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康复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冉忠江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16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1例。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片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1例。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片为对照组,给予中医康复(中药内服、中药熏洗、针刺温疗、功能康复锻炼)治疗为观察组;2组均治疗4~5周。比较2组ISOA和VAS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ISOA、VA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急性发作,可以有效的缓解、消除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功能障碍,安全性高,能够延缓关节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康复治疗 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 急性发作
原文传递
循征护理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耀丹 许虹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303-303,共1页
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循证护理是实证和求证护理,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依赖科学有效的证据,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声曼兰理进行临床实践,寸中医护理发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核心 中医护理 辨证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4
3
作者 祝艳 王雪梅 张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配合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及常规平衡功能训练,...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配合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及常规平衡功能训练,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E)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姿态稳定度、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Barthel指数(BI)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BS、FMA-L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姿态稳定度、FAC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高;干预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BI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强化平衡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平衡、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平衡功能训练 脑卒中 下肢偏瘫 平衡功能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真空抽气罐腹部走罐治疗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5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敏 《中医研究》 2021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真空抽气罐腹部走罐治疗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眉山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患者10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针刺天枢、足三里、阴陵泉、中脘、三阴交、丰隆...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真空抽气罐腹部走罐治疗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眉山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患者10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针刺天枢、足三里、阴陵泉、中脘、三阴交、丰隆等治疗,隔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空气罐走罐治疗,1次5~10 min,隔日1次。两组均以治疗10 d为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在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方面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或P<0.01)。两组在脂肪厚度、内脏脂肪指数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针刺联合真空抽气罐腹部走罐治疗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肥胖 代谢综合征 针刺 腹部走罐 真空抽气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通痹益脑汤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峻瑞 刘燕平 梁韡斌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7期854-859,共6页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通痹益脑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眉山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78例老年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 每组39例。...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通痹益脑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眉山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78例老年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 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通痹益脑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智力水平,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探测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 采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 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为76.92%(30/39),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 P=0.023)。治疗后, 观察组眩晕头晕[(1.05±0.12)分比(2.14±0.74)分, t=9.080]、胸闷恶心[(0.97±0.10)分比(2.06±0.61)分, t=11.01]、唇甲紫绀[(1.07±0.88)分比(2.55±0.70)分, t=8.22]、肌肤甲错[(0.85±0.22)分比(2.02±0.84)分, t=8.42]积分及总分[(3.94±1.32)分比(8.77±2.89)分, t=9.49]低于对照组(P<0.01);MMSE[(26.39±2.20)分比(24.20±2.37)分, t=4.0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 观察组基底动脉[(37.55±3.61)cm/s比(33.50±2.96)cm/s, t=5.42]、左椎动脉[(34.27±4.87)cm/s比(30.58±3.74)cm/s, t=3.75]、右椎动脉[(38.74±5.21)cm/s比(35.17±4.54)cm/s, t=3.23]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黏度[(1.32±0.19)mPa·s比(1.45±0.21)mPa·s, t=20.28]、全血低切黏度[(8.71±0.35)mPa·s比(8.97±0.38)mPa·s, t=3.14]、全血高切黏度[(5.41±0.39)mPa·s比(5.92±0.43)mPa·s, t=5.49]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2%(11/39)、对照组为20.5%(8/39),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 P=0.429)。结论针灸联合通痹益脑汤可有效维持老年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量, 提高临床疗效, 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中医) 通痹益脑汤 后循环缺血 孤立性眩晕 老年人 脑血流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宝 刘燕平 +2 位作者 杜开兴 黄晓 王旭松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886-890,895,共6页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观察...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观察组采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常规服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同时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5周为1个疗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和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HS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HSS评分分别显著降低和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降低,HSS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液中炎症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更加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进而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玻璃酸钠 骨关节炎 炎症因子 血液流变学 注射 关节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