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钢低品位镜铁粉矿磁种选择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欣 展仁礼 《甘肃冶金》 2024年第6期5-9,14,共6页
针对酒钢0~15 mm低品位镜铁矿粉矿开展系统性磁种选择试验研究,通过目标矿物的理化性质研究,进行FMH磁种、BSK磁种理化性质对比研究、微观结构特性对比分析、磁种改性分析、改性磁种分散与凝聚试验分析、磁种磁化流程对比试验,确定了酒... 针对酒钢0~15 mm低品位镜铁矿粉矿开展系统性磁种选择试验研究,通过目标矿物的理化性质研究,进行FMH磁种、BSK磁种理化性质对比研究、微观结构特性对比分析、磁种改性分析、改性磁种分散与凝聚试验分析、磁种磁化流程对比试验,确定了酒钢0~15 mm低品位粉矿适用的磁种和工艺参数,通过系统的磁种磁化流程试验,在0~15 mm粉矿TFe品位31.45%基础上,获得了综合铁精矿品位51.22%、金属回收率77.73%、尾矿品位13.4%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铁矿 低品位粉矿 磁种磁化 磁种改性 选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钢桦树沟铁矿石智能分选机预选抛废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忆 边立国 展仁礼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3,共3页
采用X射线透射智能分选技术对酒钢桦树沟铁矿石进行预选抛废处理,结果表明,抛废率13%左右时,能够取得尾矿品位小于10%、铁回收率大于96%、预选粗精矿铁品位提高3.6个百分点以上的指标,试验结果稳定、数据可再现,说明利用该智能分选机可... 采用X射线透射智能分选技术对酒钢桦树沟铁矿石进行预选抛废处理,结果表明,抛废率13%左右时,能够取得尾矿品位小于10%、铁回收率大于96%、预选粗精矿铁品位提高3.6个百分点以上的指标,试验结果稳定、数据可再现,说明利用该智能分选机可以实现酒钢镜铁山桦树沟铁矿石的有效预选抛废、提高铁矿石输出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选矿 铁矿石 X射线透射智能分选 预选 抛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EGR用超纯铁素体J444E不锈钢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玉峰 王长波 +1 位作者 潘吉祥 靳塞特 《甘肃冶金》 2024年第3期97-101,共5页
根据汽油机EGR冷却器工况特性和对材料的要求,开发出适应复杂环境下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材料J444E钢。通过对200~630℃、900~1050℃中高温力学性能及900~1050℃不同温度下100~500 h不同时间及900℃钎焊前后高温氧化性... 根据汽油机EGR冷却器工况特性和对材料的要求,开发出适应复杂环境下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材料J444E钢。通过对200~630℃、900~1050℃中高温力学性能及900~1050℃不同温度下100~500 h不同时间及900℃钎焊前后高温氧化性能和氧化层的试验研究和分析,表明该材料在工况环境下具有良好的力学和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R冷却器 J444E钢 高温力学性能 高温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金属化球团冶金性能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得贵 雷鹏飞 吴振中 《甘肃冶金》 2024年第3期35-38,共4页
为了向高炉提供质量、性能稳定的高硅金属化球团,采用还原性试验、低温还原粉化性试验、熔滴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高硅金属化球团各项冶金性能以及影响冶金性能的因素。研究表明:高硅金属化球团具有高金属化率、高铁品位、优良的还原性能、... 为了向高炉提供质量、性能稳定的高硅金属化球团,采用还原性试验、低温还原粉化性试验、熔滴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高硅金属化球团各项冶金性能以及影响冶金性能的因素。研究表明:高硅金属化球团具有高金属化率、高铁品位、优良的还原性能、无低温还原粉化等优点,软熔性能随高硅金属化球团SiO_(2)含量升高而变差,而熔滴性能优于烧结矿和氧化球团矿。在高炉中配加一定比例的高硅金属化球团有利于降低焦比,从而降低高炉冶炼成本。但考虑到减小焦炭使用后影响高炉“骨架”,其配加比例待高炉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金属化球团 软熔滴落性能 金属化率 SiO_(2)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态铁素体不锈钢板材的耐点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靳塞特 李具仓 +1 位作者 周鹏 王军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8-61,共4页
利用化学浸泡法、电化学腐蚀法研究分析了某厂生产的430、409L、410S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板的耐点蚀性能,并与304、410L、Ni-Cr-Mo-Cu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耐点蚀性能410S>409L>410L>430。410S中30%M+F双相组织结构提高了其耐点蚀... 利用化学浸泡法、电化学腐蚀法研究分析了某厂生产的430、409L、410S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板的耐点蚀性能,并与304、410L、Ni-Cr-Mo-Cu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耐点蚀性能410S>409L>410L>430。410S中30%M+F双相组织结构提高了其耐点蚀性能;409L杂质含量较少、组织均匀,使得耐点蚀性能优于410L;430存在较高的杂质含量和碳化物,使其耐点蚀性能最差。430、409L、410S的点蚀电化学行为和特征与其浸泡腐蚀的结果相吻合,Ni-Cr-Mo-Cu合金无点腐蚀倾向,铁素体不锈钢的耐点蚀能力优于奥氏体不锈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化学浸泡腐蚀 电化学腐蚀 点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钢转炉处理铝电解废阴极炭块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富志生 王永刚 《上海金属》 CAS 2022年第5期99-103,110,共6页
废阴极炭块是铝电解工业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铝电解企业规范处理废阴极炭块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废阴极炭块含有约65%(质量分数)的固定碳,利用这一特性,进行了以废阴极炭块代替冶金焦作为转炉炼钢用发热剂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 废阴极炭块是铝电解工业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铝电解企业规范处理废阴极炭块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废阴极炭块含有约65%(质量分数)的固定碳,利用这一特性,进行了以废阴极炭块代替冶金焦作为转炉炼钢用发热剂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废阴极炭块中氰化物在炼钢温度范围内完全氧化分解,转炉排放物中氟化物符合国家标准,实现了对废阴极炭块的无害化处理;碳在高温下燃烧放热,每吨钢水实际升温2~3℃,可改善转炉热量不平衡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阴极炭块 氟化物 转炉 发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CSP线生产热轧双相钢DP600终轧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华 吝理平 +2 位作者 王云平 成洋洋 刘靖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5-48,共4页
针对某CSP短流程生产线的特点,设计了中温卷取型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的化学成分,测定了其动态CCT曲线。研究了终轧温度对热轧板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在821~858℃变化时,热轧板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 针对某CSP短流程生产线的特点,设计了中温卷取型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的化学成分,测定了其动态CCT曲线。研究了终轧温度对热轧板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在821~858℃变化时,热轧板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铁素体的体积分数略微增大,由84.60%增大到85.14%,而铁素体的晶粒尺寸增大较为明显,由5.07μm增大到5.97μm。不同终轧温度下,抗拉强度均达到600 MPa以上,伸长率均在24.0%以上,应力-应变曲线均表现为连续屈服。但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热轧板的屈服强度呈现降低趋势,当终轧温度达到858℃时,热轧板的屈服强度(322 MPa)未达到DP600钢的性能要求(325 MPa以上)。结合某CSP线的特点及DP600钢的性能要求,生产DP600钢合理的终轧温度规程应为(83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短流程生产线 600 MPa热轧双相钢 终轧温度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加瓦斯灰对烧结生产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心泰 妥建德 李霞 《甘肃冶金》 2022年第1期20-22,25,共4页
通过配加不同比例高炉瓦斯灰的烧结杯及冶金性能试验,结合生产实践,研究烧结配加高炉瓦斯灰的适宜比例,以及配加高炉瓦斯灰对烧结燃料配比、利用系数、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瓦斯灰 烧结杯试验 适宜配比 生产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用不锈钢减振复合板冷却工艺制度研究及C弯板形优化
9
作者 刘世腾 白江虎 +1 位作者 李具仓 孙爱楠 《甘肃冶金》 2023年第3期82-85,共4页
使用酒钢自产的0.26 mm 304不锈钢和0.9 mm镀锌板,利用引进新型复合材料生产线开发1.2 mm不锈钢减振复合板,研究了10种冷却方式对C弯板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镀锌板加热温度为260℃、不锈钢板加热温度为125℃,产线速度6 m/min... 使用酒钢自产的0.26 mm 304不锈钢和0.9 mm镀锌板,利用引进新型复合材料生产线开发1.2 mm不锈钢减振复合板,研究了10种冷却方式对C弯板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镀锌板加热温度为260℃、不锈钢板加热温度为125℃,产线速度6 m/min的条件下,最佳的冷却工艺为全开1、2、3区上层水且关闭1、2、3区下层水;通过降低基板的冷却强度和提高复板的冷却强度可有效改善C弯;上层冷却强度越大,下层的冷却强度越小,形成的C弯越小;上层1区水开关对不锈钢减振复合板板形C弯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减振复合板 加热制度 冷却模式 C弯 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430铁素体不锈钢砂金缺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云霞 《甘肃冶金》 2021年第3期56-59,63,共5页
结合生产实际对SUS430铁素体不锈钢砂金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追溯与分析。结果表明:卷板在罩式炉退火过程中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外圈敏化,使其在酸洗过程中极易发生晶间腐蚀,是后续发生砂金缺陷的重要原因。针对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生产过... 结合生产实际对SUS430铁素体不锈钢砂金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追溯与分析。结果表明:卷板在罩式炉退火过程中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外圈敏化,使其在酸洗过程中极易发生晶间腐蚀,是后续发生砂金缺陷的重要原因。针对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生产过程改进方案,将砂金缺陷等级控制在客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晶间腐蚀 砂金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罩式退火工艺冷轧碳素结构钢粘接缺陷研究与治理
11
作者 狄彦军 郭渊强 +1 位作者 赵小龙 杨作宏 《甘肃冶金》 2022年第2期84-86,91,共4页
通过开展某钢厂冷轧碳素结构钢Q235板面粘接缺陷产生机理分析排查,锁定了板面粘接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解决了冷轧碳素结构钢Q235长期存在的板面粘接缺陷,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尾卷切除损失,同时为后期冷轧优质... 通过开展某钢厂冷轧碳素结构钢Q235板面粘接缺陷产生机理分析排查,锁定了板面粘接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解决了冷轧碳素结构钢Q235长期存在的板面粘接缺陷,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尾卷切除损失,同时为后期冷轧优质碳素结构钢的开发和罩式炉退火工艺的制定充实了理论基础同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现场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罩式炉退火 碳素结构钢 板面粘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钢铁的“风光”发展之路
12
作者 王嘉 富志生 杨新龙 《金属世界》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新能源风电和光伏产业在行业内被形象地称为“风光”产业,随着西部“风光”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需”增加为拉动“钢需”注入了强劲动力并提供了发展契机。在梳理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风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 新能源风电和光伏产业在行业内被形象地称为“风光”产业,随着西部“风光”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需”增加为拉动“钢需”注入了强劲动力并提供了发展契机。在梳理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风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风光”新能源产业用钢特点,提出了深研新能源产业政策,抓住西部“风光”产业机遇,以产业链优势加快布局“风光”行业用钢的研发,构建涵盖上下游产业链的研发体系,助力“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绿色转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游产业链 研发体系 新能源产业 光伏产业 钢铁企业 绿色转型 产业链优势 强劲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钼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起皮缺陷研究
13
作者 王卫国 王珂 《甘肃冶金》 2021年第2期64-66,70,共4页
采取热处理实验方法,利用SEM、OM等表征手段,探究含钼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起皮原因及影响程度,找出改善乃至消除此类缺陷的工艺控制手段,并提出改进措施,对同类钢种具有相关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热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 起皮 工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加工性镀铝锌硅板的研究与开发
14
作者 宁培栋 姚莹 +2 位作者 田成辉 史军锋 刘小华 《甘肃冶金》 2022年第6期78-80,84,共4页
为了开发高加工性能热镀铝锌硅板,实现CSP-冷轧-连退镀锌工艺路线下工业化稳定生产,通过改进钢水成分及轧制工艺设计,采用Nb微合金强化,利用Gleeble试验机模拟连退线工艺研究了600~740℃温度退火条件下对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确定了冷轧基... 为了开发高加工性能热镀铝锌硅板,实现CSP-冷轧-连退镀锌工艺路线下工业化稳定生产,通过改进钢水成分及轧制工艺设计,采用Nb微合金强化,利用Gleeble试验机模拟连退线工艺研究了600~740℃温度退火条件下对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确定了冷轧基板的再结晶温度范围为670~700℃,在工业化试生产中将实际退火温度控制在715~740℃范围,在保证了产品具有较高强度的前提下,加工性能提高了档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铝锌硅板 退火试验 再结晶温度 工业化试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钢铁水直接合金化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富志生 杨永刚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1,共5页
基于某钢厂现场条件,对转炉出钢后使用铁水直接合金化炼钢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开展现场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铁水中固有的碳、硅、锰元素均可作为钢水的合金化元素。在60 t转炉上试验,每兑入铁水0.8 t,钢水平均增... 基于某钢厂现场条件,对转炉出钢后使用铁水直接合金化炼钢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开展现场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铁水中固有的碳、硅、锰元素均可作为钢水的合金化元素。在60 t转炉上试验,每兑入铁水0.8 t,钢水平均增碳0.05%,硅、锰质量分数变化量为0.01%~0.02%,对钢水磷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可满足后道工序精炼过程钢水温度和成分的窄范围控制要求。炼钢铁水直接合金化工艺是一种创新的合金化后移的方式,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现场设备改进、工艺理论计算及试验研究,利用铁水在转炉阶段进行直接合金化,进一步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 铁水 合金化 回磷
原文传递
冷镦和冷挤压用中碳钢35B的试制
16
作者 富志生 黄文胜 《金属制品》 CAS 2024年第6期25-28,33,共5页
冷镦钢是制造紧固件、连接件用钢,冷镦钢性能稳定的前提是成分设计合理、工艺控制稳定,保证钢质纯净度、表面质量良好。为了获得性能稳定的35B调质型中碳钢,对化学成分进行合理设计,采用高拉碳、脱氧合金化、夹杂物变性处理等工艺以及... 冷镦钢是制造紧固件、连接件用钢,冷镦钢性能稳定的前提是成分设计合理、工艺控制稳定,保证钢质纯净度、表面质量良好。为了获得性能稳定的35B调质型中碳钢,对化学成分进行合理设计,采用高拉碳、脱氧合金化、夹杂物变性处理等工艺以及优化合金元素的加入顺序等工艺过程控制,成功开发了冷顶锻检测合格的含硼冷镦和冷挤压用钢,满足了用户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B钢 冷镦 淬透性 微合金化 夹杂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中铬铁素体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安忠 任娟红 赵雅 《甘肃冶金》 2024年第2期95-99,共5页
采用金相、电化学试验、点腐蚀以及盐雾试验等手段,对比分析了添加合金元素Cr、Cu和Mo的常规碳氮中铬铁素体不锈钢与超低碳氮中铬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组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中铬铁素体不锈钢中高C、N含量会导致基体析出大量铬碳化物,造... 采用金相、电化学试验、点腐蚀以及盐雾试验等手段,对比分析了添加合金元素Cr、Cu和Mo的常规碳氮中铬铁素体不锈钢与超低碳氮中铬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组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中铬铁素体不锈钢中高C、N含量会导致基体析出大量铬碳化物,造成碳化物周围基体贫铬,影响耐点蚀性能;添加0.2%合金元素Cu提高了不锈钢的电极电位,在3.5%NaCl中性溶液中拥有高的自腐蚀电位和低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添加合金元素0.2%Cu和Mo的常规碳氮中铬铁素体不锈钢500h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可以达到超低碳氮中铬铁素体不锈钢同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铬铁素体不锈钢 点腐蚀 盐雾腐蚀 点蚀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LF-CC流程冶炼H08A工艺开发
18
作者 党俊 富志生 《金属制品》 CAS 2024年第3期22-25,共4页
针对H08A钢冶炼可浇性及铸坯易产生皮下气泡等共性问题,通过对LD-LF-CC流程冶炼H08A化学成分控制、脱氧度、铸坯皮下气泡和钢水可浇性等分析,研究了该流程转炉冶炼、LF炉精炼及连铸工艺的关键技术控制。研究表明LD-LF-CC流程冶炼H08A相... 针对H08A钢冶炼可浇性及铸坯易产生皮下气泡等共性问题,通过对LD-LF-CC流程冶炼H08A化学成分控制、脱氧度、铸坯皮下气泡和钢水可浇性等分析,研究了该流程转炉冶炼、LF炉精炼及连铸工艺的关键技术控制。研究表明LD-LF-CC流程冶炼H08A相较于LD-CC流程具有以下特点:钢水化学成分稳定、易实现窄成分控制;在较高的氧活度控制下,铸坯的氧质量分数相对较低,有利于连铸提高拉速;LD-LF-CC流程下冶炼H08A盘条非金属夹杂物评级及金相组织均优于LD-CC流程。为H08A冶炼的稳定性、质量提升及进一步开发低P、S的纯净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08A 氧活度 非金属夹杂物 化学成分 金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铁山式铁矿选矿工艺优化和创新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永刚 刘千帆 高泽宾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62,共3页
在酒钢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镜铁山式铁矿选矿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块矿分级焙烧-磁选-反浮选、粉矿粗细分级强磁选工艺,大幅度提高了金属回收率。采用加压盘式过滤机过滤细粒级铁精矿,解决了过滤难题。为同类细粒级铁精矿过滤开辟了新... 在酒钢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镜铁山式铁矿选矿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块矿分级焙烧-磁选-反浮选、粉矿粗细分级强磁选工艺,大幅度提高了金属回收率。采用加压盘式过滤机过滤细粒级铁精矿,解决了过滤难题。为同类细粒级铁精矿过滤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铁山式铁矿 磁化焙烧 磁选 反浮选 高梯度强磁选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建泽 靳塞特 +1 位作者 王军伟 周鹏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1-53,57,共4页
目前,关于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评定还缺少依据及标准。利用化学浸泡法、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研究了热轧态430,409L,410S铁素体不锈钢及304奥氏体不锈钢在硝酸溶液中的耐晶间腐蚀性能、腐蚀形貌及特征。采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 目前,关于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评定还缺少依据及标准。利用化学浸泡法、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研究了热轧态430,409L,410S铁素体不锈钢及304奥氏体不锈钢在硝酸溶液中的耐晶间腐蚀性能、腐蚀形貌及特征。采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了4种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4种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大小依次是304>430>409L>410S,增加Cr含量和添加Ti元素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相对304奥氏体不锈钢,3种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倾向明显;晶间腐蚀微观形貌与不锈钢金相组织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化学浸泡腐蚀 电化学腐蚀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