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水解瓜尔胶的酶法制备及其对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金梦 孙春晓 +4 位作者 吴勃 王云龙 周庆礼 郭庆彬 王昌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为研究部分水解瓜尔胶(partially hydrolyzed guar gum,PHGG)对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以瓜尔胶(guar gum,GG)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PHGG。在比较PHGG和GG基本组成差异的基础上,采用质构仪、低场核磁共振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九分嗜好评分... 为研究部分水解瓜尔胶(partially hydrolyzed guar gum,PHGG)对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以瓜尔胶(guar gum,GG)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PHGG。在比较PHGG和GG基本组成差异的基础上,采用质构仪、低场核磁共振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九分嗜好评分法研究PHGG添加量对面包烘焙品质及储藏特性的影响。基本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与GG相比,PHGG的黏度和分子质量显著下降,分别为(118.80±0.62)mPa·s、8.1 kDa。烘焙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添加PHGG对面包比容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面包的烘焙损失率,从(14.08±0.77)%降低至(11.73±1.29)%;并赋予了面包更好的色泽。面包储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7 d储藏期内,PHGG显著提高了面包的保水率,从(77.48±0.43)%增加至(85.58±4.15)%;改善了面包的内聚性和回复性;促进了面包内部水分的迁移,进而增加了面包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具有延缓面包老化的效果。此外,感官评价结果表明,PHGG添加组面包的感官评分高于对照组面包。PHGG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5%~4.5%时可显著改善面包的烘焙品质、储藏特性和感官品质,研究旨在为PHGG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制备 部分水解瓜尔胶 面包 烘焙品质 储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材料的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潘明飞 杨晶莹 +2 位作者 刘凯欣 刘昇淼 王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675-681,共7页
近年来,基于分子印迹仿生识别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瞩目的研究进展。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一种特异性高、稳定性强的仿生识别材料,在食品复杂基质净化、痕量目标物富集、新型仿生检测方法的开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基于分子印迹仿生识别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瞩目的研究进展。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一种特异性高、稳定性强的仿生识别材料,在食品复杂基质净化、痕量目标物富集、新型仿生检测方法的开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表面分子印迹识别材料,不仅克服了传统分子印迹材料吸附容量低、识别位点不均匀、传质速率慢等技术缺陷,并将纳米材料的荧光、高灵敏等优良特征与分子印迹专一识别、广泛适用等特征相结合,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成果,详尽解析了各类纳米材料对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性能的提升情况,以期为纳米材料、表面分子印迹在分析检测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 纳米材料 食品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芦然 陈瑞鹏 +2 位作者 任舒悦 高志贤 梁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食品种类繁多,食品中存在的污染物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探究快速、灵敏、简单地检测食品中痕量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食品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几十年来,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 食品种类繁多,食品中存在的污染物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探究快速、灵敏、简单地检测食品中痕量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食品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几十年来,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检测技术凭借其检测快速、无损、灵敏度高等优点,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的可靠工具。目前缺乏近几年关于SERS检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的概述。因此,本文简要综述了SERS的增强机制、增强底物及其检测技术;总结了近3年来关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实际应用。为了更好地将SERS检测技术应用于今后食品安全的常规检测中,应研发更加低成本的技术,更简单的操作方法,开发新的SERS增强底物,将SERS检测与其他检测方法更好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致病菌 生物毒素 重金属 农药 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瑞鹏 孙云凤 +6 位作者 霍冰洋 云瀚漩 毛泽峰 王小娟 李世钰 梁俊 高志贤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46-149,共4页
民以食为天,保障食品安全,守护“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家和人民密切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关系到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繁荣稳定的大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 民以食为天,保障食品安全,守护“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家和人民密切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关系到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繁荣稳定的大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样本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光谱信息丰富、易操作等优点。在保证食品安全部门监管,满足食品行业自检需求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因此了解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SERS的发展历程、增强机理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总数了近5年该技术在检测食源性微生物、农兽药残留、转基因和过敏原方面的应用,并对SERS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增强机理 增强基底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食品安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5
作者 张朝正 郭峻 +2 位作者 闫晓 郭清芳 肖革新 《农业展望》 2021年第4期15-21,共7页
基于2017年全国综合调查(简称CSS)数据,选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就业状况、收入水平以及本地认同等7个指标,比较分析中国城镇居民食品安全满意程度。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总体上,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认为食品安全的比例... 基于2017年全国综合调查(简称CSS)数据,选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就业状况、收入水平以及本地认同等7个指标,比较分析中国城镇居民食品安全满意程度。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总体上,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认为食品安全的比例低于食品不安全的比例,女性在食品安全评价上更为敏感,认为不安全的比例要高于男性;30~39岁年龄段的城镇居民认为食品不安全的比例最高;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评价偏向不安全,收入越高,食品安全评价为不安全的比例越高;认为自己是本地人的居民认为食品安全比例相对更高。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年收入水平及本地认同的城镇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程度评价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最后,针对当前中国城镇居民的食品安全认知水平和满意度现状提出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食品安全 认知评价 LOGISTIC回归 风险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应用于食品中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5
6
作者 孟德梅 孙雪晴 +4 位作者 石林玥 刘泽松 代姝函 生吉萍 樊振川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8-224,共7页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其中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抗菌肽来源广泛,抑菌谱广,杀菌速度快,可以较好地控制食品中腐败微生物的滋生;对pH值、蛋白酶和热处理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成分复杂的食品体系中有一定的适用...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其中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抗菌肽来源广泛,抑菌谱广,杀菌速度快,可以较好地控制食品中腐败微生物的滋生;对pH值、蛋白酶和热处理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成分复杂的食品体系中有一定的适用性;由于其抑菌机理特殊,不易产生耐药性;部分具有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抗菌肽的以上特点满足了人们对新型防腐保鲜剂的多种需求,有望在食品工业上发挥重大作用。因此,在抗菌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抗菌肽保鲜机理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抗菌肽应用于不同食品中的研究现况进行详细综述,最后对抗菌肽在食品中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食品 防腐保鲜 生物学功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纯形-重心设计实验红曲色素类脂肪酶抑制剂提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武淑芬 包宇欣 +2 位作者 王泽平 陈勉华 王昌禄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11期92-98,共7页
研究表明,某些红曲色素或其衍生物具有显著的脂肪酶抑制活性。该类物质通过抑制消化道内脂肪酶活性,阻止食物中脂肪的水解,达到减少脂肪吸收,预防和改善肥胖症状的目的。以发酵过程中添加氨基酸混合物(L-甲硫氨酸、L-缬氨酸、L-苯丙氨酸... 研究表明,某些红曲色素或其衍生物具有显著的脂肪酶抑制活性。该类物质通过抑制消化道内脂肪酶活性,阻止食物中脂肪的水解,达到减少脂肪吸收,预防和改善肥胖症状的目的。以发酵过程中添加氨基酸混合物(L-甲硫氨酸、L-缬氨酸、L-苯丙氨酸、L-色氨酸、L-亮氨酸和L-组氨酸)的红曲发酵产物为提取原料,以脂肪酶抑制率以及色价为考察指标,借助单纯形-重心设计实验方法考察了三种溶剂(水、乙醇和乙腈)的不同组合与比例对原料中色素类脂肪酶抑制剂的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组合为水/乙醇(1/2∶1/2, v/v)时,提取物的脂肪酶抑制活性最高,同时色价也较高,因此该溶剂体系更适合红曲色素衍生物类脂肪酶抑制剂的提取,为开发抗肥胖红曲产品提供有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 氨基酸 色价 脂肪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采后不同组织部位植物激素的产生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德梅 王华东 +3 位作者 张亚璇 杨瑞 樊振川 生吉萍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1-198,共8页
以双孢蘑菇为试验材料,探究在20℃贮藏条件下双孢蘑菇子实体不同组织部位中脱落酸(ABA)、赤霉素(GA)、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GA与IAA含量在双孢蘑菇采后贮藏中的变化规律相似,可能协同调控子实体的采后膨大... 以双孢蘑菇为试验材料,探究在20℃贮藏条件下双孢蘑菇子实体不同组织部位中脱落酸(ABA)、赤霉素(GA)、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GA与IAA含量在双孢蘑菇采后贮藏中的变化规律相似,可能协同调控子实体的采后膨大、破膜开伞以及后期孢子的产生过程。ABA和GA在菌柄组织采后的衰老过程中作用突出。ABA可能启动并参与双孢蘑菇采后衰老的过程。与ABA、GA、IAA相比较,ZR分布的组织差异性更显著,可能与采后菌褶的增厚和孢子的形成密切相联。以上结果表明,这4种激素在双孢蘑菇采后贮藏中呈现组织差异性规律,并与双孢蘑菇继续发育和衰老过程有关。本研究结果为寻找有效控制双孢蘑菇采后品质下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贮藏 激素 衰老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玉米纤维胶-大豆分离蛋白共价复合物乳化特性的研究
9
作者 赵舒頔 孙晓培 +6 位作者 张继翔 于硕 常军辉 刘欢欢 李贞景 郭庆彬 康继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9,共8页
为探究多糖-蛋白类乳化剂的分子结构(支链度、相对分子质量)对水包油乳液乳化特性的影响,对玉米纤维胶(corn fiber gum,CFG)分别进行酸水解和木聚糖酶水解,得到不同支链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CFG,通过美拉德反应与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为探究多糖-蛋白类乳化剂的分子结构(支链度、相对分子质量)对水包油乳液乳化特性的影响,对玉米纤维胶(corn fiber gum,CFG)分别进行酸水解和木聚糖酶水解,得到不同支链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CFG,通过美拉德反应与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形成CFG-SPI共价复合物,并制备水包油乳液。利用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径和Zeta电位等方法对复合物的结构表征和乳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FG与SPI通过美拉德反应发生了共价连接,且低支链度/低相对分子质量的CFG更有利于与SPI上的氨基形成共价键;与SPI相比,复合物在等电点(pI 4.5)时的溶解度由11.39%升高至23.25%,说明共价结合可明显提高SPI的溶解性;CFG-SPI共价复合物的乳化性能均优于阿拉伯胶、SPI、CFG及CFG-SPI物理混合物,且CFG支链度是影响乳液特性的关键因素;当CFG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支链度越高,其乳化性能越好,CFG支链度相近时,相对分子质量对乳化特性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将为糖-蛋白类乳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度 相对分子质量 乳化特性 玉米纤维胶 大豆分离蛋白 共价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货架温度下贮藏相对湿度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李丹丹 张瑞 +5 位作者 杜瑾 李宇航 胡诗婷 冷传祝 姜瑜倩 李喜宏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3期24-30,共7页
为探究(14±1)℃货架温度下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对苹果品质的影响,将样品分别置于50%、60%、70%、80%、90%、100%RH条件下保存24 d,测定营养品质、物化特性、抗褐变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100%RH降低苹果的失重率和... 为探究(14±1)℃货架温度下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对苹果品质的影响,将样品分别置于50%、60%、70%、80%、90%、100%RH条件下保存24 d,测定营养品质、物化特性、抗褐变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100%RH降低苹果的失重率和硬度损失,保持其新鲜度和质构特性;延缓可溶性固形物最大值的出现,加速有机酸向糖类物质的转化。100%RH在贮藏前期调控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抑制合成褐变底物;而在贮藏后期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进一步抑制果肉褐变。100%RH能更好地保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增加,促进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而防止膜质过氧化的发生。综上,100%RH条件对苹果采后品质调控和保鲜存在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相对湿度 贮藏品质 抗褐变能力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黄芪的风味及活性成分分析
11
作者 孟祥钰 田源源 +3 位作者 任洪瑞 于艳军 齐翠萍 刘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7期199-209,共11页
目的采用3种不同乳酸菌对黄芪进行固态发酵,并对发酵黄芪的活性成分、抗氧化性、风味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副干酪乳杆菌、短双歧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黄芪固态发酵6 d,测定其活性成分含量(总酚和总黄酮)和抗氧化性{1,1-二苯... 目的采用3种不同乳酸菌对黄芪进行固态发酵,并对发酵黄芪的活性成分、抗氧化性、风味物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副干酪乳杆菌、短双歧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黄芪固态发酵6 d,测定其活性成分含量(总酚和总黄酮)和抗氧化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cation,ABTS^(+)]、羟(hydroxyl,O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利用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进行风味分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结果植物乳杆菌发酵黄芪(HB-MR)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02 mg GAE/g和13.69 mg RE/g;HB-MR抗氧化能力最高,DPPH、ABTS^(+)、O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分别达到74.44%、65.60%、67.49%和0.54;不同乳酸菌发酵后降低了黄芪原有的刺激性气味,但具有不同的挥发性风味特征,其中HB-MR中增加了酯类、酸类、烃类含量,丰富了椰子香味;同时乳酸菌发酵后黄芪表面附着颗粒物质明显减少,结构紧密。结论乳酸菌发酵黄芪提高了其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减少了黄芪原有的刺激性风味,为以后产品开发提供了有益菌种和技术支撑,也为后续探索复合菌剂研发积累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黄芪 发酵 风味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子皮玫瑰复合果冻的工艺优化
12
作者 严晶丹 运立媛 +2 位作者 张民 张金鹏 徐锦川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以金边玫瑰花所冲泡的茶汤为主要原料,魔芋胶与卡拉胶的复配胶为凝固剂,研究柚子皮玫瑰复合果冻的最佳制作配方。以感官评分为评定标准,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玫瑰花茶冲泡参数进行优化,再使用最佳参数冲泡所得茶汤制备果冻。在... 以金边玫瑰花所冲泡的茶汤为主要原料,魔芋胶与卡拉胶的复配胶为凝固剂,研究柚子皮玫瑰复合果冻的最佳制作配方。以感官评分为评定标准,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玫瑰花茶冲泡参数进行优化,再使用最佳参数冲泡所得茶汤制备果冻。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柚子皮玫瑰复合果冻的配方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茶汤冲泡参数为茶汤液料比20∶1(mL/g)、冲泡温度66℃、冲泡时间17min;果冻制备最佳工艺参数为柚子皮酱添加量13%、木糖醇添加量5.4%、复配胶添加量(魔芋胶与卡拉胶质量比2∶5)1.7%。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柚子皮玫瑰复合果冻外形美观,质地均匀且光滑,酸甜可口,有明显且恰当的玫瑰芬香及柚子清香,口感爽滑细腻、弹性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柚子皮 果冻 魔芋胶 卡拉胶 木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酿酒酵母Nakazawaea ishiwadae GDMCC 60786产乙酸乙酯的诱变菌株筛选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文瑞 孙志伟 +7 位作者 石俊 张小娜 于佳俊 裴疆森 王德良 贾士儒 薛洁 钟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5-172,共8页
为提升Nakazawaea ishiwadae GDMCC 60786产乙酸乙酯的能力,通过物理诱变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和化学诱变甲基磺酸乙酯、亚硝基胍筛选突变菌株。利用三丁酸甘油酯初筛、摇瓶发酵二筛和外加底物发酵三筛。同时,对突变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溶... 为提升Nakazawaea ishiwadae GDMCC 60786产乙酸乙酯的能力,通过物理诱变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和化学诱变甲基磺酸乙酯、亚硝基胍筛选突变菌株。利用三丁酸甘油酯初筛、摇瓶发酵二筛和外加底物发酵三筛。同时,对突变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溶血性和耐药性体外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最终获得1株高产乙酸乙酯、遗传稳定性良好及体外安全性良好的突变菌株N5,将该诱变菌连续传代5次,得到乙酸乙酯含量的平均值为764.52 mg/L,葡萄糖转化率达到38.22%,与出发菌株相比,乙酸乙酯提高了1.90倍,葡萄糖转化率提高了25.03%。外加乙醇后,突变菌株N5乙酸乙酯质量浓度为1426.81 mg/L;但外加乙酸后,该菌株不生长,并失去产酯能力,表明其对乙醇耐受性强于乙酸。同时发现24 h时,突变菌株N5的酯酶、乙酰辅酶A和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值。本研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该菌株的诱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kazawaea ishiwadae GDMCC 60786 乙酸乙酯 物理化学诱变 突变菌株筛选 酶活性 体外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灵菇根部抗癌活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贞景 王昵霏 +4 位作者 刘丹 薛意斌 王甜甜 郭庆彬 王昌禄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106,共6页
采用水提醇沉、DEAE-纤维素-52和Sepharose 2B柱层析等方法提取、纯化白灵菇根部抗癌活性多糖,得到抗癌活性组分PN75-2;采用MTT法研究PN75-2多糖组分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气... 采用水提醇沉、DEAE-纤维素-52和Sepharose 2B柱层析等方法提取、纯化白灵菇根部抗癌活性多糖,得到抗癌活性组分PN75-2;采用MTT法研究PN75-2多糖组分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G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以及核磁共振(NMR)等技术对多糖组分PN75-2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N75-2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290 kDa,其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并含有微量木糖及痕量鼠李糖和阿拉伯糖;PN75-2对HepG-2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200μg/mL时,抑制率为38.3%。研究结果可为白灵菇根部多糖在功能性食品或药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菇 抗癌活性 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瓜籽油的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云平 刘文韬 +4 位作者 齐月 周航 张娣 李瑞婷 李昌模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对冬瓜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瓜籽油酸价为4.96 mg/g,过氧化值为0.02 g/100 g,皂化值为195.97 mg/g,碘值为111.22 g/100 g;冬瓜籽油中包含12种脂肪酸,其中以亚油酸为主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对冬瓜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瓜籽油酸价为4.96 mg/g,过氧化值为0.02 g/100 g,皂化值为195.97 mg/g,碘值为111.22 g/100 g;冬瓜籽油中包含12种脂肪酸,其中以亚油酸为主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1.83%;冬瓜籽油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其中菜油甾醇含量最高,为2 255.50 mg/kg,豆甾醇含量为980.76 mg/kg;冬瓜籽油中共检出3种生育酚,其中γ-生育酚含量最高(612.9 mg/kg),其次为α-生育三烯酚(90.6 mg/kg);冬瓜籽油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为56.4 mg GAE/kg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籽油 理化指标 脂肪酸组成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发酵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隋文杰 刘锐 +1 位作者 吴涛 张民 《生物产业技术》 2018年第3期13-23,共11页
固态发酵起源于传统食品生产领域,具有节水、节能、高得率、清洁等优势。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突破创新,逐渐拓展应用于现代食品工业多个领域。介绍了食品固态发酵过程的特点、影响因素和规模化装备,综述了固态发酵在食... 固态发酵起源于传统食品生产领域,具有节水、节能、高得率、清洁等优势。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突破创新,逐渐拓展应用于现代食品工业多个领域。介绍了食品固态发酵过程的特点、影响因素和规模化装备,综述了固态发酵在食品工业中传统食品、酶制剂、有机酸、食用菌、香料和其他天然活性产物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对固态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实现食品工业固态发酵规模化绿色制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传统发酵食品 酶制剂 有机酸 香料 食用菌 功能食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金属有机框架分子印迹聚合物荧光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强力霉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颖 袁冠青 +2 位作者 胡雪莲 潘明飞 方国臻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52-3459,共8页
目的建立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金属有机框架分子印迹聚合物荧光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强力霉素的分析方法。方法以强力霉素为模板分子,基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光学特性和金属有机框架的高比表面积,结合分子印迹策略,采用“一锅法”制备对... 目的建立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金属有机框架分子印迹聚合物荧光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强力霉素的分析方法。方法以强力霉素为模板分子,基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光学特性和金属有机框架的高比表面积,结合分子印迹策略,采用“一锅法”制备对强力霉素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新型分子印迹荧光探针(ZIF-67@N-GQDs@MIP)。结果该探针合成最佳条件为:选用甲醇作为合成溶剂、ZIF-67添加量为20 mg、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的摩尔比例为1:8:20。在最佳条件下该探针在0.15~5.00 mg/L范围内对强力霉素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0.029 mg/L(S/N=3),该方法用于牛奶中强力霉素检测,回收率为90.11%~92.81%。结论该方法构建的分子印迹荧光传感探针具有选择性强、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势,适用于复杂样品中痕量强力霉素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霉素 金属有机框架 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分子印迹聚合物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来源的碳点合成特性及生物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房彬 张竹君 +1 位作者 李少鹏 夏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4-209,共6页
碳点是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特性近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用于合成碳点的食品主要来自果蔬、动物、加工食品及食品废弃物等,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通过水热合成法、微波辐射法、热解法等方法合成的食... 碳点是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特性近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用于合成碳点的食品主要来自果蔬、动物、加工食品及食品废弃物等,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通过水热合成法、微波辐射法、热解法等方法合成的食品来源碳点,具有粒径小、量子产率高、细胞毒性低等优点。研究发现食品来源合成的碳点在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药物传送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将近年来不同来源的食品合成碳点的特性及其在生物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为更加绿色、高效地利用食品来源合成碳点提供指导,并为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碳点 生物传感器 生物成像 药物传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果酒发酵工艺优化及营养功能成分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少鹏 夏婷 +7 位作者 张竹君 赵宇轩 耿贝贝 任红萌 牛思思 乔长晟 余君伟 王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4-100,共7页
该研究以新鲜枸杞为原料制备果酒,并对枸杞果酒营养功能成分进行分析。以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为自变量,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枸杞果酒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枸杞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 该研究以新鲜枸杞为原料制备果酒,并对枸杞果酒营养功能成分进行分析。以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为自变量,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枸杞果酒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枸杞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7°Bx,酵母接种量0.20%,发酵温度22℃,初始pH值5.0。在此优化条件下,枸杞果酒酒精度为12.24%vol,感官评分为91.80分。枸杞果酒中的营养成分总糖、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2.27±0.16)g/100 mL、(0.62±0.04)g/100 mL、(588.12±10.23)mg/100 mL;功能成分总多酚、总黄酮、多糖和甜菜碱的含量分别为(1.88±0.06)mg没食子酸当量(GAE)/mL、(1.63±0.03)mg芦丁当量(RE)/mL、(7.17±0.01)mg/mL和(2.55±0.04)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果酒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簇用于食品包装污染物的检测及其抗菌性能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银娜 梁俊 高志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4-50,共7页
目的介绍荧光银纳米簇(AgNCs)的合成方法、荧光特性、抗菌活性,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国内外AgNCs在食品包装检测领域的应用,以及其作为新型抗菌材料体现出的强大抗菌效力,提出AgNCs的不足之处和可能的解决方法。结论AgNCs... 目的介绍荧光银纳米簇(AgNCs)的合成方法、荧光特性、抗菌活性,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国内外AgNCs在食品包装检测领域的应用,以及其作为新型抗菌材料体现出的强大抗菌效力,提出AgNCs的不足之处和可能的解决方法。结论AgNCs由于其光漂白性低、荧光量子产率高、经济效益好,可作为荧光材料设计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食品包装内的污染物。此类生物传感器具有检测快速、灵敏与特异性识别的优点。同时AgNCs具有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高的局部表面Ag浓度、高迁移率及低毒性等特点,使其抗菌性能优于传统的银纳米材料,由此,展望了新型抗菌检测双重功效AgNCs传感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簇 食品包装安全危害因子 传感器 快速检测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