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冠状位MPR诊断鼻息肉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卢斌 覃罗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532-533,共2页
目的:探讨MSCT冠状位MPR在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窥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8例鼻息肉患者的MSCT MPR资料。结果:CT表现为鼻腔内息肉样肿块,好发于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合并不同程度的鼻窦炎,冠状位MPR比轴位显示... 目的:探讨MSCT冠状位MPR在鼻息肉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窥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8例鼻息肉患者的MSCT MPR资料。结果:CT表现为鼻腔内息肉样肿块,好发于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合并不同程度的鼻窦炎,冠状位MPR比轴位显示清楚。结论:冠状位MPR清晰显示息肉生长范围,以及鼻道和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结构,是鼻纤维内窥镜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CT表现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覃罗平 《影像技术》 CAS 2013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成熟性畸胎瘤18例CT影像资料,结合病理讨论其CT表现特点。结果:17例患者有典型的脂肪液体、软组织、骨、钙化等多种成分,无脂肪密度l例。边界...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成熟性畸胎瘤18例CT影像资料,结合病理讨论其CT表现特点。结果:17例患者有典型的脂肪液体、软组织、骨、钙化等多种成分,无脂肪密度l例。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结论:螺旋CT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对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 螺旋CT 诊断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表皮样囊肿CT诊断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卢斌 覃罗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眼眶表皮样囊肿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5例眼眶表皮样囊肿CT图像资料,并结合病理分析。结果:CT示眼眶外上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CT值-167 Hu~12 Hu,囊壁薄而光整,边界清楚。结论:CT能明确病灶大小、... 目的:探讨眼眶表皮样囊肿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5例眼眶表皮样囊肿CT图像资料,并结合病理分析。结果:CT示眼眶外上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CT值-167 Hu~12 Hu,囊壁薄而光整,边界清楚。结论:CT能明确病灶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手术入路提供图像依据,提高手术成功率。结合临床,CT对多数眼眶表皮样囊肿可作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表皮样囊肿 128层螺旋CT 诊断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影像学特征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继权 罗锡仁 王立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197-197,共1页
目的探析胸部CT影像学特征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2 年 4 月-2014 年3 月收治的 60 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对所有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次研究中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经过对其胸... 目的探析胸部CT影像学特征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2 年 4 月-2014 年3 月收治的 60 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对所有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次研究中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经过对其胸部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以多叶段受累及的患者居多,其病灶形态中,以斑片状影(73.33%)、纵膈淋巴结增大(66.67%)、结节状影(30.00%)、胸腔积液(26.67%)、斑点状影(23.33%)、片状影(21.67%)和心包积液(16.67%)较多,其他如胸壁异常软组织影、空洞和钙化现象较少.结论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胸部CT影像学检查能够对其病灶和病变形态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但由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在临床诊断中需结合相关检查以及病理分析,尽可能对患者病情进行早期诊治,延长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影像学 艾滋病 肺结核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颧弓骨肉瘤1例的影像学表现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韦玉乐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的分析成年人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其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我院遇到1例成人少见部位(颧弓)骨肉瘤CT表现,结合文献综合分析成人骨肉瘤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骨肉瘤的影像学改变包括溶骨性骨质破坏或增生、软组织肿块、肿瘤骨、... 目的分析成年人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其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我院遇到1例成人少见部位(颧弓)骨肉瘤CT表现,结合文献综合分析成人骨肉瘤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骨肉瘤的影像学改变包括溶骨性骨质破坏或增生、软组织肿块、肿瘤骨、病理骨折和远处转移等,肿瘤骨具有诊断特征,成人骨肉瘤发病率低、发病部位及影像表现往往不典型,与其他恶性或良性骨肿瘤甚至骨髓炎鉴别困难,误诊率高。结论成人骨肉瘤的影像诊断以综合运用x线、CT及MRI等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影像学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MRI表现
6
作者 周金理 郭子睿 +5 位作者 黄天练 罗忠开 欧阳永生 彭艳斌 谢婷婷 成官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9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征象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为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髋关节58例(病例组)共70个髋关节,以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70个髋关节MR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人群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并... 目的探讨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MRI征象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诊断为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髋关节58例(病例组)共70个髋关节,以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70个髋关节MR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人群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并分析其差异,比较两组股方肌形态及信号差异。结果病例组IFS、QFS分别为(11.94±0.83)mm、(5.07±1.42)mm,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正常组IFS与QFS均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7、0.68(P值均<0.001);ROC分析显示IFS、QFS、股方肌四个影像征象(包括股方肌变形、水肿、萎缩、脂肪浸润)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至1.00(95%CI:0.56~0.74,0.99~1.00)。结论MRI上IFS、QFS变窄可用于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股方肌变形、水肿、萎缩、脂肪浸润可提示诊断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股骨间隙 股方肌间隙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天练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9期125-125,127,共2页
目的探讨CT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65例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5例患者中,CT诊断主要表现在头皮损伤、颅骨骨折和颅脑组织损伤等方面,创伤常合并存在。结论 CT在... 目的探讨CT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65例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5例患者中,CT诊断主要表现在头皮损伤、颅骨骨折和颅脑组织损伤等方面,创伤常合并存在。结论 CT在颅脑损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早进行CT诊断和复查对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CT诊断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出血的临床观察与CT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韦玉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4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方法收集我院经CT诊断为脑出血的老年患者68例与对照组在临床和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脑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病部位多见于基底节和脑叶,老年脑出血患者预后差。结论老年脑出血的临床...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方法收集我院经CT诊断为脑出血的老年患者68例与对照组在临床和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脑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病部位多见于基底节和脑叶,老年脑出血患者预后差。结论老年脑出血的临床症状多数为不典型,如果怀疑有脑出血者,应该及时行CT检查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老年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零振勇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CT扫描预测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21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以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受检者11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Philips HD15彩色多普勒... 目的探讨腹部CT扫描预测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21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以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受检者11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Philips HD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及Philips MX8000双排螺旋CT机分别进行B超扫描和CT扫描诊断。观察比较不同诊断方法对预测急性胰腺炎以及其大出血、血管异常、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其诊断优良率。结果①应用CT扫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90.9%,明显高于应用B超诊断的65.3%、52.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应用CT扫描诊断急性胰腺炎大出血、血管异常、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的灵敏度分别为83.5%、86.8%、80.2%,而特异度分别为89.1%、86工4%、85.4%,均显著高于应用B超诊断的56.2%、59.5%、45.4%,53.6%、57.3%、44.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CT扫描诊断的评定优良率为93.5%,也显著高于B超诊断的77.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腹部CT扫描预测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优于采用B超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平扫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天练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3期114-114,共1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为治疗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螺旋CT扫描诊断的50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飞利浦MX8000--CT机行扫描检查... 目的:探讨CT平扫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为治疗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螺旋CT扫描诊断的50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飞利浦MX8000--CT机行扫描检查。结果:本组有22例患者经过首次CT平扫得到诊断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诊断率为44.0%。结论:螺旋CT扫描对于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可以尽快发现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变情况,在临床上为治疗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 CT平扫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玉乐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5期463-464,共2页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原发性肝癌按细胞...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按肿瘤的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肝癌 胆管细胞型肝癌 恶性肿瘤 肝细胞型肝癌 转移性肝癌 混合型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阔韧带平滑肌瘤2例报告
12
作者 韦玉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4-75,共2页
病例例1,女,46岁,因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20余天入院。无腹痛、发热,大小便正常,无白带增多及阴道流血,既往健康。查体:下腹稍隆起,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未见分泌物,宫颈肥大,子宫大小正常,无压痛,左附件区扪及肿块大小... 病例例1,女,46岁,因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20余天入院。无腹痛、发热,大小便正常,无白带增多及阴道流血,既往健康。查体:下腹稍隆起,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未见分泌物,宫颈肥大,子宫大小正常,无压痛,左附件区扪及肿块大小如小儿头,质实,无压痛,边界清楚,无凹凸不平,活动差。CT检查:平扫见盆腔中央有一巨大肿块影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阔韧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脑梗死CT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玉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9期206-206,共1页
目的:探讨CT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早期脑梗死(发病后24小时内)患者30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脑梗死30例患者第1次CT平扫检查有异常征象20例(阳性率66.7%),未见异常10例(33.3%)。异常CT改变有以下几种:脑实... 目的:探讨CT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早期脑梗死(发病后24小时内)患者30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脑梗死30例患者第1次CT平扫检查有异常征象20例(阳性率66.7%),未见异常10例(33.3%)。异常CT改变有以下几种:脑实质密度稍降低、灰白质结构模糊、消失11例(55%);豆状核密度稍低、境界模糊不清8例(40%);局部脑肿胀7例(35%),表现为脑回增厚变平,脑池、脑沟、脑裂变窄、脑室稍变形;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4例(20%)。所有病例在24小时后、1周内复查CT,均在相应部位显示出明确的低密度脑梗死病灶。结论:早期脑梗死CT平扫检查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并可排除急性脑出血而间接提供诊断脑梗死的依据,24小时后的复查CT具有重要确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脑梗死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诊断
14
作者 韦玉乐 《右江医学》 2012年第3期373-375,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认识。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的肺挫伤及撕裂伤患者82例急诊及复查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63例肺挫伤首次CT表现:①受累肺野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②胸膜下条絮征:位于胸膜下肺内较厚的条絮状影,...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认识。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的肺挫伤及撕裂伤患者82例急诊及复查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63例肺挫伤首次CT表现:①受累肺野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②胸膜下条絮征:位于胸膜下肺内较厚的条絮状影,呈新月形、不定形,共56例占89%;③大小形态不一的斑片状、片絮状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多数杂有条形及点状影,共49例;④弥漫大片肺实变影16例,大多为磨玻璃样稍高密度影,背景显示肺纹理;⑤结节状、葡萄串样影2例。以上各种病变多有混合存在。2例单纯肺撕裂伤CT表现:为单发肺气囊腔,周边见薄层晕形影。17例肺撕裂伤并肺挫伤CT表现:①单发、多发肺气囊腔和(或)肺液气囊腔10例;②大片状、团块状高密度血肿影内见低密度小气泡影共11例;③囊腔及小气泡周边均见较高密度晕形影,周围及其它肺野见大片磨玻璃样、斑片状、条絮状等肺挫伤影,部分病例有混合病变。复查CT表现:肺挫伤一般治疗后3天即有明显吸收、消散,以磨玻璃样病灶吸收较快,病情较重,患者在1~3天复查,常见病变进展,1~4周复查,病灶逐渐吸收缩小,大部分可完全吸收,小部分留有条索状影,较大的血肿吸收慢。结论肺挫伤及撕裂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病史能正确诊断,并能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观察病情及疗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挫伤 肺撕裂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CT诊断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黄天练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7期215-215,共1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的CT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癌的36例病例,与临床病理分期对照,分析其各期CT表现,并行CT分期。结果卵巢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CT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4.4%,肿瘤分期准确... 目的:探讨卵巢癌的CT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癌的36例病例,与临床病理分期对照,分析其各期CT表现,并行CT分期。结果卵巢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CT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4.4%,肿瘤分期准确率为83.3%。结论 CT检查在卵巢癌诊断及分期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T诊断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CT诊断与误诊分析(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2
16
作者 卢斌 覃罗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CT特征性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报道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CT表现,结合文献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2例CT表现为单侧,边缘清楚,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囊性部分为多发大小不等的囊腔,部分囊内呈高...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CT特征性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报道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CT表现,结合文献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2例CT表现为单侧,边缘清楚,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囊性部分为多发大小不等的囊腔,部分囊内呈高密度,囊壁完整,内壁光整,实性部分为形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分布于囊腔之间,实性部分和(或)囊壁可见斑点状钙化。2例CT均误诊。结论卵巢甲状腺肿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单侧,多房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囊内液及实性部分密度较高,合并钙化及腹腔积液,结合临床表现术前可以实现诊断。对本病影像表现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多层螺旋CT 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腹盆腔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一例
17
作者 卢斌 覃罗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6-296,共1页
患者男,因左下腹部可触及包块进行性增大1个月余入院。专科检查:患者腹部稍膨隆,下腹部可触及一大小约8.0cm×6.0 cm包块,质稍硬,活动差,表面光滑,边界清,有轻压痛。直肠指检指尖末端可触及一肿物,表面光滑,质硬,指套未见血染,不... 患者男,因左下腹部可触及包块进行性增大1个月余入院。专科检查:患者腹部稍膨隆,下腹部可触及一大小约8.0cm×6.0 cm包块,质稍硬,活动差,表面光滑,边界清,有轻压痛。直肠指检指尖末端可触及一肿物,表面光滑,质硬,指套未见血染,不排除肠壁外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 腹盆腔 表面光滑 进行性增大 下腹部 专科检查 直肠指检 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