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27^(Kip1)、PLK1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山 王雪玮 +5 位作者 王熙才 李卫勇 黄诚 陈玥玲 高璀乡 史卫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6期2284-2288,共5页
目的:探讨p27Kip1(p27)、polo-like kinase1(PLK1)在食管鳞癌(ESCC)与其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其基因表达差异与ES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70对ESCC与其癌旁组织中p27、PLK1的... 目的:探讨p27Kip1(p27)、polo-like kinase1(PLK1)在食管鳞癌(ESCC)与其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其基因表达差异与ES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70对ESCC与其癌旁组织中p27、PLK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比较70对ESCC与其癌旁组织中p27及PLK1的相对表达,p27在46例(66%)癌组织中相对表达下降,24例(34%)癌组织中相对表达增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PLK1在63例(90%)癌组织中相对表达增高,7例(10%)癌组织中相对表达下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癌组织中PLK1及p27相对低表达与患者的病理进展、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相一致(P<0.05);癌组织中PLK1伴p27胞浆表达阳性的患者与癌组织中PLK1伴p27胞核表达阳性的患者比较,术后生存期明显缩短(P<0.01)。结论:p27与PLK1在ESCC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密切相关,癌组织中PLK1伴胞浆p27表达阳性的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预后 基因 蛋白 临床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对水痘患者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胜利 史卫红 +2 位作者 查翔远 谢纯红 钮志林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5期925-929,共5页
目的:分析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对水痘患者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查找和比较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治疗水痘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 目的:分析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对水痘患者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查找和比较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治疗水痘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5月31日止;手工检索、下载、阅读、评价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是否进入研究,由2人独立进行纳入文献的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版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篇研究文献,共1 691例患者(更昔洛韦组920例,阿昔洛韦组771例),结果显示治疗水痘患者的总有效率(Ζ=5.47,P<0.01)以及疼痛消失时间(Ζ=11.85,P<0.01)、体温复常时间(Ζ=3.35,P<0.01)和结痂时间(Ζ=5.23,P<0.01)方面,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仅有3篇研究文献有比较,所有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Ζ=1.24,P>0.05)。结论: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均有显著的抗水痘病毒作用,更昔洛韦在有效率、疼痛缓解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结痂时间等方面均更有优势;二者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相互比较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胰管外支架对术后胰瘘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雷海鸣 侍杏华 +1 位作者 韩扣兰 史卫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77-1282,共6页
目的 :评价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使用胰管外支架对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 :检索万方、中国知网、Sinomed中文数据库和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外文数据库,筛选有关胰管外支架放... 目的 :评价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使用胰管外支架对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 :检索万方、中国知网、Sinomed中文数据库和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外文数据库,筛选有关胰管外支架放置与否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为纳入文献,选择危险比(risk ratio,RR)及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s,CI)为合并效应量,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胰管外支架组280例,无支架组2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胰瘘率(RR=0.54,95%CI:0.39~0.74),特别是在B、C级胰瘘(RR=0.55,95%CI:0.37~0.82)及胰管无扩张的胰瘘(RR=0.50,95%CI:0.34~0.73)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术后总并发症率和住院时间上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在病死率、腹腔脓肿、腹腔出血、胃排空减慢、输血、二次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管外支架可以有效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并且有利于术后病程的改善。该法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引流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3与NF-κ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戴小丽 韩中保 +2 位作者 杨友田 邱静 刘一飞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212-2214,共3页
目的探讨Pim-3与NF-κ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Pim-3与NF-κB在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乳腺导管内癌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Pim-3与NF-κ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Pim-3与NF-κB在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乳腺导管内癌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im-3的阳性表达率为77.3%、NF-κB为68.0%,在乳腺导管内癌中Pim-3的阳性表达率为52.4%、NF-κB为42.9%,在正常乳腺组织中Pim-3的阳性表达率为23.3%、NF-κB为16.7%。Pim-3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NF-κB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Spearmen秩相关分析,乳腺癌中Pim-3的阳性表达与NF-κB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43)。结论 Pim-3与NF-κB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阳性表达对预后的判断具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PIM-3 真核细胞转录因子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质干细胞移植对Graves病小鼠调节性B细胞的影响
5
作者 李荣良 韩扣兰 +2 位作者 戴小丽 黄诚 李卫勇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质干细胞(UC-MSCs)治疗Graves病(GD)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3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0组)、GD对照组(G1组)和UC-MSCs治疗组(G2组)。留取小鼠血清,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甲状腺... 目的探讨脐带间质干细胞(UC-MSCs)治疗Graves病(GD)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3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0组)、GD对照组(G1组)和UC-MSCs治疗组(G2组)。留取小鼠血清,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浓度。取甲状腺,制备石蜡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取脾脏,部分制成单个核细胞悬液,行三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分析CD1dhi CD5+CD19+Bregs比例;部分脾脏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regs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26周时G2组血清中TSAb浓度与脾脏组织中CD19+B细胞较G1组明显降低(P<0.05),B细胞中CD1dhi CD5+CD19+Bregs所占比例和脾组织IL-10mRNA、TGF-βmRNA表达量较G1组却明显上升(P<0.05),且在移植前、后血清TSAb浓度差与脾脏中CD1dhi CD5+CD19+Bregs所占比例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IL-10、TGF-βmRNA的表达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UC-MSCs可能通过上调Bregs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 Graves小鼠 调节性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红 史卫红 乔学斌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5年第12期1195-1200,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基层卫生单位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方法于2015年7月份,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抽取14个地区,每个地区再抽取1所或多所乡镇卫生院,共计23家单位,抽取管理人员、医务人员以及辖区居民进行个别访谈,... 目的了解江苏省基层卫生单位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方法于2015年7月份,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抽取14个地区,每个地区再抽取1所或多所乡镇卫生院,共计23家单位,抽取管理人员、医务人员以及辖区居民进行个别访谈,采用自制问卷.对不同科室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基层卫生机构卫生人才的有关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21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平均年龄为37岁。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68.33%(356人),初级职称人员占35.12%(183人),有10.94%(57人)的人员无职称,另有14.01%(73人)的人员尚无执业资格。结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到基层执业,同时加强现有卫生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乡镇卫生院 卫生人才 现状分析
原文传递
靶向MagT1的siRN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滕飞翔 成海龙 +4 位作者 凌存保 吴隽松 郝玲 张栋梁 陈鹤林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20期2376-2378,共3页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沉默镁离子转运蛋白1(MagT1)的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CF-7细胞分为MagT1siRNA实验组(A组)、siRNA阴性对照组(B组)和空白细胞对照组(C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Mag...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沉默镁离子转运蛋白1(MagT1)的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CF-7细胞分为MagT1siRNA实验组(A组)、siRNA阴性对照组(B组)和空白细胞对照组(C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MagT1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情况。结果与B组和C组相比,A组MagT1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9表达增加,细胞增殖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沉默MagT1表达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离子转运蛋白1 小干扰RNA 乳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