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曲舞台布景的艺术设计——以灯光布景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花 杨杰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2-96,共5页
戏曲舞台灯光布景的运用对戏曲舞台布景的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丰富设计舞台灯光布景,分别介绍泛光灯、聚光灯和幻灯三个种类,对比了聚光灯与泛光灯的亮度,通过实例探讨了戏曲舞台灯光布景的运用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 戏曲舞台灯光布景的运用对戏曲舞台布景的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丰富设计舞台灯光布景,分别介绍泛光灯、聚光灯和幻灯三个种类,对比了聚光灯与泛光灯的亮度,通过实例探讨了戏曲舞台灯光布景的运用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在分析舞台灯光后,舞台灯号分布图的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戏曲舞台灯光布景运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艺术表现形式和舞台效果。舞台布景与灯光、妆容、服饰等相结合,则能够形成更具中国风特色的舞台,从而使戏曲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舞台 灯光布景 布景运用 艺术设计 舞台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杰 金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第7期62-63,共2页
我国媒体设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必须要对现有新趋势进行了解,以此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对教学理念进行改变,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从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已经无法对社会实际需求进行满足,所... 我国媒体设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必须要对现有新趋势进行了解,以此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对教学理念进行改变,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从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已经无法对社会实际需求进行满足,所以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加强对数字媒体设计教育的了解。据此,该文分析了我国数字媒体设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艺术设计 教育改革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建筑吉祥文化的价值与应用
3
作者 曹哲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79-182,共4页
传统建筑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传统社会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智慧。吉祥文化寄予着劳动人民对于生活的美好期盼与祝愿。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引入传统建筑吉祥文化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同质化、... 传统建筑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传统社会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智慧。吉祥文化寄予着劳动人民对于生活的美好期盼与祝愿。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引入传统建筑吉祥文化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同质化、表面化等问题,同时也可以推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生态观念和人文理念的发展,而更为关键之处在于,传统建筑吉祥文化可以行之有效地提高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气息,赋予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以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传统建筑 吉祥文化 价值体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明城墙叙事性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琼 伍旭坤 王雪洁 《工业设计》 2024年第8期133-136,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南京市明城墙景观改造的必要性,挖掘秦淮特有的历史文脉,以叙事性结构要素“一主题”“两过程”“三要素”“五感知”对“景”进行编排,探讨南京市明城墙叙事性景观设计的方法,并以莫高里、仁厚里为实证对象,检验其叙事性... 文章通过分析南京市明城墙景观改造的必要性,挖掘秦淮特有的历史文脉,以叙事性结构要素“一主题”“两过程”“三要素”“五感知”对“景”进行编排,探讨南京市明城墙叙事性景观设计的方法,并以莫高里、仁厚里为实证对象,检验其叙事性设计方法及南京市明城墙内沿线景观设计的可行性。以期在彰显明城墙独有历史文化氛围的同时,改善城墙内沿线整体景观的风貌和精神气质,为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性设计 景观设计 明城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区花园设计的中西方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刘瑛 伍旭坤 +2 位作者 郭圣能 张妍 崔盈盈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6-116,共11页
在倡导城市更新的新政下,在全球气候变化日趋紧张的今天,社区花园这一概念在理论实践中日益深入人心。基于CiteSpace软件可视化系统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文献的重要研究,包括关键词、研究方法和主要发现,对社区花园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分... 在倡导城市更新的新政下,在全球气候变化日趋紧张的今天,社区花园这一概念在理论实践中日益深入人心。基于CiteSpace软件可视化系统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文献的重要研究,包括关键词、研究方法和主要发现,对社区花园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主要研究了当前社区花园领域的知识结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为应用于社区花园研究理论及其设计实践提供参考,启发针对不同场地、人群、情境、需求的社区花园设计思路。研究表明了社区花园对于改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综合考虑对于健康的促进及幸福感的增加,同时公众参与共治共建也促进了社区的认同感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花园 气候变化 可持续设计 微更新 CITESPACE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解大学生孤独感的设计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灿群 孔乐乐 张海霞 《湖南包装》 2023年第1期41-44,63,共5页
从设计学角度研究如何缓解大学生孤独感,从而引起设计领域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关注。通过文献梳理,从孤独感的定义入手,分析了孤独感的类型和孤独感测量量表;全面总结出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相关因素:人口学因素、人格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 从设计学角度研究如何缓解大学生孤独感,从而引起设计领域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关注。通过文献梳理,从孤独感的定义入手,分析了孤独感的类型和孤独感测量量表;全面总结出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相关因素:人口学因素、人格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从设计学角度分析,现有网络平台及APP通过获得快乐、认可和归属感以及加强人际交流等方式,可有效缓解大学生孤独感,面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设计学研究对缓解大学生孤独感具有借鉴作用。要正视大学生孤独感,并设计出符合本土化的大学生孤独感量表,同时,可通过“以情感为导向”和“以人际互动为导向”的设计策略帮助缓解大学生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感 大学生 设计学研究 情感导向 人际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微空间改造的叙事性设计方法探究——以南京市明城墙莫高里段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雪洁 薛蓉蓉 +1 位作者 张琼 谭燕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2-97,共6页
通过分析城市微空间改造的必要性,挖掘城市微空间自身运用价值,解析叙事性设计与城市微空间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从叙事主题的选取、叙事场景的组织、叙事空间的编排、叙事氛围的营造等四个方面总结归纳出叙事性特征与呈现方式,探讨城市... 通过分析城市微空间改造的必要性,挖掘城市微空间自身运用价值,解析叙事性设计与城市微空间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从叙事主题的选取、叙事场景的组织、叙事空间的编排、叙事氛围的营造等四个方面总结归纳出叙事性特征与呈现方式,探讨城市微空间改造下的叙事性设计方法,并以南京市莫高里片区为实证研究对象,检验其叙事性设计方法用于城市微空间改造的可行性。在彰显城市微空间独有历史文化氛围感的同时,有效提升城市人群对历史原真性传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以期为我国城市微空间改造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微空间 叙事性设计 构建模式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720°全景虚拟漫游下的校园场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艺霖 俞晓宇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3-96,共4页
借助发达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展示各行业内涵和外貌环境的虚拟漫游技术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对720°全景虚拟漫游场景制作方法进行研究,以皖江工学院为实例详细介绍校园全景漫游系统的制作过程,以期得到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交互设计 全景漫游 720°全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模式“滨水景观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体系构建
9
作者 张诚 朱昌平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4-57,共4页
为解决"滨水景观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团队协作精神不足、缺乏过程性评价等问题,基于CDIO模式设计了一套"滨水景观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体系。该体系实施模块化课程设计,主张以课程设计为引导进行项目驱动实践... 为解决"滨水景观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团队协作精神不足、缺乏过程性评价等问题,基于CDIO模式设计了一套"滨水景观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体系。该体系实施模块化课程设计,主张以课程设计为引导进行项目驱动实践教学;通过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拓展实践教学环境,以完善过程性评价的方式适应未来滨水景观设计人才需求。实验教学显示:此教学体系显著改善景观设计人才的专业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人才设计思维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模式 滨水景观设计 应用型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锋派电影“亵渎三部曲”《圣血》超现实主义的象征性表达
10
作者 牛晓舟 《传播力研究》 2024年第5期43-45,共3页
超现实主义电影是伴随着20世纪2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运动而产生的,往往从梦境出发,通过塑造奇特的人物形象,以及富有隐喻梦幻意味的镜头画面等方式,使影像呈现出一种奇诡新颖的意味。“亵渎三部曲”充满了导演亚力桑德罗·佐杜洛夫斯... 超现实主义电影是伴随着20世纪2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运动而产生的,往往从梦境出发,通过塑造奇特的人物形象,以及富有隐喻梦幻意味的镜头画面等方式,使影像呈现出一种奇诡新颖的意味。“亵渎三部曲”充满了导演亚力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式的超现实主义象征与隐喻。基于此,本文从“亵渎三部曲”中《圣血》的非常态人物塑造、虚幻与现实融合的故事空间和超现实主义视域下的符号化表达三方面,来解读其超现实主义性表达,探究“诗性”文本在影视转码过程中,以打破影像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壁垒为思绪,在展示角色的精神图谱下,能发掘新的叙事视角,获得电影美学的新诠释,为当代文艺创作带来更多的表达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现实主义 幻想与现实 符号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质量的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花 杨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4期166-167,共2页
想要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质量,就必须要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培养,因为缺乏创意思维的设计是没有灵魂的,创意思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进行培养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具备创意思维,由此可见,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过程... 想要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质量,就必须要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培养,因为缺乏创意思维的设计是没有灵魂的,创意思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进行培养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具备创意思维,由此可见,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具备一定程度上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据此,该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创意思维 艺术设计 教育质量
原文传递
GIS技术支持下智慧风景区植被规划与仿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诚 朱昌平 +1 位作者 马新 张志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160,共7页
为提升智慧风景区设计的智能化水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智慧风景区植被格局进行了规划与仿真.首先,利用GIS技术采集不同类型景区的基础性数据,计算景区植被的景观格局指数,深度分析植被分布状况;其... 为提升智慧风景区设计的智能化水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智慧风景区植被格局进行了规划与仿真.首先,利用GIS技术采集不同类型景区的基础性数据,计算景区植被的景观格局指数,深度分析植被分布状况;其次,根据景区植被格局存在的问题,利用GIS技术在虚拟仿真平台对植被格局重新规划,使其满足景区生态环境长久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实际仿真测试表明:规划后的山峰湖泊结合型景区破碎度降低,形成了多个较大规模的植被斑块,与智慧景区建设目标高度契合,景区植被格局规划的可行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智慧景区 植被规划 仿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民安置方式在西藏某水电站开发中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丽媛 张诚 杨丽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92,共5页
水库移民安置是伴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产生的,它与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密切相关,而西藏是一个以少数民族藏族居民为主的地区,水电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征地移民安置问题是目前影响西藏地区水电开发的难题之一.以西藏某... 水库移民安置是伴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产生的,它与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密切相关,而西藏是一个以少数民族藏族居民为主的地区,水电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征地移民安置问题是目前影响西藏地区水电开发的难题之一.以西藏某水电站为例,在计算分析移民安置人口和移民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5种移民安置方式的适宜性,结合其移民安置方式、环境容量以及安置方式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该水电站采取以逐年货币补偿为主的安置方式是较为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移民 安置方式 环境容量 适宜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伍旭坤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美育课程是美育教学的主要载体,抓好美育课程建设是做好当前高校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计不合理,层次性和系统性不够;教学方法不科学,课堂创新和生成不够;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动态过程... 美育课程是美育教学的主要载体,抓好美育课程建设是做好当前高校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计不合理,层次性和系统性不够;教学方法不科学,课堂创新和生成不够;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动态过程评价不够;美育师资数量不足,整体质量不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做好美育课程教学的顶层设计,突出应用型特点,实现多学科融合,构建“大美育”格局,精准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美育课程 教学改革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根本遵循下的高校美育理念建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伍旭坤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4-96,共3页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为新时代高校美育理念的建构提供了基本遵循。在立德树人根本遵循下建构高校美育理念,一方面,要尊重中国传统的美育资源,在“立德”的引领下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储善,彰显美育的德育之维;另一方面,要结合时...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为新时代高校美育理念的建构提供了基本遵循。在立德树人根本遵循下建构高校美育理念,一方面,要尊重中国传统的美育资源,在“立德”的引领下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储善,彰显美育的德育之维;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需要,在“树人”的要求下,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突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与生命活力的培养,彰显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根本遵循 高校 美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sh动画技术下“含弓戏”数字化展示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杰 金花 《蚌埠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11,共4页
相比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而言,中国动画艺术审美风格独特,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也更为深刻。Flash动画技术的成熟将我国动画数字化水平推向了更高层面,同时动画艺术开始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尝试与“含弓戏”等戏曲艺术相结合,以独具特... 相比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而言,中国动画艺术审美风格独特,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也更为深刻。Flash动画技术的成熟将我国动画数字化水平推向了更高层面,同时动画艺术开始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尝试与“含弓戏”等戏曲艺术相结合,以独具特色的民族动画风格引领大众审美,展示国家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技术 “含弓戏” 文化内涵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艺视角下戏曲动漫的媒介形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杰 金花 《记者摇篮》 2019年第12期109-110,共2页
中国戏曲历史比较悠久,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文化及艺术生态格局当中是独一无二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戏曲在发展中既面临挑战,也面临相应的机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受外国文化的影响,文化形式更加多样,公众的审美品位也在不... 中国戏曲历史比较悠久,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文化及艺术生态格局当中是独一无二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戏曲在发展中既面临挑战,也面临相应的机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受外国文化的影响,文化形式更加多样,公众的审美品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动漫 媒介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颠覆与表达:中国传统神话题材动画的当代书写路径
18
作者 牛晓舟 伍旭坤 《动漫研究》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当前传统神话题材的国产动画电影层出不穷,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经典神话故事的再演绎成为我国动画电影的创作方向。本文从跨媒介叙事和电影工业美学视角出发,以2019年到2022年“白蛇”“封神榜”系列动画电影为例,阐述传统神话故事文本... 当前传统神话题材的国产动画电影层出不穷,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经典神话故事的再演绎成为我国动画电影的创作方向。本文从跨媒介叙事和电影工业美学视角出发,以2019年到2022年“白蛇”“封神榜”系列动画电影为例,阐述传统神话故事文本在迭代中形成的构建开放故事空间的条件与形象变迁的框架,探究神话题材故事在影视转码过程中,尝试进行未来可持续建构的故事世界,构筑新式角色关系和主题对电影工业美学深度挖掘的意识。同时提供了构建拓展性开放的故事空间、发掘新的叙事视角、注重中国动画电影审美系统延伸的意义的三条书写路径,为中国传统神话动画的时代转生拓展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神话题材 动画 当代书写 路径
原文传递
汉字与中国文化课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慕雅 《汉字文化》 2022年第4期152-153,163,共3页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高校是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播文化的主要力量。汉字与中国文化作为一门文化类课程,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说,肩负培养大学生文化自...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高校是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播文化的主要力量。汉字与中国文化作为一门文化类课程,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说,肩负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通过阐释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文化自信与课程之间的关联,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能够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汉字与中国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原文传递
论王元化先生《文心雕龙》研究中的文化诗学意蕴 被引量:2
20
作者 伍旭坤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1年第2期327-343,共17页
王元化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心雕龙》研究是其一生学术中亮丽的风景,开启了新时代"龙学"研究之先河。王先生倡导的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文史哲结合的"综合研究法",蕴含着文化诗学的精神。... 王元化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心雕龙》研究是其一生学术中亮丽的风景,开启了新时代"龙学"研究之先河。王先生倡导的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文史哲结合的"综合研究法",蕴含着文化诗学的精神。在《文心雕龙》创作经验研究中,王先生坚持在古今结合上注重古典文论的现代诠释,在中西结合上突显中国文论的民族特色,在文史哲结合上彰显反思与批判精神,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建构了一种具有文化诗学意蕴的综合研究方法,方法论意义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化 《文心雕龙讲疏》 综合研究法 文化诗学 意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