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郭洁 张玉 +3 位作者 孙耀东 贾万明 边亚 王雅依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石家庄市第二医院于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二甲双...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石家庄市第二医院于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心功能、生活质量(QOL)、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较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E/A)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OL评分较对照组高(86.65±8.46)分vs.(72.29±8.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心功能 血脂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趋化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郭洁 张玉 +3 位作者 孙耀东 贾万明 边亚 王雅依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12-214,218,共4页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趋化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趋化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治疗4周后分析两组患者血糖、心功能、血清趋化素、胰岛素抵抗及不良反应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t=2.27,P=0.03)、餐后2 h血糖(t=2.04,P=0.04)、糖化血红蛋白(t=3.32,P=0.0001)、血清趋化素(t=14.15,P<0.01)和稳态模型IR指数HOMA-IR(t=5.59,P<0.01)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t=4.29,P<0.01)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从患者的心脏功能而言,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11.53,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的内径大小(LVESD,t=9.46,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内径大小(LVEDD,t=4.85,P<0.01)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从安全角度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不仅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血清趋化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等情况有明显改善,且对患者的心功能起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血清趋化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贾万明 牛素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尿酸水平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纳入1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是否增高分为血尿酸正常组(n=95)和血尿酸增高组(n=55),比较两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尿酸水平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纳入1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是否增高分为血尿酸正常组(n=95)和血尿酸增高组(n=55),比较两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血尿酸增高的55例患者中,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27.27%(15/55),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的患者[10.53%(10/95),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尿酸水平(OR 1.007,95%CI 1.001~1.013,P=0.014)及造影剂用量(OR 1.035,95%CI 1.017~1.054,P=0.000)。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尿酸升高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风险增大是独立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造影剂肾病 危险因素 冠心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支架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抗焦虑治疗的中西医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梁小华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696-698,共3页
目的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支架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300例冠心病支架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51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抗焦虑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研究组149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用... 目的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支架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300例冠心病支架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51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抗焦虑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研究组149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用疏肝解郁的中药汤剂。结果 1疗程(6周)后,研究组焦虑抑郁HAMD评分、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肾功能损害、中医症状疗效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疏肝解郁中药汤剂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客观治疗效果与新型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相同,但是中医自觉症状及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支架术后 抑郁症 中西医抗焦虑治疗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疏肝解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5
作者 李燕 李亮 +2 位作者 孙家安 范卫泽 韩晓芹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 评价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近期与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 4例 ,发病时间均在 6小时以内。 2 1例给予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组 ) ,33例... 目的 评价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近期与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 4例 ,发病时间均在 6小时以内。 2 1例给予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组 ) ,33例接受直接PCI治疗 (直接PCI组 )。比较两组患者 1年内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除去在直接PCI组Killip≥Ⅲ级患者较多外 (2 7.2 %vs4 .7% ,P =0 .0 38) ,两组间基本临床资料相似。直接PCI组术后住院期间心肌缺血发生率 (3.0 %vs 2 3.8% ,P =0 .0 18)及 1年内靶血管的再次血管成形术率 (9.0 %vs 33.3% ,P =0 .0 2 5 )均明显低于溶栓治疗组。死亡及再梗死率亦低于溶栓治疗组 (6 .0 %vs 2 8.4 % ,P =0 .0 2 3)。出血率 (9.0 %vs9.0 % ,P =0 .95 7)及脑卒中发生率 (3.0 % vs0 .0 % ,P =0 .4 2 1)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糖尿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在儿童重症肺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关薇 张若男 +2 位作者 刘连凤 田滑华 牛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6期57-63,共7页
目的 探讨含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在儿童重症肺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160例,根据出院时病情恢复情况将其... 目的 探讨含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在儿童重症肺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160例,根据出院时病情恢复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48例)和预后良好组(112例)2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和炎性指标,探讨儿童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构建不含与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评估其预测价值及临床净获益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哮喘病史、胸腔积液及炎性指标IL-6、PCT、CRP、ESR是儿童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评分是儿童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儿童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33,95%CI为0.873,0.998,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85.71%,优于不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且该模型一致性、拟合度均较好;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值在0.4~0.9时能够提供附加临床净获益;外部验证显示,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儿童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95%CI为0.870,0.984,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81.82%,优于不含炎性指标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结论 炎性指标IL-6、PCT、CRP、ESR在构建儿童重症肺炎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能提高预测价值与临床净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预后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边亚 刘广阔 +2 位作者 郭洁 陈晋波 吕小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9期94-99,共6页
日的 探究尼可地尔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84例,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日的 探究尼可地尔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84例,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采用统一降糖方案,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两组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心绞痛相关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脑钠肽(BNP)〕、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及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LVEF、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LVEF、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两组治疗3、6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分别小于本组治疗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短于本组治疗前,LVEF分别大于本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分别小于本组治疗3个月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短于本组治疗3个月后,LVEF分别大于本组治疗3个月后,且试验组治疗3、6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小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LVEF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MACE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可提高老年T2DM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下调炎症因子表达,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心绞痛 尼可地尔 治疗效果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