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升高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青霞
庞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升高与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清晨血压是否升高分为晨峰组(MBPS组,83例)和非晨峰组(Non-MBPS组,97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的血浆ET和Ang...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升高与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清晨血压是否升高分为晨峰组(MBPS组,83例)和非晨峰组(Non-MBPS组,97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的血浆ET和AngⅡ水平,分析两组间的血浆ET和AngⅡ水平差异,并分别分析两组中的血浆ET、AngⅡ水平与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MBPS组血浆ET、AngⅡ水平〔(82.53±12.24),(78.82±32.47)pg/ml〕高于Non-MBPS组〔(75.56±3.74),(59.34±31.7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BPS组中,血浆ET与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清晨舒张压增高值、清晨(6:00~10:00)平均舒张压呈正相关性;血浆AngⅡ与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清晨收缩压增高值、清晨(6:00~10:00)平均收缩压呈正相关性。Non-MBPS组血浆ET、AngⅡ与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MBPS组血浆ET、AngⅡ水平明显高于Non-MBPS组。血浆ET、AngⅡ水平可能与清晨血压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晨血压升高
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院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李青霞
庞晓
+5 位作者
谭锋
陈晓玲
任涛
李平珍
陆倩倩
张永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院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16例我院住院心衰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管理组和非管理组;管理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以下管理方式:心衰门诊随访结合电话随访,并行心衰健康教育;非管理组患者...
目的:探讨院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16例我院住院心衰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管理组和非管理组;管理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以下管理方式:心衰门诊随访结合电话随访,并行心衰健康教育;非管理组患者不对患者进行上述管理;于入组后10~13个月进行两组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疾病自我管理意识、生活质量改善、再住院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管理组患者药物依从性、疾病自我管理意识及生活质量改善均显著高于非管理组;管理组患者再住院率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非管理组;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衰患者院外进行门诊随访结合电话随访,并行心衰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可以调高患者药物依从性,增强疾病自我管理意识,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衰患者的再入院率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院外管理模式
预后
原文传递
题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升高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青霞
庞晓
机构
新疆
石河子大学
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临床基础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基金
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博士基金专项(RCZX200928)
文摘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升高与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清晨血压是否升高分为晨峰组(MBPS组,83例)和非晨峰组(Non-MBPS组,97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的血浆ET和AngⅡ水平,分析两组间的血浆ET和AngⅡ水平差异,并分别分析两组中的血浆ET、AngⅡ水平与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MBPS组血浆ET、AngⅡ水平〔(82.53±12.24),(78.82±32.47)pg/ml〕高于Non-MBPS组〔(75.56±3.74),(59.34±31.7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BPS组中,血浆ET与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清晨舒张压增高值、清晨(6:00~10:00)平均舒张压呈正相关性;血浆AngⅡ与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清晨收缩压增高值、清晨(6:00~10:00)平均收缩压呈正相关性。Non-MBPS组血浆ET、AngⅡ与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MBPS组血浆ET、AngⅡ水平明显高于Non-MBPS组。血浆ET、AngⅡ水平可能与清晨血压升高相关。
关键词
清晨血压升高
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Ⅱ
Keywords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Endothelin
Angiotensin Ⅱ
分类号
R544.1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院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李青霞
庞晓
谭锋
陈晓玲
任涛
李平珍
陆倩倩
张永
机构
新疆
石河子大学
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三科
新疆
石河子大学
医学院
神经
外科
临床
与
基础
研究
中心
出处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7-629,共3页
基金
新疆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基金专项(No:2013BA029)
文摘
目的:探讨院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16例我院住院心衰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管理组和非管理组;管理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以下管理方式:心衰门诊随访结合电话随访,并行心衰健康教育;非管理组患者不对患者进行上述管理;于入组后10~13个月进行两组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疾病自我管理意识、生活质量改善、再住院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管理组患者药物依从性、疾病自我管理意识及生活质量改善均显著高于非管理组;管理组患者再住院率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非管理组;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衰患者院外进行门诊随访结合电话随访,并行心衰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可以调高患者药物依从性,增强疾病自我管理意识,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衰患者的再入院率及住院时间。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院外管理模式
预后
Key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
disease management
prognosis
分类号
R541.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升高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性研究
李青霞
庞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院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李青霞
庞晓
谭锋
陈晓玲
任涛
李平珍
陆倩倩
张永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