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灶刮除后不同填充方式治疗膝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回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定波 肖继伟 +1 位作者 王晓芹 易颖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填充物在局部刮除病灶后对于膝周骨巨细胞瘤(GCT)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8年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46例经病理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周GCT,按照病灶刮除后... 目的探讨不同填充物在局部刮除病灶后对于膝周骨巨细胞瘤(GCT)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8年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46例经病理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周GCT,按照病灶刮除后填充物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异体骨组和骨水泥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GCT发生部位等)、临床资料(包括术中输血、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和随访数据(包括肿瘤复发和MSTS评分),分析病灶刮除后不同填充方式和Campanacci分期等因素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GCT患者术中输血和手术用时以骨水泥组最少,异体骨组次之,自体骨组最多;排异反应发生率以异体骨组最高,自体骨组和骨水泥组均为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以异体骨组最长,自体骨组次之,骨水泥组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体MSTS评分33例为优,8例为良,5例为中,MSTS评分与不同填充方式无关;术后复发6例,复发率13.04%,不同填充方式间复发率分别为自体骨组13.64%、异体骨组11.76%、骨水泥组14.28%,不同填充方式间复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Campanacci分期和Enneking分期的膝周GCT选择病灶刮除灭活并填充的手术方式均可以完好地保留患者膝关节功能同时不会增加肿瘤复发率。相比于自体骨和异体骨填充,使用骨水泥可以降低患者手术用时及出血风险,缩短住院时长,且不会导致排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刮除术 异体骨 自体骨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