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药品专业特色,构建志愿服务新途径——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药品工程系为例
1
作者 武志佳 《学园》 2020年第11期5-6,共2页
通过对药品专业特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研究,立足于药品专业的特色,以义务问诊教学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积极探索药品专业特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实施途径:药品专业特色志愿服务要做到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育人化、社会化以及... 通过对药品专业特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研究,立足于药品专业的特色,以义务问诊教学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积极探索药品专业特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实施途径:药品专业特色志愿服务要做到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育人化、社会化以及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药品专业特色志愿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专业特色 志愿服务 食品与药品工程系
原文传递
虚拟仿真技术在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浩 《现代食品》 2025年第4期161-163,共3页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作为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人员的必要课程。为了提高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出社会发展和企业所需要的...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作为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人员的必要课程。为了提高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出社会发展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就要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可以推动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迈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相比传统实验教学更具直观性和仿真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 实验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共建食品检测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荣敏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8,共4页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检测实训项目开发、跟岗实习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队伍和校企文化整合.通过它实现了校企双方在制度、标准和评价上的"三对接"...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检测实训项目开发、跟岗实习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队伍和校企文化整合.通过它实现了校企双方在制度、标准和评价上的"三对接",学生跟岗实习的"四真实"和校企合作的"五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生产性实训基地 教学体系
原文传递
依托青创空间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4
作者 邢宇 董月芬 +1 位作者 苏天雄 杨亚飞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9-21,共3页
青创空间是以向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创业服务为重点,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依托青创空间,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有利于实现专业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的直接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经营的对接、教学系部与入校企业的对接、校园文化与... 青创空间是以向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创业服务为重点,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依托青创空间,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有利于实现专业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的直接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经营的对接、教学系部与入校企业的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创空间 校企合作 创业团队
原文传递
信息技术在高职有机化学课堂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以有机食品为例
5
作者 孙筱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4期46-48,共3页
高职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互动性和实践实验性,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细致分析和讨论,提高混合式教学的信息因素。本文针对混合式教学模... 高职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互动性和实践实验性,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细致分析和讨论,提高混合式教学的信息因素。本文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简单介绍,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高职有机化学课堂应用的价值,重点探究了信息技术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职 有机化学课堂 混合式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研究
6
作者 刘浩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4期37-39,共3页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在食品安全专业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真正熟练地掌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食品安全质检人员,满足食品检测领域对人才...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在食品安全专业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真正熟练地掌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食品安全质检人员,满足食品检测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确保广大群众饮食的安全和健康。本文主要探讨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 教学做一体化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7
作者 刘浩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2期88-90,共3页
本文旨在研究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在分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进行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对课程进行整体分析,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思政挖掘,找出专业课程和思政的交叉点,在教学方法... 本文旨在研究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在分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进行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对课程进行整体分析,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思政挖掘,找出专业课程和思政的交叉点,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 改革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知行合一”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月芬 《科教导刊》 2017年第8X期32-33,共2页
在职业教育中构建"知行合一"核心课程体系,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首先综述"知行合一"理念的由来及发展,继而结合笔者所在院校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整且科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并详细... 在职业教育中构建"知行合一"核心课程体系,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首先综述"知行合一"理念的由来及发展,继而结合笔者所在院校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整且科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并详细论述知行合一核心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指出知行合一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核心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 化工装备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问题及食品检测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爱军 《食品界》 2017年第6期37-37,共1页
食品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安全问题应当是食品制作的核心保障。在伴随食品种类的不断增加,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已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需采取一定措施对这一问题做到及时制止。食品检测是当前判断和发现食品各个问题的有... 食品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安全问题应当是食品制作的核心保障。在伴随食品种类的不断增加,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已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需采取一定措施对这一问题做到及时制止。食品检测是当前判断和发现食品各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在面对当下2000余种食品添加剂种类,食品检测的难度正在提高,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钻空子使用非法添加剂,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如何通过有效方法减少这一现象是本文即将探讨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测 食品种类 核心保障 食品生产商 食品添加剂 添加剂种类 浓缩食品 包装食品 免疫酶技术 吊白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博物院助力地域文化传承发展优化路径研究
10
作者 苑潇卜 武志佳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0-53,共4页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展示的重要机构,在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深入探讨河北博物院在助力地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河北博物院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优化路径进行探讨,旨在为河...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展示的重要机构,在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深入探讨河北博物院在助力地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河北博物院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优化路径进行探讨,旨在为河北博物院乃至各地博物馆助力地域文化传承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博物院 地域文化 传承发展 优化路径
原文传递
强化食品安全标准应用 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成效
11
作者 王爱军 《中国食品》 2019年第5期120-120,共1页
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执法中又是十分重要的依据,因此在执法实践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食品安全标准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执法中又是十分重要的依据,因此在执法实践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食品安全标准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们必须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梳理,并针对性地加以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实践应用的成效。一、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食品安全标准应用存在的不足1.不同的食品安全标准没有完全实现统一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管理 安全标准 标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fion/Hb/Fe_(3)O_(4)@Cs/GCE传感器检测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
12
作者 赵荣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600-7605,共6页
目的制备Nafion/Hb/Fe_(3)O_(4)@Cs/GCE传感器,并应用于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acrylamide,AM)的检测分析。方法制备Fe_(3)O_(4)@碳球纳米复合材料(Fe_(3)O_(4) carbon sphere nanocomposites,Fe_(3)O_(4)@Cs),并复合Nafion和血红蛋白(hemo... 目的制备Nafion/Hb/Fe_(3)O_(4)@Cs/GCE传感器,并应用于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acrylamide,AM)的检测分析。方法制备Fe_(3)O_(4)@碳球纳米复合材料(Fe_(3)O_(4) carbon sphere nanocomposites,Fe_(3)O_(4)@Cs),并复合Nafion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以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为工作电极制备Nafion/Hb/Fe_(3)O_(4)@Cs/GCE传感器,通过对固载方式、Hb固载量、加成温度以及加成时间的优化确定Nafion/Hb/Fe_(3)O_(4)@Cs/GCE对丙烯酰胺进行定量检测的最佳检测条件。结果 Fe_(3)O_(4)@Cs导电性良好,能显著提高Nafion/Hb/Fe_(3)O_(4)@Cs/GCE传感器的灵敏度。AM与Hb的加成率与其浓度负对数在1×10^(-5)-1× 10^(-9)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5.254X+60.01 (X为AM浓度的负对数),r^(2)=0.9973,检出限为2.134×10^(-10) mol/L,加标回收率在95.6%-98.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5%。结论该方法简单、方便快捷,适用于油炸食品中AM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丙烯酰胺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
13
作者 刘浩 《现代食品》 2025年第2期41-43,共3页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市场监管部门及食品企业常用的食品检测手段。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人才需求明显增加。基于此,本文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市场监管部门及食品企业常用的食品检测手段。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人才需求明显增加。基于此,本文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展开研讨,阐述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针对当前课程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对于如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人才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及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人才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探索——同步教学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力 张加赢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5-66,共2页
食品检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实训课程存在大型检测设备数量少,学生参与度低以及实训效果不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在食品检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中应用了同步教学系统.此系统由服务器、服务平台和移动教学客户端组成.分析了系统... 食品检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实训课程存在大型检测设备数量少,学生参与度低以及实训效果不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在食品检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中应用了同步教学系统.此系统由服务器、服务平台和移动教学客户端组成.分析了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教学系统 食品检测技术 综合实训 改革
原文传递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耐酸酿酒酵母菌株 被引量:8
15
作者 耿海波 郑辉 +4 位作者 张丽媛 郭会灿 李浩楠 张世佳 安丽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方法对实验室保藏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62进行诱变,通过试验确定最佳诱变条件为处理时长80 s,此条件下菌株SC-62致死率84%。将诱变获得的菌株进行初筛、复筛和发酵性能测定。结果显示...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方法对实验室保藏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62进行诱变,通过试验确定最佳诱变条件为处理时长80 s,此条件下菌株SC-62致死率84%。将诱变获得的菌株进行初筛、复筛和发酵性能测定。结果显示,筛选出一株耐酸性强、发酵性能优良的正突变菌株A-107,其在pH为2.5的发酵培养基上培养6 d后测得的发酵力[6.21 g CO2/(100 mL·24 h)]和酒精产量(11.52%vol)较出发菌株SC-62分别提高了37%和30%,突变菌株A-107可耐受16%乙醇、100 g/L NaCl、500 g/L葡萄糖,耐受性和遗传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酸酵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筛选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fion/GSH-Fe_(3)O_(4)@Cs/Pt/GCE检测丙烯酰胺 被引量:3
16
作者 尚平 杨永 +1 位作者 赵荣敏 崔文广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8-893,共6页
制备Nafion/还原性谷胱甘肽-四氧化三铁@碳/铂/玻碳电极(Nafion/Glutathione-ferric oxide@Carbon/Platinum/Glassy carbon electrode,Nafion/GSH-Fe_(3)O_(4)@Cs/Pt/GCE)传感器对丙烯酰胺(Acrylamide,AM)进行定量分析。合成了核壳结构... 制备Nafion/还原性谷胱甘肽-四氧化三铁@碳/铂/玻碳电极(Nafion/Glutathione-ferric oxide@Carbon/Platinum/Glassy carbon electrode,Nafion/GSH-Fe_(3)O_(4)@Cs/Pt/GCE)传感器对丙烯酰胺(Acrylamide,AM)进行定量分析。合成了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碳纳米复合材料(Ferric oxide@Carbon nanocomposites,Fe_(3)O_(4)@Cs),并在此基础上负载铂纳米粒子(Platinum nanoparticles,Pt),制备新型的Fe_(3)O_(4)@Cs/Pt纳米复合材料。以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为探针,在Fe_(3)O_(4)@Cs/Pt的基础上,制备了Nafion/GSH-Fe_(3)O_(4)@Cs/Pt/GCE传感器。通过对GSH固载量、Nafion浓度、加成时间、加成温度等条件的优化确定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条件。研究发现,Fe_(3)O_(4)@Cs/Pt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能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AM浓度负对数与其与GSH间加成率在1×10^(-10)~1×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6.025X+73.632(X为AM浓度的负对数),R^(2)=0.9974,检出限为5.624×10^(-11) mol/L,且该传感器短期稳定性较好。该方法简单、方便可用于丙烯酰胺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还原性谷胱甘肽 丙烯酰胺 传感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对发酵桑葚汁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百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97,共6页
为提高桑葚(Morus alba L.)精深加工潜力,以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为发酵菌种... 为提高桑葚(Morus alba L.)精深加工潜力,以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为发酵菌种,比较不同乳酸菌发酵桑葚汁的理化性质、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桑葚汁是四种乳酸菌优良的生长基质,发酵结束添加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桑葚汁中活菌数皆超过11 lg(CFU/mL)。发酵过程总糖及还原糖含量明显下降,总酚及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综合比较四种菌种的发酵能力,菌株LP的发酵性能最佳,发酵后桑葚汁中活菌数为12.5 lg(CFU/mL),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4 mg没食子酸当量(GAE)/mL、4.5 mg芦丁当量(RE)/m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5.3%,铁离子还原力(FRAP)为25.3 mg抗坏血酸当量(AAE)/mL,其抗氧化能力最强,菌株LP可作为桑葚发酵的最佳菌种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汁 乳酸菌 发酵 酚类物质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脂肪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玉峰 孙翠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63-67,共5页
本研究评估合成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肉质、盲肠微生物数量、血浆代谢物及肝载脂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308肉用公鸡6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试验组分别在1~12 d... 本研究评估合成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肉质、盲肠微生物数量、血浆代谢物及肝载脂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308肉用公鸡6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试验组分别在1~12 d、13~22 d和23~44 d肉鸡日粮中添加1 g/kg、0.75 g/kg和0.5 g/kg乳化剂。试验分为1~12 d、13~22 d和23~44 d三个阶段进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乳化剂显著提高了12和22 d公鸡的体重(P <0.05),显著改善1~12 d公鸡的平均日增重(P <0.05)。乳化剂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3~22 d公鸡的平均日采食量(P <0.05),而23~44 d以及整个试验期间(1~44 d)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乳化剂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公鸡屠宰率(P <0.05),但两组对公鸡胸肌重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 0.05)。日粮添加乳化剂显著提高肌肉颜色黄度(P <0.05),乳化剂和对照组对肌肉蒸煮损失、剪切力和系水力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 0.05)。日粮添加乳化剂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血浆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 <0.05)。结论 :日粮添加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屠宰率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外源性乳化剂对提高快速生长肉鸡肌肉脂肪利用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肉仔鸡 生长性能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菜发酵期间细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郝卓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61,共6页
以自制酸菜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酸菜发酵期间细菌群落的组成及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发酵第1天的酸菜样本中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随着发酵的不断进行,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呈先降后缓慢增加的趋势。细菌群落... 以自制酸菜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酸菜发酵期间细菌群落的组成及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发酵第1天的酸菜样本中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随着发酵的不断进行,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呈先降后缓慢增加的趋势。细菌群落结构与发酵进程显著相关,因此不同发酵时期优势菌属不同。酸菜发酵期间的主要优势细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0.01%~82.32%)、肠杆菌属(Enterobacter)(0~20.60%)、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1.66%~9.48%)、盐单胞菌属(Halomonas)(0.03%~1.84%)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0.01%~8.26%)等,其中乳酸菌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菜 细菌群落 16S rRNA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干燥桑叶的干燥特性、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尚平 关亚鹏 +1 位作者 张丽媛 田亚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探究热风干燥温度对桑叶干燥特性、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新鲜桑叶为研究对象将其在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下进行热风干燥,探究干燥过程桑叶的干燥特性、色泽及总酚、总黄酮、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变化,并对干燥... 为探究热风干燥温度对桑叶干燥特性、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新鲜桑叶为研究对象将其在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下进行热风干燥,探究干燥过程桑叶的干燥特性、色泽及总酚、总黄酮、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变化,并对干燥后制品的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较低的干燥温度有助于保持桑叶的色泽;干燥后桑叶中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此外,绿原酸、阿魏酸是桑叶中主要的酚类物质。60℃干燥温度下干制品的总酚及总黄酮含量最高(总酚含量为27.6 mg/g DW,总黄酮含量为18.9 mg/g DW),抗氧化能力最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7.6 mg/g DW,铁离子还原能力为82.5 mg/g DW),而70℃干燥条件下桑叶干制品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最高,因此70℃干燥条件可作为生产辅助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的桑茶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热风干燥 干燥特性 活性成分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