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针刺联合活菌散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建英
梁元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4期2061-2064,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活菌散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活菌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活菌散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活菌散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活菌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活菌散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8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及再次住院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IgA、IgG及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8d病死率为5.00%、再次住院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15.00%与25.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口服活菌散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活菌散
脓毒症
免疫球蛋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必净注射液用于脓毒血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梁元才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3期140-141,共2页
目的分析对脓毒血症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0年4月—2013年4月该院接收的脓毒血症7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9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乙组39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对比甲...
目的分析对脓毒血症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0年4月—2013年4月该院接收的脓毒血症7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9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乙组39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对比甲组和乙组临床有效率、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甲组和乙组中性粒细胞(%)、CRP(C反应蛋白)、WBC(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CT(前降钙素)和A PACHEⅡ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乙组(中性粒细胞:67.8%vs81.4%CRP:(55±18)vs(15±4)、WBC:(9.22±3.71)vs(5.46±1.21)、PCT:(0.99±0.39)vs(0.67±0.31)、APACHEⅡ评分:(15.62±6.54)vs(8.26±5.14),甲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毒血症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临床效果较好,有效率较高,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血必净注射液
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者出院准备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郭锦
蒋婷芳
+1 位作者
张建荣
朱海燕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5期20-23,共4页
为调查直肠癌永久性造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并分析影响出院准备度的因素,本研究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和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和甘肃省肿瘤医院接受永久性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进...
为调查直肠癌永久性造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并分析影响出院准备度的因素,本研究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和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和甘肃省肿瘤医院接受永久性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共调查184例患者,其中175例(95.1%)患者表示准备好了出院;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159.86±24.82)分,处于低等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收入水平、工作状态、适应造口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的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出院准备度与住院时间、出院指导质量及出院指导期待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造口适应情况、有无并发症、住院时间、出院指导质量是影响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独立因素。结果表明,直肠癌永久性造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低等水平。临床应加强患者出院前管理,对于年龄偏大、存在并发症、难于适应造口者应加强出院前指导,同时适当增加必要住院时间;对于医护人员,应整体优化其出院前指导水平,以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出院准备度
出院指导质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微循环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郭锦
王淑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1365-1366,共2页
目的:探讨首选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床微循环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优势、可行性和推广性。方法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随机对186例处于休克状态、微循环衰竭、病情危重、急需要建立静脉通道的患者进行快速输血输液、静注药物等抢救,但...
目的:探讨首选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床微循环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优势、可行性和推广性。方法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随机对186例处于休克状态、微循环衰竭、病情危重、急需要建立静脉通道的患者进行快速输血输液、静注药物等抢救,但四肢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62例首选颈外静脉正压留置针穿刺,通过观察比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血输液速度、血液流速、穿刺所需时间、操作者、留置时间、物品准备、对人体损伤、收缩压上升到80 mmHg所需平均时间、静脉炎发生率、穿刺费用等指标,并与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相比较,分析颈外静脉留置针正压穿刺的优势及可行性、推广性。结果首选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所需时间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相对较长,输血输液速度快,物品准备简单,损伤小,操作潜在风险低,不影响监测血压,患者有自理能力时生活可以自理,增加患者康复信心,护士可以独立完成,费用低,在危重患者抢救中可以提供便捷高效的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均一次性穿刺成功,解决了建立静脉通路的困难,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护士反复静脉穿刺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增强了护士的工作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
微循环衰竭
抢救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郭锦
王淑文
闫沛云
《现代医学》
2015年第8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40例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理问题、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及肌肉萎缩的发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40例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理问题、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及肌肉萎缩的发生率之间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问题、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及肌肉萎缩的发生率分别为3.3%、1.3%、4.2%、2.5%、6.7%,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12.5%、11.7%、17.5%、7.5%、14.2%,经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1.7%和53.3%,经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腰椎骨折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题名
针刺联合活菌散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建英
梁元才
机构
甘肃省
武威市
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4期2061-2064,共4页
基金
甘肃省武威市科技计划项目(WW120308)
文摘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活菌散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活菌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活菌散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8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及再次住院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IgA、IgG及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8d病死率为5.00%、再次住院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15.00%与25.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口服活菌散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针灸
活菌散
脓毒症
免疫球蛋白
炎性因子
Keywords
acupuncture
active powder
sepsis
immune globulin
inflammatory factor
分类号
R6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必净注射液用于脓毒血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梁元才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3期140-141,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对脓毒血症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0年4月—2013年4月该院接收的脓毒血症7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9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乙组39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对比甲组和乙组临床有效率、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甲组和乙组中性粒细胞(%)、CRP(C反应蛋白)、WBC(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CT(前降钙素)和A PACHEⅡ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乙组(中性粒细胞:67.8%vs81.4%CRP:(55±18)vs(15±4)、WBC:(9.22±3.71)vs(5.46±1.21)、PCT:(0.99±0.39)vs(0.67±0.31)、APACHEⅡ评分:(15.62±6.54)vs(8.26±5.14),甲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毒血症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临床效果较好,有效率较高,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式,值得应用。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血必净注射液
治疗
临床效果
分类号
R63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者出院准备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郭锦
蒋婷芳
张建荣
朱海燕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甘肃省
肿瘤
医院
肛肠外科
甘肃省
武威市
人民医院
肛肠外科
出处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5期20-23,共4页
文摘
为调查直肠癌永久性造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并分析影响出院准备度的因素,本研究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和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和甘肃省肿瘤医院接受永久性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共调查184例患者,其中175例(95.1%)患者表示准备好了出院;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159.86±24.82)分,处于低等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收入水平、工作状态、适应造口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的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出院准备度与住院时间、出院指导质量及出院指导期待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造口适应情况、有无并发症、住院时间、出院指导质量是影响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独立因素。结果表明,直肠癌永久性造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低等水平。临床应加强患者出院前管理,对于年龄偏大、存在并发症、难于适应造口者应加强出院前指导,同时适当增加必要住院时间;对于医护人员,应整体优化其出院前指导水平,以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
关键词
直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出院准备度
出院指导质量
影响因素
Keywords
Rectal cancer
Permanent ostomy
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Quality of discharge teach-ing
Influence factor
分类号
R735.37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微循环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郭锦
王淑文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1365-136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首选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床微循环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优势、可行性和推广性。方法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随机对186例处于休克状态、微循环衰竭、病情危重、急需要建立静脉通道的患者进行快速输血输液、静注药物等抢救,但四肢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62例首选颈外静脉正压留置针穿刺,通过观察比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血输液速度、血液流速、穿刺所需时间、操作者、留置时间、物品准备、对人体损伤、收缩压上升到80 mmHg所需平均时间、静脉炎发生率、穿刺费用等指标,并与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相比较,分析颈外静脉留置针正压穿刺的优势及可行性、推广性。结果首选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所需时间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相对较长,输血输液速度快,物品准备简单,损伤小,操作潜在风险低,不影响监测血压,患者有自理能力时生活可以自理,增加患者康复信心,护士可以独立完成,费用低,在危重患者抢救中可以提供便捷高效的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均一次性穿刺成功,解决了建立静脉通路的困难,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护士反复静脉穿刺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增强了护士的工作信心。
关键词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
微循环衰竭
抢救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循证护理在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郭锦
王淑文
闫沛云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甘肃省
武威市
人民医院
骨科
出处
《现代医学》
2015年第8期1076-1078,共3页
基金
甘肃省武威市科技局项目(ww120307)
文摘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40例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理问题、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及肌肉萎缩的发生率之间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问题、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及肌肉萎缩的发生率分别为3.3%、1.3%、4.2%、2.5%、6.7%,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12.5%、11.7%、17.5%、7.5%、14.2%,经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1.7%和53.3%,经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腰椎骨折
术后并发症
分类号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针刺联合活菌散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张建英
梁元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血必净注射液用于脓毒血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梁元才
《中外医疗》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者出院准备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郭锦
蒋婷芳
张建荣
朱海燕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
6
原文传递
4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微循环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郭锦
王淑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5
原文传递
5
循证护理在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郭锦
王淑文
闫沛云
《现代医学》
2015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