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上尿路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36例输尿管镜的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永强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7期154-154,共1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治疗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方法:对36例双侧上尿路梗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例因严重急性肾衰应予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血液透析治疗1~2次,然后根据具体病情不同行输尿管镜下探查、气压...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治疗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方法:对36例双侧上尿路梗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例因严重急性肾衰应予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血液透析治疗1~2次,然后根据具体病情不同行输尿管镜下探查、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置管等微创治疗。结果:30例术后2~10天BUN、Cr降至正常;6例术后10~15天Cr仍在188.6~232.3umol/L,4例因一侧肾切除或一侧先天独肾等对侧肾功能差,3个月复查仍处于氮质血症期。无输尿管穿孔和黏膜撕脱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梗阻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治疗 DJ管 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效果评估
2
作者 刘伟 《医学与社会》 2015年第B06期211-211,共1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前列腺增生患者30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给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切...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前列腺增生患者30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给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切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医治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94.0%)、并发症总率(2.0%)和对照组(83.3%、6.7%)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结论: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期间实施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安全、可靠,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病变体积,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及其相关参数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柴克强 凡杰 +3 位作者 夏术阶 阮渊 鲁军 唐孝达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PSA及其相关参数(F/T、PSAD)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我院2002年5月 ̄2005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癌病例,对其中PSA及其相关参数资料完整的87例进行分析,分析这些指标参数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相关性和对骨转移的诊断价... 目的探讨PSA及其相关参数(F/T、PSAD)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我院2002年5月 ̄2005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癌病例,对其中PSA及其相关参数资料完整的87例进行分析,分析这些指标参数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相关性和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并用ECT和MRI进行验证;结果按PSA<l0μg/L、10 ̄50μg/L和PSA>50μg/L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层,PSA及PSAD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成正相关(分别为r=0.45038,P<0.0028和r=0.64158,P<0.0001),而F/T则没有相关性。根据上述结果,再以PSA>50μg/L和PSAD>0.4为界分别用PSA、PSAD和PSAD联合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PSAD+PSA联合诊断应用后,诊断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明显提高,对诊断有明显帮助。结论PSAD+PSA联合应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是对传统ECT和MRI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重要补充,对ECT和MRI所带来射线损害的降低和经济负担的减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