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胎实验室解读:获卵数对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文怡 张东 +3 位作者 李采霞 杜娟 张艳茹 邓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871-3876,共6页
背景:控制性超促排卵逐渐成为增加获卵数的常规手段,但关于获卵数是否越多越好一直存在争议,理想的获卵数区间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结论。目的:探讨获卵数对体外受精治疗周期中胚胎受精结局与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89例进行体外受精... 背景:控制性超促排卵逐渐成为增加获卵数的常规手段,但关于获卵数是否越多越好一直存在争议,理想的获卵数区间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结论。目的:探讨获卵数对体外受精治疗周期中胚胎受精结局与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89例进行体外受精治疗(包含常规体外受精与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的患者按照获卵数进行分组,分以下5组:1-4枚组、5-8枚组、9-12枚组、13-16枚组、≥17枚组。比较各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以及临床妊娠结局,分析获卵数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获卵数与正常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显著相关,过多或过少的获卵数均会导致正常受精率降低,异常受精率增加;可移植胚胎率与优质胚胎率下降;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与活产率下降。结果表明,过多或过少的获卵数会导致胚胎质量下降,影响体外受精临床结局,获卵数在5-16枚为宜,9-12枚为佳。临床医生在促排卵过程中,不能只以提高获卵数量为目标,应该追求足够多的高质量卵母细胞,为不同患者合理制定个性化促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卵数 受精率 可移植胚胎率 优质胚胎率 临床妊娠率 胚胎种植率 活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领域中的精准医学 被引量:3
2
作者 郎鹏 时晓丹 张军强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21-125,146,共6页
精准医学及其前沿技术促进了生殖医学的发展。高通量测序、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蛋白质组学技术成功用于不孕不育症的病因诊断、遗传病检测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的临床实践,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eWGA)、生物大数据分析等近年... 精准医学及其前沿技术促进了生殖医学的发展。高通量测序、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蛋白质组学技术成功用于不孕不育症的病因诊断、遗传病检测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的临床实践,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eWGA)、生物大数据分析等近年也应用于人类配子和胚胎早期发育的研究。例如通过GWAS确定了11个基因座、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很强的相关性;eWGA应用到PGT中,就可通过分析植入前胚胎中的单个细胞推断出卵子本身的全部基因组信息,从而减少先天性遗传缺陷婴儿的出生,降低辅助生殖的医源性风险;人工智能辅助(AI)方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用于卵母细胞或胚胎选择,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优势。本文综述精准医学在辅助生殖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生殖技术 辅助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不育 基因组学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技能培养的模式探索 被引量:9
3
作者 郭雪江 祝辉 +6 位作者 王蕾 霍然 黄晓燕 林敏 王黎熔 周作民 沙家豪 《基础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结合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医学研究生科研技能培养面临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对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技能的尝试,从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技能以及科研素养等方面,探索如何培养严谨、创新和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科研型人才。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科研技能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心理状况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梅 蒋杨倩 +12 位作者 吕红 徐菠 刘晓宇 周昆 韩秀梅 蒋涛 石中华 杜江波 林苑 马红霞 夏彦恺 胡志斌 吴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2,121,共8页
目的:探讨孕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心理因素对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6年10月—2019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纳入的145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流行病学研究中心量表和... 目的:探讨孕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心理因素对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6年10月—2019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纳入的145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流行病学研究中心量表和压力知觉量表分别评估孕妇孕早、中、晚期的心理状况。根据产科病例获取分娩方式并判断是否具有剖宫产医学指征,在无剖宫产医学指征的孕妇人群中,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孕期心理因素与剖宫产的关联。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45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16例孕妇有剖宫产医学指征。余937例无剖宫产医学指征的孕妇中,139例孕妇选择剖宫产。调整母亲分娩年龄、孕前体重指数、产次、妊娠合并糖尿病和分娩孕周后,发现孕妇孕晚期伴有任一不良心理症状(高压力、抑郁或焦虑)可增加无医学指征剖宫产发生的风险(OR=1.69,95%CI:1.04~2.73,P=0.034),孕晚期抑郁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呈正相关(OR=1.32,95%CI:1.03~1.69,P=0.028),焦虑和压力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晚期抑郁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发生的风险增加有关。建议在未来产检护理中,应重视孕产妇的心理疏导,尤其是孕晚期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抑郁 焦虑 无医学指征剖宫产 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研究领域若干重要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元丰 韩玉波 +9 位作者 曹鹏博 孟金凤 李海北 秦庚 张锋 靳光付 杨勇 邬玲仟 平杰 周钢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3-390,共28页
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稳步发展,众多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的诸多领域,如罕见疾病的致病基因、复杂疾病的易感基因、癌症的体细胞突变、遗传学新方法新技术、疾病相关微小RNA(micro RNA,mi ... 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稳步发展,众多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的诸多领域,如罕见疾病的致病基因、复杂疾病的易感基因、癌症的体细胞突变、遗传学新方法新技术、疾病相关微小RNA(micro RNA,mi RNA)、疾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疾病相关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 RNA)、疾病相关可变剪接和分子进化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研究中逐步从常见变异延伸到罕见变异,从遗传学现象的描述到功能机制的确证,从单组学分析扩展至多组学数据整合,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同时,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本文概括性综述了2015年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领域取得的若干重要研究进展,旨在追踪当前中国医学遗传学领域发展的前沿,与国内读者分享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医学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 研究进展 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与女性生殖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76-179,共4页
不孕症指有一年规律的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受孕。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生率保持在12%~14%。甲状腺功能异常在育龄妇女中常见,由此降低妊娠的几率及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甲状腺疾病直接干扰了正常的卵... 不孕症指有一年规律的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受孕。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生率保持在12%~14%。甲状腺功能异常在育龄妇女中常见,由此降低妊娠的几率及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甲状腺疾病直接干扰了正常的卵巢功能,间接影响了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分泌。然而,有关甲状腺疾病与不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仍然很少,与不孕的特定原因的关联性还没有完全被分析。鉴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妇女有明显增加不孕和临床流产的风险,因此建议在不孕妇女中应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以确定甲状腺疾病的存在,在妊娠早期阶段给予适当处理以避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激素 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与男性生殖损害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彦恺 陈卿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1-868,共8页
男性生殖损害是我国和国际面临的重大卫生健康挑战。环境因素是当前导致男性生殖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这些环境因素,阐明其损伤机制并研发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对于维护男性生殖健康,提升国家人口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近期环境... 男性生殖损害是我国和国际面临的重大卫生健康挑战。环境因素是当前导致男性生殖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这些环境因素,阐明其损伤机制并研发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对于维护男性生殖健康,提升国家人口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近期环境因素导致男性生殖损伤相关研究进展:在有害因素识别方面,电磁辐射、新兴环境污染物、新冠病毒等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男性生殖损害效应正逐步被认识;在生殖损害的发生机制方面,铁死亡、昼夜节律与生物钟、表观遗传与染色质特征以及肠道菌群介导的环境因素致男性生殖损害机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未来本领域将紧跟环境变化新形势,借助基础理论研究新进展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入探索复杂暴露等关键问题,人群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推动研究成果向卫生防控实践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男性 生殖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D4在雄鼠生殖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8
作者 张茜 邵彬彬 +3 位作者 高亭亭 刘辰辰 蔡金洋 黄晓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4,265,共5页
目的:验证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在小鼠雄性生殖细胞中的表达。方法:RT-PCR检测PDCD4在不同周龄小鼠睾丸的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DCD4在不同周龄小鼠睾丸中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PDCD4... 目的:验证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在小鼠雄性生殖细胞中的表达。方法:RT-PCR检测PDCD4在不同周龄小鼠睾丸的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DCD4在不同周龄小鼠睾丸中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PDCD4在雄性生殖嵴以及在不同周龄小鼠睾丸的定位情况。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PDCD4在0周龄小鼠睾丸中开始有表达,并持续表达至成年;免疫荧光显示PDCD4在胚胎期雄性小鼠生殖细胞中也有表达;在出生后0周和1周龄小鼠睾丸中,PDCD4特异表达于精原细胞;在2周龄小鼠睾丸中,PDCD4分布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而在3、4和5周龄小鼠睾丸组织中,PDCD4主要分布于精原细胞、精母细胞与圆形精子细胞。结论:PDCD4分布于胚胎期和出生后各阶段生精细胞,这为进一步研究PDCD4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精子发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丰 刁飞扬 +6 位作者 凌秀凤 管一春 谭季春 吕红 杜江波 沈洪兵 胡志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2-768,共7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并临床妊娠...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并临床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9 434例,其中单胎妊娠14 765例,多胎妊娠4 669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移植2个胚胎是多胎妊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与单胎妊娠相比,比值比(OR)36.54,95%置信区间(CI):27.89~47.86。年龄、周期类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孕酮水平、获卵数、移植胚胎阶段、累计胚胎评分与双胚胎移植后多胎妊娠相关,OR(95%CI)分别为0.62(0.55~0.70)、0.84(0.77~0.92)、0.86(0.80~0.92)、1.21(1.12~1.31)、1.28(1.13~1.46)、1.19(1.15~1.23)。单胚胎移植后,仅高累计胚胎评分与多胎妊娠风险降低有关(OR:0.68;95%CI:0.47~0.99)。结论:移植胚胎数、年龄、周期类型、hCG日孕酮水平、获卵数、移植胚胎阶段、累计胚胎评分是辅助生殖治疗后多胎妊娠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胚胎移植 多胎妊娠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fp21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和雌性生殖表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雪 刘露 +2 位作者 胡月 周帅 霍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9-316,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究锌指蛋白212(Zinc finger protein 212,Zfp212)对于雌性生育力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Zfp212基因敲除小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实验检测Zfp212蛋白表达、定位... 目的:通过构建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究锌指蛋白212(Zinc finger protein 212,Zfp212)对于雌性生育力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Zfp212基因敲除小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实验检测Zfp212蛋白表达、定位情况,并对Zfp212基因敲除效率进行验证;通过卵巢切片和HE染色、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培养和生育力测试实验对Zfp212基因敲除雌性小鼠的生殖表型进行分析。结果:Zfp212基因在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高表达,且呈母源表达模式;基因敲除效率验证实验结果显示Zfp212敲除小鼠构建成功;Zfp212基因敲除雌性小鼠的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受精、植入前胚胎发育以及平均每窝产仔数量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Zfp212基因对雌性小鼠的生育力建立不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fp212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雌性生育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甲状腺功能与女性生殖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吴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45-350,共6页
甲状腺功能异常在育龄妇女中较常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由此增加了孕期流产、早产及降低妊娠的几率,并对妊娠结局及辅助生殖技术(ART)的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甲状腺疾病直... 甲状腺功能异常在育龄妇女中较常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由此增加了孕期流产、早产及降低妊娠的几率,并对妊娠结局及辅助生殖技术(ART)的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甲状腺疾病直接干扰了正常的卵巢功能,间接影响了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分泌。鉴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妇女有明显增加不孕不育和流产的风险,因此建议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妊娠早期阶段给予适当处理以有效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妊娠 不孕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生殖领域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于骏 霍然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9-143,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IncRNAs)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 nt的RNA,它们通常不编码蛋白。与微小RNA(miRNA)、小干扰RNA(SiRNA)等其它非编码RNAs的作用方式不同的是,lncRNAs可以在多种层面上(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实现对基因... 长链非编码RNA(IncRNAs)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 nt的RNA,它们通常不编码蛋白。与微小RNA(miRNA)、小干扰RNA(SiRNA)等其它非编码RNAs的作用方式不同的是,lncRNAs可以在多种层面上(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在生殖领域,随着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tilling technology)和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已发现部分lncRNAs与X染色体失活、配子成熟、胚胎发育等生物学事件及部分生殖系统疾病密切关联。本文将就lncRNAs在生殖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 精子获能 胚胎发育 生殖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易位伴少弱精子症来源的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诗羽 陈爱琴 +9 位作者 宁松 蒋春艳 蔡令波 杨晓玉 孙雪萍 杨洋 马翔 刘嘉茵 覃莲菊 崔毓桂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3,共8页
目的:建立罗氏易位伴少弱精子症来源的人胚胎干细胞(ESC),利用体外诱导ESC向生殖细胞分化作为模型,评估辅助生殖技术子代的潜在风险。方法:利用罗氏易位伴少弱精子症患者夫妇捐赠的胚胎,通过分离囊胚内细胞团,培养、传代、扩增,建立ESC ... 目的:建立罗氏易位伴少弱精子症来源的人胚胎干细胞(ESC),利用体外诱导ESC向生殖细胞分化作为模型,评估辅助生殖技术子代的潜在风险。方法:利用罗氏易位伴少弱精子症患者夫妇捐赠的胚胎,通过分离囊胚内细胞团,培养、传代、扩增,建立ESC CCRM16,其核型为46,XY,+14,rob(13;14)(q10;q10);添加2 mol/L维甲酸体外诱导分化,分析其向生殖细胞分化过程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与遗传背景完全正常的ESC CCRM23相比较。结果:CCRM16表达OCT4,TRA-1-81,NANOG及SSEA4多能性标记基因,体外能形成拟胚体(EB),体内、体外都能向3个胚层分化。添加维甲酸可直接诱导ESC向生殖细胞分化。原始生殖细胞标志基因DAZL和减数分裂标记基因SCP3的表达水平在CCRM16中较正常夫妇捐赠胚胎建立的ESC CCRM23明显减少。结论:核型为46,XY,+14,rob(13;14)(q10;q10)CCRM16具有ESC典型特征,但其向早期精子分化的过程异常。体外诱导CCRM16向精子分化作为研究模型,可应用于评估少弱精子症患者辅助生殖出生子代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少弱精子症 人类胚胎干细胞 生殖细胞分化 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雄激素促进人胚胎干细胞向男性原始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孟 刘菡文 +3 位作者 宁松 刘嘉茵 覃莲菊 崔毓桂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7-498,共12页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母亲孕早期的高雄激素可能影响其男性子代成年后的生育力。本研究利用人胚胎干细胞(hESCs)体外分化的实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睾酮对hESCs向早期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孕早期高雄激素暴露对男性子代原始...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母亲孕早期的高雄激素可能影响其男性子代成年后的生育力。本研究利用人胚胎干细胞(hESCs)体外分化的实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睾酮对hESCs向早期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孕早期高雄激素暴露对男性子代原始生殖细胞储备及成年后生育力的潜在影响。方法:2μmol/L视黄酸(RA)体外诱导hESCs(46,XY)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同时添加0 mol/L、3×10^-7 mol/L、5×10^-7 mol/L、15×10^-7 mol/L、45×10^-7 mol/L、135×10^-7 mol/L睾酮,在分化的第0、4、7、14天收集细胞样品,分析不同分化阶段雄性生殖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比较分化进程、分化效率。结果:不同浓度睾酮处理的hESCs,同一分化阶段细胞形态无差异。原始生殖细胞的标志基因DAZL的表达峰值出现在分化的第4天,15×10^-7 mol/L、45×10^-7 mol/L、135×10^-7 mol/L睾酮处理组的DAZL的表达量与3×10^-7 mol/L睾酮处理组对比明显增加(P﹤0.01)。减数分裂期早期生殖细胞特异基因SCP3的表达在分化的第4天开始上调,45×10^-7 mol/L睾酮处理组与3×10^-7 mol/L、5×10^-7 mol/L睾酮处理组比较,SCP3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SCP3的表达在分化的第7天达到峰值,15×10^-7 mol/L、45×10^-7 mol/L、135×10^-7 mol/L睾酮处理组与3×10^-7 mol/L睾酮处理组相比,SCP3明显高表达(P﹤0.01)。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分化第4天DAZL、分化第7天SCP3及VASA的表达量随着睾酮浓度升高而有升高趋势。分化第4天,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开始升高,并且可维持至分化第14天;在相同分化阶段,睾酮较高浓度组hESCs的AR表达量高于睾酮较低浓度组(但P>0.05)。结论:hESCs向早期雄性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高雄激素处理,诱导雄激素受体的提前表达,使hESCs向早期雄性生殖细胞分化提前,可能导致PCOS患者男性子代雄性原始生殖细胞储备不足,进而影响其成年后的生育力。hESCs可作为体外模型研究PCOS患者宫内高雄激素暴露对其男性子代生育力影响研究的新工具,并有益于男性不育症病因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 人胚胎干细胞 生殖细胞 男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医学遗传学会对基因芯片拷贝数变异结果解读指南 被引量:9
15
作者 Hutton M.Kearney Erik C.Thorl +4 位作者 Kerry K.Brown Fabiola Quintero-Rivera Sarah T.South 吴畏 刘嘉茵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17-222,共6页
全基因组芯片已被推荐作为分析智力障碍、孤独症、多发性出生缺陷病因的首要筛查手段,通过芯片检查发现了人类基因组中大量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这些变异中既有正常个体的多态性,也有新发的致病性变异。为帮助临床... 全基因组芯片已被推荐作为分析智力障碍、孤独症、多发性出生缺陷病因的首要筛查手段,通过芯片检查发现了人类基因组中大量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这些变异中既有正常个体的多态性,也有新发的致病性变异。为帮助临床实验室对芯片结果的解读保持一致性,美国医学遗传学会制定了此有关CNV的解读指南。该指南主要应用于产后的分子遗传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V 拷贝数变异 芯片 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 全基因组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改善高龄小鼠睾丸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月鑫 刘菡文 +8 位作者 施陈楠 宁松 周静 李楚玉 杨晓玉 覃莲菊 刘嘉茵 胡艳秋 崔毓桂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65-271,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改善高龄雄性小鼠睾丸功能的作用。方法:以36周龄雄性小鼠为高龄模型组,10周龄小鼠为年轻对照组。31只高龄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人血清白蛋白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生理盐...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改善高龄雄性小鼠睾丸功能的作用。方法:以36周龄雄性小鼠为高龄模型组,10周龄小鼠为年轻对照组。31只高龄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人血清白蛋白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生理盐水对照组3只,其余各组每组7只。治疗组小鼠尾静脉注射hAMSC,剂量分别为3.4×10^(6)细胞/kg(低剂量组)、6.7×10^(6)细胞/kg(中剂量组)、1.4×10^(7)细胞/kg(高剂量组)。每周注射1次,治疗4次后小鼠继续饲养,5周后取血检测小鼠血清睾酮水平;行附睾内精子的分析;免疫荧光检测睾丸组织内STEM121和CD105的表达和定位,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类固醇激素生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年轻雄鼠比较,治疗前高龄雄鼠体质量增加、睾丸体质比下降、睾周脂肪质量增加(均P<0.01),血清睾酮水平下降(P<0.05),精子活动率降低、正常形态精子率下降(均P<0.05)。治疗前高龄雄鼠的精子计数、睾丸组织StAR和17β-HSD蛋白表达水平与年轻雄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AMSC治疗后,睾丸间质区可见STEM121和CD105表达的细胞;高剂量组血清睾酮水平升高(P<0.05);睾丸组织StAR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剂量组17β-HSD蛋白表达上调(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睾丸组织的生精小管细胞层数较人血清白蛋白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hAMSC对睾丸衰老具有保护作用,并促进雄激素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基质细胞 羊膜 衰老 生育力 间质干细胞移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睾丸衰老 生精功能 睾酮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达生殖功能调控相关基因的下丘脑神经细胞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瑜辰 覃莲菊 +5 位作者 宁松 曹孟 李真真 崔毓桂 马翔 刘嘉茵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920-930,共11页
目的优化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向类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分化方案、提高分化效率;明确分化神经细胞中是否表达生殖功能调控相关基因。方法利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患者捐赠的冷冻胚胎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CCRM14;饲养层上培养CCRM14,经... 目的优化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向类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分化方案、提高分化效率;明确分化神经细胞中是否表达生殖功能调控相关基因。方法利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患者捐赠的冷冻胚胎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CCRM14;饲养层上培养CCRM14,经纯化后消化为单细胞、诱导其向下丘脑神经细胞分化。分化策略:神经分化早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和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接着激活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促使下丘脑神经前体细胞生成;随后抑制Notch信号通路,添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类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的分化与成熟。分化不同时期采样,利用RT-qPCR、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方法鉴定分化细胞。结果依据本优化分化方案,CCRM14分化为下丘脑神经前体细胞的效率达95%以上,分化的细胞表达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POMC和NPY/AGRP,同时表达参与生殖功能调控基因KISS1和AR。结论该类分化细胞有作为细胞模型用于研究下丘脑弓状核在生殖相关疾病发生过程中调控机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神经细胞分化 下丘脑神经细胞 弓状核 生殖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JB8在小鼠睾丸生殖细胞中的表达定位
18
作者 李鑫 叶岚 白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69-1274,共6页
目的:探究DNAJB8[DnaJ 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HSP40)member B8]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小鼠各脏器、不同发育时期睾丸组织以及不同生精细胞DNAJB8的mRNA转录和蛋白... 目的:探究DNAJB8[DnaJ 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HSP40)member B8]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小鼠各脏器、不同发育时期睾丸组织以及不同生精细胞DNAJB8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量;免疫荧光检测DNAJB8在生精细胞中的表达定位。结果:DNAJB8基因在睾丸组织中特异表达,从小鼠出生后21 d(P21)即圆形精子阶段开始DNAJB8 mRNA保持较高的表达,而DNAJB8蛋白在精子变形晚期出生后35 d(P35)才开始表达。DNAJB8蛋白主要定位在晚期精子细胞及精子鞭毛中段。结论:DNAJB8可能参与小鼠精子变形晚期的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JB8 睾丸 生殖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成年小鼠同步诱导多细胞胚胎及受精卵的双排卵实验方案
19
作者 赖娅娜 曾文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二次超排方案对提高成年小鼠超排效果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比较常规双排卵方案与自然排卵、随机超排实验方案所获总卵数的差异,然后在初步研究外源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对... 目的:探讨二次超排方案对提高成年小鼠超排效果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比较常规双排卵方案与自然排卵、随机超排实验方案所获总卵数的差异,然后在初步研究外源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对自然受孕一次胚胎发育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常规双排卵实验方案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后的双排卵实验组单只鼠平均总卵数高达61.7枚,与自然排卵组、随机超排组和常规双排卵组差异显著,提升了成年小鼠的超排卵效果。结论:优化后的超数双排卵方案为同步大量获得小鼠多细胞胚胎及受精卵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受精卵供体 生殖激素 超数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鼠生殖细胞中FHAD1表达与功能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张茜 刘辰辰 张舒雅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365-1370,共6页
目的探索叉头相关的磷蛋白结合结构域1(Forkhead-associated phosphopeptide-binding domain 1,FHAD1)在雄性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购买不同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包括0.5 d雄性5只,1周、2周、3周、4周、5周龄雄性小鼠各3只)以... 目的探索叉头相关的磷蛋白结合结构域1(Forkhead-associated phosphopeptide-binding domain 1,FHAD1)在雄性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购买不同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包括0.5 d雄性5只,1周、2周、3周、4周、5周龄雄性小鼠各3只)以及成年C57BL/6J雌、雄性小鼠各3只。收集成年小鼠的心、肝脏、脾、肺、肾脏、脑、肌肉、肠、脂肪、卵巢以及各周龄雄性小鼠睾丸等组织,提取组织mRNA和蛋白。RT-PCR检测fhad 1在成年小鼠不同脏器以及在不同周龄小鼠睾丸中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FHAD1在小鼠不同脏器以及不同周龄小鼠睾丸中的蛋白表达。密度梯度沉降法分选出成年雄鼠睾丸的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精原干细胞、粗线期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RT-PCR检测fhad1在小鼠睾丸组织中各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运用RNA干扰技术,敲低GC-2细胞中fhad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FHAD1和DNA损伤标志物磷酸化的组蛋白(γH2AX)及磷酸化的DNA损伤修复关键蛋白(p-NBS1)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had1 mRNA及FHAD1蛋白在雄性小鼠的睾丸中特异表达,从2周龄开始表达并持续至成年;不同时期生精细胞表达结果显示,fhad1 mRNA主要在粗线期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中表达。RNA干扰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敲低FHAD1后GC-2细胞中γH2AX水平显著上升[(1.99±0.14)vs.(0.99±0.10)]、p-NBS1水平显著下降[(0.24±0.07)vs.(1.01±0.10)](P<0.001)。结论FHAD1为雄性小鼠睾丸特异蛋白,主要表达在粗线期的精母细胞以及圆形精子细胞中;下调FHAD1使GC-2细胞的DNA损伤增加,机制上可能与NBS1的磷酸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相关的磷蛋白结构域 睾丸特异蛋白 生精细胞 DNA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