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离子放射治疗计划中MKM和LEM模型的处方剂量转换研究
1
作者 左子杰 刘志强 +7 位作者 张庆华 韩旭 杜天奇 罗宏涛 孙世龙 张宇 张秋宁 王小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9,共9页
目的在碳离子水模体计划中,建立微剂量动力学模型(MKM)和局部效应模型(LEM)处方剂量的转换因子计算系统和危及器官转换因子曲线,并在临床患者计划中验证。方法以均匀水模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RayStation-MKM计划的物理剂量重新计算LEM的... 目的在碳离子水模体计划中,建立微剂量动力学模型(MKM)和局部效应模型(LEM)处方剂量的转换因子计算系统和危及器官转换因子曲线,并在临床患者计划中验证。方法以均匀水模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RayStation-MKM计划的物理剂量重新计算LEM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加权剂量(RWD),并以LEM和MKM计划中靶区中位剂量的比值作为转换因子。分别研究靶区单次处方剂量、扩展布拉格峰(SOBP)宽度、深度、形状和照射方式对转换因子的影响,并建立转换因子计算系统。此外,采用水模体和临床患者病例验证转换因子计算系统的准确性,并根据临床患者治疗计划计算建立危及器官转换因子曲线。结果转换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单次处方剂量、靶区SOBP宽度和深度,并随SOBP宽度和靶区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单次处方剂量的增加而减小。在单野照射下,根据以上3个参数建立转换因子计算系统,9例患者计划计算与转换因子计算系统计算的结果平均差异为0.340%±0.203%,危及器官转换因子曲线的平均差异为2.650%±2.399%。结论本研究建立的MKM和LEM碳离子放射治疗处方剂量转换因子计算系统和危及器官转换因子曲线,其准确性满足在临床患者治疗计划中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碳离子 微剂量动力学模型 局部效应模型 前列腺肿瘤 脊索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