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降钙素原、淀粉酶、白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彬彬 于蓉 李兴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酶(AMY)、白蛋白(AL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就诊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酶(AMY)、白蛋白(AL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就诊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胰腺炎组,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22例)和重症组(48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入组时一般资料;检测受试者血清PCT、AMY、ALB和LDH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及病情评估价值。结果胰腺炎组血清PCT、AMY、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14±0.67)μg/L比(0.82±0.21)μg/L、(602.53±199.47)U/L比(99.97±30.85)U/L、(767.24±198.73)U/L比(423.61±59.19)U/L](P<0.05),胰腺炎组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3.47±6.98)g/L比(45.79±6.1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AMY、LDH、ALB和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792、0.697、0.732和0.915;轻症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LDH水平显著低于重症组[(2.76±0.44)μg/L比(3.59±0.61)μg/L、(507.06±131.67)U/L比(848.95±207.79)U/L](P<0.05),轻症组ALB水平显著高于重症组[(35.39±4.73)g/L比(32.64±5.0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LDH、ALB和联合检测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668、0.749、0.741和0.959。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AMY、LDH水平异常升高,ALB水平异常降低,均可用来临床诊断,PCT、LDH、ALB可用来进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淀粉酶类 白蛋白 乳酸脱氢酶类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于蓉 许彬彬 《中国处方药》 2025年第4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rh TPO)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T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脓毒症相关TCP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rh TPO)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T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脓毒症相关TCP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rh TPO治疗,观察组在接受rh TPO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5 d、10 d、14 d后两组PL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治疗后5 d、10 d、14 d的PLT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两组的WBC、CRP和PCT指标均降低,观察组的WBC、CRP和PCT水平在治疗后14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心动过速、水肿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小板输注比例、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 TPO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相关性TCP,可改善整体疗效,有效提升PLT水平,并增强机体的抗炎能力,且该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 血必净 脓毒症 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压治疗时间对预防重症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卉洁 王琦 王念坚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24期1898-190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气压治疗时间对预防重症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采取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性研究,将120例重症长期卧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试验组1、试验组2,每组均为40例。常规组采取气压治疗时间为30 m... 目的探讨不同气压治疗时间对预防重症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采取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性研究,将120例重症长期卧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试验组1、试验组2,每组均为40例。常规组采取气压治疗时间为30 min/次,3次/d;试验组1采取气压治疗时间为1 h/次,3次/d;试验组2采取气压治疗时间为2 h/次,3次/d。15 d为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15 d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第1次治疗前后股深静脉血流速、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1与试验组2DVT发生率为5.0%(2/40)、2.5%(1/40),相对于常规组的12.5%(5/40)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组患者股深静脉血流速均显著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5、2.881、4.027,均P<0.05);但治疗后,常规组股深静脉血流速为(20.41±1.37)ml/s,试验组1与试验组2分别为(22.39±2.22)、(22.51±1.73)ml/s,与常规组比较均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6、3.662,均P<0.05)。试验组2深部组织损伤发生率20.0%(8/40),分别与常规组、试验组1的2.5%(1/40)、5.0%(2/40)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4.114,均P<0.05)。结论在常规气压治疗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延长至1 h/次、3次/d的气压治疗方式能够明显增加重症长期卧床患者股深静脉血流速,降低DVT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深部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治疗 重症长期卧床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重症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效果及对LVEF、LVEDD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彬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择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重症脓毒症心肌病患者,运用单双数字表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目的探讨重症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择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重症脓毒症心肌病患者,运用单双数字表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选择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LVEF、LVEDD水平,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72 h的LVEF分别为(31.37±4.13)%、(42.63±5.05)%、(43.22±5.88)%、(55.37±5.03)%,对照组分别为(31.22±4.03)%、(31.28±4.05)%、(36.63±3.23)%、(42.63±5.05)%。实验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72 h的LVEDD分别为(62.52±4.13)、(60.28±2.05)、(55.13±0.32)、(50.28±4.05)mm,对照组分别为(62.33±4.05)、(60.32±2.05)、(55.28±4.05)、(51.28±3.05)mm。实验组治疗后24、48、72 h的LVEF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48、72 h的LVEF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48、72 h的LVEDD均小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24、48、72 h的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择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参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左西孟旦 重症脓毒症心肌病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兰平 施东辉 +1 位作者 邓义军 刘国锋 《交通医学》 2012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方法:重症胸外伤26例确诊后,紧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均行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时间为3~17d,平均6.5d。结果:治愈24例,死亡2例。其中严重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死...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方法:重症胸外伤26例确诊后,紧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均行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时间为3~17d,平均6.5d。结果:治愈24例,死亡2例。其中严重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死亡1例,因急性肾功能不全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及时采用以机械通气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可降低ARDS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胸外伤 肋骨骨折 肺挫裂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病患者并发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静 王念坚 赵宁玲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病患者并发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外科重症监护室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病患者并发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外科重症监护室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外科重症监护室并发ICU综合征的心血管病患者共34例,并发率为28.3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有创机械通气情况、入住ICU时间、睡眠状况、APACHEⅡ评分、血氧饱和度、约束行为对外科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病患者并发ICU综合征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20分、入住ICU≥7 d、有创机械通气、睡眠障碍、血氧饱和度<90%是外科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病患者并发ICU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科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并发ICU综合征的风险,临床医护人员应将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20分、入住ICU≥7 d、有创机械通气、睡眠障碍、血氧饱和度<90%的心血管病患者作为ICU综合征风险防控的重点对象,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外科重症监护室 ICU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琦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8期157-158,共2页
甲型H1 N1流感是由一种新型甲型H1 N1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 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且传染性强。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 甲型H1 N1流感是由一种新型甲型H1 N1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 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且传染性强。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并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死亡。我院曾收治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24 d后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猪流感 重症 护理 患者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多脏器功能不全 基因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加龙 陈平发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7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血清学指标、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9月收治的44例ICU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参照组(入ICU治疗后24~48 h,循...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血清学指标、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9月收治的44例ICU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参照组(入ICU治疗后24~48 h,循环功能稳定后予以患者肠外营养)和试验组(入ICU治疗后24~48 h,循环功能稳定后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各22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炎症因子[血常规(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A、IgG、IgM、ALB、PAB、Hb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WBC及血清PCT、CRP、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ICU重症肺炎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病情好转,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肠外营养 早期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囊空肠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9
作者 陈建军 司林杰 +4 位作者 何磊 李欣欣 张超青 王琦 邓义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2028-2029,共2页
[目的]探讨液囊空肠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昏迷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取液囊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取普通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 [目的]探讨液囊空肠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昏迷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取液囊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取普通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d1、d3及d7血浆白蛋白水平以及肺部感染、食物反流、导管滑脱等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都呈上升趋势。肠内营养支持d3和d7,实验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腹泻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反流、导管滑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昏迷患者经液囊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优于经鼻胃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空肠 重症监护病房 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吸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效果
10
作者 陈泉 张茜 +7 位作者 孙振杰 王澍 吴航 邓义军 骆锦标 孙树杰 郑爱东 陈茂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10-1719,共10页
目的探讨定向置管抽吸坏死脑组织治疗≥61岁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3个中心2016年1月至2024年5月102例大于60岁且确诊为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目的探讨定向置管抽吸坏死脑组织治疗≥61岁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3个中心2016年1月至2024年5月102例大于60岁且确诊为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分别收集经内科保守治疗(保守组)58例,定向置管抽吸坏死脑组织治疗(抽吸组)44例。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病率:发病1个月的存活率,早期脑疝、颅内血肿、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分析两组的mRS评分分布,远期预后良好率(mRS 0~3),非重残生存率(mRS 0~4)和病死率。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3)与预后不良组(mRS 4~6),采用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远期预后良好的影响。结果抽吸组和保守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房颤,糖尿病,发病24 h的GCS,发病后24 h的NIHSS评分,24~30 h的梗死体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和抽吸组合并高血压病的比率分别为46.6%、25.0%(χ^(2)=4.971,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后1个月内,术后颅内血肿和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组早期脑疝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保守组,分别为9.1%vs.48.3%(χ^(2)=17.843,P<0.001)和13.6%vs.60.3%(χ^(2)=22.707,P<0.001)。6个月随访,两组mRS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抽吸组的预后良好(mRS 0~3)率显著高于保守组(38.6%vs.3.4%,χ^(2)=20.438,P<0.001),非重残生存(mRS 0~4)率显著高于保守组(68.2%vs.22.4%,χ^(2)=21.492,P<0.001)。抽吸组6个月的病死率显著低于保守组,分别为20.5%vs.65.5%(χ^(2)=20.448,P<0.001)。6个月的预后良好(mRS 0~3)与预后不良(mRS 4~6)的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率抽吸组和保守组分别为89.5%和10.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预后良好和不良作为因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校正吸烟、糖尿病、房颤、发病24 h的GCS评分和NIHSS评分等混杂因素,结果显示治疗方式仍然是影响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6个月预后的独立因素(保守组vs.抽吸组P<0.001,OR=126.704,95%CI:7.236~2218.610)。结论研究初步显示立体定向抽吸坏死脑组织可以降低老年MMI患者病死率和改善预后,并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 去骨瓣减压术 定向抽吸 老年 对照 微创 软通道
原文传递
血清和肽素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关系
11
作者 何磊 许彬彬 陈庆梅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7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CP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水平变化与脓毒症心肌损*通信作者:陈庆梅,E-mail:helei13428@163.com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10月盐城市第一人民...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CP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水平变化与脓毒症心肌损*通信作者:陈庆梅,E-mail:helei13428@163.com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10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损伤分为损伤组(n=54)与非损伤组(n=38)。比较两组确诊后6、24 h时的血清CPP、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MB亚型(creatine kinase MB,CK-MB)水平;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CPP、H-FABP与心肌酶学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诊断脓毒症并发心肌损伤的价值。结果确诊后6、24 h时,损伤组血清CPP、H-FABP、cTnI、CK-MB水平均高于非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24 h时,损伤组血清CPP、H-FABP与cTnI、CK-MB水平均呈正相关(r>0,P<0.05);确诊后24 h,检测血清CPP鉴别诊断并发心肌损伤的灵敏度为72.64%,特异度为85.17%,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90;H-FABP鉴别诊断并发心肌损伤的灵敏度为88.55%,特异度为80.54%,AUC为0.850。结论脓毒症并发心肌损伤患者早期血清CPP、H-FABP水平升高,检测确诊后24 h的血清CPP、H-FABP有利于临床对心肌损伤的病情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布托啡诺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锦源 司林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6 h;布托啡诺预处理组(B+I/R组)在缺血前3... 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6 h;布托啡诺预处理组(B+I/R组)在缺血前30 min经后肢肌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40μg·kg-1,余处理同I/R组;假手术组(Sham组)开胸暴露心脏,仅LAD穿线但不结扎。Sham组和I/R组小鼠在缺血前30 min肌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再灌注6 h后,采集腹主动脉血样,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浓度;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Cleaved caspase 8、Cleaved caspase 3、p-JNK和JNK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法测定心肌组织核因子-κB(NF-κB)结合活性。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血清CK-MB、CTn I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心肌组织Cleaved caspase 8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JNK磷酸化水平以及NF-κB结合活性显著升高(均P<0.05);与I/R组比较,B+I/R组血清CK-MB、CTn I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心肌组织Cleaved caspase 8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JNK磷酸化水平和NF-κB结合活性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显著抑制I/R所致的炎症反应和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阻滞JNK/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布托啡诺 心肌再灌注损伤 阿片受体 凋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评估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脑损伤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建军 司林杰 +3 位作者 姚洁 陈兰平 邓义军 陆士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s cale,GCS)、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FOrt—specificenolase,NSE)和S100蛋白浓度的...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s cale,GCS)、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FOrt—specificenolase,NSE)和S100蛋白浓度的相关性及其在脑损伤和预后方面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01~2016—09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47例DAI患者,人院3d内或停用镇静剂24h后行BIS监测,同时进行GCS评分、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检测,随访观察3个月的预后。分析BIS值与GCS评分、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比较不同BIS值之间GCS评分、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的差异。比较预后良好与不良组之间BIS值、GCS坪分、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的统计学差异。结果B1S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626,P〈0.001),与帆清NSE和S100均呈负相关(r=-0.607,P〈0.001;r=-0.680,P〈0.001)。不同的BIS值之间,GCS评分、血清NSE和S100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预后良好不和不良组B1S值、GCS评分、血清NSE和S100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BIS监测具有无创、直观、易于操作、可连续监测的特点,可以作为判断DAI患者腑损伤和预后的早期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S100蛋白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洁 陈建军 马礼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1期99-100,共2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T)发病的原因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完全或者持续阻塞。目前临床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STEMI的首选方式,可以较好地开通梗死部位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T)发病的原因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完全或者持续阻塞。目前临床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STEMI的首选方式,可以较好地开通梗死部位的相关血管,挽救受损心肌,但单纯使用PCI术,容易出现斑块、血栓的碎裂及脱落,从而导致远端大量微小血管栓塞,造成“慢血流”甚至“无复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术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ICU颅脑外伤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欣欣 卢仲谦 +1 位作者 陈建军 邓义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ICU颅脑外伤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选取ICU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镇痛镇静,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ICU颅脑外伤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选取ICU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镇痛镇静,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镇痛镇静,对比2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等指标。结果用药前,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用药后6 h,2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2组收缩压、呼吸频率存在显著差异(P <0. 05);研究组用药后6、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间自醒时间、RASS评分等指标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ICU颅脑外伤患者的镇静效果明显,停药后患者苏醒所用时间更短,对呼吸系统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镇痛镇静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响水“3·21”爆炸事故伤员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建军 周亮亮 +5 位作者 李欣欣 何应丰 姚洁 张超青 薛源 邓义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578,共3页
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左右,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工业园区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截止4月2日16时,该事故共造成604人受伤,78人死亡,社会影响极其严重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承担了本次爆炸事故主要的医... 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左右,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工业园区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截止4月2日16时,该事故共造成604人受伤,78人死亡,社会影响极其严重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承担了本次爆炸事故主要的医疗救治工作,本研究拟通过分析爆炸发生后24h内送至本院进行集中救治的219例伤员的伤情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爆炸伤的整体救治水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事故 江苏省 响水县 伤员 救治工作 医疗中心 工业园区 救治水平
原文传递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干预 被引量:19
17
作者 曹金凤 倪娟娟 +1 位作者 刘娟 王琦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2251-2253,共3页
肠内营养(EN)是缩短患者禁食时间,保持消化道功能连续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一种方法,有成本低、维持肠道作用、提供人体能量需求、降低并发症、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临床常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但EN过程中,约38.3%的患者不能耐受... 肠内营养(EN)是缩短患者禁食时间,保持消化道功能连续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一种方法,有成本低、维持肠道作用、提供人体能量需求、降低并发症、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临床常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但EN过程中,约38.3%的患者不能耐受,常见表现为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肠内营养 自身疾病 危重症患者 护理干预 禁食时间 患者营养状况 APACHE 血清白蛋白 血糖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血症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陈建军 陈兰平 邓义军 《医学综述》 2015年第5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39例低蛋白血症并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情况,分析危重患者低蛋白血症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关系。...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39例低蛋白血症并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情况,分析危重患者低蛋白血症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关系。根据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白蛋白正常组(36~50 g/L)51例、低白蛋白水平组(30~35 g/L)49例、极低白蛋白组(〈35 g/L)39例,比较各组白蛋白水平、腹泻频次、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结果入选患者中有50例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89例未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血浆蛋白血水平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频次呈线性负相关(r=-0.582,P=0.000)。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越低,患者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频次越高(P〈0.01),且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监护时间越长(P〈0.01)。结论低蛋白血症可增加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监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血症 肠内营养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技术及血清BDNF水平评价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 被引量:7
19
作者 陆建霞 张绍岚 +3 位作者 陈正平 智娟 陈进 卢仲谦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928-932,共5页
目的:结合弥散张量成像(DTI)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指标评价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肌电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肌电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结合... 目的:结合弥散张量成像(DTI)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指标评价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肌电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肌电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8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根据Barthel指数(ADL评分)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检测血清BDNF水平与DTI中局部各向异性指数值(FA值)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ADL评分、FMA评分、血清BDNF水平及FA值上升率均显著较治疗前增加,且肌电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BDN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弥散张量成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机械通气-高流量氧疗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栋玉 何磊 +3 位作者 周亮亮 吴艳 张超青 邓义军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评价有创机械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序贯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支气管-肺部感染所致COPD急性呼吸衰竭且... 目的评价有创机械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序贯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支气管-肺部感染所致COPD急性呼吸衰竭且需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NIV组)和有创-高流量氧疗序贯治疗组(HFNC组).观察2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评分(SOFA)、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出窗时全身炎症性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出窗时及序贯治疗2h后呼吸、循环指标;48h再插管率、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住ICU时间、住院病死率.结果(1)共纳入73例患者,其中NIV组38例,HFNC组35例.2组患者入组时一般资料以及APACHEⅡ、SOFA、CPIS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出窗时间及出窗时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乳酸(Lac)、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F)、呼吸舒适度评分、气道阻力(R)、静态肺顺应性(Cstat)、静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stat)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NIV组比较,HFNC组序贯治疗2h后HR、RR、PaCO2显著下降[(85.42±11.80)次/minvs(99.38±11.01)次/min,t=3.717,P=0.001;(21.26±5.23)次/minvs(26.88±9.26)次/min,t=2.254,P=0.033;(48.14±5.51)mmHgvs(51.48±4.32)mmHg,t=2.057,P=0.047],舒适度评分显著升高[(3.92±0.79)分vs(1.83±0.57)分,t=-7.358,P=0.000].序贯治疗期间HFNC组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于低NIV组(0vs21.05%,χ2=8.275,P=0.004).2组患者脱机后48h再插管率、患者住ICU时间以及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HFNC序贯性治疗在改善与维持氧合、48h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等方面与有创-无创序贯方式相当,而且在降低PaCO2、避免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提高舒适度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控制窗 序贯治疗 高流量氧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