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磷酸钙/左旋聚乳酸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的分析(英文) 被引量:11
1
作者 石宗利 杜心康 王彦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7期3373-3375,i005,共4页
背景:用左旋聚乳酸(PLLA),聚羟基乙酸(PGA)等可降解吸收性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的纤维状支架材料和海绵状支架材料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但这类支架材料存在着弹性模量低,受力时易变形,容易导致种子细胞损伤和降解吸收时间过... 背景:用左旋聚乳酸(PLLA),聚羟基乙酸(PGA)等可降解吸收性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的纤维状支架材料和海绵状支架材料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但这类支架材料存在着弹性模量低,受力时易变形,容易导致种子细胞损伤和降解吸收时间过长等缺陷。目的:研制出可任意调控降解速率且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生物相溶性能和毒理学性能的聚磷酸钙(CalciumPolyphosphate,CPP)纤维,并用该纤维为增强材料研制软骨组织工程复合材料。设计:以不同质量比例分组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兰州交通大学材料工程研究所完成,基体材料选用PLLA(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合成室提供),增强材料选用自制CPP纤维。干预:以高强度、高模量可设计降解速率的CPP纤维为增强材料,PLLA为基体材料,应用溶媒投放、颗粒滤取技术制备出CPP/PLLA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测试了该支架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体外37℃下Hank's人工降解液中的生物降解特性。主要观察指标:物理力学性能,降解性能。结果:CPP/PLLA支架复合材料具有三维连通、微孔、网状微观结构,微孔分布均匀,微孔尺寸为130~350μm,孔隙率90%;压缩模量随CPP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降解速率随CPP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结论:CPP/PLLA支架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体外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钙 左旋聚乳酸软 骨支架 复合材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类吸水性树脂及其凝胶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川文 黄红军 +1 位作者 李志广 王建江 《新技术新工艺》 2006年第10期62-65,共4页
综述了天然高分子类、合成聚合物类、复合物类聚丙烯酰胺吸水性树脂及其凝胶材料的合成研究现状,对目前国内外在该类材料结构及性能方面的研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最后讨论了该类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吸水性树脂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微珠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娄鸿飞 王建江 +1 位作者 胡文斌 程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3-1108,共6页
空心微珠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综合性能优异,应用前景广阔。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空心微珠(粉煤灰空心微珠、空心玻璃微珠、空心碳微珠)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与实际研究应用现状;此外,本文还特别介... 空心微珠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综合性能优异,应用前景广阔。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空心微珠(粉煤灰空心微珠、空心玻璃微珠、空心碳微珠)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与实际研究应用现状;此外,本文还特别介绍了一种基于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新型空心陶瓷微珠的新方法,并对其制备出的空心陶瓷微珠的吸波性能做了简要阐述;最后对三种传统空心微珠的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微珠 吸波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B_4C-C反应体系制备空心陶瓷沉珠的方法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建江 温晋华 +1 位作者 胡文斌 娄鸿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7-790,共4页
研究了一种制备空心陶瓷沉珠的方法与机理。以Ti-B4C-C为反应体系,基于传统火焰热喷涂原理和设备,熔射经团聚处理的自反应型复合粉体,使之在飞行过程中发生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产生陶瓷雾化熔滴,采用温度可控的介质将其接收、冷却,使之... 研究了一种制备空心陶瓷沉珠的方法与机理。以Ti-B4C-C为反应体系,基于传统火焰热喷涂原理和设备,熔射经团聚处理的自反应型复合粉体,使之在飞行过程中发生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产生陶瓷雾化熔滴,采用温度可控的介质将其接收、冷却,使之快速凝固、结晶,从而获得中空结构、原位合成的空心陶瓷沉珠。空心陶瓷沉珠形成过程经历了反应孕育、自蔓延反应引燃、团聚粉粒爆燃和陶瓷液滴凝固结晶4个阶段。制备出的空心陶瓷沉珠由TiC0.3N0.7-TiB2-TiO2复相组成,空心陶瓷沉珠的直径为50μm左右、壁厚在10μm左右。该方法制备的空心陶瓷沉珠所需设备简单,工艺灵活,适应性强,反应原料和制造运行成本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陶瓷沉珠 自蔓延高温合成 火焰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反应火焰喷涂TiC-TiB_2梯度过渡陶瓷涂层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伟波 王建江 +1 位作者 刘宏伟 胡文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47-49,共3页
以Ti-B4C-C为主反应体系,Ni-Al金属粉末为过渡材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火焰喷涂技术,在45钢基表面制备TiC-TiB2梯度过渡复相陶瓷涂层。对涂层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陶瓷涂层的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摩擦机制得出:涂层... 以Ti-B4C-C为主反应体系,Ni-Al金属粉末为过渡材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火焰喷涂技术,在45钢基表面制备TiC-TiB2梯度过渡复相陶瓷涂层。对涂层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陶瓷涂层的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摩擦机制得出:涂层的耐磨性呈梯度变化;在不同的摩擦层面存在着粘着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等多种不同的磨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反应火焰喷涂 梯度过渡涂层 TiC-TiB2复相陶瓷涂层 摩擦性能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致电阻材料在强电磁脉冲防护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嘉玮 王建江 许宝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029-10035,共7页
为同时实现电子信息装备正常电磁环境下工作和强电磁脉冲下电磁防护的双重功能,介绍了一种在电磁场下具有变阻抗特性的智能电磁防护材料,场致电阻材料。该防护材料利用其在强电磁场下发生绝缘体/导体相变的特性,可以实现在强电磁脉冲辐... 为同时实现电子信息装备正常电磁环境下工作和强电磁脉冲下电磁防护的双重功能,介绍了一种在电磁场下具有变阻抗特性的智能电磁防护材料,场致电阻材料。该防护材料利用其在强电磁场下发生绝缘体/导体相变的特性,可以实现在强电磁脉冲辐射下防护材料由高阻抗向低阻抗的转变。场致电阻材料用于电磁防护具有电磁能量选择特性,对于低功率的安全电磁波可以高效透射,而对高功率的电磁脉冲则有效屏蔽,从而达到快速感知电磁环境变化并迅速调节电磁性能的要求。介绍了几种场致电阻材料,分析了其在电磁脉冲防护领域中应用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强电磁脉冲防护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磁脉冲 场致电阻材料 电磁能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过渡复相陶瓷涂层的制备及其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月英 林峰 +2 位作者 王建江 刘宏伟 付永信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512-515,共4页
采用幂函数分布形式设计梯度过渡涂层,以Ti-B_4C-C团聚粉和Ni-Al自粘结复合粉的混合物为自蔓延反应火焰喷涂体系,在45号钢基体表面制备了Ti(C_x,N_y)-TiB_2和Ni_mAl_n梯度过渡的复相陶瓷涂层,研究了梯度过渡涂层的组织特点与耐磨性能。... 采用幂函数分布形式设计梯度过渡涂层,以Ti-B_4C-C团聚粉和Ni-Al自粘结复合粉的混合物为自蔓延反应火焰喷涂体系,在45号钢基体表面制备了Ti(C_x,N_y)-TiB_2和Ni_mAl_n梯度过渡的复相陶瓷涂层,研究了梯度过渡涂层的组织特点与耐磨性能。研究表明,当梯度指数为1,涂层按6层设计时,涂层为典型的多相非均质结构。Ti(C_x,N_y)-TiB_2复相陶瓷与Ni_mAl_n金属间化合物实现了沿涂层厚度方向的梯度过渡连接。梯度过渡陶瓷涂层的耐磨性是普通45号钢耐磨性的14倍,涂层磨损失效过程受粘着磨损与磨粒磨损共同作用,失效过程中陶瓷相的剥落是涂层磨损的关键环节,涂层中的粘接相、氧化物相和孔隙对涂层磨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反应火焰喷涂 梯度涂层 组织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空心微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娄鸿飞 王建江 +1 位作者 胡文斌 程勇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0年第2期453-456,共4页
介绍了几种空心微珠(粉煤灰空心微珠、空心玻璃微珠、空心碳微珠以及其它空心微珠)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现状;并介绍了一种基于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空心陶瓷微珠的新方法,最后指出了各类空心微珠存在的问题及应用... 介绍了几种空心微珠(粉煤灰空心微珠、空心玻璃微珠、空心碳微珠以及其它空心微珠)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现状;并介绍了一种基于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空心陶瓷微珠的新方法,最后指出了各类空心微珠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微珠 制备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乙烯醇-氯化钙共混物的吸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川文 黄红军 +1 位作者 李志广 王建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6期1169-1171,共3页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改性聚乙烯醇-无水氯化钙共混物的吸湿性能,结果发现,按照一定比例共混后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吸湿量、较快的吸湿速率和良好的吸湿稳定性,性能优于军械仓库广泛使用的无水氯化钙和变色硅胶,在我军弹药的防护包装方面有一...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改性聚乙烯醇-无水氯化钙共混物的吸湿性能,结果发现,按照一定比例共混后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吸湿量、较快的吸湿速率和良好的吸湿稳定性,性能优于军械仓库广泛使用的无水氯化钙和变色硅胶,在我军弹药的防护包装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氯化钙 共混 吸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技术制备空心陶瓷微珠吸波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景玲 王建江 +1 位作者 宋代敏 张宏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61-1264,共4页
基于反应火焰热喷涂技术,以Al-Cr2O3-Fe-MnO2-Fe2O3-蔗糖为体系,利用Al-Cr2O3自蔓延反应体系的高放热、高活性促使Fe-MnO2-Fe2O3反应进行,以快速形成陶瓷熔滴的方法制备了由多相组成的空心陶瓷微珠吸波新材料。采用SEM、XRD对淬熄产物... 基于反应火焰热喷涂技术,以Al-Cr2O3-Fe-MnO2-Fe2O3-蔗糖为体系,利用Al-Cr2O3自蔓延反应体系的高放热、高活性促使Fe-MnO2-Fe2O3反应进行,以快速形成陶瓷熔滴的方法制备了由多相组成的空心陶瓷微珠吸波新材料。采用SEM、XRD对淬熄产物的外观、中空结构与物相进行了表征,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定了淬熄产物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淬熄产物为规则空心复相陶瓷微珠,主要由Al2O3、Cr3C2、Mn2AlO4等复相组成;在0.5~18 GHz间,吸波性能小于-10 dB的频段为13.1~17.8 GHz,反射率最低达到-28.5 dB。兼具良好磁性能与电性能的组成相以及特殊的空心结构是空心复相陶瓷微珠具备良好吸波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复相陶瓷微珠 吸波剂 自反应淬熄 介电损耗 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复相结构陶瓷坯件的自反应喷射成形工艺研究
11
作者 王建江 刘宏伟 +1 位作者 姚文谨 胡文斌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9,135,共6页
以Ti粉、B4C粉和蔗糖(C的前驱体)为原料,采用自反应喷射成形技术在石墨模具内制备了Ti(C,N)-TiB2复相结构陶瓷坯件,研究了自反应喷射成形技术中几个关键工艺参数如气粉质量流率比(G/C值)、喷射距离和喷射团聚粉预热温度对制备该复相陶... 以Ti粉、B4C粉和蔗糖(C的前驱体)为原料,采用自反应喷射成形技术在石墨模具内制备了Ti(C,N)-TiB2复相结构陶瓷坯件,研究了自反应喷射成形技术中几个关键工艺参数如气粉质量流率比(G/C值)、喷射距离和喷射团聚粉预热温度对制备该复相陶瓷坯件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喷射沉积坯件孔隙度影响由主到次的参数依次为G/C值、喷射距离和预热温度。正交试验结果得出,利用Ti-B4C-蔗糖体系制备Ti(C,N)-TiB2复相陶瓷坯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G/C值为11、喷射距离为220mm,复合粉预热温度为210℃。所制备复相陶瓷坯件组织结构均匀、致密,主要由TiC0.3N0.7、TiB2与TiO2相及少量孔隙组成;其中TiC0.3N0.7和TiB2为主相,TiO2为副产物相;坯件孔隙度为2.9%,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分别为17.3GPa、387MPa和6.0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反应喷射成形 复相陶瓷坯件 工艺参数 Ti(C N)-Ti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致电阻材料在强电磁脉冲防护中的应用展望
12
作者 刘嘉玮 王建江 许宝才 《功能材料信息》 2017年第6期14-22,共9页
为同时实现电子信息装备正常电磁环境下工作和强电磁脉冲下电磁防护的双重功能,介绍了一种在电磁场下具有变阻抗特性的智能电磁防护材料,场致电阻材料.该防护材料利用其在强电磁场下发生绝缘体/导体相变的特性,可以实现在强电磁脉冲辐... 为同时实现电子信息装备正常电磁环境下工作和强电磁脉冲下电磁防护的双重功能,介绍了一种在电磁场下具有变阻抗特性的智能电磁防护材料,场致电阻材料.该防护材料利用其在强电磁场下发生绝缘体/导体相变的特性,可以实现在强电磁脉冲辐射下防护材料由高阻抗向低阻抗的转变.场致电阻材料用于电磁防护具有电磁能量选择特性,对于低功率的安全电磁波可以高效透射,而对高功率的电磁脉冲则有效屏蔽,从而达到快速感知电磁环境变化并迅速调节电磁性能的要求.介绍了几种场致电阻材料,分析了其在电磁脉冲防护领域中应用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强电磁脉冲防护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磁脉冲 场致电阻材料 电磁能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火焰喷涂Al_2O_3基复相陶瓷涂层机理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建江 杜心康 +2 位作者 王俊英 叶明惠 赵忠民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3-68,共6页
 采用SHS反应火焰喷涂工艺,以氧-乙炔火焰为辅助能源,引发Al与CuO间的高能自蔓延反应,在钢基表面制备了Al2O3-Al2Cu3复相陶瓷涂层。对经淬熄实验获取的飞行粒子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对涂层进行了物相与组织结构分析。针对喷涂条件下Al-Cu...  采用SHS反应火焰喷涂工艺,以氧-乙炔火焰为辅助能源,引发Al与CuO间的高能自蔓延反应,在钢基表面制备了Al2O3-Al2Cu3复相陶瓷涂层。对经淬熄实验获取的飞行粒子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对涂层进行了物相与组织结构分析。针对喷涂条件下Al-CuO团聚体自蔓延反应的能量状态和喷涂粉体特定的物理与几何特征,提出了SHS反应喷涂的基本过程:各团聚颗粒构成独立的微小反应单元,经历反应孕育、飞行燃烧、碰撞、结构转变与凝固4个阶段形成目标涂层。围绕这一基本过程详细讨论了其中的反应机理、结构形成与凝固行为、组织形态及其成因以及各个阶段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 反应火焰喷涂 陶瓷涂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体聚集状态对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反应喷涂Al_2O_3-Al_2Cu_3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建江 杜心康 +3 位作者 赵忠民 张龙 叶明惠 姚占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采用SHS技术和传统氧 乙炔火焰喷涂技术 ,利用Al与CuO间的高能铝热反应 ,在钢的表面制备了Al2 O3 Al2 Cu3复相涂层。研究了粉体聚集状态对SHS火焰喷涂涂层物相组成、组织结构和反应机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 :非团聚CuO Al粉体分散在气流中... 采用SHS技术和传统氧 乙炔火焰喷涂技术 ,利用Al与CuO间的高能铝热反应 ,在钢的表面制备了Al2 O3 Al2 Cu3复相涂层。研究了粉体聚集状态对SHS火焰喷涂涂层物相组成、组织结构和反应机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 :非团聚CuO Al粉体分散在气流中缺乏发生SHS反应的条件 ,而团聚CuO Al体 ,经历反应孕育、飞行燃烧、碰撞、结构转变与凝固 4个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燃烧合成 反应喷涂 团聚体 陶瓷涂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反应火焰喷涂TiC-TiB_2复相陶瓷涂层的水淬熄试验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建江 杜心康 +2 位作者 付永信 薛锦 潘希德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2,共5页
用水淬熄法研究了Ti-B4C-C系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反应火焰喷涂TiC-TiB2复相陶瓷涂层的反应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在喷涂过程中喷涂团聚颗粒各组元间、各组元与环境间存在多种反应的竞争,团聚颗粒飞行距离不同,反应得到的产物不同。喷涂... 用水淬熄法研究了Ti-B4C-C系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反应火焰喷涂TiC-TiB2复相陶瓷涂层的反应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在喷涂过程中喷涂团聚颗粒各组元间、各组元与环境间存在多种反应的竞争,团聚颗粒飞行距离不同,反应得到的产物不同。喷涂的最佳距离为180mm,此处获得的球形粒子(陶瓷液滴)数量最多,团聚粉熔融最充分,获得的球形陶瓷液滴数量最多,形成的目标产物最理想。陶瓷液滴的形成始于钛粉的熔化,并通过扩散和毛细管作用向B4C和C颗粒渗透和浸润,经过自蔓延反应能量积累,最后SHS爆燃完成。当陶瓷液滴遇水淬熄后将以柱状方式结晶成毛线团状,可以用熔渣正规离子溶液模型描述液滴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淬熄法 自反应火焰喷涂 TiC-TiB2复相陶瓷 陶瓷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复相陶瓷涂层的SHS反应火焰喷涂过程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建江 刘宏伟 +1 位作者 杜心康 张龙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8-31,共4页
基于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的反应火焰喷涂技术,用氧–乙炔火焰引燃Al–CuO团聚粉,使之发生自蔓延反应,在钢基表面制备了Al2O3复相陶瓷涂层。通过水淬熄试验截取飞行粒子的中间状态,对经水冷后的粒子及喷涂涂层进行物相与组织分析,从... 基于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的反应火焰喷涂技术,用氧–乙炔火焰引燃Al–CuO团聚粉,使之发生自蔓延反应,在钢基表面制备了Al2O3复相陶瓷涂层。通过水淬熄试验截取飞行粒子的中间状态,对经水冷后的粒子及喷涂涂层进行物相与组织分析,从而给出了SHS反应火焰喷涂Al2O3复相陶瓷涂层的基本过程,即各团聚颗粒构成独立的微小反应单元,经历Al熔化和CuO分解的反应孕育、Al与Cu2O的飞行反应燃烧、与基体碰撞并继续反应、结构转变与凝固4个阶段,最终形成Al2O3复相陶瓷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 反应火焰喷涂 AL2O3 陶瓷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反应火焰喷涂过程中碰撞沉积物的形成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建江 付永信 +2 位作者 杜心康 温晋华 薛锦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10,共5页
以Ti-B4C-C为反应喷涂体系,基于SHS反应火焰喷涂制备TiC-TiB2复相陶瓷涂层技术,进行粒子与基体碰撞试验,获得了自蔓延反应火焰喷涂粒子与基体碰撞变形后的各种形貌图,通过对飞行粒子结构与粒子变形特点的研究得出:飞行粒子的形态与结构... 以Ti-B4C-C为反应喷涂体系,基于SHS反应火焰喷涂制备TiC-TiB2复相陶瓷涂层技术,进行粒子与基体碰撞试验,获得了自蔓延反应火焰喷涂粒子与基体碰撞变形后的各种形貌图,通过对飞行粒子结构与粒子变形特点的研究得出:飞行粒子的形态与结构决定了粒子的变形特点,五种形态的碰撞沉积物来自各自对应的飞行粒子;基体预热温度、喷涂距离和喷涂团聚粉粒制备质量对碰撞沉积物的沉积率及扁平化有重要影响;不同变形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对涂层组织与性能会造成不同的影响,扁平粒子的薄膜飞溅主要由陶瓷熔滴内的气泡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火焰喷涂 碰撞 扁平化 飞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聚粉改性对反应喷涂Ti(C,N)-TiB_2复相陶瓷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月英 林峰 +1 位作者 王建江 刘宏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50-53,共4页
影响反应火焰喷涂Ti(C,N)-TiB2复相陶瓷涂层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喷涂粉体的聚集状态。分别采用化学镀Ni和溶胶-凝胶TiO2包覆Ti-B4C-C-Al系团聚粉工艺,对Ti-B4C-C-Al系喷涂团聚粉进行胶囊化改性,以强化自蔓延反应团聚粉单元,研究团聚... 影响反应火焰喷涂Ti(C,N)-TiB2复相陶瓷涂层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喷涂粉体的聚集状态。分别采用化学镀Ni和溶胶-凝胶TiO2包覆Ti-B4C-C-Al系团聚粉工艺,对Ti-B4C-C-Al系喷涂团聚粉进行胶囊化改性,以强化自蔓延反应团聚粉单元,研究团聚粉经胶囊化改性后对反应火焰喷涂Ti(C,N)-TiB2复相陶瓷涂层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喷涂团聚粉的胶囊化改性是改善反应火焰喷涂涂层质量的有效方法,胶囊化效果越好,喷涂粉的自蔓延反应越充分,反应产物转化率越高;胶囊化改性可有效防止团聚粉中的钛在喷涂过程的氧化,并对涂层组织与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使涂层的致密度和显微硬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火焰喷涂 Ti(C N)-TiB2 陶瓷涂层 团聚粉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粉体的包覆制备技术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川文 黄红军 +1 位作者 刘宏伟 王建江 《新技术新工艺》 2005年第11期44-47,共4页
简述了复合粉体中不同种类粒子间的复合方式,对目前复合粉体的主要包覆制备方法(机械化学改性、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化学镀法)进行了介绍,讨论了粉体包覆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复合粉体 包覆技术 包覆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火焰喷涂梯度过渡陶瓷涂层的显微组织及耐磨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月英 王建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8-41,共4页
以Ti-B4C-C团聚粉和Ni-Al“自粘结”复合粉的混合物为自蔓延反应火焰喷涂体系,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Ti(Cx,Ny)-TiB2和NimAln梯度过渡的复相陶瓷涂层,分析研究了梯度过渡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与耐磨性。研究表明:Ti(Cx,Ny)-TiB2复相陶瓷与Nim... 以Ti-B4C-C团聚粉和Ni-Al“自粘结”复合粉的混合物为自蔓延反应火焰喷涂体系,在45钢基体表面制备Ti(Cx,Ny)-TiB2和NimAln梯度过渡的复相陶瓷涂层,分析研究了梯度过渡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与耐磨性。研究表明:Ti(Cx,Ny)-TiB2复相陶瓷与NimAln金属间化合物实现了沿涂层厚度方向的梯度过渡连接。梯度过渡陶瓷涂层的耐磨性是普通45钢耐磨性的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火焰喷涂 梯度涂层 金相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