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生物发酵饲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
作者 魏文江 周彦兵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45-49,共5页
生物发酵饲料是一种新型饲料,其发酵原料丰富,且无抗生素残留,具有低碳环保等优点。推广使用发酵饲料可以有效解决养殖领域存在的饲料安全问题、原料短缺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等。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相关产业政策及规划文件... 生物发酵饲料是一种新型饲料,其发酵原料丰富,且无抗生素残留,具有低碳环保等优点。推广使用发酵饲料可以有效解决养殖领域存在的饲料安全问题、原料短缺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等。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相关产业政策及规划文件,简要阐述了甘肃省生物发酵饲料产业现状,介绍了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工艺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分析了生物发酵饲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标准体系不健全、行业企业整体研发和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建立和执行行业标准、推动产业链整合与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公众认知、拓宽市场等建议,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酵饲料 发展 问题 建议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型聚类分析甘肃省知识产权评价指标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博 马文锦 +1 位作者 李梅林 周彦兵 《特区经济》 2022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本文通过对比形式来分析甘肃省十四个市州知识产权建设情况。当截距D=20时,指标分为两组,第一组为C8、C9、C10、C69、C1、C14、C73、C34、C6、C72、C7、C13、C15、C17、C71、C27、C18、C85、C86、C82、C83、C3、C84;第二组为C11、C53。... 本文通过对比形式来分析甘肃省十四个市州知识产权建设情况。当截距D=20时,指标分为两组,第一组为C8、C9、C10、C69、C1、C14、C73、C34、C6、C72、C7、C13、C15、C17、C71、C27、C18、C85、C86、C82、C83、C3、C84;第二组为C11、C53。当选择不同的截距系数时,R型聚类分析对知识产权指标的分类不同,各指标间的群聚与分离能更好地表现出指标间的相关性,建设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地体现甘肃省知识产权建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R型聚类 分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甘肃省油橄榄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煜 于长青 +2 位作者 魏文慧 于萍 张晓雪 《甘肃科技》 2012年第19期10-11,共2页
针对甘肃省油橄榄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不同层面对油橄榄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分析了甘肃省油橄榄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推动甘肃省油橄榄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油橄榄 橄榄油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知识产权现状分析
4
作者 李梅林 马文锦 +1 位作者 王博 周彦兵 《知识经济》 2021年第16期30-31,共2页
本文梳理了甘肃省2016-2019年知识产权成果,并与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全省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为甘肃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西真空包装宽粉(湿粉)中污染微生物分离鉴定及大蒜素对其抑菌作用研究
5
作者 周彦兵 贾鸿震 +5 位作者 李维维 张晓雪 张小燕 洪宾 彭涛 张金虎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6期160-163,共4页
本研究以定西真空包装宽粉(湿粉)为研究对象,分离其中的污染微生物,通过16S rDNA和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鉴定,结果显示,污染微生物有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并使用有机溶剂法提取大蒜中的大蒜素,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测定大蒜素对污染... 本研究以定西真空包装宽粉(湿粉)为研究对象,分离其中的污染微生物,通过16S rDNA和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鉴定,结果显示,污染微生物有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并使用有机溶剂法提取大蒜中的大蒜素,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测定大蒜素对污染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大蒜素对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 mg·mL^(-1)和62.50 mg·mL^(-1),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粉(湿粉) 16S rDNA 26S rDNA D1/D2 大蒜素 抑菌 真空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活性肽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李梅林 周彦兵 +2 位作者 贾鸿震 王博 张晓雪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7期74-78,88,共6页
目的:提取藜麦活性肽,为开发藜麦蛋白肽保健食品提供支持。方法:以藜麦为原料提取藜麦蛋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并比较超滤所得藜麦蛋白各级分子量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 目的:提取藜麦活性肽,为开发藜麦蛋白肽保健食品提供支持。方法:以藜麦为原料提取藜麦蛋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并比较超滤所得藜麦蛋白各级分子量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结果:木瓜蛋白酶酶解获得的藜麦蛋白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大,藜麦蛋白肽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木瓜蛋白酶加酶量1.89%、pH值6.16、温度45.21℃、酶解1 h。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藜麦蛋白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79.12%。藜麦蛋白分级肽段小于1 kDa时,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最强,IC50为28.6 mg·mL^(-1)。藜麦活性肽的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随着超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而逐渐增大。结论:木瓜蛋白酶可有效酶解藜麦蛋白获得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的蛋白肽,且藜麦蛋白短肽比长肽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以用于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藜麦蛋白 活性肽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亚硝酸抑制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活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洪伟 于雪 +4 位作者 李维维 祁国平 马娟 陈永志 吕心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46-4254,共9页
为探究游离亚硝酸(FNA)对亚硝酸盐氧化细菌中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活性抑制动力学影响,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反应器,在通过改变系统进水FNA浓度达到富集Nitrobacter基础上,以富含Nitrobacter污泥为对象(宏基因组物种注释和丰度分... 为探究游离亚硝酸(FNA)对亚硝酸盐氧化细菌中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活性抑制动力学影响,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反应器,在通过改变系统进水FNA浓度达到富集Nitrobacter基础上,以富含Nitrobacter污泥为对象(宏基因组物种注释和丰度分析显示上Nitrobacter占细菌总数40.3%),基于批次试验,考察不同FNA浓度梯度下亚硝酸盐氧化过程比亚硝态氮氧化速率(SNiOR)变化规律,进而拟合FNA抑制Nitrobacter活性抑制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当FNA≤0.1mg/L时,随着FNA浓度升高,SNiOR迅速升高.当FNA>0.1mg/L时,SNiOR随着FNA浓度升高而降低.尤其当FNA浓度高于0.7mg/L时,SNiOR始终维持在0gN/(gVSS·d),表明Nitrobacter活性统被完全抑制.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Haldane、Aiba、Edwards-1#、Edwards-2#、Luong抑制动力学模型,Han-Levenspiel模型最适合描述FNA对Nitrobacter活性的抑制影响.其统计学常数:残差平方和(RSS)为0.02、可决系数(R^2)为0.90、拟合方程的方差检验统计量F值为78.1、可信度P值为3.29×10^(-12),其动力学常数值分别为:最大比亚硝态氮氧化速率(r_(max))为1.57gN/(gVSS·d);半饱和常数(K_S)为0.01mg/L;临界抑制常数(Sm)为0.6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亚硝酸 硝化杆菌 比亚硝态氮氧化速率 抑制动力学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绒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金部 袁桢燕 +3 位作者 苟萍 魏鸿雁 逯永满 唐馨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0,共4页
以新疆火绒草为材料,考察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火绒草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5℃。在最适温度下,光照/黑暗(12 h/12 h)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的;去除冠毛的种子发芽率比有冠毛种子高27%;浸... 以新疆火绒草为材料,考察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火绒草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5℃。在最适温度下,光照/黑暗(12 h/12 h)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的;去除冠毛的种子发芽率比有冠毛种子高27%;浸种36 h发芽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绒草 萌发特性 温度 光周期 冠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籽生产工艺中苯并芘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亮 牛宏亮 +6 位作者 杨金部 金明 袁辉 张永显 田秀 马忠仁 丁功涛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0年第4期26-31,共6页
苯并芘是多环芳香烃类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研究发现油籽在晾晒和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其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亚麻籽、紫苏籽和葵花籽三种油籽在沥青路面进行晾晒及冷榨和热榨提取方法下油脂中苯并芘含... 苯并芘是多环芳香烃类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研究发现油籽在晾晒和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其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亚麻籽、紫苏籽和葵花籽三种油籽在沥青路面进行晾晒及冷榨和热榨提取方法下油脂中苯并芘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晾晒时间越久,苯并芘含量越高;且热榨过程产生的苯并芘含量远高于冷榨过程,主要是由于在高温烘炒中破坏油料细胞,导致蛋白质变性而产生较多的致癌物质苯并芘。三种油料中苯并芘含量的变化为温度越高苯并芘越容易生成,但是在热榨过程达到沸点时,苯并芘极易吸附油烟,导致油料中苯并芘含量下降;然而在220℃以上热榨时,油脂中苯并芘含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苯并芘 晾晒 热榨 冷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麦中白地霉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涛 刘琦 +5 位作者 王千存 张怀予 路宏科 马文锦 陈兴叶 殷欣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1期73-77,共5页
以甘啤3号大麦为原料,从中分离得到了2株生长能力较强的菌株,通过对该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糖化酶的酶活情况进行研究及生理生化鉴定得出该菌株为白地霉,分别为白地霉GQG28.1和白地霉GQG28.2。对筛选到的白... 以甘啤3号大麦为原料,从中分离得到了2株生长能力较强的菌株,通过对该菌产生的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糖化酶的酶活情况进行研究及生理生化鉴定得出该菌株为白地霉,分别为白地霉GQG28.1和白地霉GQG28.2。对筛选到的白地霉GQG28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表明,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生长温度范围为5℃~37℃,其最适生长pH5.6,最低生长pH值为3.2,最高生长pH值为11.0,利用该白地霉制得麦芽综合指标为206.15,所制麦芽糖化力为308.5WK、α-氨基氮为186mg/100g、浸出物相对质量分数为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麦 大麦 白地霉 酶活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粉微切、真空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涛 殷欣 +5 位作者 路宏科 马文锦 刘琦 张怀予 金明 陈兴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4-268,274,共6页
以金昌优质洋葱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结合响应面法研究微切、真空低温干燥技术对洋葱粉营养成分(芦丁、槲皮素、维生素的含量)及综合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切转速9000r/min(即颗粒直径0.00127mm)、干燥前浓度50%、干燥真空... 以金昌优质洋葱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结合响应面法研究微切、真空低温干燥技术对洋葱粉营养成分(芦丁、槲皮素、维生素的含量)及综合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切转速9000r/min(即颗粒直径0.00127mm)、干燥前浓度50%、干燥真空度23mbar、五段真空干燥温度为38、35、30、25、5℃的最优条件下,产品感官指标最优,且芦丁含量为0.57mg/g,槲皮素含量达到4.033mg/g,比市售喷雾干燥法生产的洋葱粉中芦丁高26倍,槲皮素高42倍,维生素E、维生素A含量也高出一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粉 微切 真空低温五段干燥 真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主食化面条新产品的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赵煜 彭涛 +4 位作者 张小燕 陈兴叶 路宏科 殷欣 杨旭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2-236,242,共6页
以马铃薯和面粉为主要原料,进行马铃薯面条新产品的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马铃薯面条的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面条品质的主次因素为:薯泥添加量>食用碱添加量>谷朊粉添加量>食用盐添加量... 以马铃薯和面粉为主要原料,进行马铃薯面条新产品的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马铃薯面条的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面条品质的主次因素为:薯泥添加量>食用碱添加量>谷朊粉添加量>食用盐添加量。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薯泥添加量42.2%,谷朊粉添加量2.1%,食用盐添加量0.45%,食用碱添加量0.064%,在此条件下,成品面条具有较好的感官特性,色泽略带黄色,有薯香味,感官评定分数为9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主食化 马铃薯面条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ICC 33013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文锦 李梅林 +3 位作者 王博 张永显 于长青 班省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5-70,共6页
研究胶红酵母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ICC 33013菌株胞外多糖的初级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分离纯化得到胞外多糖的单一组分REPS2-A,分析其分子质量分布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多糖组分REPS2-A的分子质量为7.125×10^6 Da,质... 研究胶红酵母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ICC 33013菌株胞外多糖的初级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分离纯化得到胞外多糖的单一组分REPS2-A,分析其分子质量分布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多糖组分REPS2-A的分子质量为7.125×10^6 Da,质量浓度为8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9.1%,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51.2%,还原力为0.352。该文为了解胶红酵母菌的胞外多糖结构与功能提供了新的数据依据,为后续胶红酵母菌胞外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红酵母 胞外多糖 结构解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叶的药用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于长青 赵煜 +1 位作者 朱刚 许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年第1期52-53,共2页
紫苏叶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紫苏叶具有解毒、防腐作用;具有解热作用,能促使伤口早日愈合;调解人体免疫系统机能;紫苏叶对过敏性疾病有疗效而无副作用,对特异性皮炎、过敏性湿疹、鼻炎... 紫苏叶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紫苏叶具有解毒、防腐作用;具有解热作用,能促使伤口早日愈合;调解人体免疫系统机能;紫苏叶对过敏性疾病有疗效而无副作用,对特异性皮炎、过敏性湿疹、鼻炎、支气管哮喘、花粉过敏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紫苏叶在医药食品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紫苏叶 紫苏叶提取物 药用 营养保健 日化产品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于长青 赵煜 +1 位作者 朱刚 许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年第8期47-49,共3页
紫苏原产于中国,自古就作为中草药发挥着作用。从紫苏籽中提取的紫苏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含量约60%),远高于其它植物油。α-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是脑和神经活动所必需的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由食物供给。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紫... 紫苏原产于中国,自古就作为中草药发挥着作用。从紫苏籽中提取的紫苏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含量约60%),远高于其它植物油。α-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是脑和神经活动所必需的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由食物供给。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紫苏油具有降低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营养大脑,促进发育,增强智力,提高记忆力;调节免疫,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有助视网膜的生长发育,改善视力;预防及抑制肿瘤形成,防癌效果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和保健食品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紫苏油 Α-亚麻酸 营养保健食品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杂粮淀粉糊化及回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殷欣 陈文 +3 位作者 彭涛 曹莹 张小燕 路宏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30,共5页
荞麦、燕麦、糜子是特色小杂粮,但由于对其糊化特性和老化特性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的研究,对其开发依旧停留在初级加工的水平,制约了甘肃特色杂粮加工产业的发展。该文从淀粉自身特性、外源物质添加和加工方式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促进粉... 荞麦、燕麦、糜子是特色小杂粮,但由于对其糊化特性和老化特性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的研究,对其开发依旧停留在初级加工的水平,制约了甘肃特色杂粮加工产业的发展。该文从淀粉自身特性、外源物质添加和加工方式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促进粉糊化与抑制淀粉回生新技术,为特色小杂粮的高质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杂粮 淀粉糊化 回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渗酵母选育及其在葡萄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红 张小燕 +3 位作者 路宏科 殷欣 张辉 彭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195,共4页
高醇、高糖、高硫等条件会影响酵母菌的生物活性。为筛选出耐高酒精度、高糖度、高SO_(2)浓度的葡萄酒酿造优良菌株,该实验采集葡萄酒糟、黄酒糟、酒醅,经过富集筛选分离纯化得到8株酵母菌,经高酒精度、高糖度、高SO_(2)耐受试验后初步... 高醇、高糖、高硫等条件会影响酵母菌的生物活性。为筛选出耐高酒精度、高糖度、高SO_(2)浓度的葡萄酒酿造优良菌株,该实验采集葡萄酒糟、黄酒糟、酒醅,经过富集筛选分离纯化得到8株酵母菌,经高酒精度、高糖度、高SO_(2)耐受试验后初步筛选出2株菌株,一株耐高糖,在含糖量60%条件下21.5 h仍可启动发酵;一株耐高酒精度,在酒精度20%vol条件下21.3 h仍可启动发酵;2株菌株均可在300 mg/L SO_(2)条件下在6.7 h启动发酵。经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两株菌分别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膜醭毕赤氏酵母(Pichia membranefaciens)。在浓缩葡萄汁初始糖含量28%条件下接种酿酒酵母,高泡期补料至含糖量34%接种膜醭毕赤氏酵母,20℃发酵15 d,得到的葡萄酒酒精度为18.1%v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渗酵母 选育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脱腥技术在大豆粉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霖 刘芳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6-197,共2页
传统的湿法大豆粉生产工艺不能有效去除豆腥味,采用干法微波脱腥生产工艺,不仅有效地脱除大豆的腥味,且处理后的大豆粉蛋白质的水溶性达63.6%。
关键词 微波脱腥 豆腥味 大豆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同源药膳产品归黄固体饮料中药复方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鸿震 张晓雪 +4 位作者 李冰 马趣环 于长青 张辉 刘小波 《现代食品》 2021年第10期67-74,87,共9页
优选药食同源药膳产品归黄固体饮料中药复方提取工艺参数,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根据处方中药材的性质及有效成分溶解性差异,采用先醇提后水提的方法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分别用正交实验法优化醇提最佳工艺,用响应面法优化水... 优选药食同源药膳产品归黄固体饮料中药复方提取工艺参数,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根据处方中药材的性质及有效成分溶解性差异,采用先醇提后水提的方法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分别用正交实验法优化醇提最佳工艺,用响应面法优化水提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为1∶15(g·mL^(-1)),醇提时间为65 min,该条件下醇提液中有效成分含量OD值达到1.000 0,提取液中阿魏酸、黄芪甲苷、人参皂苷含量分别为1.308 7 mg·g^(-1)、1.416 8 mg·g^(-1)、16.273 4 mg·g^(-1);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7(g·mL^(-1)),水提温度67℃,水提时间105 min,该条件下水提液中多糖含量为17.38 mg·g^(-1)。优选的归黄固体饮料提取工艺工艺稳定,工业化生产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黄固体饮料 醇提工艺 水提工艺 正交设计实验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红酵母CICC 33013胞外多糖抑制肝癌细胞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文锦 李梅林 +5 位作者 王博 周彦兵 彭涛 张永显 于长青 班省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对胶红酵母胞外多糖组分(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exo-polysaccharide2-A,REPS2-A)抑制10种常见癌细胞(血癌细胞K562、胃癌细胞BGC823、胃癌细胞SGC7901、胃癌细胞MKN28、肝癌细胞HepG2、BEL7402、Hep3B、...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对胶红酵母胞外多糖组分(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exo-polysaccharide2-A,REPS2-A)抑制10种常见癌细胞(血癌细胞K562、胃癌细胞BGC823、胃癌细胞SGC7901、胃癌细胞MKN28、肝癌细胞HepG2、BEL7402、Hep3B、胰腺癌细胞HS66T、乳腺癌细胞SKBR3、宫颈癌细胞HeLa)能力进行了筛选,结果证明胞外多糖组分REPS2-A对肝癌细胞HepG2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通过胞外多糖组分REPS2-A对HepG2细胞抑制作用最佳浓度及时效性的研究,探讨胞外多糖组分REPS2-A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胞外多糖组分REPS2-A的浓度为1mg/mL时,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率高于IC50时的抑制率,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浓度。肝癌细胞HepG2的自发凋亡率为0.40%,当胞外多糖组分REPS2-A浓度为1mg/mL,分别处理24,48,72h,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率依次为77.70%,88.18%,97.08%。胞外多糖组分REPS2-A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使肝癌细胞HepG2阻滞发生在G1/S期,并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且存在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红酵母 胞外多糖 HEPG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