体改善率为87.14%(61/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14%(19/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57%(1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5,P<0.05)。结论DC-CIK免疫细胞治疗联合顺铂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IK免疫细胞 顺铂化疗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外周血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卵巢癌术后患者血清IL-8和CD147及miR-222水平与NK细胞联合TC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肖永平 李京 +1 位作者 王帆 任晓雯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术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及miR-222表达水平与NK细胞联合紫杉醇+卡铂(TC)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于武威肿瘤医院行NK细胞联合TC化疗的72... 目的探讨卵巢癌术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及miR-222表达水平与NK细胞联合紫杉醇+卡铂(TC)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于武威肿瘤医院行NK细胞联合TC化疗的72例卵巢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实体瘤缓解评估标准判定NK细胞联合TC化疗疗效,并根据疗效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n=57)和不良组(n=1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卵巢癌术后患者NK细胞联合TC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IL-8、CD147及miR-222对卵巢癌术后患者NK细胞联合TC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临床分期、浸润程度、转移、治疗后血清IL-8、CD147及miR-22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4.107、4.635、4.126、6.071、5.013、5.519,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浸润程度、转移、治疗后血清IL-8、CD147及miR-222水平是影响卵巢癌术后患者NK细胞联合TC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IL-8、CD147、miR-222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卵巢癌术后患者NK细胞联合TC化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3、0.880、0.835、0.912。结论血清IL-8、CD147及miR-222对卵巢癌术后患者NK细胞联合TC化疗疗效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疗效评估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NK细胞联合TC化疗 白细胞介素-8 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MIR-22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