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土木工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东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1
作者 艾心荧 罗振源 +2 位作者 杨慧 张健超 刘俊峰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3-128,共6页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分析了全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区域行业特点,以及相应的产业人才培养需求。基于此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并针对性设置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及应用、结构检测/鉴定/加固三大选修模块课程,突出建筑工业化、...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分析了全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区域行业特点,以及相应的产业人才培养需求。基于此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并针对性设置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及应用、结构检测/鉴定/加固三大选修模块课程,突出建筑工业化、数字化及维护更新的人才培养特色;通过与协同育人企业共建课程团队、产学研实践基地,构建多层次、全方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开展全过程工程实际案例教学、网络课程平台建设、项目化教学、贴近实战考核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培养学生具备面向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知识技能,教学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选修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学院教学云平台的环境监测项目实训课程教学建设与实践
2
作者 梁志辉 曾燕艳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189-192,共4页
分析了环境监测项目实训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通过优学院教学云平台构建信息化学习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进优化实训教学实施全过程。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式可较好地适应当代学生学习方式需求,调动学生... 分析了环境监测项目实训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通过优学院教学云平台构建信息化学习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进优化实训教学实施全过程。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式可较好地适应当代学生学习方式需求,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思维与动手能力,减少实验设备和时间有限的限制因素,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为完善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实验教学体系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项目实训 混合教学 优学院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BIM技术课程群建设
3
作者 艾心荧 罗振源 +1 位作者 李家叶 丁其乐 《高教学刊》 2025年第4期101-104,共4页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多方面引发的深刻变革,让其在建筑产业中的推广应用已成为时代必然选择,而BIM技术人才需求量也呈井喷式增长。该文从课程群的建设背景意义、建设目标、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师资队伍、产学研合作...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多方面引发的深刻变革,让其在建筑产业中的推广应用已成为时代必然选择,而BIM技术人才需求量也呈井喷式增长。该文从课程群的建设背景意义、建设目标、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师资队伍、产学研合作企业、BIM教学软硬件体系及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等方面,系统提出BIM技术课程群建设举措,构建包含BIM技术概论、BIM建模应用技术、BIM应用与项目管理、BIM技术应用综合实训在内的“设计建模-管理应用-实践实训”的渐进式课程群体系,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育人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建筑信息化 课程群 BIM技术 土木工程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4
作者 艾心荧 罗振源 +1 位作者 张健超 李佳 《高教学刊》 2025年第9期185-188,共4页
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东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团队基于课程特点,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从课程思政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思政融入点及实施方式、课程思政育人评价等方面着手开展课程思政... 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东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团队基于课程特点,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从课程思政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思政融入点及实施方式、课程思政育人评价等方面着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综合党、国家、行业、学校、培养方案、课程和学生等多方因素,确定课程目标及课程思政目标;基于课程目标、毕业能力要求及行业前沿需求重构课程内容;构建基于“BOPPPS+2P”教学方法体系;将课程思政考核与专业知识能力考核相结合;深入发掘三大课程思政融入点,将国家发展历史、国家战略与专业历史融合,生态文明、标准规范与工程施工融合,职业精神与工程质量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隐性植入理想信念、责任使命、伦理道德、工程意识和工作态度等思政元素,育人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土木工程专业 课程思政 土木工程施工 思政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多孔陶瓷在环境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花开慧 伍芷菁 +2 位作者 佘煜环 王子鑫 郑愚 《工业催化》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多孔陶瓷由于具有独特的孔结构和优异性能,在湿敏、气敏、过滤、吸声、隔热保温、催化剂载体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尤其是在环境催化领域。相较于单独使用催化剂粉体,负载型多孔陶瓷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便于回收、载... 多孔陶瓷由于具有独特的孔结构和优异性能,在湿敏、气敏、过滤、吸声、隔热保温、催化剂载体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尤其是在环境催化领域。相较于单独使用催化剂粉体,负载型多孔陶瓷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便于回收、载体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综述了多孔陶瓷在催化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汽车尾气、烟道气、印染废水、其他有机物废水降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多孔陶瓷 负载型催化剂 气体净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梅州市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分析
6
作者 黄莹 苏城远 +6 位作者 刘美杰 邱芷莘 黄琦琪 徐祎 张丽华 杜淑雯 李衍亮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6期249-251,共3页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背景下,选取梅州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梅州市近五年来城镇化道路上的生态环境情况进行梳理,阐述总体情况和治理现状,以期更好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治理,践行我国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并给当地政府提供更...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背景下,选取梅州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梅州市近五年来城镇化道路上的生态环境情况进行梳理,阐述总体情况和治理现状,以期更好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治理,践行我国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并给当地政府提供更加可行的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州 生态环境 污染防治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测量技能竞赛实践研究
7
作者 潘兆东 沈博谦 +2 位作者 杨健彬 刘良坤 黄俊豪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3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对《工程测量》课程的实际学情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举办专项训练和建筑工程测量课内技能竞赛,并对竞赛成效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从而实现教学活动设计的动态调整。
关键词 技能竞赛 工程测量 实践改革 动态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方法改革与应用型学生培养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忠明 邵友元 范洪波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环境工程原理》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工程应用性等特点。文章通过对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方法与本领的优化,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采用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环境工程原理》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工程应用性等特点。文章通过对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方法与本领的优化,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采用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环境工程原理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原理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流域治理与城镇发展统筹的城市水系统规划协同机制探讨 ——广东东莞生态园实证研究
9
作者 王成坤 黄纪萍 +3 位作者 王川涛 蔡婳婳 王俊佳 刘悦忆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统筹流域治理与城镇发展是系统解决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破坏、洪涝灾害频发的关键路径。本文在辨析流域治理与城镇发展统筹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以东莞市中部地区的生态园及其所在的寒溪河流域... 统筹流域治理与城镇发展是系统解决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破坏、洪涝灾害频发的关键路径。本文在辨析流域治理与城镇发展统筹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以东莞市中部地区的生态园及其所在的寒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城市水系统规划在流域治理与城镇发展统筹中的协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以城镇-流域水系统耦合模型为支撑,城市水系统规划及其协同机制可通过空间、设施等要素的协同,实现保障城市及流域防洪排涝安全、保护水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目标,促进流域安全与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治理与城镇发展统筹 城市水系统规划 协同机制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变化情景的汉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启亮 郑航 +1 位作者 刘悦忆 陈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8,共11页
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是识别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并进行重点治理的必要手段。现有方法多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生态风险分析,在多因素综合评估方面尚有欠缺,尤其是难以将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预测气候变化情景下景观生态风险演变。... 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是识别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并进行重点治理的必要手段。现有方法多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生态风险分析,在多因素综合评估方面尚有欠缺,尤其是难以将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预测气候变化情景下景观生态风险演变。针对此问题,耦合传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模型与深度学习模型,构建多因素影响下生态景观风险的预测模型,并模拟汉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结果表明:(1)起点期(2000—2015年)情景下,汉江流域较高生态风险等级主要连片集中在丹江口下游地区;(2)SSP370和SSP585情景下均主要以较高生态风险等级为主,比较连片集中分布在丹江口以下区域;(3)SSP370和SSP585情景下汉江流域内高生态风险等级面积在2042年显著增加,其中SSP370情景下的高生态风险等级的面积平均每10 a增加14.58%。研究提出的多因素景观生态风险预测方法可为气候变化条件下流域的生态风险评估和相关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景观生态风险 深度学习 SSP-RCP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地区城市新中心区街坊建筑布局热环境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频 孟庆林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80-93,125,共15页
在城市新中心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其室外热环境的优化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由于建筑布局对城市局地微气候的影响起重要作用,通过开展调研、建立重要规划指标为平均值的模拟工况并进行ENVI-met模拟,分析不同朝向及建筑布局与局地热... 在城市新中心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其室外热环境的优化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由于建筑布局对城市局地微气候的影响起重要作用,通过开展调研、建立重要规划指标为平均值的模拟工况并进行ENVI-met模拟,分析不同朝向及建筑布局与局地热环境的关系,针对新中心区街坊规划设计提出建议:当采用板列式布局时,建议板式建筑朝东西向布置;当采用点群式与板列式混合布局、点群式与围合式混合布局时,建议板式建筑与半围合建筑朝东西向布置;采用围合式布局时,建议建筑朝东南或西南向布置。板列式布局、点群式与板列式混合布局、点群式与围合式混合布局应当避免建筑群同时向东、西两个方向开口,还要避免建筑群朝东、南向开口的同时朝西、北方向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心区 建筑布局 热环境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业化课程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2
作者 艾心荧 刘俊峰 +1 位作者 田管凤 何春灿 《高教学刊》 2022年第16期80-83,共4页
基于日益凸显的环保、资源及成本等压力,建筑工业化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而建筑工业化人才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基于上述课程建设背景及意义,从课程群建设理念、建设思路与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团队组建、共建企业及实践基... 基于日益凸显的环保、资源及成本等压力,建筑工业化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而建筑工业化人才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基于上述课程建设背景及意义,从课程群建设理念、建设思路与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团队组建、共建企业及实践基地等方面,系统提出建筑工业化课程群建设举措,构建包含建筑工业化概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造与设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制作与施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与施工综合实训在内的“设计-施工-管理”三位一体课程群体系,为丰富完善新工科建设及建筑工业化形势下的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支撑行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建筑工业化 课程群 装配式建筑 土木工程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衍亮 胡俊杰 +3 位作者 廖建波 曾燕艳 梁志辉 兰善红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3期231-232,235,共3页
在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教学亟需根据工程认证要求进行改革。从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分析,探讨了教学存在的问题,期望通过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全过程评价机制,同... 在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教学亟需根据工程认证要求进行改革。从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分析,探讨了教学存在的问题,期望通过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全过程评价机制,同时提出了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驱动下《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以实现契合应用型地方高校环境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工程应用能力 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卫清 邱永福 +3 位作者 花开慧 彭若斯 兰善红 范洪波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期192-193,共2页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是针对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基础课。它和《环境工程原理》结合构成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依托新工科背景下促进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教学理念出发,分析和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是针对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基础课。它和《环境工程原理》结合构成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依托新工科背景下促进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教学理念出发,分析和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原理》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模式尝试以及该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关联交叉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和知识并进行扩展,开拓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视野,切身提高该实验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培养具备一定创新意识的工程综合应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新工科 交叉融合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思政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忠明 陈贵 邱永福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7期202-204,共3页
《环境工程原理》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工程科学学科,课程覆盖面广、难度大。为了赋予学生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课堂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挖掘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教学各环节。
关键词 交叉学科 有机融入 思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多维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小梅 张舒婷 +3 位作者 李丹 张云飞 李衍亮 胡俊杰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第17期141-143,共3页
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环保人才有着更高的工程应用能力要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其进行课程改革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从理论教学、实验与实践教学、教... 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环保人才有着更高的工程应用能力要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其进行课程改革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从理论教学、实验与实践教学、教学方式进行了多维度的改革与探索,为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溴系阻燃剂处理技术及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17
作者 卫昆 赵丽嫦 +3 位作者 陈慕羽 黄皖唐 方嘉声 唐少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2,共14页
溴系阻燃剂(BFRs)作为一种新兴有机污染物,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对BFRs水环境污染现状、主要降解技术和毒性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BFRs在水环境中的分布具有来源依赖... 溴系阻燃剂(BFRs)作为一种新兴有机污染物,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对BFRs水环境污染现状、主要降解技术和毒性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BFRs在水环境中的分布具有来源依赖性,主要来源为生产场地和电子废物回收处置场地,目前在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环境中均能检测出BFRs。现有降解技术主要包括高级氧化技术、微生物降解技术、热解分离技术以及吸附技术等,其中高级氧化技术、热解分离技术和吸附技术降解速率快,但成本高;微生物降解技术成本低、污染少,但降解不彻底。BFRs主要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损伤细胞膜、改变与抗氧化防御相关的生物反应及神经损伤等对生物体造成损害。未来仍需对BFRs高效处理技术及低浓度BFRs对生物体长期暴露毒理效应等方面开展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开发高效、经济的BFRs降解技术和评估BFRs生态环境风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系阻燃剂 水环境 降解技术 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探讨
18
作者 臧云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2期61-64,共4页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来自企业的“来即用”、“即战力”的需求。鉴于此,文章以环境工程原理实验为切入点,探讨了地方高校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教学的改进之路。文章提出从树立典型团队服务地方案例、将学生由“实验者”转变为“实...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来自企业的“来即用”、“即战力”的需求。鉴于此,文章以环境工程原理实验为切入点,探讨了地方高校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教学的改进之路。文章提出从树立典型团队服务地方案例、将学生由“实验者”转变为“实验设计者”、校企合作、以赛促学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五个角度进行改进,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与实际工程结合的实践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地方高校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通道塔设计与施工技术
19
作者 艾心荧 方源 +3 位作者 余地华 叶建 黄一钊 莫增马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4期41-46,共6页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电梯分散布置影响幕墙施工与正式电梯安装调试,不利于现场管理。结合香港环球贸易广场和天津高银117大厦中施工垂直运输通道塔应用实例,从结构体系设计、结构连接设计、标准节及附属构件安装等方面,系统提...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电梯分散布置影响幕墙施工与正式电梯安装调试,不利于现场管理。结合香港环球贸易广场和天津高银117大厦中施工垂直运输通道塔应用实例,从结构体系设计、结构连接设计、标准节及附属构件安装等方面,系统提出了一套关于超高层建筑垂直运输通道塔设计与施工技术。该技术应用装配式钢结构通道塔作为施工电梯附着载体和人员材料集中运输通道,实现了施工人员、材料与垂直运输通道塔的统一规划,节省了施工现场用地;装配式钢结构设计安拆方便,可重复使用,绿色环保;施工期分段提前运营,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垂直运输 装配式 通道塔 设计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碳排放及无人机区域碳排放评估
20
作者 王拓 王晓璐 +5 位作者 蔡马勇 张萌 林派锐 成子昊 詹雅婷 陈莉莎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文章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区域碳排放展开研究,通过结合BIM模型与碳排放系数法等技术实现单体建筑的LCA碳排放计算;通过无人机搭载气体检测设备及红外热成像分析等技术实现区域碳排放的监测,并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模型及GIS技术对施... 文章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区域碳排放展开研究,通过结合BIM模型与碳排放系数法等技术实现单体建筑的LCA碳排放计算;通过无人机搭载气体检测设备及红外热成像分析等技术实现区域碳排放的监测,并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模型及GIS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应用分析,评估案例建筑及周边区域碳排放的相关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无人机 BIM LCA 气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