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亮 续微 许珅华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期212-213,共2页
针对地下管线探测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石家庄市管线特点,对管线进行了归类探测实践,提出适合石家庄市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案技术,为保证今后工区的探测质量提供了相关依据。
关键词 管线探测方法 作业程序 探测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二次开发技术的土层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爱红 袁颖 张鸿儒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75-1178,共4页
利用虚拟激励法,将随机振动分析转化为一系列简谐振动分析,根据激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直接输入加速度的加载方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ANSYS谐响应分析中必须输入简谐力的限制;采用等价线性化法模拟材料的非线性,扩充了ANSYS的本构... 利用虚拟激励法,将随机振动分析转化为一系列简谐振动分析,根据激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直接输入加速度的加载方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ANSYS谐响应分析中必须输入简谐力的限制;采用等价线性化法模拟材料的非线性,扩充了ANSYS的本构模型,并利用AN-SYS的高级APDL语言编制了相应的外挂式程序.最后以非线性均质土层为例,研究了在5种不同方法下,等幅剪应变取值对随机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等幅剪应变不同取值方法,对等价剪切模量、等价阻尼比和位移标准差影响很大,建议采用直接插值法模拟材料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二次开发 随机振动 直接加速度法 等效线性 虚拟激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技术在长城墙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国辉 董茂干 张建南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6,共4页
本文结合长城墙体的结构特点,阐述了探地雷达无损检测长城墙体内不良隐患的应用原理与可行性,该方法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河北省山海关市区内的罗城、望洋楼等多处城台和城墙的检测研究,获取了墙体不同介质的有关参数... 本文结合长城墙体的结构特点,阐述了探地雷达无损检测长城墙体内不良隐患的应用原理与可行性,该方法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河北省山海关市区内的罗城、望洋楼等多处城台和城墙的检测研究,获取了墙体不同介质的有关参数,提出了一整套现场检测方案和资料解释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精度高,速度快,是适合长城墙体检测的物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长城墙体 不良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和面波法在滑坡体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盈娇 刘波 《山西建筑》 2011年第2期81-82,共2页
通过陕西省北部某高速公路滑坡勘查中的实际问题,详细讨论了高密度电法和面波法在滑坡体勘查中的应用,分别阐述了物探方法原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成果解释等,以取得满意的勘探结果。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面波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贾学民 周铭 曹清章 《科技广场》 2006年第4期93-95,共3页
本文通过介绍探地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近年来探地雷达新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讨论了此方法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潜力,明确不同探测研究对象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在公路工程中更好开发利用新技术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公路工程 路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激电在古林西铅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秋军 陈春阳 刘哲 《山西建筑》 2011年第11期64-65,共2页
分析了激发极化法的激电中梯装置在古林西县十二吐区铅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通过1∶10 000大功率激电扫面,大致查明了区内矿(化)体规模、形态、含矿性及其变化规律,在经过综合研究之后,总结出了区内有色金属矿的控矿因素及机制,建立了... 分析了激发极化法的激电中梯装置在古林西县十二吐区铅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通过1∶10 000大功率激电扫面,大致查明了区内矿(化)体规模、形态、含矿性及其变化规律,在经过综合研究之后,总结出了区内有色金属矿的控矿因素及机制,建立了成矿和找矿模式,为该区的进一步研究与勘探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法勘探 激发极化法 激电中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新桥块状硫化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红阳 李英杰 +4 位作者 侯增谦 杨竹森 蒙义峰 曾普胜 徐文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7-345,共9页
新桥块状硫化物矿床发育双层结构,地球化学特征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和垂向变化。下部网脉状蚀变矿化岩石SiO2、Al2O3、K2O和Na2O等含量较高,上部层状块状矿石和含矿岩石Fe2O3、FeO、CaO、MgO及SiO2等明显富集。稀土含量相对较低,... 新桥块状硫化物矿床发育双层结构,地球化学特征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和垂向变化。下部网脉状蚀变矿化岩石SiO2、Al2O3、K2O和Na2O等含量较高,上部层状块状矿石和含矿岩石Fe2O3、FeO、CaO、MgO及SiO2等明显富集。稀土含量相对较低,上部层状块状矿层平均值为10.73×10-6,下部通道相蚀变矿化岩石平均值为126.1×10-6。重晶石δ34S值为+16.2‰,硬石膏δ34S值为+11.2‰,黄铁矿δ34S值为+1.5‰~+4.7‰。含矿硅质岩δ18O为+12.0‰~+13.9‰,下部通道相含黄铁矿石英脉δ18O值为+13.3‰~+18.6‰。自下部网脉状矿化到上部层状块状矿层,从粗晶细晶到变胶状胶状黄铁矿,δ34S、δ18O和δ30Si值逐渐降低,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平均值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二元结构 地球化学 安徽新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矿物对重金属有害元素吸附性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曹积飞 杨秋荣 +1 位作者 李英杰 康桂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文章从粘土矿物主要性能出发,结合粘土矿物吸附能力试验和已知采矿污染区粘土矿物吸附能力测试,研究了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对Pb、Zn、Cr、Cd、Hg等重金属有害元素的吸附性,探讨了粘土矿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粘土矿物 重金属 吸附性 水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大水闪长岩型金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7
9
作者 李红阳 李英杰 +3 位作者 袁万明 杨秋荣 康桂玲 曹积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5,共5页
大水金矿氧化带下部,发育大量的微细粒浸染状、细脉状黄铁矿和黄铜矿,并出现砷黝铜矿。地表氧化矿中的赤铁矿,是黄铁矿等原生硫化物氧化所致;在矿石矿物成分上,黄铁矿、黄铜矿和砷黝铜矿的Au含量普遍较高。黄铁矿中的Co/N i比值多大于2... 大水金矿氧化带下部,发育大量的微细粒浸染状、细脉状黄铁矿和黄铜矿,并出现砷黝铜矿。地表氧化矿中的赤铁矿,是黄铁矿等原生硫化物氧化所致;在矿石矿物成分上,黄铁矿、黄铜矿和砷黝铜矿的Au含量普遍较高。黄铁矿中的Co/N i比值多大于2,与岩浆成因黄铁矿相吻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5℃~400℃。3δ4S=-1.8‰~+4.1‰,1δ3C=-2.7‰~+4.3‰,1δ8O=6.63‰~19.42‰,δD=-101‰~-75‰。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碳、硫和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赋矿闪长岩体,为富硫化物的闪长岩型金矿床。砷黝铜矿对找矿与勘探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型金矿床 矿物地球化学 甘肃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官山铜-铁-金-硫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红阳 李英杰 +4 位作者 康桂玲 曹积飞 杨竹森 侯增谦 蒙义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0-376,共7页
铜官山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网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网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矿石,CaO、MgO、Fe2O3、FeO等含量和δ18O值总体逐渐增高,SiO2、Al2O3、TiO2、K2O、Na2O、REE... 铜官山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网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网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矿石,CaO、MgO、Fe2O3、FeO等含量和δ18O值总体逐渐增高,SiO2、Al2O3、TiO2、K2O、Na2O、REE等含量和流体包裹体温度(341.9℃→178.0℃)及δ34S值总体逐渐降低。黄铁矿δ34S值为(+2.1^+7.9)‰,上部层状块状矿石中方解石和石英δ18O平均值为+13.9‰,下部网脉状矿化岩(矿)石中脉石英或全岩δ18O平均值为+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金-硫矿床 二元结构 地球化学 安徽铜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下混凝土动态抗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闫东明 林皋 +1 位作者 刘钧玉 袁颖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7-711,共5页
在大连理工大学自行研制的大型静、动态电液伺服试验系统上对两种湿度条件和两种温度条件下的混凝土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1-0 5/s^1-0 2/s)下的动态压缩试验,系统研究了湿度、温度条件对混凝土材料动态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探索了混凝土... 在大连理工大学自行研制的大型静、动态电液伺服试验系统上对两种湿度条件和两种温度条件下的混凝土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1-0 5/s^1-0 2/s)下的动态压缩试验,系统研究了湿度、温度条件对混凝土材料动态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探索了混凝土材料产生应变速率敏感性的内在机理,发现动态抗压强度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在室温(20℃)条件下,含水量高的混凝土应变速率敏感程度高;温度通过改变混凝土内部自由水的状态来影响混凝土的应变速率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应变率 抗压强度 温度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冬瓜山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红阳 杨秋荣 +3 位作者 李英杰 侯增谦 杨竹森 蒙义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1-556,共6页
冬瓜山铜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浸染状—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浸染状—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块状矿石,CaO、MgO、Fe2O3、FeO、Cu、Au、Zn、Ag、As等含量和δ18O、δ12C值总体逐渐增高,... 冬瓜山铜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浸染状—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浸染状—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块状矿石,CaO、MgO、Fe2O3、FeO、Cu、Au、Zn、Ag、As等含量和δ18O、δ12C值总体逐渐增高,SiO2、Al2O3、TiO2、K2O、Na2O、Pb、Hg、Sb、Mo、REE等含量和流体包裹体温度379·3℃→135·0℃及δ34S值总体逐渐降低。硬石膏δ34S值为+14·8‰^+20·5‰,黄铁矿δ34S值为+2·7‰^+7·9‰,含矿硅质岩δ18O为+12·0‰,含铜矿石中菱铁矿δ18O平均值为+13·97‰。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冬瓜山铜矿床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二元结构 地球化学 安徽冬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余力向量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袁颖 林皋 +1 位作者 闫东明 周爱红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4-23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残余力向量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文中首先对残余力向量法和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在无噪声的情况下,使用任意一阶模态数据,残余力向量法都能够对损伤进行准确定位。但是,振动测试数据中往往包... 提出了一种基于残余力向量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文中首先对残余力向量法和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在无噪声的情况下,使用任意一阶模态数据,残余力向量法都能够对损伤进行准确定位。但是,振动测试数据中往往包含噪声,导致运用残余力向量法进行损伤识别完全不可行。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常规模态分析的基础上,以节点的残余力向量构造用于遗传搜索优化的目标函数形式,然后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重点进行了噪声条件下的结构损伤定位和定量研究。最后,本文用一个平面桁架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方法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残余力向量法 噪声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完备模态测试信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袁颖 林皋 +1 位作者 周爱红 周海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3-698,共6页
测试信息不完备、测量噪声等因素是制约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应用的主要难点.为此首先采用部分测点的实测模态振型数据和未测点的有限元模型模态振型数据构造出完整的模态振型.其次,建立了一种适合梁系和杆系结构的基于不完备测试信息的损... 测试信息不完备、测量噪声等因素是制约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应用的主要难点.为此首先采用部分测点的实测模态振型数据和未测点的有限元模型模态振型数据构造出完整的模态振型.其次,建立了一种适合梁系和杆系结构的基于不完备测试信息的损伤识别方程,并采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进行了方程的求解.由于采用的是标量损伤模型,该方法可以同时进行结构的损伤定位和定量研究.最后,用一个平面桁架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考查了实测自由度数、模态数、测试噪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测试数据不完备及一定噪声水平条件下,该方法仍有较好的损伤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备测试数据 损伤识别 Levenberg—Marquardt法 测量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滑坡灾害地形地貌因子敏感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曹洪洋 郝东恒 白聚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7,共5页
为分析地形地貌与滑坡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滑坡影响因子贡献率的数学方法,研究雅安市雨城区坡度坡向对滑坡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通过研究得到了每一区间的坡度和坡向对滑坡的贡献率,定量地分析了坡度、... 为分析地形地貌与滑坡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滑坡影响因子贡献率的数学方法,研究雅安市雨城区坡度坡向对滑坡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通过研究得到了每一区间的坡度和坡向对滑坡的贡献率,定量地分析了坡度、坡向对研究区域的滑坡发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坡度20~30°区间的区域为滑坡最敏感的区域,坡向带90~120°区间是滑坡灾害最敏感的区域,但坡向带每一区域的贡献率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滑坡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GIS) 贡献率 地形地貌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锥体原理的空间后方交会改进算法 被引量:16
16
作者 官云兰 周世健 +1 位作者 周铭 贾永华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28,共2页
在摄影测量中,空间后方交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通过空间后方交会可以确定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从而确定像片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对其中部分复杂公式进行改进,得到了表达形式简单,且易于理解和解算... 在摄影测量中,空间后方交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通过空间后方交会可以确定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从而确定像片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对其中部分复杂公式进行改进,得到了表达形式简单,且易于理解和解算的实用公式,并通过实例证明改进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锥体法 空间后方交会 改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宣隆起核部的转枝莲辉石闪长岩 被引量:6
17
作者 邵济安 魏春景 +2 位作者 张履桥 牛树银 牟保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89-1396,共8页
位于冀西北张家口-宣化地区的转枝莲辉石闪长岩侵入水泉沟正长岩杂岩体中。该岩石由紫苏辉石、次透辉石、黑云母、中长石、正长石以及磷灰石、钛铁矿等副矿物组成。全岩分析结果SiO_253%~59%。本文根据上述两点将其命名为辉石闪长岩... 位于冀西北张家口-宣化地区的转枝莲辉石闪长岩侵入水泉沟正长岩杂岩体中。该岩石由紫苏辉石、次透辉石、黑云母、中长石、正长石以及磷灰石、钛铁矿等副矿物组成。全岩分析结果SiO_253%~59%。本文根据上述两点将其命名为辉石闪长岩,通过岩石成因、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和岩石的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认为岩体是上地幔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辉石闪长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3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石闪长岩 岩石成因 RB-SR等时线年龄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区地形条件对GPS定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文兵 李卫国 +1 位作者 汤孟平 高飞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4,共6页
在林区周边多种地形中布设试验点,通过实地测量,探讨地形因子对高性能GPS接收机单点定位和GPS-RTK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常用的GPS测量方式同一时间段观测值有一定的聚集性,不同时段之间会产生整体性偏差;Trimble 5800 GPS接... 在林区周边多种地形中布设试验点,通过实地测量,探讨地形因子对高性能GPS接收机单点定位和GPS-RTK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常用的GPS测量方式同一时间段观测值有一定的聚集性,不同时段之间会产生整体性偏差;Trimble 5800 GPS接收机单点定位在不同地形中测量的内外符合精度为0.512~4.465 m,受山体和建筑物的影响较大,较空旷区域中可以达到分米级精度;RTK技术在观测条件较好时,平面中误差大多在1 cm以内,高程中误差为1~3 cm,上午、下午两个时段定位精度相近,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中观测精度较低,只有亚米级,高程精度更低,大多历元得不到固定解,在山谷等更恶劣的地形中,甚至得不到浮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定位 GPS-RTK 地形条件 内符合精度 外符合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金丝小枣优质高产区土壤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英杰 杨秋荣 +3 位作者 康桂玲 曹积飞 王金芳 冯景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354-7354,7364,共2页
研究表明,沧州当地特定的土壤条件、盐碱度,最佳的Fe、Mn等营养元素组合等特有的土壤地球化学环境,造成了沧州金丝小枣的优质高产。
关键词 金丝小枣 土壤地球化学 沧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二元结构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红阳 李英杰 +3 位作者 杨秋荣 侯增谦 杨竹森 蒙义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1,共4页
铜陵矿集区含金铜-硫-铁块状硫化物矿床,具有明显的地质地球化学二元结构性。与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双层结构相对应,从下部浸染状-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矿石,CaO、MgO、Fe2O3、FeO、Cu、Au、As等含量和1δ8O、1δ3C、3δ0S i、Pb同位素... 铜陵矿集区含金铜-硫-铁块状硫化物矿床,具有明显的地质地球化学二元结构性。与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双层结构相对应,从下部浸染状-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矿石,CaO、MgO、Fe2O3、FeO、Cu、Au、As等含量和1δ8O、1δ3C、3δ0S i、Pb同位素逐渐增高,流体包裹体温度307.1°C→159.8°C和3δ4S值逐渐降低。地质地球化学的二元结构特征,可以作为块状硫化物矿床找矿与勘探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二元结构 找矿标志 铜陵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