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鼻咽喉科门诊护理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6
1
作者 高晓红 《华北国防医药》 2007年第4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护理管理 耳鼻咽喉科 医院 门诊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咽喉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
作者 韩英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医患关系 护患纠纷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喉反流相关鼻部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梁芳芳 吴彦桥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64-266,共3页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包括鼻咽、口咽、喉咽等部位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1]。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只是一些疾病的病因,而且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包括鼻咽、口咽、喉咽等部位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1]。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只是一些疾病的病因,而且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LPRD易被误诊、漏诊为其他疾病,常常治标不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反流 鼻窦炎 体征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纪要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志刚 邱建华 +4 位作者 孙建军 程雷 叶京英 李晓明 张亚梅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于2009年10月21—24日在西安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1718篇,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239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设立主会场,耳科组、鼻科组、咽喉组、头颈组及小...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于2009年10月21—24日在西安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1718篇,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239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设立主会场,耳科组、鼻科组、咽喉组、头颈组及小儿护理与听力组五个分会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学术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 国际会展中心 小儿护理
原文传递
Wegener肉芽肿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表现(附6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红霞 李晓明 尚耀东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82-484,共3页
目的 :探讨Wegener肉芽肿在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的表现。方法 :对 6例Wegener肉芽肿患者采用环磷酰胺、泼尼松及复方新诺明联合治疗 ,并联合雷公 82糖浆等辅助治疗。 结果 :5例症状缓解 ,1例死亡。结论 :Wegener肉芽肿在耳鼻咽喉表现各... 目的 :探讨Wegener肉芽肿在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的表现。方法 :对 6例Wegener肉芽肿患者采用环磷酰胺、泼尼松及复方新诺明联合治疗 ,并联合雷公 82糖浆等辅助治疗。 结果 :5例症状缓解 ,1例死亡。结论 :Wegener肉芽肿在耳鼻咽喉表现各异 ,临床症状复杂 ,确诊后给予环磷酰胺、泼尼松及复方新诺明联合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格纳肉芽肿病 耳鼻咽喉
原文传递
搏动性耳鸣乙状窦骨壁缺损与病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兴旺 崔豹 +5 位作者 徐卫峰 杜昱平 祝玉芬 康云辉 周永青 崔进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探讨乙状窦骨壁缺损(SSD)所致搏动性耳鸣(PT)颞骨影像学特点,以及SSD与病程关系。方法纳入乙状窦骨壁重建术治愈PT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患侧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TB-HRCT)影像学表现,明确相关临床病史。在多平面重建图像上观察SSD位... 目的探讨乙状窦骨壁缺损(SSD)所致搏动性耳鸣(PT)颞骨影像学特点,以及SSD与病程关系。方法纳入乙状窦骨壁重建术治愈PT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患侧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TB-HRCT)影像学表现,明确相关临床病史。在多平面重建图像上观察SSD位置并测量最大长度,是否伴有乙状窦憩室、颈静脉球高位及乳突导静脉畸形,并统计学分析SSD与病程关系。结果 13例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平均(34.31±11.56)岁,PT病程4个月~10年,平均(4.44±3.28)年,右侧11例,左侧2例,乙状窦憩室8例。患侧SSD长度平均为(5.32±2.28)mm,均位于横窦-乙状窦交界区前外侧壁。多因素分析SSD主要由病程决定(P=0.007<0.05)。SSD长度与PT病程具有明显相关性(r=0.825,P=0.001<0.05)。观察者间测量SSD长度一致性良好。结论本研究表明SSD可能具有进展性,相关PT病程越长,SSD长度可能越大。通过TB-HRCT可以充分显示SSD位置并准确、可重复测量其长度,对术前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乙状窦 骨壁缺损 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穿刺耳道正行吹张治疗腺样体肥大并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温鑫 周永青 +3 位作者 宋英鸾 王娟 史静 苏金柱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穿刺耳道正行吹张治疗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例(65耳),全麻下行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穿刺术;B组40例(63耳),全麻下行腺样...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穿刺耳道正行吹张治疗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例(65耳),全麻下行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穿刺术;B组40例(63耳),全麻下行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穿刺及耳道正行吹张术。分析两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的疗效,并对A、B两组黏液性中耳积液患儿(A组25例43耳,B组32例51耳)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疗效。结果 A组术后2周、3个月及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78.46%(51/65)、84.62%(55/65)、90.77%(59/65),B组分别为80.96%(51/63)、90.48%(57/63)、95.24%(60/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中耳积液为黏液性的患儿术后2周、3个月及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69.77%(30/43)、76.74%(33/43)、86.05%(37/43),而B组中耳积液为黏液性患儿分别为76.47%(39/51)、88.24%(45/51)、94.12%(48/51),B组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对于腺样体肥大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中耳积液为浆液性时选择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穿刺术即可达到满意疗效,而对于中耳积液为黏液性时选择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穿刺及耳道正行吹张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穿刺 正行吹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矫正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被引量:15
8
作者 耿江桥 王庆来 +3 位作者 杨树华 李晓明 申宇鹏 栾建兵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双侧鼻丘、下鼻甲联合黏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86例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双侧鼻丘、下鼻甲联合黏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86例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鼻内镜下分别行黏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黏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射频消融的部位在双侧鼻丘和双侧下甲黏膜,按2004年兰州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显效10例(33.3%),有效9例(30.0%),无效11例(36.7%),总有效率63.3%;实验组显效26例(46.4%),有效27例(48.2%),无效3例(5.4%),总有效率9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双侧鼻丘、下鼻甲联合黏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较好,方法简便,近期可获得满意疗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变应性鼻炎 鼻中隔偏曲矫正 鼻丘 下鼻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和VEGF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建刚 李晓明 +3 位作者 蒋新霞 何强 任秀敏 王艳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HPSE、VEGF蛋白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流式细胞检测方法对62例头颈鳞癌组织中HPSE和VEGF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PSE和VEG... 目的:探讨HPSE、VEGF蛋白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流式细胞检测方法对62例头颈鳞癌组织中HPSE和VEGF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PSE和VEGF蛋白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粘膜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组鳞癌组织中HPSE和VEGF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P<0.05和P<0.01);淋巴结转移组中原发灶与转移灶中HPSE和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的表达成正相关(分别r=0.9162,r=0.9278,P均<0.01);HPSE和VEGF的表达均与头颈鳞癌组织中TNM分期有关(P均<0.05);HPSE与VEGF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602,P<0.01);HPSE和VEGF的表达分别与患者的生存期存在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0.647,r=-0.568,P均<0.01)。结论:头颈鳞癌组织中HPSE和VEGF蛋白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系,两种基因起头颈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 鳞状细胞 HPSE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0
作者 耿江桥 王其敏 +6 位作者 马丽霞 王霞 张少宁 李晓明 杨树华 许尧生 白秀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2月收治72例中-重度持续性AR,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2例,在鼻内镜下分别行单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和低温等离子射...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2月收治72例中-重度持续性AR,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2例,在鼻内镜下分别行单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术后随访12个月,评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3.3%,观察组总有效率92.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于伴有下鼻甲黏膜增生肥大的持续性AR,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导管消融术 下鼻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永青 李晓明 +4 位作者 高春梅 赵青兰 李广盛 成继民 尚耀东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2-236,共5页
目的 了解头颈部鳞癌的多原发癌发病部位和治疗、生存状况。方法 对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在头颈部的重复癌 2 7例 ,发生在非头颈部的重复癌 4 2例 ,另有三重癌 2例。本组... 目的 了解头颈部鳞癌的多原发癌发病部位和治疗、生存状况。方法 对 7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的多原发癌临床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在头颈部的重复癌 2 7例 ,发生在非头颈部的重复癌 4 2例 ,另有三重癌 2例。本组共有同时性重复癌 4例 ,其中 1例是同时性三重癌。余 6 7例均为异时性重复癌 ,其中 1例为异时性三重癌。 6 7例异时性重复癌中 ,先证癌与重复癌发生的间隔期为 8个月~ 12年不等。 70 %的先证口腔鳞癌发生头颈部重复癌 ;6 2 %的先证下咽癌和 79%的先证喉癌发生非头颈部位的重复癌。非头颈部位以食管和肺部发生的重复癌较多。在所有头颈部鳞癌发生重复癌的部位中 ,以食管重复癌为最多 ,占本组病例的 2 4 %。本组病例总体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32 4 %和 2 2 5 % ;重复癌治疗组和未治组的 3年生存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明显高于未治组。结论 头颈鳞癌的重复癌以食管癌最为多见。口腔癌容易发生头颈部重复癌 ,喉癌和下咽癌易发生非头颈部重复癌。细致随访和复查、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 ,可以提高这类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多原发癌 治疗 生存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晓明 邸斌 +3 位作者 尚耀东 周永清 马宏敏 成继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 探讨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 5 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级、N分级、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原发癌病理分级、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颈... 目的 探讨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 5 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级、N分级、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原发癌病理分级、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颈阳性淋巴结数目、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等临床病理因素 ,用 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并用Kaplan Meier法对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在 5 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中 ,6 0例 (11 3% )发生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 ,临床分期 (P =0 0 12 6 )、T分级 (P =0 0 0 82 )、原发癌部位 (P =0 0 0 11)、原发癌浸润深度 (P =0 0 0 0 5 )、有无颈淋巴结转移 (P =0 0 0 5 7)、颈阳性淋巴结数目 (P =0 0 14 9)、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 (P =0 0 0 34)、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 (P =0 0 118)与发生远处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仅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与发生远处转移明显相关。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显示 6 0例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的 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1 7%、13 3%、6 5 %。结论 原发肿瘤部位和浸润深度是发生远处转移的共同决定性因素。而原发癌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肿瘤远处转移 相关因素 临床分期 病理分级 颈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及鼻内镜治疗策略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军 吴彦桥 +2 位作者 邸斌 李晓明 高晓红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隐蔽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以及鼻内镜下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329例隐蔽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鼻内镜下治疗方法。结果在门诊行鼻内镜检查发现明确出血点298例,经治疗后成功止血,出血部... 目的研究隐蔽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以及鼻内镜下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329例隐蔽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鼻内镜下治疗方法。结果在门诊行鼻内镜检查发现明确出血点298例,经治疗后成功止血,出血部位主要位于嗅裂区、下鼻道后穹窿部及中鼻道。16例存在严重鼻中隔偏曲,1例鼻息肉,内镜均不能探及中、下鼻道或嗅裂区,入院行手术治疗后止血。14例未找到明确出血部位,于可疑出血部位填塞膨胀海绵,门诊留观未再次出血。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均无再次出血。结论隐蔽性鼻出血绝大多数可在鼻内镜下探查到明确出血点,鼻内镜下烧灼止血或常见出血部位局限性填塞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内窥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淑彩 赵超英 +1 位作者 徐静 罗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4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术前进行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做好皮瓣供区保护与准备等。术后在观察生命体征、负压引流等情况的同时,严密观察游离皮瓣的血液循环,尽早发现血管危象;对游离皮瓣发生...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术前进行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做好皮瓣供区保护与准备等。术后在观察生命体征、负压引流等情况的同时,严密观察游离皮瓣的血液循环,尽早发现血管危象;对游离皮瓣发生血管危象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体位护理,伤口包扎与引流管护理,特殊口腔护理,有效止痛等;做好鼻饲护理,保证术后营养支持。结果9例患者中8例安全渡过围术期,皮瓣成活;1例腹直肌皮瓣坏死。结论围术期护理对于游离皮瓣移植成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移植 头颈部肿瘤 术后缺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金良 李红霞 李晓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3-68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胸骨后甲状腺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方法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入路,按甲状腺常规切除方法进行。对于坠入上纵隔较深的肿瘤采用“共力牵引”法,而对于甲状腺癌需进行上纵隔暴露及淋巴结清扫的病例,采用咬除锁骨内1/3及部分胸骨... 目的探讨老年胸骨后甲状腺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方法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入路,按甲状腺常规切除方法进行。对于坠入上纵隔较深的肿瘤采用“共力牵引”法,而对于甲状腺癌需进行上纵隔暴露及淋巴结清扫的病例,采用咬除锁骨内1/3及部分胸骨的方法,充分暴露上纵隔。结果22例老年胸骨后甲状腺肿瘤采用低领式切口入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随访率100%,随访29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入路完成老年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切除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共力牵引”法方便了术中暴露。甲状腺恶性肿瘤采用咬除锁骨内1/3及部分胸骨的方法,可充分暴露上纵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甲状腺肿 胸骨后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76例误漏诊原因分析及治疗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陶振峰 肖淑芬 +1 位作者 陈坤 周永青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误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误漏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76例,占我院同期收治本病患者的8.92%。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34例,听力下降18例...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误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误漏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76例,占我院同期收治本病患者的8.92%。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34例,听力下降18例,打鼾16例,以头痛为主8例。专科检查发现鼓膜凹陷51例,鼓膜充血19例;鼓室导抗检查,呈B型导抗图52例,C型导抗图24例;3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76例均在外院误漏诊,其中漏诊40例,仅诊断为腺样体肥大;误诊36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27例,药物中毒性耳聋4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3例,突发性耳聋2例。76例均在我院经专科查体、鼓室导抗检查和听力检查确诊分泌性中耳炎,根据病情分别予腺样体切除术、鼓膜穿刺术或置管引流、药物对症治疗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临床工作中应以患儿的主诉、临床表现、听力检查结果为基础多方面综合判断,尤其应高度警惕存在腺样体肥大的患儿,以降低误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渗出液中耳炎 儿童 误诊 呼吸道感染 听觉丧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并分泌性中耳炎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邵永良 周永青 +2 位作者 李晓明 王玲 高春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2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的耳部表现及诊治措施,并分析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例并分泌性中耳炎的MPA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双侧中耳积液、传导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首...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的耳部表现及诊治措施,并分析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例并分泌性中耳炎的MPA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双侧中耳积液、传导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首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双耳多次穿刺抽液及反复鼓膜切开置管等治疗,效果不佳。后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等症状。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相关检查,诊断为MPA,予泼尼松加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患者病情缓解。现随访观察中。结论部分MPA患者可出现耳部症状,以中耳积液及中耳感染甚至感音神经性耳聋为主要表现。加强对该病认识、仔细病史询问和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可减少MPA患者误诊误治,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MPA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误诊 伴渗出液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反射鼻腔测量在儿童慢性鼻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亚芳 李建红 崔莉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318-318,共1页
关键词 鼻炎 声反射测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平平 李晓明 徐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综合评价动力系统下鼻甲成形术(PAT)、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CST)、下鼻甲部分切除术(PIT)三种术式对慢性肥厚性鼻炎(CHR)的效果。方法: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施行PAT30例,CST30例,PIT30例。记录3组的手术时间、... 目的:综合评价动力系统下鼻甲成形术(PAT)、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CST)、下鼻甲部分切除术(PIT)三种术式对慢性肥厚性鼻炎(CHR)的效果。方法: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施行PAT30例,CST30例,PIT30例。记录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3组患者手术前后分别用声反射鼻测量计(AR)检测鼻腔最小横截面积(MCA),糖精法检测粘液纤毛传输速率(MTR)。同时选取健康人10例作对照组,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PAT、CST和PIT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出血量PAT和CST组比PIT组显著减少(P<0.01);PAT、CST和PIT组MCA术后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P<0.01);除PIT组外,PAT与CST组鼻腔MTR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CST和PIT比较,PAT具有切除快、出血少、术后鼻腔通气、粘液纤毛传输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三种术式中最佳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肥厚性鼻炎 动力系统下鼻甲成形术 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中耳癌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单珊 周永青 +1 位作者 李晓明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29,共2页
患者,男,51岁,系公务员。2006年12月,以双耳反复流脓伴听力下降30余年,左侧耳颞部痛1个月入住我科。耳内镜检查见:双耳鼓膜大穿孔,左侧鼓室可见脓性分泌物及少许肉芽组织,右侧鼓室可见肉芽组织,听力学检查:双耳混合性聋(图1),
关键词 中耳癌 双侧 肉芽组织 鼓膜大穿孔 耳内镜检查 脓性分泌物 听力学检查 听力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