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降维Carleman嵌入技术的电力系统高阶变量交互作用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州强 黄琦 张其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64,共8页
引入Carleman嵌入式分析技术,导出降维Carleman线性化模型。利用线性化理论得到非线性模式、单状态变量的时域解及相应非线性参与因子,导出了高阶状态变量的解析解,并进一步将参与因子的概念拓展到高阶变量非线性参与因子。研究结果可... 引入Carleman嵌入式分析技术,导出降维Carleman线性化模型。利用线性化理论得到非线性模式、单状态变量的时域解及相应非线性参与因子,导出了高阶状态变量的解析解,并进一步将参与因子的概念拓展到高阶变量非线性参与因子。研究结果可用于研究电力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揭示和评估量化各模式以及各状态变量之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最后,利用该方法分析了一个电力系统仿真算例,并与Prony分析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各阶状态变量时域响应和相应的参与因子,对比研究系统工况发生变化时特征模式空间的变化,验证了所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leman嵌入技术 电力系统 交互作用 高阶变量 参与因子 PRON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电力系统Poincaré-Dulac解析解及模态降阶重构研究
2
作者 王州强 黄琦 张其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35-1142,共8页
对Poincaré-Dulac理论下的多项式向量空间进行分解,推导规范化的模态共振解,解决了Poincaré-Dulac传统解析解无法处理共振情况的难题。在此基础上,从多项式交互作用的耦合与否和共振与否两方面,将电力系统非线性多项式分为非... 对Poincaré-Dulac理论下的多项式向量空间进行分解,推导规范化的模态共振解,解决了Poincaré-Dulac传统解析解无法处理共振情况的难题。在此基础上,从多项式交互作用的耦合与否和共振与否两方面,将电力系统非线性多项式分为非耦合非共振项、耦合非共振项、非耦合共振项(或自共振项)和耦合共振项等4类。对应地,将电力系统模态分为单模态、非耦合非共振模态、耦合非共振模态、非耦合共振模态和耦合共振模态等5类,并提出一种以最小二乘法近似估算高阶模态系数的模态降阶重构方法。为解决快速、高效分析电力系统非线性特性所带来的数目巨大的高阶模态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对一个电力系统仿真算例的2、3次非线性项的模态进行了类型分析与响应曲线重构,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Poincaré-Dulac 非线性模态 耦合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可控同步时钟测试仪的研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班贤 黄琦 +1 位作者 井实 甄威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100,122,共6页
针对当前缺少一种有效的测试设备来量化评估电力系统中电子设备间的时间同步误差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影响(如造成误动误报等异常现象)。利用电口、光口和网口的工作原理研制了一种基于FPGA的时间同步可控测试仪,提供了UART串口报文... 针对当前缺少一种有效的测试设备来量化评估电力系统中电子设备间的时间同步误差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影响(如造成误动误报等异常现象)。利用电口、光口和网口的工作原理研制了一种基于FPGA的时间同步可控测试仪,提供了UART串口报文授时、IRIG-B时间编码授时、IEEE-1588网络报文授时这三种授时功能。通过控制外部设备与主时钟装置间的时间差,达到调整设备之间的时间差的目的,从而完成设备之间同步时间误差导致设备异常的量化评估,为电力系统制定统一的时间同步系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FPGA 时间同步可控 UART IRIG-B IEEE-1588 测试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的WVD分布方法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思 黄琦 +1 位作者 井实 易建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70,共6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进行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引入了一种新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方法-EMD(经验模态分解)的维格纳—威力分布(WVD)方法,通过EMD分解以及WVD算法处理分析非线性和非平稳电力信号的局域动态行为和特征,得到低频振荡的模... 为了更加准确地进行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引入了一种新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方法-EMD(经验模态分解)的维格纳—威力分布(WVD)方法,通过EMD分解以及WVD算法处理分析非线性和非平稳电力信号的局域动态行为和特征,得到低频振荡的模态参数-振幅、频率、阻尼比、相位、开始与结束时刻。该方法准确地反映了系统所包含的多个振荡模式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以及模式之间的互相影响,并且有着高分辨率和有效地处理少量样本的短数据的优势,可提高识别能力和处理效果。通过多次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识别振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非平稳信号 经验模态分解 维格纳-威力分布 振荡模式 信号特征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互补发电系统区域频率控制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姚亮 陈峦 +1 位作者 郑彬 周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6-52,共7页
风能与传统能源互补发电给互联电网各方带来了巨大的安全经济效益,对互联电网频率控制的分析与研究是电力系统不可忽视的部分。讨论了发电系统的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分析加入风力发电后,风-火互补发电的区域频率控制,给出模型方案(增加P... 风能与传统能源互补发电给互联电网各方带来了巨大的安全经济效益,对互联电网频率控制的分析与研究是电力系统不可忽视的部分。讨论了发电系统的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分析加入风力发电后,风-火互补发电的区域频率控制,给出模型方案(增加PI调节环节进行改进),对其中的三种控制模式(TBC-FTC、TBC-FFC、TBC-TBC)进行研究。仿真图及仿真结果数据验证了风-火互补发电的区域频率控制的可行性。与传统的单区域频率调节相比,加入了风电的多区域频率控制能改善频率调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互联电网 频率控制 控制模式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故障影响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磊 黄琦 +1 位作者 张昌华 田佳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7-122,共6页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应用,解决了常规PID控制方法过分依赖于被控系统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对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抗故障能力并不突出。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充电系统的近似数学模型,讨论了常见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应用,解决了常规PID控制方法过分依赖于被控系统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对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抗故障能力并不突出。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充电系统的近似数学模型,讨论了常见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分段式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给出了基于这种控制方法的相关参数的整定规则。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的效果是显著的,与传统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相比,它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和更强的抗故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系统 模糊自适应PID 分段式 抗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频振荡阻尼控制中的水轮机调速系统参数双层优化策略 被引量:10
7
作者 易建波 张国洲 +2 位作者 张鹏 刘敏 张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19-1228,共10页
该文针对水电集中外送系统中的超低频振荡问题,提出兼顾阻尼振荡和频响动态性能的水轮机调速系统参数优化策略。首先,基于复转矩法分析超低频振荡的机理及影响因素,验证了通过调整调速系统参数来抑制超低频振荡的可行性;其次,基于信息... 该文针对水电集中外送系统中的超低频振荡问题,提出兼顾阻尼振荡和频响动态性能的水轮机调速系统参数优化策略。首先,基于复转矩法分析超低频振荡的机理及影响因素,验证了通过调整调速系统参数来抑制超低频振荡的可行性;其次,基于信息熵制定了抑制超低频振荡并确保调速系统调节能力的综合性能指标;然后,构建基于综合性能指标的鲁棒优化模型,实现了复杂工况情形下的调速参数鲁棒优化;最后,经四川某水电外送系统应用测试表明,调速系统优化参数具备良好的抑制超低频振荡能力以及适应多种工况的快速调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振荡 水轮机调速器 复转矩分析法 信息熵 双层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23
8
作者 梁煜东 陈峦 +2 位作者 张国洲 任曼曼 胡维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68-1779,共12页
针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引发的系统调频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风火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机理分析建立多区域混合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构建含控制性能标准(CPS)、风电机组弃风(P... 针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引发的系统调频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风火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机理分析建立多区域混合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构建含控制性能标准(CPS)、风电机组弃风(P_(icast))和动态性能指标的奖励函数,将负荷频率控制问题转换为最大化奖励函数问题,并引入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进行求解,通过预学习和在线应用,获得风电机组实际出力情况下的最优自适应协调频率控制策略;最后,从中长期控制性能入手进行分析,通过加入连续阶跃扰动或实际风速扰动仿真,验证所提出方法在改进负荷频率控制性能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发生扰动时,储能设备的引入及所提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波动,而且能够在缩短完成负荷频率控制所需调节时间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弃风,提高风电消纳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发电系统 负荷频率控制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控制性能标准(CPS)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系统平抑间歇性能源功率波动的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王超 陈峦 赵敏 《装备制造技术》 2016年第4期18-21,29,共5页
风光发电系统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特点将会对风光大规模并网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储能系统平抑风光输出功率波动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光伏发电单元、风机发电单元以及储能单元的数学模型。给出了风光储并网发电系统的... 风光发电系统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特点将会对风光大规模并网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储能系统平抑风光输出功率波动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光伏发电单元、风机发电单元以及储能单元的数学模型。给出了风光储并网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和平抑控制策略,并且对控制原理和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通过仿真软件搭建了风光储并网发电系统的仿真平台,分别对加入储能平抑算法前后两种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平抑控制策略能够有效的减小输出功率的振荡幅度,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储能系统 功率平抑 蓄电池 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同步技术的智能变电站全场景试验系统 被引量:14
10
作者 井实 黄琦 +1 位作者 甄威 王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2-78,共7页
针对传统试验方法无法检查智能变电站复杂的信息组织、分配关系,难以实现对智能站二次设备(系统)功能准确认定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同步技术的全场景试验方法,并研制出相应的系统。该系统基于全站电网仿真、信号分散同步注入、无... 针对传统试验方法无法检查智能变电站复杂的信息组织、分配关系,难以实现对智能站二次设备(系统)功能准确认定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同步技术的全场景试验方法,并研制出相应的系统。该系统基于全站电网仿真、信号分散同步注入、无线同步以及无线数据传输等技术,完成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在稳态、暂态等工况下的调试试验。文中描述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给出了无线同步方法的解决方案,并对同步效果进行了验证与评估。全场景试验系统已在实际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中得到运用。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提升了调试试验的效率和完整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全场景试验 无线同步技术 二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智能变电站检修测试安措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向飞 赵子涵 +2 位作者 郑中 向博 吴跃康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125,共6页
由于智能变电站中设备耦合关系复杂,现有的依靠人工拟票的检修测试安全措施主要依靠检修测试人员的经验,受测试人员水平的限制,容易漏项错项,引发检修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对此,该文提出基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自动生成检修测试安措新方法... 由于智能变电站中设备耦合关系复杂,现有的依靠人工拟票的检修测试安全措施主要依靠检修测试人员的经验,受测试人员水平的限制,容易漏项错项,引发检修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对此,该文提出基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自动生成检修测试安措新方法,构建智能变电站检修测试任务中的通用规则模型,并利用神经网络推理计算改善现有专家系统的局限性,实现了自动生成优化的检修测试方案,提出明确的操作计划及设备的陪停措施。该方法可用于指导变电站检修工作人员正确开具设备检修测试安措票,以此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误动作或检修事故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检修测试安措 检修边界 自动生成安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相关性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功能测试验证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鑫 唐广瑜 +3 位作者 向博 陈虹静 王俊 吴跃康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30,共7页
针对现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功能测试结果仅通过观测二次设备行为得到,而未考虑设备行为背后的信息流程导致的被测功能正确性的误评估问题,该文利用分支流树建立能够反映功能与信息流关联关系的二次系统功能相关性模型,并以功能测试过... 针对现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功能测试结果仅通过观测二次设备行为得到,而未考虑设备行为背后的信息流程导致的被测功能正确性的误评估问题,该文利用分支流树建立能够反映功能与信息流关联关系的二次系统功能相关性模型,并以功能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报文为触发条件,通过功能相关性模型与被测功能产生的信息对比进行被测功能正确性判断。通过自动布局算法完成测试过程中相关设备、链路、信息以及测试结果的展示。最后,通过在某220 kV智能变电站进行试验,证明该方法在测试环节中对功能正确性验证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二次系统测试 功能相关性 图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超低频振荡的稳定器控制机理及策略验证 被引量:11
13
作者 易建波 张国洲 +3 位作者 刘敏 张星 张鹏 滕予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199,共8页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是解决低频振荡的有效手段,但对于富集水电互联系统出现的超低频振荡,无法提供有效正阻尼。文中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对超低频振荡机理进行剖析,理论推导出附加阻尼控制的可行性。利用分频段控制思想,对传统PSS附加低通...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是解决低频振荡的有效手段,但对于富集水电互联系统出现的超低频振荡,无法提供有效正阻尼。文中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对超低频振荡机理进行剖析,理论推导出附加阻尼控制的可行性。利用分频段控制思想,对传统PSS附加低通分支以拓展超低频控制段,构建新型抑制超低频振荡的PSS控制结构,同时提出频段设定和计及系统工况变化的控制参数鲁棒整定算法。通过应用于四川电网某水电外送区域的实例测试,验证了该附加阻尼控制策略对不同工况下产生的超低频振荡均能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振荡 复转矩系数法 电力系统稳定器 参数鲁棒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一键式”安措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赵子涵 刘鑫 +3 位作者 叶翔 陈虹静 王利平 任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0,共6页
为提升运维人员检修智能变电站二次作业的效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一键式"安措自动生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智能变电站的检修安全机制基础之上,确立了划分检修安全边界的原则,并构建了检修设备陪停库。结合变电站SCD中的工... 为提升运维人员检修智能变电站二次作业的效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一键式"安措自动生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智能变电站的检修安全机制基础之上,确立了划分检修安全边界的原则,并构建了检修设备陪停库。结合变电站SCD中的工程化模型,总结了二次安全措施的种类和作用,并完整给出了"一键式"安措自动生成的执行流程。最后通过试点工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二次设备 “一键式”安措 自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fe-Vincent窗和同步相量测量数据的风电次同步振荡参数辨识 被引量:21
15
作者 马钺 蔡东升 黄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0-802,共13页
随着电网中风力发电渗透率的增加,电力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的可能性显著增加,报道显示次同步振荡给电力系统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带来重大挑战,如何准确地辨识SSO参数对抑制SSO至关重要。为了利用同步测... 随着电网中风力发电渗透率的增加,电力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的可能性显著增加,报道显示次同步振荡给电力系统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带来重大挑战,如何准确地辨识SSO参数对抑制SSO至关重要。为了利用同步测量数据并提高计算精度,减少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对辨识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复数域同步相量数据的SSO关键参数辨识方法。首先,通过频谱分析得到复数域含SSO信号加窗同步相量的表达式,并推导得到系统基频分量和SSO分量在频域中的特征;然后基于加阻尼Rife-Vincent窗和三点插值法计算出复数域下SSO的频率、阻尼系数、幅度和相位参数。通过辨识不同条件下的仿真信号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法,该方法能更好地抑制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参数辨识 阻尼Rife-Vincent窗 三点插值法 同步相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交流伺服高精度反馈系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强强 周虎 黄琦 《兵工自动化》 2012年第6期74-77,共4页
利用FPGA高速并行处理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交流伺服高精度反馈系统。给出了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并设计实现了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反馈信息的高速高精度采集,将设计的系统应用于1 kW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平台上进行试验。试... 利用FPGA高速并行处理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交流伺服高精度反馈系统。给出了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并设计实现了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反馈信息的高速高精度采集,将设计的系统应用于1 kW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平台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克服DSP无法完成算法控制和反馈信息采集同时进行的缺陷,改善了反馈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精确度,有效地提高了交流伺服的带宽和总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 FPGA 反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同步技术的数字化变电站二次系统新型测试方法 被引量:21
17
作者 冯跃 吴跃康 +1 位作者 任杰 姜定洪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123,共7页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已与传统变电站结构及数据传输方式不尽相同,用传统站的测试方法已不再适用于数字化站,该文提出一种面向数字化变电站的新型调试方法。基于无线同步技术2.4 GHz WLAN网络与IEEE 1588时间报文协议标准,该方法可对数字化...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已与传统变电站结构及数据传输方式不尽相同,用传统站的测试方法已不再适用于数字化站,该文提出一种面向数字化变电站的新型调试方法。基于无线同步技术2.4 GHz WLAN网络与IEEE 1588时间报文协议标准,该方法可对数字化变电站内多间隔多套二次系统装置同时、同步进行测试,其中同步过程能够实现主机与终端之间时差为4μs,即可实现同步注入数据进行测试。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算法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实现暂态数据的生成,并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进行校核,证明建模正确性。该新型测试方法能够实现数字化变电站二次系统测试功能,并可对站内多套保护装置进行系统测试,成果已应用于数字站变电站测试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整站 二次系统 无线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ri网智能变电站保护控制故障诊断与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军 刘鑫 +3 位作者 王利平 郑中 叶翔 任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由于未考虑在智能变电站保护或控制故障过程中的信息关联而导致只能进行设备物理层面或通信链路故障诊断与定位等问题,文章对反应保护或控制功能的信息集合进行梳理,分别建立包含事件报文序列和物理设备状态等因素的保...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由于未考虑在智能变电站保护或控制故障过程中的信息关联而导致只能进行设备物理层面或通信链路故障诊断与定位等问题,文章对反应保护或控制功能的信息集合进行梳理,分别建立包含事件报文序列和物理设备状态等因素的保护与控制功能Petri模型与能够推理出设备各子功能状态的Petri子网,并通过网络报文获知故障时各信息状态,从而进行基于Petri网模型的保护与操作控制故障诊断与故障位置推理,其诊断与定位结果能够反映设备逻辑功能的缺陷。实例证明该方法在智能变电站保护与操作控制过程中的故障诊断与定位起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PETRI网 功能关联关系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间隔层和过程层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5
19
作者 朱小红 王利平 +2 位作者 杨琪 陈虹静 任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80,共8页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可靠性评估是实现智能变电站状态检修必不可少的环节。现有的二次系统可靠性评估主要将智能变电站的单个设备或者保护功能作为评价对象,未考虑二次系统中过程层设备和链路的可靠性。对此,文章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可靠性评估是实现智能变电站状态检修必不可少的环节。现有的二次系统可靠性评估主要将智能变电站的单个设备或者保护功能作为评价对象,未考虑二次系统中过程层设备和链路的可靠性。对此,文章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中的间隔层和过程层,将二次系统间隔层与过程层网络分为保护回路与测控回路,随后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分别建立保护回路和测控回路的可靠性方程,并评估各回路的可靠性。根据保护回路与测控回路的功能耦合,构建适用于间隔层和过程层网络的可靠性评价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证明文章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对间隔层和过程层的可靠性进行有效评估,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状态检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MARKOV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保护与控制障碍在线诊断与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杰 姜振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6,共7页
随着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部件耦合度的增加,系统功能运行状态评估以及二次系统故障诊断愈加困难。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功能关联的诊断方法,建立了包含实际物理端口的二次系统功能关联库,并利用DTW方法在线的将实际功能信息和功能关联... 随着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部件耦合度的增加,系统功能运行状态评估以及二次系统故障诊断愈加困难。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功能关联的诊断方法,建立了包含实际物理端口的二次系统功能关联库,并利用DTW方法在线的将实际功能信息和功能关联库标准信息进行快速匹配,从而完成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故障诊断。针对光纤链路故障,结合物理端口映射,进一步定位到现场的具体光纤。同时也建立了光功率预测模型,能够在断链故障未发生前对光链路通信状况进行预警,并给出受链路影响的功能。最后由智能变电站实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案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二次系统 功能关联 光功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