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成守龙 刘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了解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门诊处方7 000张,对抗菌药物处方数、给药途径、药物品种、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调查... 目的:了解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门诊处方7 000张,对抗菌药物处方数、给药途径、药物品种、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调查的7 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数有1 068张,占总处方数的15.26%;口服用药占抗菌药物使用总例次的70.49%;单一用药处方数为795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74.44%;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药使用例次较多,分别占抗菌药物总使用例次的37.67%、16.41%和14.35%;其中克拉霉素缓释片的DDDs列首位,其次为头孢丙烯分散片和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处方占总处方数的73.97%。结论:该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1年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俊 江佳 +1 位作者 汪琳 栾家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年第12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总结我院5年来治疗药物监测工作基本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1年我院4 385例次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及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药物监测例次及申请科室逐年增加;儿童及老年患者为实施治疗药物监... 目的:总结我院5年来治疗药物监测工作基本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1年我院4 385例次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及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药物监测例次及申请科室逐年增加;儿童及老年患者为实施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人群;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为临床进行用药剂量及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结论:治疗药物监测已经成为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门诊退药现状分析与对策
3
作者 王炎 刘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32期73-75,共3页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退药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或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方法对门诊药房2012年1月-2014年12月退药数据进行汇总,运用Excel软件对退药原因、退药科室进行统计,分析退药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退药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或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方法对门诊药房2012年1月-2014年12月退药数据进行汇总,运用Excel软件对退药原因、退药科室进行统计,分析退药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我院退药现象普遍存在,退药原因、退药科室排在前列的相对集中。结论医院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处方医师应增强的责任心,药学人员应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来减少或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退药 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氯吡格雷处方点评及使用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湛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氯吡格雷使用现状,分析其使用合理性,为规范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的门诊处方1 081张,对含有氯吡格雷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81张处方中使用氯吡格雷747例次,男性434例次(58.10%),女... 目的分析医院氯吡格雷使用现状,分析其使用合理性,为规范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的门诊处方1 081张,对含有氯吡格雷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81张处方中使用氯吡格雷747例次,男性434例次(58.10%),女性313例次(41.90%),70岁以上人群314例次(42.03%)。氯吡格雷75 mg/d 408例次(54.62%)。氯吡格雷单药治疗368例次(49.26%)。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较多的药物为他汀类(20.80%)、抗血小板药(16.36%)、钙通道阻滞剂(13.60%)和硝酸酯类药物(12.82%),其中以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联用最多。结论医院氯吡格雷的使用基本可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指南推荐,但部分处方在用法用量及药物联用方面存在不合理,应建立合理用药监管机制,规范临床医师用药行为,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处方点评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科参与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潘荣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0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本院药剂科参与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后2012年1~7月的住院患者处方300份作为观察组,分析该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使用率;随机选取参与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前2... 目的探讨本院药剂科参与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后2012年1~7月的住院患者处方300份作为观察组,分析该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使用率;随机选取参与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前2011年7~12月的300份处方作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55.67%、71.00%,P〈0.05);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高于对照组(78.44%、64.32%,P〈0.05);观察组二联用药(69.70%)、三联用药(81.82%)的合理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二联(43.84%)和三联(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剂科参与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可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并提高抗菌药物用药合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合理 药剂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苗苗 刘俊 徐文科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第8期734-737,共4页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应用逐年增加,其销售金额年增长率...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应用逐年增加,其销售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14.82%和25.34%,DDDs年增长率分别为12.05%和26.30%;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DDDs在各年度排序位居首位;痰热清注射剂的DDDs增长最快,2012年位居首位,参麦注射剂与苦碟子注射剂各年度DDDs均位于前3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DDC较高,其中以康莱特注射剂最高。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合理,呈不断增长趋势,部分中药注射剂可能存在过度使用。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监管,确保其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二甲医院2010—2012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井华 刘俊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393-396,共4页
目的了解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现状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保证抗菌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0—2012年某院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37份,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名称、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性质、转... 目的了解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现状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保证抗菌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0—2012年某院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37份,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名称、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性质、转归及临床表现、报告人员职业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37份ADR报告中,男性发生比例高于女性;41~50岁年龄段为ADR发生的主要人群,但老人及儿童发生的比例也较高;ADR以一般反应为主,严重的和新的ADR分别占总例数的3.80%和1.26%;静脉滴注为引发ADR为主要的给药途径,占总例数81.01%;ADR主要发生在用药后31~60 min;抗菌药物以喹诺酮类为主,占总例数29.12%,其次为大环内酯类(28.27%)和头孢菌素类(26.16%),其中阿奇霉素为57例,占总例数24.05%,其次为左氧氟沙星(56例,23.63%);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102例,43.04%);护师ADR报告率68.35%。结论深入开展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改进医院药学服务质量中的探索和应用 被引量:53
8
作者 郑必龙 刘俊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1169-1171,共3页
品管圈作为一种质量控制手段,应用于医院药学服务管理体系中,可降低药品调剂差错、优化药学服务流程、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减少不合格处方发生率、加强药品管理、保障药品供应、提高药品实库存准确率、保障药品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实践... 品管圈作为一种质量控制手段,应用于医院药学服务管理体系中,可降低药品调剂差错、优化药学服务流程、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减少不合格处方发生率、加强药品管理、保障药品供应、提高药品实库存准确率、保障药品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实践证明,品管圈在医院药学实践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药学服务 药事管理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弋矶山医院用药咨询实践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玉凤 栾家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3-74,76,共3页
目的:对临床用药咨询进行分析,了解临床需求,给临床药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用药咨询记录,对用药咨询的内容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咨询药物以抗菌药最多(37.1%),咨询内容分类中药物用法用量最多... 目的:对临床用药咨询进行分析,了解临床需求,给临床药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用药咨询记录,对用药咨询的内容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咨询药物以抗菌药最多(37.1%),咨询内容分类中药物用法用量最多(39.0%)。结论:有效开展用药咨询服务,有助于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用药咨询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规范化抗凝治疗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必龙 刘俊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为心房颤动规范化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200例,采用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系统对纳入人群进行血栓危险分层和出血风险评...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为心房颤动规范化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200例,采用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系统对纳入人群进行血栓危险分层和出血风险评估,并依据《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评价其规范化抗凝情况。结果: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分别为(2.73±2.10)分和(1.57±1.13)分。183例(91.5%)患者接受抗血栓治疗,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74例(37%),而血栓高危组125例患者中,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50例(40%)。华法林抗凝治疗时间(5.78±4.73)d,累积给药剂量为(19.46±18.19)mg,55例(74.32%)患者出院前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达标率为30.9%。结论:心房颤动以华法林抗凝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规范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抗凝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级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6期1-3,共3页
目的对某三级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判断与分析。方法从医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的出院病历中抽取180份手术病例,以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判断标准,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用药时间、用药疗程,药... 目的对某三级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判断与分析。方法从医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的出院病历中抽取180份手术病例,以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判断标准,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用药时间、用药疗程,药物选择及用法用量等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14%,术前用药时间的正确率达87.50%;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24%,术前用药时间的正确率为32.43%。各类切口术后用药疗程普遍较长。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用法用量方面较为合理。结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需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围术期 手术部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基于临床特征和基因型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俊 栾家杰 +3 位作者 徐文科 朱艳虹 汪魏平 张大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84-290,共7页
目的:评价中国汉族人群临床特征及基因型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并构建华法林给药模型,为临床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设定标准选取某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心脏瓣膜手术后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并达到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中... 目的:评价中国汉族人群临床特征及基因型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并构建华法林给药模型,为临床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设定标准选取某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心脏瓣膜手术后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并达到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中国汉族人群203例,对纳入人群进行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检测,结合基因型及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对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性别、吸烟、饮酒及高血压病史对华法林剂量无明显影响(P>0.05)。华法林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155,P=0.027);与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r=0.166、0.190,P=0.009、0.003)。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拟合得到华法林给药模型D=2.855-1.173×CYP2C9(AC)+0.020×W-0.024×A+4.064×VKORC1(GG)+1.486×VKORC1(GA)。结论:华法林的剂量受到年龄、身高、体质量及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依据华法林给药模型可优化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方案,但仍有待于临床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2C9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 个体化给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皂苷Ⅱ对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FU的逆转耐药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培培 许杜娟 +2 位作者 黄灿 徐文科 栾家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Ⅱ(AstragalosideⅡ,ASⅡ)对肝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FU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逆转耐药倍数,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蛋白-1(MDR1)基因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糖蛋白(P-gp...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Ⅱ(AstragalosideⅡ,ASⅡ)对肝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FU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逆转耐药倍数,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蛋白-1(MDR1)基因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糖蛋白(P-gp)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ASⅡ对细胞内Rhodamine123的蓄积影响。结果:BEL-7402/FU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丝裂霉素的耐药倍数分别为19.64、1.98、1.92。0.04、0.08mg/mL的ASⅡ能增强5-FU对BEL-7402/FU的细胞毒作用,逆转耐药倍数分别为1.49,1.81。0.08、0.16mg/mL的ASⅡ作用BEL-7402/FU细胞24h后,能下调MDR1mRNA和P-gp蛋白表达水平,提高细胞内Rhodamine123的荧光表达率。结论:ASⅡ能部分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DR1mRNA表达及抑制P-gp的功能与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苷Ⅱ 抗药性 P-糖蛋白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胎免疫调节机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丽娜 徐振宇 孔丽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滋养层细胞中免疫相关转录因子的基因、蛋白表达情况,探讨母-胎免疫调节机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纳入PIH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滋养层细胞中免疫相关转录因子的基因、蛋白表达情况,探讨母-胎免疫调节机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纳入PIH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妊娠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中IFN-γ、IL-4、IL-17及TGF-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测定两组孕妇胎盘滋养层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GATA-3、RORC、Foxp3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观察组外周血中IFN-γ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IL-4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IFN-γ/IL-4、IL-17/TGF-β比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比,观察组T-bet、RORC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GATA-3、Foxp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bet/GATA-3及RORC/Foxp3比值均显著增大(P<0.05)。结论:PIH具有明显的Th1/Th2及Th17/Treg比例失衡现象,其病理机制可能与Th细胞介导的母-胎免疫耐受机制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母-胎免疫耐受 滋养层细胞 细胞因子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例网络用药咨询服务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汪琳 徐文科 +2 位作者 张文 杨小骏 汪魏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对网上用药咨询记录进行分析,探索开展网上咨询的模式和方法。方法:整理本院网站用药咨询栏目,2011年1月-2014年3月接受的咨询记录共90例,分别对咨询药物类别、咨询内容及咨询涉及人群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0例咨询中,咨询... 目的:对网上用药咨询记录进行分析,探索开展网上咨询的模式和方法。方法:整理本院网站用药咨询栏目,2011年1月-2014年3月接受的咨询记录共90例,分别对咨询药物类别、咨询内容及咨询涉及人群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0例咨询中,咨询药物居前三位的分别为感染疾病用药19例(占20.9%)、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13例(占14.3%)和中药10例(占11.0%);咨询内容居前三位的分别为购药32例(占31.4%)、用法及疗程17例(占16.7%)和药物选择17例(占16.7%);咨询人群以成人为主(80例,占88.9%)。结论:医院药学工作者应不断提高网上咨询应答的效率,扩大影响,为慢性病患者建立用药档案,加强随访,以更好地实践全程化药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咨询 网络 全程化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CYP3A4及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江佳 刘俊 +3 位作者 汪琳 徐文科 汪魏平 栾家杰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344-347,共4页
目的研究P450 3A4*18B(CYP3A4*18B)及3A5*3(CYP3A5*3)突变频率,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他克莫司(Tac)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技术检测CYP3A4、CYP3A5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 目的研究P450 3A4*18B(CYP3A4*18B)及3A5*3(CYP3A5*3)突变频率,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他克莫司(Tac)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技术检测CYP3A4、CYP3A5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受者Tac浓度。比较术后7、15、30d不同基因型受者间Tac浓度/剂量(C_0/D)的差异。结果 16例中,CYP3A4*18B、CYP3A5*3突变等位基因发生的频率分别是25%和75%。CYP3A5纯合突变型受者中,CYP3A4野生纯合型者的浓度剂量比高于CYP3A4突变型。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TAC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显著,可以考虑应用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他克莫司 CYP3A4 CYP3A5 基因多态性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韩佳 李卫平 +1 位作者 栾家杰 李维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对链脲霉素(STZ)诱导实验性糖尿病(DM)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TZ(1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ST(30、60、120 mg/kg)组及四甲基哌啶(90 mg/kg)组。6...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对链脲霉素(STZ)诱导实验性糖尿病(DM)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TZ(1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ST(30、60、120 mg/kg)组及四甲基哌啶(90 mg/kg)组。6周后检测各组小鼠体重、心脏指数、血糖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RT-PCR法观察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心脏指数明显升高,血清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心肌纤维紊乱,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心肌组织中TGF-β1和TGF-β1 mRNA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AST(30、60、120 mg/kg)组明显降低DM小鼠血糖、心脏指数;提高DM小鼠血清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心肌纤维、心肌细胞异常;降低心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论 AST能抑制DM小鼠心肌纤维化病变以及心肌细胞凋亡,对DM小鼠心肌起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降低心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芪总苷 糖尿病心肌病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与舒血宁对老龄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路华 栾家杰 宋建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制剂(ginkgobiloboextract,EGB)舒血宁及银杏达莫对老龄大鼠血浆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24只老龄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银杏达莫组、舒血宁组和双... 目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制剂(ginkgobiloboextract,EGB)舒血宁及银杏达莫对老龄大鼠血浆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24只老龄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银杏达莫组、舒血宁组和双嘧达莫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银杏达莫、舒血宁和双嘧达莫,各组动物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给药容量均2ml·kg-1,每日1次,连续用药7d。另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SOD、MDA、NO的含量。结果:银杏达莫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SOD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全血粘度值(高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舒血宁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SOD显著升高(P<0.05),全血粘度值(高切)、全血粘度值(低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等均明显降低(P<0.05);双嘧达莫组与对照组相比,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P<0.05),血浆SOD和MDA含量虽有改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用药组血浆NO含量均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银杏达莫组与舒血宁组相比,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SOD,MDA和NO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舒血宁、银杏达莫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作用,并升高老年大鼠血浆SOD,降低MDA的含量,提示两药均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改善脑缺血症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双嘧达莫 老年大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一氧化氮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1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玲 刘俊 汪魏平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322-325,共4页
目的了解该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该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1年度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及占总药品销售金额比例逐年增加,瑞芬太尼注射液各年度销售金... 目的了解该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该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1年度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及占总药品销售金额比例逐年增加,瑞芬太尼注射液各年度销售金额位居首位,瑞芬太尼注射液和芬太尼注射液用药频度(DDDs)呈逐年上升,尤其是芬太尼透皮贴剂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哌替啶注射液因神经毒性和较弱的镇痛作用导致其使用量逐年下降。麻醉药品日均费用(DDC)排序前3位的分别是瑞芬太尼注射液、舒芬太尼注射液、羟考酮缓释片。结论该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对其使用加强干预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品 统计分析 限定日剂量 DDDS 日均费用 排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储洁琼 刘俊 汪魏平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探讨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0-2011年收集的400份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研究,登记ADR名称、级别、结果、药品名称、用药途径、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结果 ADR发... 目的探讨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0-2011年收集的400份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研究,登记ADR名称、级别、结果、药品名称、用药途径、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结果 ADR发生集中在40~50岁年龄段,但老年人及儿童发生ADR的比例也较高;其中,静脉滴注297例,占总数74.25%,口服给药96例,占总数24.00%;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ADR发生比例高;ADR临床表现分布广泛,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结论抗菌药物ADR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加强抗菌药物监管,加大对ADR的认识,采取必要干预措施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医院药学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