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血清MMP-9、TGF-β1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苏丹丹 潘绍新 +1 位作者 王春红 李薇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38例(138只眼),男性64例(64只眼)、女性74例(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38例(138只眼),男性64例(64只眼)、女性74例(74只眼),年龄(70.28±8.87)岁。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进行分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为A组64例(64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B组74例(74只眼),根据晶状体皮质混浊程度或核硬度进行组内分组,A1、B1组为晶状体中度混浊组,A2、B2组为晶状体重度混浊组;所有患者入院时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MP-9、TGF-β1在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A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MMP-9及TGF-β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组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高于B组(P<0.001);两组患者血清中均存在MMP-9、TGF-β1的表达,A组血清中MMP-9、TGF-β1表达量高于B组(P<0.001);A1组血清中MMP-9、TGF-β1表达量低于A2组(P<0.001);B1组血清中MMP-9、TGF-β1表达量与B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外周血清MMP-9(r=0.601,P<0.01)及TGF-β1(r=0.649,P<0.01)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MMP-9、TGF-β1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与血糖水平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
2
作者 潘绍新 李薇 +2 位作者 贾杨雪 汪鹏 夏璐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收治并确诊为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6例(36只眼),随机分为改良组即小梁切除联合改良可调节缝线联合早期眼... 目的:探究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收治并确诊为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6例(36只眼),随机分为改良组即小梁切除联合改良可调节缝线联合早期眼球按摩20例(20只眼),传统组即传统小梁切除术16例(16只眼)。比较两组术后早期前房形成、有效滤过泡占比、眼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均低于术前(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均低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术后1周前房形成率为87.5%,改良组术后1周100.0%形成良好前房。改良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100.0%)高于传统组(75.0%),P=0.03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脉络膜脱离、结膜瓣渗漏、爆发性脉络膜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可调节缝线联合早期眼球按摩可有效降低术后早期浅前房及低眼压发生率,维持良好术后眼压及有效滤过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可调节缝线 眼球按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白内障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苏丹丹 王春红 +1 位作者 夏璐 吴凡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77-180,共4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白内障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12月10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病例为观察组,8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亲属关系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单碱基...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白内障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12月10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病例为观察组,8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亲属关系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对TLR4两个SNPs位点rs4986790及rs4986791进行基因分型,检验两组2个SNPs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离被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PBMC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析其与ARC病人TLR4基因SNPs之间的关系。结果Hardy-Weinberg平衡试验结果提示,两组病人TLR4基因rs7986790位点及rs4986791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实际值与理论值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TLR4基因rs7986790位点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7986790基因分型为GA及GG者PBMC上清液中TNF-α及IL-6水平[(22.36±4.15)μg/L、(846.69±179.68)ng/L]均高于基因型为AA者[(17.02±2.36)μg/L、(613.45±163.59)ng/L](P<0.05)。结论ARC病人TLR4基因rs7986790位点基因型分布与正常者间存在差异,rs7986790位点等位基因G可能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增加ARC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TOLL样受体4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rs4986790 rs498679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酸钠联合卡波姆治疗TAO合并眼表损害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汪鹏 潘绍新 王春红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58-360,364,共4页
目的:探讨卡波姆眼用凝胶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合并眼表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3年5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68眼)TAO合并眼表损害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法按先后顺序分为对... 目的:探讨卡波姆眼用凝胶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合并眼表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3年5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68眼)TAO合并眼表损害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法按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17例。对照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继续联用卡波姆眼用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眼表损害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5%)高于对照组(76.47%),P<0.05。干预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SIT)分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角膜荧光染色检查(FL)、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SDI)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OSDI分值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干预治疗后BUT、FL、SIT、OSDI分值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卡波姆眼用凝胶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TAO合并眼表损害的疗效显著,有利于加强治疗效果及保证泪膜稳定效果,改善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干眼症 玻璃酸钠滴眼液 卡波姆凝胶 泪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春红 梅立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432-1434,共3页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临床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8例121眼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中6例6眼后囊破裂患者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破...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临床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8例121眼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中6例6眼后囊破裂患者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破裂6例6眼(4.96%),其中术中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2例2眼,术后1wk行Ⅱ期睫状沟人工晶状体植入2例2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2例2眼。术后1-3mo门诊复诊,矫正视力〈0.1者1例1眼,为黄斑病变眼底;0.3者1例1眼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0.4-0.6者2例2眼;〉0.6者2例2眼,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后囊破裂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于术中任何步骤。术者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并不断积累经验,可有效地减少后囊破裂的发生率;即使术中出现后囊破裂,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患者术后仍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并发症 后囊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春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2期218-219,共2页
目的:观察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48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4例(24只眼),给予和血明目片治疗;对照组24例(24只眼),给予尿激酶治疗。2组均以15d为1... 目的:观察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48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4例(24只眼),给予和血明目片治疗;对照组24例(24只眼),给予尿激酶治疗。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5d。观察患者用药后视力恢复、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和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6.7%。对照组为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血明目片可有效缓解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症状,能促进视网膜出血、水肿及渗出的吸收,改善视网膜微循环,提高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视网膜静脉阻塞 和血明目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俯卧位趴枕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徐进 许艳群 +2 位作者 王春红 杜长虹 刘银萍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俯卧位趴枕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60眼确诊为视网膜脱离且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注气或硅油填充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俯卧位时头部使用自制俯卧位趴枕,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自制俯卧位趴枕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60眼确诊为视网膜脱离且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注气或硅油填充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俯卧位时头部使用自制俯卧位趴枕,对照组术后俯卧位时采用眼科病房常规使用的“O”型枕。观察两组患者俯卧位时趴枕对身体局部造成的疼痛程度、依从性及睡眠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俯卧位时额部皮肤红痛、眼球压迫痛、颈肩疼痛以及鼻部通气障碍等不适症状的评分等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俯卧位时间和俯卧位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使用自制俯卧趴枕不仅有效改善患者俯卧位的舒适度,并能提高患者术后的依从性,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睡眠时间,进而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患者术后病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俯卧位趴枕 视网膜脱离 俯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白内障眼植入Bigbag与209M人工晶体术后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夏璐 张鹏飞 戴巧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Bigbag人工晶体植入高度近视白内障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共26例(26眼),按植入人工晶体不同分两组,A组为Bigbag组13例,B组为209M组13例。分析两组手术前后视力、中... 目的:探讨Bigbag人工晶体植入高度近视白内障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共26例(26眼),按植入人工晶体不同分两组,A组为Bigbag组13例,B组为209M组13例。分析两组手术前后视力、中轴区后囊膜到视网膜的距离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满意度。结果:(1)两组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两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两组手术前后中轴区晶体后囊膜与视网膜距离差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Bigbag组患者夜间发生眩光现象少于209M组(P<0. 05)。结论:Bigbag人工晶体及209M人工晶体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临床应用都是安全有效的,与209M人工晶体相比,其植入疗效更佳,患者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gbag人工晶体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LASIK微型角膜刀的临床应用探讨
9
作者 林翔 熊万红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6期377-379,共3页
目的 比较KN- 5000 型微型角膜刀与Moria 微型角膜刀在LASIK 术中制作角膜瓣时的优缺点。方法 选用连续病例56 例103 眼,随机分KN 组和Moria 组,KN 组28 例53眼,术前近视度数平均为- 9-21... 目的 比较KN- 5000 型微型角膜刀与Moria 微型角膜刀在LASIK 术中制作角膜瓣时的优缺点。方法 选用连续病例56 例103 眼,随机分KN 组和Moria 组,KN 组28 例53眼,术前近视度数平均为- 9-21±7-41D,散光≤-5-00D,Moria 组28 人50 眼,术前近视度数平均为-10-47±3-73D,散光≤-2-50D,术中分别用KN-5000 微型角膜刀和Moria 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结果 两组病例角膜瓣边缘整齐。基质面:KN组全部术眼光滑、规则,Moria 组部分术眼有“搓衣板”现象。瓣异常:KN组游离瓣2 眼,Moria 组不全瓣5 眼。KN组角膜瓣质量优于Moria 组,瓣异常率低于Moria 组。结论 KN- 5000 微型角膜刀在LASIK术中制瓣时性能及安全性、稳定性优于Moria 组微型角膜刀。KN- 5000 微型角膜刀还具有良好的易学性和进行LASIK角膜板层移植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微型角膜刀 角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环状RNA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杨雪 王志玲 +2 位作者 魏莹莹 朱恺 顾永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7-622,共6页
目的研究高糖培养条件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s)的环状RNA(circRNA)表达变化。方法将HR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渗对照组和高糖组,分别在5.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19.5 mmol/L甘露醇+5.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和25 mmol/L葡萄糖培养... 目的研究高糖培养条件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s)的环状RNA(circRNA)表达变化。方法将HR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渗对照组和高糖组,分别在5.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19.5 mmol/L甘露醇+5.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和2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24 h。使用circRNA芯片对高糖组和正常对照组HRVECs进行circRNA表达谱检测,筛选出差异表达circRNA分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circRNA分子在正常对照组、高渗对照组和高糖组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采用Circular RNA Interactome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circRNA可能作用的微小RNA(miRNA)靶点。结果在高糖培养的HRVECs中共筛选出448个差异表达circRNA(差异倍数≥1.5或≤0.67且P<0.05),其中182个circRNA上调,266个circRNA下调。表达上调排序前3的差异circRNA分别为hsa_circ_0002938、hsa_circ_0008036和hsa_circ_0001946,表达下调排序前3的差异circRNA分别为hsa_circ_0035277、hsa_circ_0008344和hsa_circ_000187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相比,高糖组中hsa_circ_0002938、hsa_circ_0008036和hsa_circ_0001946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hsa_circ_0035277、hsa_circ_0008344和hsa_circ_0001874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与高渗对照组各差异circ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高糖条件下培养的HRVECs中circRNA呈差异表达,差异表达circRNA可能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环状RNA 基因芯片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明显视力下降的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春红 黄宝玲 +2 位作者 林翔 赵美娟 夏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分析无明显视力下降的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04/2019-06在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无明显视力下降(最佳矫正视力≥0.8)的患者40例79眼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64例119眼为对照组。采用3D OC... 目的:分析无明显视力下降的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04/2019-06在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无明显视力下降(最佳矫正视力≥0.8)的患者40例79眼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64例119眼为对照组。采用3D OCT获得两组受检者黄斑区9个区域平均视网膜厚度和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平均视网膜厚度(ART)及视网膜体积(TV),并分析两组受检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CRT、ART、TV(193.99±14.58μm、291.07±12.24μm、8.22±0.35mm 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187.38±12.24μm、280.54±8.71μm、7.92±0.25mm 3),且观察组患者黄斑区9个区域平均视网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明显视力下降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较正常人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黄斑区视网膜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庞春华 《实用防盲技术》 2007年第4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应用同种异体硬脑膜对38例(73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观察其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近视度数稳定或减少者占93.2%,眼轴稳定者占93.2%,矫正视力稳定或提... 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应用同种异体硬脑膜对38例(73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观察其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近视度数稳定或减少者占93.2%,眼轴稳定者占93.2%,矫正视力稳定或提高者占93.2%,无远期手术并发症。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是控制高度近视恶化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并且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巩膜加固术 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美娟 王春红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1例(62眼)。所有患者均完善白内障术前检查,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影响术后视力... 目的:分析影响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1例(62眼)。所有患者均完善白内障术前检查,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0.49±0.24)较术前视力(1.37±0.43)改善(P<0.001),低视力组患者的眼轴[(29.61±2.13)mm]长于正常视力组[(28.40±1.84)mm](P<0.05)。术后3个月时BCVA与眼轴(r=-0.297,P<0.05)、后巩膜葡萄肿(r_(s)=-0.465,P<0.001)均呈负相关,与黄斑区视网膜椭圆体带完整性呈正相关(r_(s)=0.45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眼轴(Or=1.429,95%CI:1.040~1.964)、有后巩膜葡萄肿(Or=5.348,95%CI:1.658~17.254)是低视力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提高视力,术后视力与眼轴长度和后巩膜葡萄肿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64例总结
14
作者 焦祖梅 《临床眼科杂志》 1998年第4期270-271,共2页
关键词 后房型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低中度近视不同验光方法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丹丹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低中度近视不同验光方法的差异,以期为青少年近视提供个体化的验光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50例(100只眼),分别对其进行自然瞳孔、复方托吡卡胺散... 目的:探讨青少年低中度近视不同验光方法的差异,以期为青少年近视提供个体化的验光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50例(100只眼),分别对其进行自然瞳孔、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及阿托品散瞳3种状态下的电脑验光及检影验光,其中男性23例(46只眼),女性27例(54只眼);年龄10~18岁,平均15岁;分为3组:组Ⅰ(a1组:自然瞳孔电脑验光,b1组:自然瞳孔检影验光),组II(a2组: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电脑验光,b2组: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检影验光),组III(a3组:阿托品散瞳后电脑验光,b3组:阿托品散瞳后检影验光);分别对50例患者行3组验光,记录各组患者屈光度,最后,比较不同种验光方法的差别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六种验光均值分别为:a1(3.60±1.03)D,b1(3.27±0.99)D,a2(2.62±0.94)D,b2(2.50±0.90)D,a3(2.46±0.82)D,b3(2.37±0.79)D;组内比较:a1VSb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VSb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a3VSb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a1VSa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1VSa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2VSa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b1VSb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1VSb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2VSb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的等效球镜屈光度高于复方托吡卡胺、阿托品散瞳的等效球镜屈光度,复方托吡卡胺散瞳下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的等效球镜屈光度与阿托品散瞳散瞳的等效球镜屈光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低中度近视 电脑验光 检影验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16
作者 庞春华 胡骏 《实用防盲技术》 2007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52例(75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并做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观察12 ̄24个月。结果术后复发2只眼,复发率2.67%。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52例(75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并做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观察12 ̄24个月。结果术后复发2只眼,复发率2.67%。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是肯定的,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 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湖市青少年近视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丹丹 黄宝玲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芜湖市青少年近视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4月至6月按照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芜湖市镜湖区某小学3~6年级部分班级(20个班级)共770名学生,根据是否近视分为Ⅰ组(近视,298例)和Ⅱ组(非近视,47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 目的分析芜湖市青少年近视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4月至6月按照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芜湖市镜湖区某小学3~6年级部分班级(20个班级)共770名学生,根据是否近视分为Ⅰ组(近视,298例)和Ⅱ组(非近视,47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不同性别屈光状态构成分布;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芜湖市青少年近视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男生和女生的屈光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课间休息时间、父母是否近视,生活中不良行为、日均学习时间、长时间看书学习中间是否休息、集中精力看书时间、集中看电子产品时间、看书习惯、睡眠的时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护眼意识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课间都休息、看书途中经常休息、每日户外活动时间>1 h是青少年近视形成的保护因素(OR=0.285、0.158、0.985,均P<0.05);父母近视、不做眼保健操、阳光下看书、看书姿势不正确、集中看书时间2 h以上、集中看电子产品时间2 h以上、书与眼的距离<1尺、走路乘车卧床看书、照明不足(光源、强度)是青少年近视形成的危险因素(OR=1.862、2.536、3.263、2.537、1.512、2.260、3.521、2.522、2.259,均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的形成受父母近视、不做眼保健操、阳光下看书等因素的影响,在近视的防控过程中,应重视对青少年良好用眼习惯的培养,避免长时间用眼,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护理
18
作者 熊万红 《现代护理》 2001年第12期24-25,共2页
目的 总结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治疗近视的护理经验。方法 在完成 14 30例Lasik手术取得满意的疗效中 ,按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护理经验总结。结果 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 ,进行眼球固视训练 ,重视手术室环境的准备 ;在术中 ... 目的 总结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治疗近视的护理经验。方法 在完成 14 30例Lasik手术取得满意的疗效中 ,按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护理经验总结。结果 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 ,进行眼球固视训练 ,重视手术室环境的准备 ;在术中 ,医、护、患之间需紧密配合 ;术后 ,注意Lasik微型切割器的保养 ,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结论 Lasik手术是目前治疗近视最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护理十分重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护理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弱视118例疗效观察
19
作者 庞春华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33-134,共2页
目的评估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对118例(178眼)弱视患儿在治疗前进行常规远、近视力检查,散瞳后检查并判定弱视的类型、程度、注视性质,采用准确验光配戴眼镜法、遮盖法和压抑疗法,同时辅以精细目力训练、使用弱视治疗... 目的评估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对118例(178眼)弱视患儿在治疗前进行常规远、近视力检查,散瞳后检查并判定弱视的类型、程度、注视性质,采用准确验光配戴眼镜法、遮盖法和压抑疗法,同时辅以精细目力训练、使用弱视治疗仪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118例(178眼)弱视患儿经1~58治疗后治愈117眼(65.7%),进步47眼(26、4%),无效14眼(7.9%)。结论儿童弱视治疗的疗效与弱视类型、年龄、程度、规范治疗、注视性质、疗程及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密切关系,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可收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弱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防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璐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8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后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病例,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6月1日—12月31日期间50例92眼行LASEK术后,随诊1...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后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病例,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6月1日—12月31日期间50例92眼行LASEK术后,随诊12个月的病例,分析术后是否发生Haze,发生Haze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措施。结果术后发生Haze 36眼(39.1%),平均(0.81±0.48)级,其中20眼为屈光度大于-5.0 D。经过局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联合皮质类固醇药物,同时叮嘱患者术后眼部防晒等措施,术后6个月后患者角Haze 3眼(3.3%),平均0.5级。发生Haze的36眼中有15例24眼为夏季手术。结论 LASEK是一种治疗近视,提高视力安全而有效的手术,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并发症,尤其要重视可能产生的严重Haze。Haze的发生与高度近视、过敏症、自身免疫疾病、经常暴露于紫外线中等因素密切相关,术前认真地做好筛查工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完善随访制度,督促患者术后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Haze的产生及其发展,并根据其严重程度结合眼压状况调整用药;除了合理用药,有效的护理措施亦对减少术后Haze的发生以及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和准确性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紫外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