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MRI定量参数在乳腺癌诊断和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屈孟孟 冯雯 +2 位作者 刘欣然 卢星如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合成MRI是一种全新的定量MRI技术,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多个定量弛豫和对比度图像,为疾病诊断和评估提供新的依据。本文对合成MRI原理及其在乳腺癌综合诊断、分子分型和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进...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合成MRI是一种全新的定量MRI技术,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多个定量弛豫和对比度图像,为疾病诊断和评估提供新的依据。本文对合成MRI原理及其在乳腺癌综合诊断、分子分型和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合成磁共振成像 定量分析 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闫瑞峰 黎金葵 +3 位作者 王帅文 许永生 王寅中 雷军强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51-56,共6页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方法分析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资料,评价AI系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部病变概率的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300例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资料,分别通过AI和人工...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方法分析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资料,评价AI系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部病变概率的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300例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资料,分别通过AI和人工常规阅片分析与对照,分析AI定量参数及CT影像表现。结果30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共进行721次胸部CT检查,AI分析诊断法与人工常规阅片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04,P<0.05),运用AI诊断耗时明显缩短(P<0.05),能够定量评估肺部病灶(全肺病灶体积占比及全肺病灶体积)。结论联合新型冠状病毒AI肺部病变辅助诊断系统,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部病变的患者诊治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突发重大传染病AI体系的构建积累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计算机断层扫描 人工智能 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临床多参数联合预测肝细胞癌GPC3表达的价值
3
作者 杨正高 杨鹏程 +4 位作者 许永生 黎金葵 王倩 张艳利 雷军强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2期33-38,43,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和临床指标对肝细胞癌(HCC)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HCC患者临床、病理、Gd-EOB-DTPA增强MRI影像资料,其中GPC3(+)101例,GPC3(...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和临床指标对肝细胞癌(HCC)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HCC患者临床、病理、Gd-EOB-DTPA增强MRI影像资料,其中GPC3(+)101例,GPC3(-)28例。建立预测GPC3阳性表达的逻辑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回归模型的效能。结果年龄、乙型肝炎、甲胎蛋白(AFP)水平、非周边廓清、病灶边缘形态、肝胆期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门脉期肿瘤信号强度/肝脏信号强度、肝胆期肿瘤信号强度/肝脏信号强度在GPC3(+)和GPC3(-)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20μg/L、ADC≤1.06×10^(-3)mm^(2)/s、有非周边廓清、肿瘤边缘形态不光滑是HCC中GPC3表达的独立预测指标,联合模型预测GPC3表达的AUC为0.913,敏感度为83.2%,特异度为85.7%。结论AFP≥20μg/L、ADC≤1.06×10^(-3)mm^(2)/s、有非周边廓清、肿瘤边缘形态不光滑可以提示HCC患者中GPC3的表达,影像-临床指标联合的诊断模型可为临床提供术前无创预测GPC3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表现1例
4
作者 刘佳林 张皓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98-399,共2页
1临床资料1例26岁女性患者,因“右侧外阴区胀痛不适5月余”就诊。患者1个月前因外阴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初诊为“前庭大腺囊肿”,行囊肿剥除术,术中探查肿物后建议转入上级医院,遂于2021年10月14日转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已婚,孕1... 1临床资料1例26岁女性患者,因“右侧外阴区胀痛不适5月余”就诊。患者1个月前因外阴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初诊为“前庭大腺囊肿”,行囊肿剥除术,术中探查肿物后建议转入上级医院,遂于2021年10月14日转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已婚,孕1产1,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21年9月23日。肿瘤标志物无异常。专科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外阴局部可见硬结,右侧外阴区可触及一约4 cm×4 cm的肿块,活动度尚可,质韧,皮温正常。入院诊断:会阴部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磁共振成像(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科在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的应急管理规范
5
作者 李文婧 李怡香 +2 位作者 黎金葵 许永生 雷军强 《甘肃医药》 202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生活的突发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引发了广泛关注。目前,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时,各级地方医院放射科医护交叉感染的风险较大。为加强放...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生活的突发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引发了广泛关注。目前,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时,各级地方医院放射科医护交叉感染的风险较大。为加强放射科医护人员防疫应急管理能力,我们提出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措施,对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影像检查管理与规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传染病 影像检查 感染控制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疾病炎症的无创评估研究进展
6
作者 雷丰 李瑞 +3 位作者 景梦园 唐阳阳 宋嘉敏 郭顺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940-946,共7页
冠状动脉疾病是炎症介导的全身性疾病,炎症风险评估在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综述了冠状动脉疾病中炎症的多种无创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血检指标、影像学评价指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生物标记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梓娴 张莉 +3 位作者 南江 庄辛 郭顺林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CMD是发生左心室不良重构、收缩功能障碍和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因此准确评估CMD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危险分层、治疗决策制订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在...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CMD是发生左心室不良重构、收缩功能障碍和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因此准确评估CMD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危险分层、治疗决策制订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在CMD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对心脏磁共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诊断左室肥厚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胡瑞 李瑞 +2 位作者 杨鹏程 陈梓娴 郭顺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153,170,共4页
目前对左室肥厚型疾病进行无创准确诊断仍面临诸多挑战,而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是评估和诊断左心室肥厚病因的有力工具,不仅能动态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还能利用延迟强化、参数定量、特征追踪技术及弥散... 目前对左室肥厚型疾病进行无创准确诊断仍面临诸多挑战,而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是评估和诊断左心室肥厚病因的有力工具,不仅能动态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还能利用延迟强化、参数定量、特征追踪技术及弥散张量成像准确评估心脏功能及心肌情况,并且通过一系列后处理得到T1 mapping、细胞外容积分数及应变,可定量心肌损伤及功能。这些技术在鉴别左心室肥厚的病因和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方面是非常有潜力的。本文就各类左心室肥厚型疾病的典型心脏磁共振表现及其鉴别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心脏磁共振 延迟强化技术 T1 mapping 细胞外容积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淀粉样变性 高血压心脏病 主动脉狭窄 法布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在肝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怡香 吕威龙 +3 位作者 屈孟孟 朱袁慧 王莉莉 雷军强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3期72-76,82,共6页
中国肝癌发病率居世界首位,五年生存率仅为12.1%,但经早期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后其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相比常规CT,能谱CT具有多参数成像及定量测量的显著优势,在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后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综述... 中国肝癌发病率居世界首位,五年生存率仅为12.1%,但经早期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后其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相比常规CT,能谱CT具有多参数成像及定量测量的显著优势,在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后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综述能谱CT在肝癌方面的最新研究,以期提高对肝癌的认识、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能谱CT 体层摄影术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定量评估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瑞 刘峰 +3 位作者 安小霞 梁程 陈梓娴 郭顺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2-896,共5页
微循环障碍是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有力因素,近年来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评估微循环障碍发展迅速,已经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随着人工智能应用于定量心肌灌注,该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将在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与指导治疗中发... 微循环障碍是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有力因素,近年来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评估微循环障碍发展迅速,已经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随着人工智能应用于定量心肌灌注,该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将在微循环障碍的诊断与指导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对心脏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定量评估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 心肌灌注显像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雯 刘欣然 +1 位作者 卢星如 雷军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3,共7页
乳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充分了解不同功能MRI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有利于推进乳腺癌诊疗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不同功能MRI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晚期预后评估中展现出的临床科研价值,说明基于灌注、代谢、扩散、合成相关MRI,使肿瘤... 乳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充分了解不同功能MRI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有利于推进乳腺癌诊疗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不同功能MRI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晚期预后评估中展现出的临床科研价值,说明基于灌注、代谢、扩散、合成相关MRI,使肿瘤组织微血管渗透、分布、血流动力学状态,肿瘤代谢物含量、间质成分变化及组织固有属性等特征可视化,旨在总结各成像序列在乳腺癌应用中的优势和前景,以期为后续乳腺癌影像科学研究提供新方向,从而帮助影像医师更加全面地了解乳腺癌相关MRI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模态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合成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病变MRI动态增强扫描直方图分析对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芹芹 卢星如 +3 位作者 李芷凡 刘春翠 冯雯 雷军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4-429,共6页
目的:基于小乳腺癌全病变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直方图分析及临床特征预测腋窝淋巴结(ALN)转移。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小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30例发生ALN转移(转移组),63例ALN无转移(无转移组)。患者术前或治疗前均行MRI检查... 目的:基于小乳腺癌全病变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直方图分析及临床特征预测腋窝淋巴结(ALN)转移。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小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30例发生ALN转移(转移组),63例ALN无转移(无转移组)。患者术前或治疗前均行MRI检查。采用FireVoxel软件勾画ROI并行直方图分析,采用t检验及Mann-WhitneyU检验分析比较2组的直方图参数。采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ALN转移与直方图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筛选出ALN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构建联合模型,并利用ROC曲线分析直方图参数对ALN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年龄和绝经状态均与ALN转移存在相关性(均P<0.05)。直方图参数中最小值、第5百分位数、变异系数、体积均与ALN转移显著相关(均P<0.05)。在直方图参数中,体积预测ALN状态的AUC最大,为0.729,最佳阈值为1.765。最小值、第5百分位数、变异系数、体积和年龄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最高,为0.780。结论:基于全病变DCE-MRI直方图分析可用于预测小乳腺癌的ALN转移,且最小值、第5百分位数、变异系数和体积是预测ALN状态有价值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直方图分析 腋窝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结肠系膜黏液纤维肉瘤1例
13
作者 曹珊 张皓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2-173,共2页
患者男,61岁。1周前体检发现腹部肿物,当地医院超声检查显示右下腹低回声肿物,其内及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信号,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右下腹局部隆起,可触及包块,质韧,活动尚可,皮肤未见明显红肿热痛。实验室检查:CEA、AFP、CA199、CA72... 患者男,61岁。1周前体检发现腹部肿物,当地医院超声检查显示右下腹低回声肿物,其内及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信号,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右下腹局部隆起,可触及包块,质韧,活动尚可,皮肤未见明显红肿热痛。实验室检查:CEA、AFP、CA199、CA724未见明显升高,余无异常。腹盆腔CT检查显示左下腹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呈斑片状低密度影及片状稍高密度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纤维肉瘤 后腹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鹏程 杨正高 +1 位作者 陈小莉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5-299,共5页
集成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定量磁共振技术,可以量化多种弛豫参数,仅通过一次图像采集就可以获得多序列对比加权图像。目前,集成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较新的MRI扫描技术已经应用于全身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研究,其在颅内疾病的诊断及脑实质发... 集成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定量磁共振技术,可以量化多种弛豫参数,仅通过一次图像采集就可以获得多序列对比加权图像。目前,集成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较新的MRI扫描技术已经应用于全身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研究,其在颅内疾病的诊断及脑实质发育的评估方面应用最广泛。本文对集成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质量现状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CT多参数成像在术前预测胃腺癌脉管浸润及神经浸润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杨鹏程 杨正高 +2 位作者 胡瑞 张艳利 雷军强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20-25,共6页
目的研究双层探测器光谱计算机断层扫描(SDCT)多参数成像对胃腺癌脉管浸润(LVI)及神经浸润(PNI)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接受SDCT增强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腺癌的患者,分为LVI(+)与LVI(-)组,PNI(+)与PNI(-)组,LVI/PNI(+)... 目的研究双层探测器光谱计算机断层扫描(SDCT)多参数成像对胃腺癌脉管浸润(LVI)及神经浸润(PNI)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接受SDCT增强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腺癌的患者,分为LVI(+)与LVI(-)组,PNI(+)与PNI(-)组,LVI/PNI(+)与LVI/PNI(-)组。在动脉期和静脉期测量原发肿瘤的碘浓度(IC),有效原子序数和40、120 keV的虚拟单能图像CT值,并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C),40~120 keV的能谱曲线斜率(K_(40~120 keV))。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LVI、PNI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各种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动脉期K_(40~120 keV)、有效原子序数及静脉期IC、NIC、K_(40~120 keV)、有效原子序数在LVI(+)与LVI(-)组及LVI/PNI(+)与LVI/PNI(-)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期IC、NIC、K_(40~120 keV)、有效原子序数在PNI(+)与PNI(-)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静脉期联合参数模型在预测LVI(+)及LVI/PNI(+)时效能更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0.986,静脉期联合参数模型和静脉期NIC在预测PNI(+)时效能相同,曲线下面积均为0.802。结论SDCT部分参数有助于术前评估LVI、PNI时状态,动静脉期联合参数模型在预测神经脉管浸润时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定量参数 胃癌 脉管浸润 神经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原发性尤文氏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16
作者 杨正高 雷军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967-1967,1993,共2页
患者男,51岁。右侧腹股沟疼痛1年,加重1个月伴右下肢活动受限,行MRI检查显示膀胱右前侧肿块而就诊。MRI显示右侧耻骨上支旁不规则等T_(1)、混杂T_(2)信号肿物(图1A,1B),大小约61 mm×75 mm。DWI为高信号(图1C)。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 患者男,51岁。右侧腹股沟疼痛1年,加重1个月伴右下肢活动受限,行MRI检查显示膀胱右前侧肿块而就诊。MRI显示右侧耻骨上支旁不规则等T_(1)、混杂T_(2)信号肿物(图1A,1B),大小约61 mm×75 mm。DWI为高信号(图1C)。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图1D)。T_(2)可见右侧闭孔外肌水肿(图1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 尤文氏肉瘤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生理性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分析:基于全脑体积及脑功能网络的小样本研究
17
作者 王童 王帅文 +2 位作者 陈小莉 张艳利 雷军强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7-2041,共5页
目的 探索生理性衰老受试者中大脑体积的变化以及全脑功能网络的特征性改变。方法 纳入正常中老年组志愿者组(50~80岁)42名(HC group 1,HCg1),中青年组(20~40岁)健康志愿者33名(HC group 2,HCg2)。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对T_(1)序... 目的 探索生理性衰老受试者中大脑体积的变化以及全脑功能网络的特征性改变。方法 纳入正常中老年组志愿者组(50~80岁)42名(HC group 1,HCg1),中青年组(20~40岁)健康志愿者33名(HC group 2,HCg2)。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对T_(1)序列分割出的全脑皮质及白质体积进行组间比较。之后,对两组的静息态脑功能成像进行基于网络的分析,比较全脑功能网络与脑区的连接特征并对比功能连接均值。结果 在灰质体积分析中,HCg1较HCg2在双侧颞叶、额叶、小脑出现了显著的灰质体积减小(P<0.05,FDR多重比较校正P<0.01),白质体积的缩小发生在胼胝体体部及双侧穹窿脚。全脑网络连接均值比较中,HCg1表现出了更高的平均功能连接值(P<0.05,FDR多重比较校正P<0.01)。结论 不同年龄段皮质及白质形态出现多个区域的萎缩,提示衰老过程伴随着多种局部基础生理机能的降低。但通过全脑功能网络的连接特征说明,大脑前部代偿性的功能连接增强,可能是脑功能的强健性及脑储备能力出现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体积 白质体积 脑功能网络 强健性 脑储备
原文传递
Research progresses of 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 for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n colorectal cancer
18
作者 LI Pengqiang LIU Nianjun +5 位作者 ZHANG Yanli WANG Yanfei LAN Jinhui REN Huling DOU Yu LEI Junqiang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4年第8期1262-1265,共4页
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 is a new spectrum CT imaging technology based on detector being able to obtain both images similar to true plain and spectral images in one time scanning.The reconstructed multi-paramet... 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 is a new spectrum CT imaging technology based on detector being able to obtain both images similar to true plain and spectral images in one time scanning.The reconstructed multi-parameter spectral images can not only improve image quality,enhance tissue contrast,increase the visualization and detection ability of occult lesions,but also provid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lesions,so as to provide more imaging informa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diagnostic basis.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 for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n colorectal cancer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neoplasm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EOB-DTPA增强MRI对不典型增生结节和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效能的Meta分析
19
作者 李文婧 许永生 雷军强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00-1406,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Gd-EOB-DTPA增强MRI的不同序列成像特征和组合序列在鉴别诊断不典型增生结节(DN)和肝细胞癌(HCC)中的总体诊断效能。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CBM数据库,... 目的 系统评价Gd-EOB-DTPA增强MRI的不同序列成像特征和组合序列在鉴别诊断不典型增生结节(DN)和肝细胞癌(HCC)中的总体诊断效能。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CBM数据库,搜索关于Gd-EOB-DTPA增强MRI鉴别DN和HCC的诊断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1998年1月到2023年3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提取数据特征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7.0和Meta 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DN 375个,HCC653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多参数联合诊断序列中,合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95%CI(0.87,0.98)]、0.95[95%CI(0.91,0.97)]、18.57[95%CI(9.64,35.78)]、0.06[95%CI(0.02,0.14)]和0.98[95%CI(0.97,0.99)]。结论 Gd-EOB-DTPA增强磁共振对于DN和HCC具有明确的鉴别诊断效能,肝胆期成像极大弥补了动态增强对早期HCC低敏感度的诊断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GD-EOB-DTPA 磁共振 不典型增生结节 肝细胞癌 影像诊断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癌的应用与进展
20
作者 刘念军 翟亚楠 +1 位作者 吕威龙 郭顺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23-129,共7页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下,结直肠癌的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结直肠癌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异质性,如何更好的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制定更加合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文对DWI、I...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下,结直肠癌的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结直肠癌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异质性,如何更好的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制定更加合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文对DWI、IVIM、DKI、拉伸指数模型、BOLD、DCE-MRI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这些成像技术在结直肠癌异质性评估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