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传播学视野中的政府形象刍议 |
林喦
王亚男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2
|
利他网络与社交网络的拟合——关于微公益信息传播效果的改进 |
刘绩宏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7
|
|
3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播的战略性政治传播 |
哈艳秋
葛畅
|
《中国广播》
|
2005 |
1
|
|
4
|
以习近平讲话为例 浅析培养官员的新闻发言能力 |
王凯山
|
《采写编》
|
2014 |
0 |
|
5
|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 |
田卉
柯惠新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5
|
|
6
|
重大事件舆情监测指标体系与预警分析模型的再探讨 |
柯惠新
刘绩宏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8
|
|
7
|
当电视新闻与历史题材纪录片交汇——电视新闻外延的历史学解读 |
秦瑜明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8
|
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发展回顾:机遇与挑战(一) |
柯惠新
田卉
|
《市场研究》
|
2009 |
2
|
|
9
|
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发展回顾:机遇与挑战(二) |
柯惠新
田卉
|
《市场研究》
|
2009 |
1
|
|
10
|
社交网络媒体文化价值分析 |
黄璜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1
|
从“现场观众”到“现场观众嘉宾” |
刘宝林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2
|
《百家讲坛》的媒介定位分析 |
王宇恒
|
《传承》
|
2007 |
0 |
|
13
|
论群体传播时代的莅临 |
隋岩
曹飞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34
|
|
14
|
放弃与干预——对农村传播问题的思考 |
赵丽芳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2
|
|
15
|
纪录片的网络传播策略研究——以央视网为例 |
李智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6
|
浓郁有余回味不足 |
于然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7
|
给河北卫视“文化杂货铺”把把脉 |
王凯山
|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8
|
数字化时代的反思 |
于然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9
|
正确理解收视率数据的几个问题 |
马广斌
|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展示中华文明的绚丽之窗 |
高晓虹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